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
- 格式:doc
- 大小:97.50 KB
- 文档页数:8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目的:让学生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熟悉操作步骤,及学会误差分析。
重点难点:操作步骤及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一、配制500ml,0.1mol/l碳酸钠溶液所需的仪器:Φ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药匙、量筒。
步骤:第一步:计算:所需碳酸钠的质量=0.5*0.1*106=5.3克。
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5.3克碳酸钠固体,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
第三步:溶解:在盛有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第四步:移液: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容量瓶中。
第五步:洗涤: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倒入容量瓶中。
第六步:定容:倒水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到与凹液面平直。
第七步: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第八步:装瓶、贴签二、讨论:在配制溶液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浓度的误差?Φ误差分析:Φ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是否准确;Φ把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洒了;Φ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Φ用待配液润洗了容量瓶;Φ定容时水加多了或加少了;Φ定容时未平视刻度线。
讨论:仰视、俯视对溶液浓度有何影响?Φ俯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Φ仰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超过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三、容量瓶的使用六忌:Φ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体积不准确)Φ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洒到外面)Φ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Φ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仰视浓度偏低,俯视浓度偏高)Φ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偏低)Φ六忌标准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四、练习:欲配制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克。
②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将其溶解,待后将溶液沿移入 mL的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次,将冲洗液移入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高或低)。
姓名学号班级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
(以配制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
实验目的: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练习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
实验药品:NaCl 蒸馏水
(一)实验步骤:
1、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2、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为g。
3、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称量NaCl固体的质量为g。
4、溶解:把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中,用量筒量取30mL蒸馏水溶解。
5、移液:待溶液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引流注入容量瓶中。
6、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次,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
轻轻晃动容量瓶,
使溶液混合均匀。
7、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时,改用滴加
蒸馏水至。
8、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9、装瓶:将配制好的试剂倒入试剂瓶。
(二)问题讨论及填空
1、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的、浓度准确的溶液,容量瓶上标有、、
,它有不同规格: mL、 mL、 mL、 mL等。
2、如果我们要配制的NaOH溶液我们怎么来称量NaOH固体?
3、在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时,为什么要将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4、如果在用胶头滴管加水时,不小心超过了刻度线,然后再倒出一些,再从新加水到刻度线,这样做的对吗?这样做有什么后果?。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其配制目标要求 1.学会溶液配制的基本技能。
2.能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
(2)表达式:c B =n BV 。
(3)单位:mol·L-1或mol/L 。
2.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w =m 溶质m 溶液×100%。
3.对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的理解 (1)正确判断溶液的溶质并计算其物质的量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Na 、Na 2O 、Na 2O 2――→水NaOH ,SO 3――→水H 2SO 4,NO 2――→水HNO 3。
②特殊物质:如NH 3溶于水后溶质为NH 3·H 2O ,但计算浓度时仍以NH 3作为溶质。
③含结晶水的物质:CuSO 4·5H 2O →CuSO 4,Na 2CO 3·10H 2O →Na 2CO 3。
(2)准确计算溶液的体积c =nV 中的V 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应根据V =mρ计算。
(1)1 mol·L -1 NaCl 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2)用100 mL 水吸收0.1 mol HCl 气体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是1 mol·L -1( ) (3)1 L 水中溶解5.85 g NaCl 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 mol·L -1( ) (4)将25 g CuSO 4·5H 2O 晶体溶于75 g 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 (5)将40 g SO 3溶于60 g 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 )(6)31 g Na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c(Na2O)=0.5 mol·L-1()(7)同浓度的三种溶液:Na2SO4、MgSO4、Al2(SO4)3,其体积比为3∶2∶1,则SO2-4浓度之比为3∶2∶3()(8)0.5 mol·L-1的稀H2SO4溶液中[H+]为1.0 mol·L-1()答案(1)×(2)×(3)×(4)×(5)√(6)×(7)×(8)√1.(1)1.204×1024个氯化氢分子溶于水配成 1 L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配制的主要步骤计算→称量(或取液)→溶解(或稀释)→转移→定容→摇匀→装入试剂瓶→贴标签等。
二、应注意的问题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将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溶质按所配溶液的体积在选定的容量瓶中定容,因而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
2.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这是因为在配制的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规格又是有限的,常用的有50mL、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
