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社会学历年考试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28
名词解释杜克海姆的“集体意识”(南开2000,社会学)“社会交往形式”(齐美尔)(人大1996,社会学)“报酬类型”(布劳)(人大1999,社会学)“权威结构”(达伦多夫)(人大1999,社会学)“戏剧论”(戈夫曼)(人大1997,社会学)文化堕距(奥格本)(人大1998,社会学)“挑战与应战”(汤因比)(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精英”(帕雷托)(人大2000,社会学)需要层次(马斯洛)(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群学肄言》(南开2000,社会学;北大2000,社会学、社会保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大1998,社会学)米尔斯的“权力” (南开2000,社会学)费孝通(南开2000,社会学)卡尔?曼海曼(北大1998,社会学)吴文藻(北大1997,社会学)社会控制(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社会控制的规范性(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人际沟通(南开2000,社会学)社会解组(北大1997、1998,社会学)角色失调(人大1997,社会学)文化控制手段(人大1997,社会学)社会结构分化(人大1997,社会学)社会整合(人大1999,社会学)社会权力(人大1999,社会学)社会设置(人大1999,社会学)社会静力学(北大1998,社会学)关联主义(吉大2000,社会学)中轴原理(吉大2000,社会学)离散数据(人大1997,社会学)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人大1998,社会学)亲属称谓制(人大1997,社会学)晕轮效应(人大1998,社会学)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人大1998,社会学)零和博弈(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跨文化心理学(南开2000,社会学)目标体系(南开2000,社会学)福利性物价政策(南开2000,社会学)大社会学理论体系(南开2000,社会学)非对抗性阶级冲突(南开2000,社会学)地位群体(南开2000,社会学)“中间变量法” (南开2000,社会学)社会物理学(北大1997,社会学)交换理论(北大1997,社会学)精英循环(北大1998,社会学)群体凝聚力(人大1996,社会学)扩展家庭(人大1996,社会学)题器(人大2000,社会学)通婚圈半径(人大1996,社会学;1999,社会学、人类学)结婚投入(人大1996,社会学)代偿(人大1997,社会学)家族(人大1997,社会学)事实婚姻(人大1997,社会学)社会经济地位量表(SES)(人大1998,社会学)应激(人大1998,社会学)姻亲(人大1998,社会学)泛灵信仰(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隐私屏障(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不平等指数(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人口性别比(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主文化与亚文化(人大1999,社会学)库拉圈(人大社会学、人类学1999)组织结构(复旦1997、1998,应用社会学)文化模式(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生活方式(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群体(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地位相悖(北大1999,社会学、社会保障;人大2000,社会学)“社会人”假设(北大1999,社会学、社会保障;人大2000,社会学)社会性资源(吉大2000,社会学)社会唯名论(复旦1997,应用社会学)人类生态学(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家庭生命周期(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的方针(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吉大2000,社会学)刚性结构(吉大2000,社会学)迟发展效果(吉大2000,社会学)成就动机(人大1996,社会学)文化相对主义(人大1996,社会学)图腾崇拜(人大1996,社会学)认知判断(人大1997,社会学)制度文化(人大1997,社会学)地位一致(人大1999,社会学)内群体(人大1999,社会学)“天职观”(人大1999,社会学)正式组织(人大2000,社会学)相对剥夺(人大2000,社会学)机会均等(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职业声望(人大2000,社会学、人类学)异化劳动(吉大2000,社会学)普遍化的他人(吉大2000,社会学)平等互惠准则(吉大2000,社会学)群体持续性(吉大2000,社会学)利他行为(南开2000,社会学)偏见(南开2000,社会学)暗示(南开2000,社会学)自我(南开2000,社会学)韦伯的“感召权威”(人大1999,社会学史)韦伯的“权威”(南开2000,社会学)韦伯的“新教伦理” (人大1997,社会学史)韦伯的“普遍合理化” (人大1998,社会学史)韦伯的“目标合理性” (人大2000,社会学史)“镜中我”(库利)(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匿名理论(人大1997,社会学)标签理论(人大1998,社会学)帕森斯的“行动” (南开2000,社会学)模式变量(帕森斯)(人大1998,社会学)“进化共相”(帕森斯)(人大1996,社会学)“反常分工”(杜尔克姆)(人大1996,社会学)多元分层空间(布劳)(人大2000,社会学)“反功能”(默顿)(人大1997,社会学;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安全阀(科塞)(人大1998,社会学)边陲国家(北大1997,社会学各专业)世界体系论(吉大2000,社会学)二元社会结构(人大1996,社会学)西方中心主义(人大1997,社会学)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人大1997,社会学)社会趋同论(北大1998,社会学各专业)依附论(人大1996,社会学)社会风险(南大1995,社会学;南大1999,社会学)社会行为(南大1995,社会学;南大1997,社会学)性别角色(南大1995