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冀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下册15溶洞里的钟乳石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1)
- 格式:doc
- 大小:164.50 KB
- 文档页数:3
15、溶洞里的钟乳石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通过观察钟乳石的有关图像提出关于钟乳石的各种假设。
2、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用文字的语言赞美钟乳石构成的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景象。
2、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科学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解释钟乳石、石笋以及石柱的成因。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关于钟乳石形成原因的猜想和模拟实验等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流水的侵蚀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准备:石灰石、稀盐酸、试管、烧杯、导管、铁架台,尽可能丰富的钟乳石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科学引入1、同学们看这幅图片,让我们想起来了曾经学过的语文课文《桂林山水》,桂林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人们由衷的称赞“桂林山水甲天下”。
这么美丽的风景是和当地的地形气候有关的,那么当地的地形气候有什么特点呢?2、广西桂林的地形气候特点:桂林属山地丘陵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
桂林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900毫米,平均温度19°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3、特殊的地形气候特点,造就了美丽的桂林,桂林除了有名的山水风景,还有一种奇特的景观——钟乳石(出示课题《溶洞里的钟乳石》)二、科学探究1、今天我们就走进溶洞,感受钟乳石的美(多媒体展示溶洞视频景观)通过观看,谈谈你对钟乳石的印象?(用自己的话对钟乳石进行描述。
)2、猜测钟乳石的形成你知道溶洞里的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吗?教师适当提示:钟乳石主要形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引导学生边看图片边猜测,它的形成与什么因素有关)(1)图片一,可以猜测出:可能是河水冲刷而成的。
(2)图片二,这张图片是溶洞顶部的钟乳石,洞顶是不可能有河水的,所以钟乳石不可能是河水冲刷形成的。
(3)这张照片,让我们想起来北方冬天下雪后屋檐下倒挂的冰锥。
引导学生思考:冰锥是怎么形成的呢?引导思考:那么钟乳石是什么物质下落的时候形成的呢?(4)图片四中可以看出钟乳石上方有水迹,我们可以推测出它的形成和谁有关系。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溶洞里的钟乳石》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观察钟乳石的有关图像提出关于钟乳石的各种假设。
2.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二、过程与方法用自己的话解释钟乳石、石笋以及石柱的成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用文字的语言赞美钟乳石构成的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景象。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流水的侵蚀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难点进行钟乳石形成原因的猜想和模拟实验等探究活动。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课前准备准备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石灰石、稀盐酸、滴管、盘子、挂图等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美丽景色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同学们是否知道那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溶洞,溶洞中的钟乳石随处可见,形成了奇妙无比的溶洞景观,更体现了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于钟乳石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新课学习1.科学探究(播放钟乳石相关视频)提问: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生:这些溶洞里的钟乳石都非常美丽……师:对,这些都是钟乳石,也叫石钟乳。
看到这么多美丽的钟乳石,那它是怎样形成的,你想知道吗?生:想提问:你了解了哪些钟乳石的资料?学生汇报。
提问:根据我们了解的钟乳石的基本资料,谁来大胆的推测一下你认为钟乳石的形成可能和什么有关?生:地下水、石灰岩、温度、空气等。
(板书)提问:好,既然溶洞里的地下水是酸性的,那我们能不能大胆的推测一下,这些酸性的水和石灰岩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生:酸性的水溶解了石灰岩。
讲述:好,这只是大家的猜想,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酸性的水能不能溶解石灰岩。
2.实验:稀盐酸和石灰石的反应。
我们所用的实验材料就是石灰岩,这和溶洞里的钟乳石是一样的。
这个小的烧杯里是稀盐酸,模拟溶洞里酸性的水。
我们用滴管把少量的稀盐酸滴在石灰岩上,看看石灰岩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做这个实验时,请同学们先看看实验提示再来做。
实验提示:稀盐酸有腐蚀性,本次实验请戴上手套进行实验。
<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溶洞里的钟乳石》教学设计盂县第二实验小学庞晓芳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钟乳石的有关图像提出关于钟乳石的各种假设。
2、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用文字的语言赞美钟乳石构成的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景象。
2、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解释钟乳石、石笋以及石柱的成因。
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关于钟乳石形成原因的猜想和模拟实验等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流水的侵蚀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形成问题介绍钟乳石,播放课件——《美丽的钟乳石》。
