最新四年级语文《走近李白》教学设计(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8
走近李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题:走近李白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李白的生平,了解唐代文化背景和诗歌创作的特点。
2.通过分析李白的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通过模仿李白的诗风创作自己的诗歌。
教学内容:1.李白的生平和作品介绍。
2.李白诗歌的欣赏和鉴赏。
3.学生创作李白式的诗歌。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向学生提问:你们听过李白吗?对他有什么了解?2.引导学生回答:李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
二、学习李白的生平和作品(20分钟)1.老师介绍李白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呈现。
2.学生分组研读李白的几首著名诗歌,并分析诗歌的题材、意境等方面。
三、李白诗歌的欣赏和鉴赏(30分钟)1.老师选择几首李白的诗歌进行解读,介绍其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诗歌的特点。
2.学生跟随老师欣赏李白的诗歌,并尝试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学生创作李白式的诗歌(30分钟)1.老师提供一些李白的诗句或诗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
2.学生可以选择李白的诗歌进行模仿,也可以灵活发挥,以自己的方式创作。
五、展示和分享(20分钟)1.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歌进行展示和分享。
2.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对方的作品,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六、总结(10分钟)1.老师总结学习内容,回顾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
2.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李白的诗歌,培养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能力。
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李白诗歌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创作诗歌:评价学生创作诗歌的质量和创意。
教学拓展:1.学生可以继续深入研究李白的其他诗歌作品,扩大对他的了解。
2.学生可以尝试将李白的诗歌改编为歌曲或舞蹈,展示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
3.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合作,进行李白诗歌朗诵会或诗歌创作比赛。
通过走近李白,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唐代文化和诗歌艺术,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第一章:李白生平简介1.1 李白的生平背景介绍李白出生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以及他的出生地点。
让学生了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诗歌发展达到了巅峰,李白就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
1.2 李白的文化成就讲解李白在诗歌方面的天赋和才华,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让学生了解李白被誉为“诗仙”的原因,他的诗歌风格和特点。
第二章:李白的诗歌创作2.1 李白的诗歌主题分析李白诗歌的主题,包括山水田园、友情、壮志凌云等。
让学生理解李白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
2.2 李白的诗歌形式介绍李白在诗歌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让学生了解李白在诗歌结构、韵律和用词上的独特之处。
第三章: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3.1 李白的诗歌意境讲解李白诗歌中的意境美,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出宽广的胸怀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让学生感受李白诗歌中的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2 李白的诗歌语言分析李白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如豪放、奔放、清新、典雅等。
让学生学习李白诗歌中的优美词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章:李白的诗歌影响4.1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讲解李白诗歌对后世文学和艺术的影响,包括其他诗人的受启、画家、音乐家的创作等。
让学生了解李白诗歌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4.2 李白的诗歌在现代的价值探讨李白诗歌对现代人的启示和价值,如何从他的诗歌中汲取营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李白诗歌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成为更有思想深度的人。
第五章:欣赏李白的名篇5.1 《将进酒》分析《将进酒》的诗歌背景、主题和意境,讲解其中的经典词句和韵律特点。
让学生感受李白豪放奔放的诗风,领略他的诗歌魅力。
5.2 《庐山谣》分析《庐山谣》的诗歌背景、主题和意境,讲解其中的经典词句和韵律特点。
让学生感受李白清新典雅的诗风,领略他的诗歌魅力。