,社会学)文化反哺(南大1995,社会学;南大1996,社会学;南大1997,社会学;南大1999,社会学)侵犯(南大1995,社会学)参照群体(南大1995,社会学)社会角色(南大1995,社会学;南开2000,社会学;浙大2000,社会学)时尚(南大1995,社会学;南开2000,社会学)民族性格(南大1995,社会学)边际人(南大1995,社会学;南大1998,社会学)印象整饰(南大1996,社会学)旧固(南大1996,社会学)挫折—侵犯假说(南大1996,社会学)认知平衡理论(南大1996,社会学)角色冲突(南大1996,社会学)时髦(南大1996,社会学)代沟(南大1996,社会学;南大1997,社会学;人大2000,社会学)基本人格结构(南大1997,社会学)民意(南大1997,社会学)社会运动(南大1997,社会学)人口素质逆淘汰(南大1997,社会学)老龄化社会的指标(南大1997,社会学)离土不离乡(南大1997,社会学)标定主义理论(南大1997,社会学)非现实冲突(南大1995,社会学)透视法则(南大1995,社会学)广义交换媒介(南大1995,社会学)社会安全阀定律(南大1995,社会学;浙大1999,社会学)炫耀消费(南大1998,社会学)腐败(南大1998,社会学)家户(南大1998,社会学)失业、待业与下岗(南大1999,社会学)亚当?斯密问题(南大1999,社会学)“离土不离乡”与“离土又离乡”(南大1999,社会学)市场性流动方式(南大1999,社会学)集群行为(南大1999,社会学)城市人口集中度及其测量指标(南大2000,社会学)基尼系数(南大2000,社会学;人大1996,社会学)人缘(南大2000,社会学)家族企业及其转化(南大2000,社会学)交易(南大2000,社会学)血缘关系(北师大2001,民俗学)文化丛(北师大2001,民俗学)城市化(北师大2001,民俗学)社会流动(北师大2001,民俗学;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社会保障(北师大2001,民俗学;浙大2001,社会学)去个性化(南开2001,社会学;人大2001,社会学)刻板印象(南开2001,社会学)流言(南开2001,社会学)冒险性转移(南开2001,社会学)类语言(南工2001,社会学)韦伯的“理想类型”(南开2001,社会学)杜克海姆的“社会事实”(南开2001,社会学)科层制(南大1995,社会学;浙大2000,政治学理论)社区发展(南大1996,社会学;复旦1998,应用社会学)中间阶层(南大1996,社会学)未组织的集团(南大1996,社会学)社会学想像力(南大1996,社会学)功能普遍性(南大1997,社会学)社层流动(南大1997,社会学;浙大2001,政治学理论)情境文化(南大1997,社会学)剧本期望(南大1997,社会学)社会有机体论(南大1998,社会学)社区效率(南大1998,社会学)单面社会(南大1998,社会学)生活世界(南大1998,社会学)自控性社会(南大1998,社会学)符号价值(南大1999,社会学)反社会化(南大1999,社会学)现实性冲突(南大1999,社会学)《江村经济》(南大1999,社会学;南开2001,应用社会学)权力精英(南大1999,社会学)社会(南大2000,社会学)“白领阶层”(南大2000,社会学)社会结构(南大2000,社会学;北大1997,社会学;北大1999,社会学、社会保障;吉大2000,社会学)模式变项(南大2000,社会学)功能替代(南大2000,社会学)后工业社会(南大2000,社会学)失业人员(南大1998,社会学)资本主义精神(南大1998,社会学)社会化(浙大2001,政治学理论)“蓝领”(浙大2001,政治学理论)心理上断乳(浙大2001,政治学理论)社会事实(北大1997,社会学;南开2001,应用社会学)参与观察(南开2001,应用社会学;人大1997,社会学)参照群体(南开2001,应用社会学)默顿(Robent K.Menton)(南开2001,应用社会学)社会心理(浙大2000,社会学)制度化(浙大2000,社会学)《社会学年鉴》(浙大2001,社会学)托马斯的“情境定义”(浙大2001,社会学;南开2000,社会学)“AGIL”功能图式(浙大2001,社会学;浙大2000,社会学)贝尔的“中轴原理”(浙大2001,社会学)社区(浙大2000,政治学理论;浙大1999,政治学理论)社会变迁(浙大2000,政治学理论)芝加哥学派(北大1999,社会学;浙大2000,政治学理论;浙大1998,政治学理论)兴趣(浙大1999,政治学理论)初级群体(浙大1998、1999,政治学理论;北师大2001,民俗学)集体意识(浙大1999,政治学理论)经济制度(浙大1999,政治学理论)社会阶层(浙大1998,政治学理论)社会制度(浙大1998,政治学理论;复旦1997、1998,应用社会学)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浙大2000,社会学)形式社会学(浙大2000,社会学)首属群体(浙大2000,社会学)社会指标(浙大1999,社会学)参照群体(浙大1999,社会学)米德的“主我”与“客我”(南开2001,社会学;人大2001,社会学)默顿的“正功能”与“负功能”(南开2001,社会学)米尔斯的“权力精英”(南开2001,社会学)社会工作(南开2001,社会学;浙大2000,社会学)社会政策(南开2001,社会学)宏观社会工作(南开2001,社会学)弱势群体(南开2001,社会学)社区服务(南开2001,社会学)矫治社会工作(南开2001,社会学)“福利国家”(南开2001,社会学)接纳他人(南开2001,社会学)案主自决(南开2001,社会学)小组工作(南开2001,社会学)文化模式(本尼迪克特)(人大2001,社会学)差序格局(人大2001,社会学;北大1998,社会学各专业)解构(人大2001,社会学)亲子连名制(人大2001,社会学)核心家庭(人大2001,社会学)三元犯罪原因说(菲利)(人大2001,社会学)面子(人大2001,社会学)霍桑实验(人大2001,社会学)象征符号(人大2001,社会学)文化资本(人大2001,社会学)合作(人大2001,社会学)“法理权威”(韦伯)(人大2001,社会学)“行动系统”(帕森斯)(人大2001,社会学)“印象管理”(戈夫曼)(人大2001,社会学)技术革命(浙大1999,社会学)意识形态(浙大1999、2001,社会学)结构性流动(浙大1999,社会学)迟发展效应(浙大1999,社会学)社会失范(浙大2001,社会学)本土方法论(浙大2001,社会学)社会分化(浙大2001,社会学)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浙大1999,社会学)理想型(浙大1999,社会学)镜中自我(北大1997,社会学;浙大1999,社会学)情境定义(北大1998、1999,社会学;北大1999,社会保障;浙大1999,社会学)试题检索【考点】社会学概论主要包括这样几个部分:一是社会学理论家、理论流派及其观点;二是社会学史或社会思想史(中国和外国);三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体系与框架(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等);四是应用社会学。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益星学习网可免费下载题库
