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文学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33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人文主义向启蒙主义的过渡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清教徒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第一节概述背景:欧洲封建社会整体处于封建专制强盛时期,但是随着资产阶级发展带来的矛盾,引起了中欧资产阶级革命。
代表国家:英国:资本主义领军国家;法国:建立欧洲最强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影响: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环境,使得社会与国家得到安定,追求理性思想发展。
一、巴洛克文学(贵族文学)起源:来源于葡萄牙的词语,之后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琢的建筑。
内容:偏重宗教狂热、对世事绝望,情绪夸张颓废,用词华丽,结构宏阔,风格扑朔迷离二、英国资产阶级文学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发动战争,建立共和国。
新政府妥协建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产生了资产阶级文学,代表人物约翰·弥尔顿(英国古典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理论著作《论戏剧体诗》他主张悲剧中的“三一律。
”)代表作:《失乐园》《复乐园》《士力参孙》1)《失乐园》,取材《旧约·创世记》,被认为“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之人”。
(写亚当、夏娃在撒旦引诱下偷食禁果,因而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2)《复乐园》,取材《新约·路加福音》(《圣经·新约全书》中的部分)(人子耶稣)(也是写宗教故事的长诗,诗中的撒旦不是反叛者而是诱惑者,他以金钱、荣誉、权势等引诱耶稣,企图使耶稣放弃拯救人类的理想。
这里耶稣的形象表现了复辟时期清教徒革命家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也可以说是诗人的自况)。
3)一部诗剧《力士参孙》:取材《旧约·士师记》(诗剧,民族英雄参孙是大力士)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一)古典主义文学1.背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是绝对王权用来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立主义思想工具。
2.名词解释: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
所谓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文学一、概述(一)古典主义文学17世纪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创作和理论上都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楷模,因此得名古典主义。
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笛卡尔唯理主义哲学是它的哲学基础。
古典主义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其中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最为发达,法国古典文学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理论。
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思想特征(1)强烈的政治倾向,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歌剧,歌颂英明的国王。
(2)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以理性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家庭义务和荣辱观念的矛盾,爱情或情欲只能放在第二位。
(3)尖锐抨击贵族的骄奢淫逸、堕落腐化,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揭露社会的恶习和弊端。
喜剧主张在笑中移风易俗。
(4)古典主义悲剧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古典主义喜剧,寓言和散文具有较广的文学视野和较多的民主精神。
○艺术特征(1)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古典主义文学不仅从古希腊罗马文学继承诗歌、散文,而且继承戏剧并进行创新,使其具备现代剧的基础:有一定的幕数,适宜于在一定的时间内演出。
戏剧冲突十分尖锐,心理刻画非常细腻。
(2)有一套严格的艺术标准和规范遵守三一律:时间,情节,地点必须保持整一文学体裁有高低之分,推崇悲剧,贬低喜剧,寓言、民间文学。
【补充】三一律: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
它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三一律”在政治上符合君主专制政体的要求,艺术上体现了时间空间方面高度简练,紧凑,集中等优点。
17世纪主要的文学成就《17世纪主要的文学成就》17世纪被认为是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里,许多文学家们创作出了一系列的杰作,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17世纪主要的文学成就。
1.《哈姆雷特》(Hamlet)-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无论是在文学界还是戏剧界,威廉·莎士比亚都被公认为是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
在17世纪,他的作品《哈姆雷特》被认为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这个悲剧探讨了复仇、疯狂和死亡等主题,并引起了观众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2.《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 约翰·包德温(John Bunyan)约翰·包德温是17世纪最著名的清教徒写作者之一。
他的作品《天路历程》是一部宗教寓言,描述了基督教信仰者的精神之旅。
这部作品极富象征性,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被翻译成世界上许多语言。
3.《巨人传》(Gargantua)- 弗朗索瓦·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拉伯雷是法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巨人传》是他最为知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以幽默和夸张的方式描述了主人公的冒险故事。
拉伯雷通过描绘人性的荒唐和社会的不合理性来进行讽刺,并以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方式展示了他对人类经验的深刻洞察。
4.《巴黎圣母院》(The Hunchback of Notre-Dame)-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通过对中世纪巴黎社会的描述和对彼此相爱的吕都和埃斯梅拉达之间复杂关系的描绘,展现了雨果对封建宗教体制以及对人性的关注。