第六章: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6.1 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讲解浪漫主义诗歌强调个人情感、追求自由、描绘理想的特点。
走近李白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李白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声名远播,也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为了更好地教授李白的作品,本文设计了一节群文阅读课,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李白及其作品,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导入】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一段简短的李白介绍或者李白的名句展示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于李白的浓厚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引用李白的名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来导入课堂话题。
【呈现】在呈现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李白的诗歌作品,同时也可选择一些与李白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料,让学生全方位感受李白的创作成果。
此外,教师还可选择适当的名著或者名家评析,选段进行解读,加深学生对于李白的了解。
【发现】在发现环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在阅读李白诗歌时发现其中的美、深意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例如,可以选择李白的《将进酒》,让学生一起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并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生追求进行对比。
【理解】在理解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李白的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例如,选择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让学生感受诗中的奔腾激流、山水壮美,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象的表达。
【运用】在运用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活动,让学生通过写作、演讲或表演的方式来运用李白的作品。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一首李白的诗歌,进行朗诵演绎,同时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写一篇李白式的作文。
【反思】在反思环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李白作品的阅读体验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进行反思和总结。
【延伸】在延伸环节中,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进一步阅读李白的其他作品或者与李白相关的名著、研究成果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创作、写作等方式来延伸他们对李白及其作品的理解和表达。
【总结】通过这节群文阅读课,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李白及其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并激发学生对于李白及其他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最新四年级科学《走近李白》教学设计(精品)一、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走近李白》,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李白的生平和作品。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感受诗歌的美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李白的生平和作品的基本信息。
2. 学会欣赏李白的诗歌,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 掌握一首李白的诗歌,具备一定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李白的生平介绍- 生平背景概述- 重要作品简介- 影响和地位的介绍2. 李白的诗歌欣赏- 选择几首代表性的诗歌进行阅读和欣赏,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 研究一首李白的诗歌- 选择一首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诗歌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和解读诗歌内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表演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李白的生平和作品,并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欣赏和分析。