目录
2012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11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1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
2010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0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
2012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家庭生命周期
2.接纳
3.制度的路径依赖
4.个案会谈
5.职业福利
6.相对贫困
7.二元劳动力市场
8.社会建构理论
9.身份制度
10.社会性断乳
二、简答(每题12分,共60分)
1.简述小组工作的职业伦理。
2.试述组织的性别环境,分析其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
3.个案社会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与相冲突的地方。
4.简述城市化的内容,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遇到的问题。
5.简述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制的特点与功能。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什么是现代化的传统社会发展战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试述现代化传统发展战略的得失?
2.个案工作中的专业技术理性与道德、政治实践的冲突。
育明教育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社会学系】育明教育推荐参考书目(解析)社会学专业·考研参考书◆一. 社会学理论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大出版社,2005年。
2、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北大出版社,2006年。
3、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人大出版社,2008年。
4、吉登斯:《社会学》◌,北大出版社。
2009年,870页。
5、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
6、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二. 社会学方法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大出版社,1997年。
2、郭志刚:《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人大出版社,1989年,456页。
3、袁方:《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453页。
4、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5年。
5、卢淑华:《社会统计学》◌,北大出版社,2005年,504页。
6、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人大出版社,1999年。
◆三. 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1、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北大出版社,2004年。
2、佟新:《人口社会学》○,北大出版社,2004年。
3、杨善华:《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89页。
4、方文:《群体过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242页。
5、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人大出版社,2009年。
◆一、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理论+教程)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重点精读○◉只看2~13章。
※概论性质的教材,反复阅读,背诵基本概念及重点知识。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至少占40分。
2、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精读○(笔记与书结合)※北大多位老师按照人物思想编著的教材,难度稍大,应认真阅读。
北京大学历年社会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作者:————————————————————————————————日期:北京大学历年社会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各位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写清题号,答在答题纸上启用前机密北京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一、名词解释(5×4 = 20)情境定义索引性社会行动显功能与潜功能二、论述题(20×4 =80)1、从阶级视角和社会分层视角分析中国当前的不平等状况,以凸显这两种视角各自的特点?2、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及其对实际的意义3、试述布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4、试述“社区”的涵义,并谈谈“社区建设”对于社会的意义三、简答题(10×5 = 50)1、就你对家庭社会学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并谈谈你的研究思路2、试评述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文化特异性路径3、举例说明城市社会的群体消费不平等现象及其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4、让我再想想想起来了试述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乡社会的影响5、如果需要你对中国劳动与异化进行经验研究,你将如何考虑或设计欣程点评:今年的理论总得来说是让人出乎意料具体来说有三点:一、重实际论述题的第1、4题,简答题的第3题二、重能力简答题的第1、5题三、反常命题论述题的第2题,与往年能出现在北大社会学理论考卷上的理论大家相比,霍曼斯绝对是一无名小辈,可今年就是考了论述题的第3题,从往年看,00年04年05年06年均考过布迪厄但是也是考查的布迪厄的不同的理论可今年就考了00年考过的内容总之,08年分支的家庭社会学、劳动社会学已显露出重视实际与能力的迹象,但今年只能用overwhelming来形容北京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社会学方法考试时间:1997年1月25日上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深度访问间接观察法同期群研究深度效度层次谬误理想类型法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分导体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分类原则有何不同,为什么?2.