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而要在烧杯中溶解,待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才能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这是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在20℃时标定的,而绝大多数物质溶解时都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过程的发生,引起温度的升降,从而影响到溶液的体积,使所配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准确。
4.定容后的容量瓶在反复颠倒、振荡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
这是因为容量瓶是属于“容纳量”式的玻璃仪器(指注入量器的液体的体积等于容器刻度所示的体积)。
用滴管定容到溶液的凹面与容量瓶的刻度线相切时,液体的体积恰好为容量瓶的标定容积。
将容量瓶反复颠倒、振荡后,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主要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磨口时有所损失。
三、误差分析1.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⑴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锈蚀;⑵试剂砝码的左右位置颠倒;⑶调整天平零点时,游码放在了刻度线的右端;⑷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使所读液体的体积偏大;⑸容量瓶内溶液的温度高于20℃,造成所量取的溶液的体积小于容量瓶上所标注的液体的体积,致使溶液浓度偏高;⑹给容量瓶定容时,俯视标线会使溶液的体积减小,致使溶液浓度偏高。
2.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主要原因:⑴直接称热的物质;⑵砝码有残缺;⑶在敞口容器中称量易吸收空气中其他成分或易于挥发的物质时的动作过慢;⑷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使所读液体的体积偏小;⑸用于溶解稀释溶液的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致使溶液浓度偏低;⑹转移或搅拌溶液时,有部分液体溅出,致使溶液浓度偏低;⑺给容量瓶定容时,仰视标线,会使溶液的体积增大,致使溶液浓度偏低。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原理概念解释和基本原理在化学实验中,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是非常常见的实验操作。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也称为摩尔浓度)溶液是指在一升溶液中含有该物质的摩尔数与所含溶剂某种量的比值。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会通过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摩尔质量等参数来计算所需的分量,从而配制出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实验步骤和操作1. 确定溶液质量我们需要明确所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即所含溶质的质量。
根据实验要求和反应方程式,确定所需溶质的摩尔质量。
2. 计算溶质的质量接下来,根据所需溶质的摩尔质量,通过摩尔质量和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所需的溶质质量。
3. 配制溶液将计算得出的溶质质量称取,并加入适量的溶剂,通常是去离子水。
搅拌溶解,直至完全溶解,即可得到所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操作精确:在称取溶质质量和加入溶剂时要尽量精确,以确保配制出的溶液浓度准确。
- 搅拌均匀:在加入溶剂后,要充分搅拌溶解,确保溶质充分溶解在溶液中。
- 温度控制:在配制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避免溶解热带来的误差。
- 记录详细: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要做好详细记录,以备后续实验和使用。
我的个人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溶液的配制原理和操作技巧,对溶液的浓度和摩尔浓度有更清晰的认识。
在实际工作中,这项实验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意义,可以为实验室的日常工作提供基础支持和保障。
总结回顾通过上述实验步骤和操作,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原理和实验操作。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确定溶质质量、计算溶质质量、进行溶液配制,并且要注意操作精确、搅拌均匀和温度控制等要点。
通过这项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配制溶液的技巧,提升化学实验的质量和效率。
在实际工作中,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操作也是非常常见和必要的。
液中Cl-、SO
4
2+、Al3+的物质的量浓度(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C(B)和ω的比较与换算
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
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溶质B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表达式
单位无单位
特点溶液体积相同,C
B
相同的任何溶液中,所含n(溶质)_____但m(溶质)
————————溶液的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何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但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浓度C
(B)
与质量分数ω的换算
已知: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为溶液的密度为ρ(g/mL),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g/mol)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练习:
1、计算HCl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9 g/cm3的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2、市售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计算市售浓硫酸中H
2SO
4
的物质的量浓度
3、常温下,在28.9g水中溶解12.1gCu(N0
3)
2.
3H
2
O,恰好达到饱和设该溶液密度为
1.20g\cm3,求:(1)该溶液中Cu(N0
3)
2.
3H
2
O的物质的量
(2)溶液的体积
(3)该溶液中Cu(N0
3)
2
的物质的量浓度
(4)取出20.0ml该溶液,配成浓度为1.00mol/L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 配制溶液的实验仪器
2、配制溶液的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移液)----洗涤---振荡---定容---摇匀
欲配制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步骤:
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克。
②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中
9.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10.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例1、误差分析:根据 C = n / V 或(n = m / V)分析(以配制某浓度NaOH溶液为例,请将C 的结果填入表中)
引起误差的操作m c V
称取时间过长或用滤纸称放
向容量瓶注液时少量流出
未洗净烧杯或玻璃棒
未冷却至室温而注入定容
定容时加水过量用吸管吸出
定容时仰视标线
定容时俯视标线
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
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
例2、欲配制250mL 1mol/L 稀硫酸,用量筒量取mL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再用取蒸馏水. 将缓慢注入到中,并用不断搅拌,待溶液后,将溶液沿玻璃棒移入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和2-3次,将洗涤液移入中。
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刻度线时,改用小心加水至溶液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最后盖好瓶塞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中并贴好贴签
练习:实验室配制0.5mol/L的NaOH溶液500mL,有以下仪器:①烧杯,②100mL量筒,③1000mL 容量瓶,④500mL容量瓶,⑤玻璃棒,⑥托盘天平(带砝码)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
⑶、配制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摇匀、⑤转移、⑥洗涤、⑦定容、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偏低
①未洗涤烧杯、玻璃棒
②未等NaOH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