2.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李白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一些关于李白的视频片段或音频,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李白的形象和诗歌的朗读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自我评价:学生通过参与诗歌欣赏和朗读表演活动,自我评价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观摩和评价朗读和表演的水平,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给予具体的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 《走近李白》教材2. 多媒体设备和相关课件3. 李白的诗歌音频和视频资源4. 学生课本和笔记本七、教学安排本教学设计根据四年级科学课程表的具体情况安排,建议分为三个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课时:介绍李白的生平和作品,进行诗歌欣赏和分析。
2. 第二课时:选择一首李白的诗歌进行研究,进行诗歌解读和表演练。
3. 第三课时: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以及对后续研究的指导和建议。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走近李白》教案设计课前三分钟:被《诗韵悠悠》中的古诗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背的古诗全部来自于咱们的《诗韵悠悠》,那现在请同学们打开目录,数一数李白的诗共有几首?生:8首。
师:是啊,一共有八首,这说明李白的诗在诗韵悠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的,李白不仅在诗韵悠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唐朝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国诗坛上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
那大家对李白了解多少呢?学生说出通过查阅资料对李白的了解。
(幻灯片出示相应的李白的图片)师:那今天咱们就通过学习《诗韵悠悠》中的古诗去近距离的了解一下李白,走近李白,去了解一下李白这个个人,去读读李白的诗。
二、通过古诗了解李白(一)学习《静夜思》出示《静夜思》的古诗配图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
(指名有感情地读古诗)请同学们思考从这首古诗里能看出李白是个怎样的人?生:思念家乡的人、喜欢看月亮的人……分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两句诗,知道李白思念家乡。
结合教师意境的语言渲染“寂静的夜晚,望着那一轮皓月,李白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从而得出李白常年漂泊在外,是一位行者。
(二)学习《赠汪伦》师:请同学们读这首古诗,思考通过这首古诗你又能读出一个怎样的李白呢?生:能读出他和汪伦的感情非常深,是好朋友。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通过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看出来的。
师:是啊,桃花潭的水很深也不及汪伦对李白的感情深,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两岸十里桃花,一叶孤舟,正当李白独自踏上离别的路时,岸上传来汪伦的歌声,此时李白非诚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小结:李白喜交友(三)学习《月下独酌》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读诗《月下独酌》,看看李白还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自由读古诗)生:李白是一个爱喝酒的人,是一个孤独的人……生:通过独酌两字看出李白是独自一人在喝酒,比较孤独师:那请同学们再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理解李白态度的转变。
授课题目走进李白教材选用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教学时间第六课时(40分钟)任课教师郭玉蓉教学日期教授内容教授新知识:主要讲李白的个人知识,包括李白的个人简介、经历以及他的几位朋友。
(经历、朋友会以几个故事典故来讲述)学情分析1.拥有学习简单写景诗歌的能力。
2.字词量达一定程度,阅读能力较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于李白这个诗人有一个大概的了解2.通过讲故事使学生学习到几个关于李白的成语典故,并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难点1.李白早中晚期的人生经历,捋清楚,化繁为简,让学生简单地接受明白。
2.李白人生经历所带给我们的启发。
教学重点1.李白的个人简介要记忆2.三个成语典故教学环境说明教学场景:教室教学工具:成语典故的资料以及下节课要讲的诗一、课前准备阶段二、课堂教学阶段教学阶段(时间分配)教学活动设计(师生活动详细步骤)教学方法、教学意图热身游戏(5min)1.首先,我们要玩一个简单的诗词游戏,大家都看到了,黑板上老师写了三首诗,我们分别请三位同学上来填空,谁会就举手。
(两首诗分别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检查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纠正。
教学方法:游戏回答的方法意图:1.了解学生的诗歌水平,帮助学生复习以前的诗歌知识。
2.借此引出今天要讲的内容课程导入(5min)1.我们已经成功的把诗歌填出来了,那么老师想问个问题,有谁知道这两首诗是谁写的呢?大家举手回答。
2.《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是李白的。
3.好的,看来大家对于李白的诗还是很了解的,那哪位同学知道李白还有哪些诗呢?(《静夜思》等等)4.我们背过好几首李白的诗,可是我们对于李白本人却不是很了解,接下来,我们就去好好了解一下这位诗人自己。