试说明研究课题具体化与操作化的主要内容。
北京大学1999年社会学专业考研试题社会学理论一、解释名词《群学肄言》;《地位相悖》;“社会人”假设;芝加哥学派;情景定义;社会结构(彼得.布劳)二、简答题1、试述默顿“手段-目标”论的内容,并举例说明之;2、试述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组织运行的影响;3、试述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意义三、论述题1、什么是社会现代化?试述现代化的社会趋同论的内容。
并联系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实际对该理论进行评论。
2、试比较韦伯和迪尔凯姆关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理论。
综合考试一、试分析本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并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二、当前,关于我国城市发展的策略(如大中小城市的优先顺序)有哪些观点,理由何在?三、试述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变迁导致的农村家庭变迁的基本趋势四、什么是人口转变理论?试述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特点;五、目前我国存在大量下岗人员,试分析其原因,并探讨下岗现象的发展趋势。
六、怎样用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态度改变中的“以少致多现象”(less-leads-to-more effect)社会学方法一、名词解释1、个案调查2、证伪理论3、(不好意思,试卷不清楚,看不出来)4、客观陈述法5、语义差异量表6、幅度检查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学的三种研究范式;2、简述社会计量法的特点和分析方法;3、试距离说明对“外在变量”和“抑制变量”的检验;三、设计题试设计一份调查问卷(8-12项问题),并说明你的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和问卷设计的框图(变量关系图)四、统计题1、设某企业职工收入都在1000元以下,下面是收入分析直方图:(图略)试问收入在500-800元之间的直方图高度应是多少?2、设某单位共有10名员工,根据上级指示,年终奖金可供选择发放的标准有三档:100,200和300元。
问:(1)如果平均奖金为200元,标准差为0,那么该单位选择的奖金是哪几档?每档奖金含有几人?(2)——————————,标准差为100元,—————————————————————?(3)——————————,能否设计标准差超过100元的奖金方案,每档奖金各有几人?3、设根据职业(A)与地区(B)来分析收入差别。
北京大学1999年社会学考研试题全集
社会学理论
一、解释名词
《群学肄言》;《地位相悖》;“社会人”假设;
芝加哥学派;情景定义;社会结构(彼得.布劳)
二、简答题
1、试述默顿“手段-目标”论的内容,并举例说明之;
2、试述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组织运行的影响;
3、试述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意义
三、论述题
1、什么是社会现代化?试述现代化的社会趋同论的内容。
并联系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实际对该理论进行评论。
2、试比较韦伯和迪尔凯姆关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理论。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历年真题——社会学理论真题(1997-2011年)一、名词解释1.有机团结2.科层制3.价值关联4.非正式制度二、论述1.试述并评论帕累托的精英循环思想2.试析中国单位组织中的社会互动与人际关系的特点3.从托克维尔、韦伯、齐美尔三人中任选两人,评述他们关于现代社会“平庸化”或夷平趋势在经济、政治、社会、人心等方面的观点4.试述认识与分析社会问题的几种不同理论视角三、简述题1.中国农村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取得了哪些成绩并产生了哪些问题2.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三十年来对我国城乡人口结构、家庭结构与消费模式的影响3.“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的,西方文化是个人主义的,所以中西方人的心理与行为不一样”,对这一主张进行评述4.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一般分为几个阶段?我国1949年以来城市化经历阶段与特点5.如果要研究全球化对中国劳动关系的影响,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考虑?一、名词解释(5×4 = 20)城乡二元结构、共同体、初级社会群体、新功能主义二、论述题(20×4 =80)1、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进程中,群体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发生条件及预防措施。
2、试述孔德的人类认识阶段理论,并阐述其意义。
3、试分析下列四个概念的联系:文化、社会化、社会互动和社会群体。
4、试评估吉登斯的现代性的理论特征。
三、简答题(10×5 = 50)1、试述社会转型中社会心理的特征。