这些作品代表了17世纪文学成就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赞誉,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章17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17世纪文学主要包括古典主义文学、巴罗克文学和反映清教徒思想的文学。
17世纪的欧洲大陆处在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继续斗争并取得相对平衡的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西、葡、意等国,遇到了挫折,而英、法两国异军突起。
英国在1640——16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
克伦威尔成了护国公。
他去世后,王党分子迎回了查理二世,于60年代复辟了斯图亚特王朝。
1688年,资产阶级把威廉三世捧上台,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被称为“光荣革命”。
英国从此成为世界强国。
法国从1624年黎世留当上首相和1643年马扎兰当上首相直到路易十四亲政之间的37年中,封建制度得到巩固,王权逐渐加强。
在1648至1653年之间,镇压了大贵族制造的“投石党事件”,之后,王权终于“作为表面上的调停人而暂时得到了对于两个阶级的某种独立性。
”(马恩选集),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
“太阳王”路易十四大权独揽,“朕即国家”。
他凭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政治局面,开疆辟土。
他的凡尔赛宫富丽堂皇,成为欧洲各国贵族瞩目的中心。
法国宫廷的时尚和趣味直接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总之,文艺复兴时期的动荡纷争过去了,代之以相对统一安定的生活。
人心思定,遵循理性和秩序的思想占据上风,从而形成了新的历史文化氛围。
一,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
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其出现的时代社会背景如下: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16世纪,由于这两大阶级的冲突而爆发了长达36年的宗教战争,最后亨利四世成为国王就是这两大阶级妥协的产物。
亨利四世为了安定局面,改奉天主教,并规定其为国教。
同时,新建立的波旁王朝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力量得到壮大的资产阶级支持王权,使中央政府得以加强,抑制了贵族割据和分立的行动。
路易十四继续推行这一政策。
在当时,君主制是作为文明中心、社会统一的基础出现的。
17世纪末的文艺作品17世纪文学包括:巴洛克文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一、巴洛克文学意大利:著名的是“马里诺诗派”,代表人物马里诺,成名作《阿都尼斯》。
西班牙:以“贡哥拉诗派”为代表,代表人物贡哥拉。
巴洛克文学中成就最高的是西班牙剧作家卡尔德隆,《人生如梦》比较充分体现巴洛克文学特点。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代表人物:约翰•弥尔顿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剧《力士参孙》,以圣经为题材。
著名的清教徒作家:约翰•班扬讽喻小说《天路历程》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一)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简答题】1.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
2.古典主义文学表现为对理性的绝对遵从。
3.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创作规则。
(主张“三一律”)(二)“三一律”【名词解释】1.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2.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3.时间不准超过一昼夜,即24小时。
(三)古典主义文学创作古典主义文学成就最高的方面是戏剧,分别体现在喜剧和悲剧两个方面。
喜剧以莫里哀为代表,悲剧的代表是高乃依和拉辛。
高乃伊: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
代表作《熙德》,是古典主义的第一部典范作品,也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奠基作。
拉辛:代表作《安德洛玛克》。
另一部重要悲剧《费德尔》。
拉辛的创作使法国古典主义悲剧走向成熟。
拉封丹(寓言诗人)《寓言诗》:借助动物世界表现人类世界,有很强的现实性。
布瓦洛: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理论集大成者,是“古典主义的立法者”,采用诗体创作了理论著作《诗的艺术》,明确提出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
该作成为古典主义的艺术法典。
外国文学十七世纪文学概述十七世纪是外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作品。
本文将对十七世纪文学的主要特点和代表作进行概述。
一、巴洛克文学的兴起巴洛克文学是十七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它表现了一种复杂而夸张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文学强调意象的重要性,注重展现人类内心的复杂情感,常以修辞手法和修饰华丽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
该流派主要由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作家发展起来,如意大利的托雷奥·蒙托里奥和西班牙的路易斯·德·霍亚等。
二、英国文学的辉煌十七世纪是英国文学的黄金时代,该时期诞生了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和作家。
威廉·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
此外,英国文学还涌现出约翰·坎恩的英雄史诗《天堂失去》和约翰·米尔顿的史诗《失乐园》,这些作品丰富了英国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是在法国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兴起的一种文学风格。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强调对文学形式和严格的格律的追求。
著名的作家包括皮埃尔·科雷、让·拉辛等。
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拉辛的叙事诗《亚当与夏娃》和科雷的喜剧《米松卡人》。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兴起对整个欧洲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西班牙黄金时代文学西班牙黄金时代文学是十七世纪西班牙文学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柯德》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问题。
此外,西班牙黄金时代文学还出现了许多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如拉辛的戏剧《戴多娜·达嫩夫人》和卢西奥·梅纳的戏剧《达芬奇博士》。
五、德国巴洛克文学十七世纪德国文学主要包括巴洛克文学和启蒙文学两个阶段。
德国巴洛克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受到意大利和西班牙文学的影响。
该时期的文学作品通常以神话和史诗为主题,如莱辛的《鲁珀特苏醒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