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课程与精品课程建设.ppt
- 格式:ppt
- 大小:765.00 KB
- 文档页数:37
起来进行教学,这是另一类“一体化”。
实践表明,教学“一体化”的实施.强化了专业理论课的实践性和技术基础课的针对性,使技术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生产实习课紧密配合、相互联系,并都贯穿于职业能力培训这条主线上,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所谓“模块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技能为目的,让学生在实习、实训场地以专项能力单元为基础,按照岗位标准化作业进行学习,从而获得本课程规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模块式”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模块式”教学是技能培训的有效方法,学生就业后很受用人单位欢迎。
四、建立与“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模式相配套的教学评价体系根据“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模式的要求,在教学评价上.应该从重知识考试、重学科标准转向重技能掌握、重就业能力、重社会评价、重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的一致性。
按照教学评价标准.考核方式也应由笔试只考理论知识,转到注重过程考核、技能测试和职业能力测评。
按照每个专项能力目标所应掌握的内容和技能,制定相应的考核要求与标准,教师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学习跟踪考核和模块综合能力测评,通过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评的成绩确定学生每一项专项能力的成绩,再根据所有专项能力的各项成绩给出其相应课程的综合测评成绩。
另外在教学中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职业技能鉴定纳人到教学考核中。
对于铁道车辆专业的学生,根据其职业功能应参加车辆检车员和车辆钳工的职业技能鉴定,这是现代社会规范专业人才职业行为,评价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标准.也是规范和评价专业技术人才是否适应行业经济、社会及市场发展的重要尺度。
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们就业的“敲门砖”.是其专业能力、技能水平的凭证,在教学中纳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进行职业资格能力方向的学习,了解所学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对学生来说能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使他们在校期间就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大大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
1 前言1.1 课题提出的背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是教育部于2003年决定实施,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质量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精品课程建设指的是以网络为平台,全面的展现精品课程的资源,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的一种网络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扩展了学习主体自主学习的途径,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平台。
自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从2003年开展以来,已经建设了大量的国家精品课程,据国家对于大专院校精品课程数量统计显示,这项工作仍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空白尚未填补。
另外,各省、市、以及各高等院校等不同级别的精品课程计划的数量和发展状况要远远大于国家级的精品课程建设规模。
因此,精品课程的建设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基于网络平台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仍存在较大困难。
一方面,作为熟悉精通网站建设的相关计算机技术人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技术不够熟悉,尽管他们有着的过硬的建站技术,却无法抓住精品课程的精髓。
要建设出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教育规律的优质网络课程,有着的很大困难。
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教师而言,他们大都不甚精通网站建设工作。
尽管目前网页编辑软件已经广泛应用,网页设计较为普遍,但想真正设计出一个好的网页仍属不易,它实际上还需要美学、文学、动画设计、统筹学等专业知识。
只有把这些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出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网站。
然而,精品课程要求的内容很多,要把如此众多的内容统一起来放到网上浏览,需要很高的网站综合规划和设计的能力。
这对于教师来说,有着很多的困难。
本文设计与开发的高校精品课程管理系统,可以大幅降低对精品课程主讲教师专业要求的同时,提高精品课程建设的制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难度。
1.2 课题现状分析精品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目的,来协助教师在线制作、管理精品课程,帮助教师以自助建站的方式定制内容可动态编辑的精品课程网站,实现文本、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的素材上传,并最终实现在互联网或校园上的课程发布的网络应用系统。
高等数学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方案高等数学课程组数理学院2012年3月1高等数学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方案本课程属于全校理工科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与工具课,主要培养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与判断能力、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熟练的运算能力、初步的数学建模和数值计算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与方法,而且也为学生考研作好必要的准备。
因此,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继课程的教学质量。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充分发挥高等数学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全面系统地进行高等数学课程建设。
一、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思路据根学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名牌大学”的定位,以及“厚基础、高素质、重创新、强能力的新型优秀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实现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向教学研究型的教学模式转化。
全面深入地开展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的现代化改革,结合数学研究的进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保证课程的基础性与前沿性。
在落实讲授、讨论、作业、考试考核和教材等教学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各教学要素培养能力和素质的功能。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高等数学课程的教与学构建高效、畅通和灵活的多维网络环境。
并且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优秀的教师梯队。
将本课程建设内容继续细化,从质量上进一步提高,在五年内将建设成在同类院校中领先的精品课程。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科研不等于忽视教学。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关键,没有稳定的教学质量,就会影响我们毕业生的素质,影响毕业分配甚至影响到我们的招生。
高等数学课程是全院学生的基础课,在教学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能力,是我们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探索,通过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研究出一套适合目前形势需要的新型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2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