多媒体出示钟乳石的不同形态,光怪陆离,学生欣赏,同时认真思考关于钟乳石你知道什么?二、科学探究㈠猜想与假设猜测钟乳石的形成,即:让学生有理由、有根据地猜测钟乳石的形成是受到了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1、提供基础。
第一:多媒体出示设计提示:“钟乳石主要是由石灰岩构成的,石灰岩形状的变化过程是极其缓慢的。
”第二:强调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和去猜测学生在以往的科学课中已经学习了热胀冷缩原理、酸雨的危害,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大胆猜想。
2、大胆猜想。
学生认真思考,自己做出猜想。
3、交流猜想。
①小组内的交流讨论:。
②各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
㈡模拟实验:1、稀盐酸和石灰石的反应学生小组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实验,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将实验中的观察记录作为指导重点,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搜集观察实验中的大量信息,以便为学生互相交流、归纳结论提供事实依据。
实验后交流:说实验现象,说明什么?由此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用实验现象推想钟乳石的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
2、模拟钟乳石的实验(多媒体出示模拟钟乳石形成的图片)用苏打晶体模拟钟乳石形成的实验中,由于该实验耗时较长,便于学生的课上分析,将课前老师做的实验的几个步骤阶段展示给学生。
交流与总结。
㈢交流和总结钟乳石的形成。
溶洞里的钟乳石教学设计
0 t 1t 2
温度/℃
溶
解度/g
40
20
A B
C
P .Q .X .R .
[思考2]如右图所示思考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如何?
(2)对于a 物质来讲Q 点、X 点和R 点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P 点又表示什么意思? (3)对于b 物质,它的曲线下方表示
什么意思?上方呢? (4)阴影部分对于A 、B 两物质有何意思?
讨论:从溶解度曲线图上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问]对于气体物质来讲它的溶解度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练习]右图是a 、b 、c 、d 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表是这些固体物质在部分温度时的溶解度。
根据图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 曲线表示KNO :的溶解度曲线 B .b 的溶解度小于a 的溶解度 C .要从a 与d 的混合物中得到a ,通常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D .60℃时将120gKNO 3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4.5%
[小结]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S/(S+100)]×100%。
[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网络
组织学生 讨论
组织学生 练习并讨 论
师生共同 小结本单 元知识点
板书设计
溶质 不饱和溶液 浓
溶液
溶剂 饱和溶液 稀
溶质的质量分数= 状态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100% t ℃ 溶解度 g/100g 水。
15.溶洞里的钟乳石【教学时间】5.10【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实验课【教学用具】烧杯、碟子、曲别针、线绳、苏打晶体、蒸馏水、课件等【教学方法】探究法、小组讨论交流法、实验操作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钟乳石的有关图像提出关于钟乳石的各种假设。
2.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3.能用文字的语言赞美钟乳石构成的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景象。
4.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5.能用自己的话解释钟乳石、石笋以及石柱的成因。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关于钟乳石形成原因的猜想和模拟实验等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流水的侵蚀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关于钟乳石形成原因的猜想和模拟实验等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流水的侵蚀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情境描述:前一阵,五一放假时,我去了一个特别有趣又奇妙的地方,我把这个地方的景观拍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图片)。
2.师生谈话导入师: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生:这些照片的钟乳石都非常美丽……师:对,这些都是钟乳石,也叫石钟乳。
看到这么多美丽的钟乳石,那它是怎样形成的,你想知道吗?生:想师:好,那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究钟乳石形成的奥秘。
(板书课题:溶洞里的钟乳石)二、疑难质疑,提出问题(一)猜测钟乳石的形成1.组内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钟乳石的资料。
2.提出猜想:钟乳石的形成可能和什么有关?生(预测):地下水、石灰岩、温度、空气等。
(板书)3.继续猜想:这些酸性的水和石灰岩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生(预测):水溶解了石灰岩。
师:这只是大家的猜想,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酸性的水能不能溶解石灰岩。
4.实验:稀盐酸和石灰石的反应(1)师讲述:我们所用的实验材料就是石灰岩,这和溶洞里的钟乳石是一样的。
这个小的烧杯里是稀盐酸,模拟溶洞里酸性的水。
我们用滴管把少量的稀盐酸滴在石灰岩上,看看石灰岩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做这个实验时,请同学们先看看实验提示再来做。
<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溶洞里的钟乳石》教学设计盂县第二实验小学庞晓芳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钟乳石的有关图像提出关于钟乳石的各种假设。
2、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用文字的语言赞美钟乳石构成的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景象。
2、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解释钟乳石、石笋以及石柱的成因。
