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文学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522.50 KB
- 文档页数:22
第四章17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按道理讲,应该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以更加的斗志来反对封建统治反对封建教会。
但是历史大发展往往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向前推进。
从整个欧洲来看,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封建教会的斗争发展室不平衡的。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中世纪的终结和近代史的开始。
资产阶级处死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1649年宣布成立共和国。
然而后来王政复辟,几经周折,资产阶级发动政变,最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
在这次并不彻底的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国家。
然而,在欧洲大陆,封建统治达到了最高峰。
法国结束了胡格诺战争•(•1562-1598)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到路易十四时期最为鼎盛,•这位在位72年的“太阳王”,将自己视为上帝在尘世的代理人,公开宣布“朕即国家”。
当时,资本主义势力逐渐成长壮大,君主实际上充当了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势力表面上的调停人。
一方面,王权利用资产阶级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则依附王权发展资本主义。
于是,法国经济日益繁荣,在欧洲大陆处于领先地位。
其他国家封建势力加强,尤其是天主教会反动势力的猖獗,给欧洲的思想界和文化界带来深重灾难,它利用宗教裁判所、禁书、火刑等来迫害新思想家,阻挠改革。
又利用耶酥会这样的机构,以新教会的面目操纵教育系统和文化思想。
历史的车轮并不是永远向前的,在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就出现了政治经济上的大倒退。
与历史情况相一致,各国文学也呈献出复杂的状况。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仍有一定影响,但基本上走向衰落,风行一时的是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
关于巴洛克(baroque)一词的词源,众说不一。
一般认为它是由西班牙语巴罗珂(barroco)一词演变而来,原意是用来称呼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含有珍奇、•奇妙的意思,引申为奇形怪状、矫揉造作。
巴洛克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的术语最早是指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建筑的特点,这种建筑打破了匀称、平衡、合理的规则,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引起一种运动、豪华的视觉幻象及激情、神秘的戏剧性效果。
第四章17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17世纪文学主要包括古典主义文学、巴罗克文学和反映清教徒思想的文学。
17世纪的欧洲大陆处在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继续斗争并取得相对平衡的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西、葡、意等国,遇到了挫折,而英、法两国异军突起。
英国在1640——16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
克伦威尔成了护国公。
他去世后,王党分子迎回了查理二世,于60年代复辟了斯图亚特王朝。
1688年,资产阶级把威廉三世捧上台,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被称为“光荣革命”。
英国从此成为世界强国。
法国从1624年黎世留当上首相和1643年马扎兰当上首相直到路易十四亲政之间的37年中,封建制度得到巩固,王权逐渐加强。
在1648至1653年之间,镇压了大贵族制造的“投石党事件”,之后,王权终于“作为表面上的调停人而暂时得到了对于两个阶级的某种独立性。
”(马恩选集),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
“太阳王”路易十四大权独揽,“朕即国家”。
他凭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政治局面,开疆辟土。
他的凡尔赛宫富丽堂皇,成为欧洲各国贵族瞩目的中心。
法国宫廷的时尚和趣味直接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总之,文艺复兴时期的动荡纷争过去了,代之以相对统一安定的生活。
人心思定,遵循理性和秩序的思想占据上风,从而形成了新的历史文化氛围。
一,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
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其出现的时代社会背景如下: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16世纪,由于这两大阶级的冲突而爆发了长达36年的宗教战争,最后亨利四世成为国王就是这两大阶级妥协的产物。
亨利四世为了安定局面,改奉天主教,并规定其为国教。
同时,新建立的波旁王朝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力量得到壮大的资产阶级支持王权,使中央政府得以加强,抑制了贵族割据和分立的行动。
路易十四继续推行这一政策。
在当时,君主制是作为文明中心、社会统一的基础出现的。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1、社会状况17世纪的欧洲大陆处在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继续斗争并取得相对平衡的阶段。
但是,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却遇到了挫折。
英法两国异军突起。
英国在1649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
法国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
“太阳王”路易十四大权独揽,“朕即国家”。
文艺复兴时期的动荡纷争过去了,代之以相对统一安定的生活,人心思定,遵循理性与秩序的思想占了上风。
2、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同路易十四的爱好和政策也存在密切关系,如莫里哀由于得到他的保护而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取得《伪君子》上演的胜利,以及拉辛、布瓦洛等人在文坛获得声誉也与他的政策有关。
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为古典主义提供哲学基础。
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第一,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
第二,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第三,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第四,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第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第二,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如戏剧创作要遵守“三一律”。
第三,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第四,人物塑造类型化。
古典主义文学在各国成就:法国:皮埃尔·高乃依(1606—1684)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熙德》。
第二个代表是让·拉辛(1639—1699)其代表作是《费得尔》。
让·德·拉封丹(1621—1695)的《寓言诗》。
尼古拉·布瓦洛(1636—1711)是古典主义的理论家,代表作是《诗的艺术》。
外国文学十七世纪文学概述十七世纪是外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作品。
本文将对十七世纪文学的主要特点和代表作进行概述。
一、巴洛克文学的兴起巴洛克文学是十七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它表现了一种复杂而夸张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文学强调意象的重要性,注重展现人类内心的复杂情感,常以修辞手法和修饰华丽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
该流派主要由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作家发展起来,如意大利的托雷奥·蒙托里奥和西班牙的路易斯·德·霍亚等。
二、英国文学的辉煌十七世纪是英国文学的黄金时代,该时期诞生了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和作家。
威廉·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
此外,英国文学还涌现出约翰·坎恩的英雄史诗《天堂失去》和约翰·米尔顿的史诗《失乐园》,这些作品丰富了英国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是在法国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兴起的一种文学风格。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强调对文学形式和严格的格律的追求。
著名的作家包括皮埃尔·科雷、让·拉辛等。
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拉辛的叙事诗《亚当与夏娃》和科雷的喜剧《米松卡人》。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兴起对整个欧洲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西班牙黄金时代文学西班牙黄金时代文学是十七世纪西班牙文学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柯德》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问题。
此外,西班牙黄金时代文学还出现了许多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如拉辛的戏剧《戴多娜·达嫩夫人》和卢西奥·梅纳的戏剧《达芬奇博士》。
五、德国巴洛克文学十七世纪德国文学主要包括巴洛克文学和启蒙文学两个阶段。
德国巴洛克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受到意大利和西班牙文学的影响。
该时期的文学作品通常以神话和史诗为主题,如莱辛的《鲁珀特苏醒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