了解李白(25min)1.个人简介(以表格的形式来填写):姓名:李白;性别:男;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zhe)仙人;所处朝代:唐朝(盛唐时期);后世誉为:诗仙;祖籍: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出生地:四川省绵阳市2.人生经历:①幼年:李白是一个天才儿童,他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读小学识字,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写了很多诗,而且写的是受到了当地官员的推崇和夸奖。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理念:李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伟大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现存九百多首。
古人云:诗以言志。
只有对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有了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准确的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所以通过回忆和欣赏李白的一些诗歌,从中感受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从而引领学生走近李白,培养他们对李白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古诗词文化。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诵读并且欣赏一些李白的古诗,对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有所了解。
2、了解诗歌背后的一些故事背景,更好的理解古诗。
3、学习吟诵古诗,从多方面提高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的欣赏,理解古诗。
5、培养学生对李白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祖国的古诗词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顺势揭题1、聊“唐代的文化三绝”,引出“李白的诗”。
2、导入:是的,在咱们这个诗歌的国度中,李白是浩瀚星海中最为璀璨的一颗,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叩响诗歌的大门,走近李白,上一节关于李白的古诗欣赏课。
3、出示课题。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题)二、整合资料,初识李白。
1、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或故事或诗作)。
2、出示贺知章对李白的“谪仙”评价。
3、出示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过渡:作为诗仙酒仙的李白,所创作的诗和常人有什么不一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世界,感受他诗作中的“惊风雨,泣鬼神”的语言魅力。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借助学生零散的资料的简介而顺势提炼出对“谪仙”及《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的简要解读,促使学生对李白是诗仙有所识、有所悟。
)三、品赏诗作,感受仙味(一)赏《望庐山瀑布》1、课件出示、师配乐诵。
2、指名诵、齐诵。
3、赏、诵“紫烟”,感仙味。
4、悟、诵,感诗仙落笔之夸张、想象,品仙气。
过渡:是啊,随便一首诗都是这样惊风雨、泣鬼神--------(二)赏《秋浦歌》1、出示《秋浦歌》师吟诵。
《走近李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提高学生对李白的认知和了解。
2.分析李白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课堂学习所得知识,写出自己的李白式作品。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展示李白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和相关历史背景。
2.准备李白的部分诗歌作品,供学生欣赏与分析。
3.学生准备纸笔,进行作文练习。
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播放李白的音乐诗歌,并出示李白的画像,引发学生对李白的兴趣。
2.提问:你们了解李白吗?听过他的诗吗?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作品?为什么?导学:1.教师通过PPT展示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成就,让学生了解李白的出生、求仙之路、游历经历和文学成就等。
2.教师分析李白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如豪放、奔放、情感真挚、形象丰富等,通过解读和欣赏李白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特点。
活动一:欣赏经典1.教师精选几首李白的代表作品,为学生朗诵或播放录音进行欣赏。
2.学生听完后,讨论这些作品给他们的感受和理解,包括诗意、意境、修辞手法等。
3.以《将进酒》为例,分析其中的意境、氛围、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李白的诗歌之美。
活动二:分类讨论1.学生分组,各组负责一种李白的诗歌主题或风格(如山水、怀古、豪放、离别等)。
2.每组选择一首代表性的诗歌进行讲解、解读与欣赏,并介绍其在李白的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活动三:释义与写作1.教师分发李白的部分诗歌作品给学生,要求他们阅读并进行释义,领会其中所表达的情感、意境和主题。
2.学生学习并理解李白的写作风格和意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仿写练习。
活动四:合作演绎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李白的诗歌作品进行演绎。
2.演绎形式可以是朗诵、表演、配乐等多样化的方式,以突出李白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总结与延伸:1.教师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回顾李白的诗歌风格与创作特点。