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关于钟乳石形成原因的猜想和模拟实验等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流水的侵蚀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形成问题介绍钟乳石,播放课件——《美丽的钟乳石》。
多媒体出示钟乳石的不同形态,光怪陆离,学生欣赏,同时认真思考关于钟乳石你知道什么?二、科学探究㈠猜想与假设猜测钟乳石的形成,即:让学生有理由、有根据地猜测钟乳石的形成是受到了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1、提供基础。
第一:多媒体出示设计提示:“钟乳石主要是由石灰岩构成的,石灰岩形状的变化过程是极其缓慢的。
”第二:强调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和去猜测学生在以往的科学课中已经学习了热胀冷缩原理、酸雨的危害,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大胆猜想。
2、大胆猜想。
学生认真思考,自己做出猜想。
3、交流猜想。
①小组内的交流讨论:。
②各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
㈡模拟实验:1、稀盐酸和石灰石的反应学生小组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实验,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将实验中的观察记录作为指导重点,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搜集观察实验中的大量信息,以便为学生互相交流、归纳结论提供事实依据。
实验后交流:说实验现象,说明什么?由此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用实验现象推想钟乳石的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
2、模拟钟乳石的实验(多媒体出示模拟钟乳石形成的图片)用苏打晶体模拟钟乳石形成的实验中,由于该实验耗时较长,便于学生的课上分析,将课前老师做的实验的几个步骤阶段展示给学生。
交流与总结。
㈢交流和总结钟乳石的形成。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5.溶洞里的钟乳石课题溶洞里的钟乳石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通过观察钟乳石的有关图像提出关于钟乳石的各种假设。
2.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用文字的语言赞美钟乳石构成的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景象。
2.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科学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解释钟乳石、石笋以及石柱的成因。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关于钟乳石形成原因的猜想和模拟实验等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流水的侵蚀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石灰石、稀盐酸、滴管、盘子、尽可能丰富的钟乳石图片、视频资料。
烧杯、玻璃瓶、碟子、曲别针、线绳、苏打晶体、蒸馏水。
教学过程一、科学引入设计意图我们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美丽景色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同学们是否知道那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溶洞,溶洞中的钟乳石随处可见,形成了奇妙无比的溶洞景观,更体现了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多媒体展示钟乳石景观)二、科学探究1.语言描述通过观察,谈谈你对钟乳石的印象?(观看钟乳石图片,用自己的话对钟乳石进行描述。
)2.猜测钟乳石的形成你知道溶洞里的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吗?教师适当提示:钟乳石主要形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靠什么力量形成的?在短时间里能形成吗?3.指导实验(1)选择一块石灰岩(2)用滴管将稀盐酸滴在石灰岩上。
(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4)滴稀盐酸时要注意安全。
(5)观察岩石滴酸后的变化时,不要用手去摸。
4.汇报实验结果谁能把刚才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汇报给大家。
交流时要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
汇报实验中看到的现象交流时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
并和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5.自制钟乳石(1)、自然界中钟乳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很难看到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观察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
(2)、提示实验过程(多媒体展示)(3)、教师展示提前一周的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按教师的提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准备进行长时间的观察。
溶洞里的钟乳石
“溶洞里的钟乳石”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河北人民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十五课。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课继续引领学生探究自然力量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欣赏自然的奇美。
在我国的大江南北,相继发现了多处奇妙无比的溶洞景观。
凡亲自去溶洞游览过的人,无不被溶洞中主要由钟乳石演绎的巧夺天工的奇美景色所征服。
教材以众所周知的桂林山水为切入点,用简练易懂的语言描述了岩溶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配合插图提出了“你知道溶洞里的钟乳石是怎幺形成的吗?”这一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五年级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特别强,他们经过之前的学习,已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而且生活常识也让他们对一些现象有所了解,因此有利于他们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观看钟乳石的有关图片、视频资料提出关于钟乳石成因的各种假设。
2、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推测钟乳石形成的原因与过程。
2、能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用优美的语言赞美钟乳石构成的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