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五官争功》(课堂PPT)
- 格式:pdf
- 大小:916.08 KB
- 文档页数:8
活动目标:1、了解五官的重要性。
2、能大胆表述、辩论。
活动准备:五官图片、音乐《身体音阶歌》宝宝,我们都在吃饭呢,不能乱叫,要听话!你家孩子真乖真听话,我家的太难管了。
最近一直在和老公讨论这件事,我和老公说,如果哪天孩子变得太听话,说明我们教育失败吧~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听话的孩子吗?听话仿佛成了对孩子最高的表扬,当父母的最自然的反应就是希望孩子听话。
当孩子看到我们眉毛一抬,他们就不敢动了;当我们说一句不许,他们就乖乖接受;会被很多人认为是教育得法吧。
们说一个成年人听话,这是不是赞赏呢?显然不是的!听话的成年人还有很多其他的代名词:老好人、没主见、缺乏勇气等等等等。
希望孩子听话,这根本不是爱,只是控制,毕竟听话的孩子可以让我们更轻松更省力。
于是,听话就是乖孩子,就有奖励,妈妈就喜欢宝宝;不听话就是坏孩子,就有惩罚,大人就不喜欢。
在这样的萝卜棒子政策下,小小年纪的他们,压抑自己内心真实想法,为了讨好父母而变得乖巧。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丧失了坚定说出自己想法的勇气,永远处在被动接受他人安排的位置。
听话的少年长成了听话的成人,他成了老板同事眼里的老好人,再忙再累老板同事让做的活都不敢拒绝,别人都加薪了他不敢去争取自己的合理权益。
而听话的孩子不管多大,都一如既往是妈妈的孩子,按照父母的预期,到了年龄结婚生子,却从来没有问过自己,这些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们需要讲理的孩子,谁有理就听谁允许孩子不听话,不意味着不给孩子立规矩。
很多时候,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明白事理,只不过长期在父母独裁下变得顺从而已。
很多时候,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想要树立起威信和权威。
于是只是一味地在追求结果:孩子是否遵守这个规矩,却忽视了如何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建立这样的规矩。
管教的终极目标是激发孩子自我管理机制,只有从小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是对的,这是错的,他们长大后才能充分自治。
想想每当孩子犯错时,我们最习惯的说法是怎样的?不可以,你再这么做,我就带你离开这里/打你!不可以,你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