走近李白方案四三班一、活动背景:走近李白方案走近李白方案为了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为了激发孩子们吟诗的兴趣,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传统文化,从而热爱自己的民族,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兴趣点,我们决定开展以“走近李白”作为突破口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迈出系统阅读诗人作品的第一步.二、活动主题:交流在“走近李白”活动中阅读的诗歌,并通过诵读、研讨、游戏、鉴赏等多种形式来感悟、品味李白其人其诗.三、活动目标:1、学生汇报在“走近李白”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李白其人的特点,尤其是李白诗歌的风格.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李白具有代表性的诗作,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李白诗歌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李白诗歌为代表的中华优秀诗词的兴趣.四、活动阶段:第一阶段:明确方向,寻找伙伴(时间:一节课)1、回忆所有曾经学过或者背过的李白的诗,使学生再次感受李白的才气、李白的浪漫、李白的潇洒.并指出,李白所作的诗还有很多很多,他是我们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2、确定研究目标.3、讨论提出研究方向.(如:李白生平、李白古诗、李白的信仰……)4、讨论确定成果呈现方式.(汇编成册的诗集、手抄报、古诗朗诵会……)5、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确定研究方向,并做出详细分工,以更好的完成下一步的工作.第二阶段:搜集资料,形成书面成果(时间:一周)1、给学生提供上网的方便,并提供适量的课外阅读时间,使其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搜集相关的资料.2、根据自定的研究方向以及资料搜集情况,整理资料,分门别类,形成书面成果.(这一阶段主要的成果是学生的自编书,教师相机对学生编书的体例、排版作个别指导)3、召开书面成果展示会,并开展学生的即席自我评价与评价.第三阶段:让李白之韵永久回荡在心中(时间:一周)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李白的古诗中最喜欢的一首或几首配乐朗诵,启发可加入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2、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排练.3、组织李白诗词朗诵会.五、活动流程和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1、谈话:在最近的“李白诗歌专题阅读”活动中,同学们已通过课外阅读认识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2、出示“诗仙李白”特写.(用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作背景)3、导入:一个星期来,我们朗读他的诗篇,追寻他的足迹,感悟他的心灵.今天,在此时、此地,老师和大家一同“走近李白”![设计意图:选取其中最代表性的李白诗歌作为阅读对象,在小学生中开展专题品读、定点品赏,以此使学生感受李白诗歌鲜活的神韵,使学生受到优秀诗文的熏陶感染,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突破和创新.] (二)汇报展示,收集资料1、为了使咱们相互了解各自的课外阅读情况,请大家首先汇报两个问题:(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李白.(2)你读了多少首李白的诗?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2、提问:有谁知道李白一生共留下多少首诗?那么,在这九百多首诗中,你读了多少首?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3、个别汇报.教师出示《早发白帝城》、《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四首诗.师生共同吟诵.4、在了解学生阅读、背诵李白诗歌的情况之后,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将读到的李白诗歌分类.如:李白与明月、李白与山水、李白与友人、李白与美酒……5、小结,板书:明月山水友情美酒……[设计意图:充分考虑“李白诗歌”这一主题特点,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去搜集资料,大大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搜集到的资料积极组织学生交流,这既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机会,也是学生互动、信息互补、资源共享、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交流扩展,共同品味1、将李白诗歌简单分类后,提问:你最喜欢李白写的哪一类诗歌?你还知道李白的诗最常写些什么?能举例吗?那么,同学们能按照诗人最常写到的题材――明月、山水、友情、美酒将李白的诗歌分类吗?2、请同学们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吟诵、品味你最喜爱的诗.并请推荐出表现最好的同学,代表你们小组参加稍后的集体汇报.3、自主合作,集体赏析请各小组将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展示形式不限,朗读、吟诵、书画、唱歌等均可.展示内容可以是整首诗,也可以是其中的一句或几句.教师适时点拨.4、游戏激趣,名句激情(1)组织游戏:游戏一:请根据诗名说出诗句.《望天门山》、《赠孟浩然》.游戏二:请根据诗句说出诗名.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游戏三:请看图的意境猜李白的诗.出示画面:《静夜思》、《早发白帝城》(2)鉴赏名诗名句.李白一生留下了九百多首诗.在这些诗中,有许许多多的千古佳句,流传至今依然琅琅上口,回味无穷.让我们共同来吟诵它们吧!