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二
三
四
五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以及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项,“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理解有误。 “庐山色”“赤壁浪”“襄阳月”都是荆楚路上的美景,作者借此告诉友 人可以观赏美景,并无“人生短暂的感慨”。C项,“表达对友人的担 忧,望其早归”理解有误。“蜀道登天”极写友人此去路途之难,但并 没有直接体现出对友人的担忧,也无“望其早归”之意。D项,“表现 宦游漂泊的凄苦”理解有误。作者用“儿女泪,君休滴”劝告友人不 要流泪,不要为离别而悲伤,没有“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答案:A
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借代、夸张等。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 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一般来讲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有时为 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二是有时出于字数 约束、格律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 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使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 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丰的效 果。
一
二
三
四
五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D项,“怀念过去与李 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错误。这是一首 送别词。开头便点明了送别的情景,结尾两句回应开头的送别描写, 以景结情,以万里白雪寒梅的绮丽景象,寄寓彼此相思之意。同时 一“须”字,也含有要朋友写信报平安的意思。 答
2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 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 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 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 漂泊的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