出示名句集锦,配古乐《渔舟唱晚》,师生齐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辨析、吟诵、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谈出自己的品味理由,展示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交锋,促使学生在课外古诗阅读中拓展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五)活动结束,拓展延伸通过“走近李白”活动,我们对李白其人、其诗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位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他正直、豪放、重情义的性格,以他那一首首充满奇特的夸张和丰富想象力的诗歌,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你们、我们、他们以及天下所有爱好李白诗歌的人们.最后,让我们用“大李杜”中的杜甫专门赞美李白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这首诗来结束今天的活动吧!——“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四年级语文《走近李白》教学设计一、导入谈话:同学们,我们中国是诗歌的王国。
在诗歌王国的灿烂星空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伟大诗人。
你们都知道哪些诗人?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是呀!这许许多多的诗人,就像星空灿烂的星星。
作为诗歌王国的后人,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先人,了解我们著名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诗歌王国中那最璀璨的一颗星星……(播放课件:课题——古诗欣赏:走近李白)师:今天,我们上一堂古诗欣赏课。
课题是(抬手示意)——生:(齐读)走近李白。
师:你了解李白吗?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你说。
生:李白,他是诗仙。
他一生作诗很多,他是701年出生。
师:李白是诗仙,作诗很多,给我们后人留下多少诗歌呢?九百多首。
李白不仅是诗仙,他还有一个仙呢!是什么仙?生:(异口同声)酒仙。
师:还有一个仙,是酒仙。
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板书:李白是仙)王老师简称——(抬手示意板书)是什么?生:李白是仙。
师:李白是仙,此话怎讲呢?(出示灯片)二、故事引题:师:我们来看看他同代的一位诗人诗圣杜甫是怎么评价李白的。
(出示杜甫《饮中八仙》)师:杜甫在他《饮中八仙》中是这样写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首诗写的是这么一个故事……想听故事吗?师:话说唐玄宗李隆基携他的爱妃杨贵妃到沉香亭畔去赏牡丹花。
到了沉香亭畔,亭子下面坐着一排、两排、三排……好几排的乐工,也就是现在的演奏家、歌唱家。
李隆基和他的爱妃刚刚落座,下面的演奏家、歌唱家就演奏起优美的曲子。
这曲子刚刚响起,李隆基就摆摆手说:“停!停!停!老的曲子我不想听了,今天朕高兴!李龟年(李龟年是当时著名的乐师),去翰林院把李太白给我请来,叫李太白给我的爱妃作几首新诗。
”李龟年得了皇帝的令,那叫圣旨,是不是啊?师:李龟年急急忙忙赶到翰林院,问李白的同事。
同事说:“李太白到街上喝酒去了。
”李龟年只得又赶到街上,经过一家酒店。
只听到酒店楼上有人高声吟唱。
李龟年一听,李白在上面。
跑到上面一看,李白已经喝得酩酊大醉。
李龟年上去摇摇李白:“李学士,学士,快!皇上有请!”李白醉眼朦胧睁开一看,是李龟年,把手一挥:“你走!你走!皇上请我也不去,我是酒中仙!”这皇上叫李龟年请李白,就一定要请到李白。
李龟年只得叫人把李白扶到马上,把李白驮到了宫中,带到了李隆基的面前。
李白还没有醒来,李隆基亲自过来,给李白灌了醒酒汤。
李白醒过来一看,李隆基对他说:“爱卿,李学士,今天朕高兴,给我爱妃作几首新词。
”李白醒过来第一句就是:“拿酒来!”李隆基说:“你不刚喝酒吗?”李白说:“我是斗酒诗百篇!”李隆基没办法,又叫人给李白喝了三杯酒。
李白喝了酒,提笔写了《清平调》,是赞美杨贵妃的诗篇。
根据这个故事,杜甫就写了这首诗。
我们一起把它朗读一遍。
生:“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三、欣赏《望庐山瀑布》师:诗仙写的诗,跟常人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今天就走进李白的诗篇。
好不好?生:好!师:先看第一首。
(出示:《望庐山瀑布》)师:听王老师朗诵一下:《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谁想吟诵吟诵?你来。
(生诵《望庐山瀑布》)师:我看到了一个小李白。
请坐,谁还想吟诵吟诵?(生齐诵《望庐山瀑布》)师:这首诗我们学过了,谁能来说说它的意思?师:这首诗写出了庐山瀑布的什么特点?(雄伟、壮观、长)师: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把瀑布的特点写得这么突出的?生:夸张师:你从哪句诗中看出来?生:我认为那个“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飞流直下”写得好。
因为那个“飞流”既能写出瀑布来势汹涌,“直下”写出了山特别的险峻。
师:你欣赏“飞流直下”,还有人欣赏它后面的吗?生:我欣赏那个“三千尺”。
师:欣赏它什么?生:这句中,李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板书:夸张)师:李白的夸张是怎样的夸张呢?“飞流直下三千尺”(举手示意),这叫什么夸张呢?用一个词来形容它。
生:极度的夸张。
师:再说一遍给大家听听!生:极度的夸张。
师:这不是一般的夸张,而是极度的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什么叫诗仙!(板书:极度)师:极度的夸张,这就是诗仙的风格。
看看下面的诗句,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李白的诗篇写得与众不同呢?生:“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什么地方不同?生:他把庐山的`瀑布比作银河来写,一般的诗人是做不到的。
师:银河,从天上落到了人间!你想得到吗?生:我想不到。
师:你想不到,我也想不到。
(笑声)这样的想象——(板书:想象)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只有谁想得到?生:李白。
师:诗仙!请在“想象”之前添两个字。
李白的诗中,是怎样的想象呢?生:丰富的想象。
师:丰富的想象,一般人还能够做到,不能成仙。
生:夸张的想象。
师:夸张就是夸张,不能说是夸张的想象。
你说。
生:超凡的想象。
师:超凡的想象,哎,超越凡人。
你认为是什么想象?生:出人意料的想象。
师:两个字,出人意料是几个字?生:四个字。
师:也可以。
但没有达到我要求的两个字。
你来说。
生:大胆的想象。
师:大胆的想象。
还有不同的说法吗?超凡的,大胆的,诗仙的想象都是……你说,说错了,表扬!(笑声中,师将话筒凑近一个学生的嘴边。
)师:超凡的想象,脱俗的想象。
就用你们的吧!你们说的好就用你们的吧!我本来想好一个词,你们知道吗?生:不知道。
师:神奇的想象。
既然你们说超凡,我就用超凡。
(板书:超凡)师:超凡的想象,才叫诗仙呐!还有什么地方写得好?生:就是“遥看瀑布挂前川”。
师:好在哪儿?生:我觉得那个“挂”用得好。
一般的诗人想不到把瀑布用“挂”来写。
师:把瀑布挂在悬崖峭壁上,这也是——生:这也是李白作为诗仙的一个奇妙的想象。
师:让我看看你的眼睛。
(笑声)你是什么眼?慧眼噢!有智慧的眼睛才能看见那个“挂”,把瀑布挂起来啦!又是超凡的!师:李白诗歌当“超凡想象”,“极度夸张”,给我们以丰富的美感,宛如仙境。
谁来把这首诗诵一诵?让我也来到这样的仙境之中。
(播放音乐)师:看你的眼睛炯炯有神的,你来诵。
师:你的嗓子真好听,已经把我带到了半空中了。
(笑声)你来朗诵。
(生齐诵)师:自从李白在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之后,后来的诗人来到庐山,看到了那壮丽的瀑布,都想吟诗一首,但想到李白的诗写得太好了,太妙了,于是只能摇头作罢,不写了吧,写了出丑了吧。
宋朝一位大诗人——苏东坡,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去庐山游玩,也看到了庐山的美景,看到了那壮观的瀑布,于是也想吟诗一首,但一想到李白的诗,他不敢作了。
于是就写下了赞美李白的诗,其中有这样两句:“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师:(诵)《戏徐凝瀑布诗》——“帝遣银河一派垂”,上帝派遣银河从天上垂落到人间;“古来唯有谪仙词”,自古以来,只有李白从天上……谪仙,就是仙人被贬到了人间,他是天上的仙人被贬到人间,才写出这样绝妙的诗篇。
同学们也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诗。
四、欣赏《夜宿山寺》师:李白,后人称他为诗仙。
作为诗仙,一首诗是不能看出他的风格的。
我们再看几首李白的诗歌,看是不是有仙人之风?(播放音乐,出示《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谁来诵师:最后一句?生:“恐惊天上人”。
(生诵)师:到了宋朝了。
(笑)古典的韵味该怎么读出来呢?古色古香,怎么出来呢?你知道吗?试一试好不好啊?(生诵)师:你认为怎么读才能把古典的韵味读出来呢?生:读得像古代人一样。
师:像古代人一样?慢一点儿,缓一点儿,悠扬一点儿。
你来。
(生诵)师:这首诗,你特别欣赏哪一句?生“手可摘星辰”,还有“恐惊天上人”,“星辰”应该就是天上的星星,“天上人”就是天上的神仙。
他在写诗的时候,不是写得很现实,而是有点儿朦朦胧胧的感觉,耐人寻味。
师:让我看你的眼睛,不仅是慧眼,而且是火眼金睛!像俺老孙的一样。
(笑声)朦朦胧胧,宛如仙境,把你的右手伸出来,告诉我你的手摘过什么?师:树上的假星星!我还以为是李白再世了呢!只有诗仙李白才能想到他的手能摘到天上的星星啊!诗仙啊,“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那天上的仙人仿佛就在他的左边、在他的右边、在他的头顶之上。
李白已经到了一种仙境啊!这就叫诗仙!这首诗有味道吧!你品品看。
自己诵一诵,我给你们来点儿音乐,好不好?吟一吟,把这个味道吟出来。
(播放古筝音乐,生自由练习诵读。
)师:谁来诵一诵?这一次,把奖励的机会送给你吧——我的“火眼金睛”,你来诵。
师:最后一句,味道出来了。
(夸张地高叫)“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笑声)能这样诵吗?你夸张了一下,实际上读得已经不错了。
(诵)“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谁来?师:能读成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想当年孙老师上六年级的时候,读得比你们差多了。
李白的诗就是宛如仙境,就是具有超凡的想象,又极度的夸张。
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
我们再来看一首。
五、欣赏《秋浦歌》(师诵)“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师:一首诗,有它的诗眼。
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呢?你说。
生:愁。
师:愁啊,你怎么能看到李白的愁呢?他内心的愁怎么能让我们看到呢?他是怎么写的呢?生:我是从那个“白发三千丈”,还有那个后面的“何处得秋霜”中看到的。
他那个“白发三千丈”是很夸张的一个句子,这首诗是在他晚年的时候作的。
我觉得他那时候一定有很多的忧愁,就写到头上的白发特别得花白。
师:头发花白了,“白发三千丈”原来是因为内心的忧愁,像这般长啊!对着镜子照一照,不知那明亮的镜子里,什么时候我的满头青丝变成了满头白发?(有生举手)你有话说?师:我知道你说的不是实话,说的是幽默的话,你们可不能当真,他是调侃一下,(笑)他是太热了,冷一冷!(笑)即使是诗仙,也有忧愁啊!但是诗仙的愁不像我们常人的愁,写得悲悲切切、凄凄惨惨,而且写得那么豪放,那么夸张,那么洒脱,那么飘逸。
一起来诵一诵:白发三千丈——起!(生诵)师:你看到过谁的白发有三千丈?生:没有。
师:只有谁能看到?生:李白。
师:因为李白是——生:诗仙!师:只有仙人的眼中、心中,才能看到那么长的白发啊!同学们,李白作为一位诗仙,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九百多首诗。
在他的身上,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出示)话说有一次李白去浙江的湖州游玩,在一家酒楼上独自饮酒,酒醉之后,又一人高声歌唱,引来不少看热闹的人。
在一般人的眼里,把李白当做疯子了。
这时,湖州司马经过此地,问道:“酒楼高歌者是谁?”李白听了之后,回答他:“青莲居士谪仙人。
”“青莲居士”是他的号,“谪仙”是贺知章给他的美称。
李白也曾经得到过唐玄宗的召见,但是召见到宫里干嘛呢?就是写几首诗赠送给他的爱妃杨贵妃,以博得他爱妃一笑。
李白是旷世奇才,他是要报效国家啊!怎么能写几首诗博妃子一笑呢?李白就愤然离开宫廷,再次来到人间,飘逸于名山大川之中,在街市酒店之中借酒消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