2、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口数量,按此标准中国城市人口统计中存在什么样的偏差?3、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民工潮”,有了很大的加剧,就农村方面分析其原因。
4、试述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5、试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的特点。
北京大学社会学理论1997-2015年考研真题2015一、名词解释1.field(bourdea)2.双轨政治3.共同体与社会4.再社会化5.社会分化二、论述题1.涂尔干的"反常现象"2.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及在现代社会的作用3.比较布迪厄、常人方法学、艾里亚斯对"理性"的分析4.试述对越轨行为的几种分析理论三、简答题1.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最新研究理论方向2.什么是“社会性消费设施\",分析它对城市的重要作用3.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劳动力结构的影响4.有人说:\"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扩大城市化,当中国城市化水平赶上欧美城市化水平(80%—90%),三农问题就解决了,请就分析这一观点5.教育与职业地位的获得的关系以及在中国近10年的发展趋势2014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参照群体2.文化模式3.系统和生活世界4.(哈贝马斯)滕尼斯二、论述题(每题20分)1.在越轨行为解释中默顿提出的“手段-目标”理论。
2.“sociology of postmodernity”和“postmodern sociology”两者的含义和区别。
请列举1980年以后活跃在西方当代社会学理论中的分别代表这两种类型的社会学家,阐述他们的观点并分析差异。
3.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4.现代城市中初级群体的衰落及其原因。
三.简答题(每题10分)1.中国社会心理学实现“文化自觉”的可能途径。
2.我国城市人口比例53%,而城市户口只有35%,这种现象叫做“伪城市化”。
现在城市中农民工越来越多,但是这些农民工未能真正进入城市生活。
有学者提出“伪城市化”。
请你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3.农村发展对于现代中国的意义。
4.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年以来对中国城乡人口结构、家庭功能和消费模式的影响。
5.从制度和结构的角度,谈谈中国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北大社会学考博试题- -1998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社会学理论1名词解释(3分/题)结构化 Bourdieu 沟通行动2从理论与方法两方面论述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产生、原因及学科建设的意义,以及你的观点。
(21分)3比较韦伯与Durkheim对现代社会的论述。
(20分)4中国农村体制改革目前遇到的难点与关键点是什么,试用社会结构动因及运行机制分析之。
(25分)5费孝通"乡土中国"的特点,对当今有什么意义,举例说明。
(25分)社会学方法1社会学理论解释的类型。
(10)2比较实验方法与抽样调查方法。
(10)3当代社会学方法的进展与特点。
(15)4近十几年来社会学实地研究(包括社区研究、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的进展与问题,以案例或自己的调查说明。
(20)5设X1、X2、Z(定类变量提示可以设为虚拟变量)与Y可以写成多元回归方程,请写出来。
(?)1999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入学考试社会学理论1.帕森斯结构功能论的基本观点?以后的学者有哪些批评?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如何对待这些批评?(20)2.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分析"现代性"的几种主要观点?(10)3.马林诺夫斯基说,三十年代出现了社会学的中国学派,他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你有什么看法?(10)城乡社会学方向1.用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中国农村社会的制度或组织变迁?(20)2. 用一个或几个理论分析中国农村的非农化过程。
(20)3. 试以社会学的观点分析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的"需求不足"现象。
(10)4、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有人认为与亚洲某些国家在经济活动中重视人际关系的特点有关,你有什么看法?(10)社会学研究方法1、试述社区调查与大规模问卷调查的优缺点,并以实例说明。
(20)2、试述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方法论之争。
(10)3、韦伯的个体主义方法论与科尔曼的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差异?(10)城乡社会学方向1.说明社会学研究在方法上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的不同?(20)2.如果进行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差异和相互关系的调查,请设计问卷的基本结构和设计程序。
北京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社会学方法考试时间:1997年1月25日上午招生专业:各专业研究方向:各方向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深度访问间接观察法同期群研究深度效度层次谬误理想类型法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分导体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分类原则有何不同,为什么?2.试说明研究课题具体化与操作化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16分)试比较详析模式中,条件关系分析与变量关系检验的异同。
四、为了解某地今年人民的生活比去年是否有所改善,随机抽查8户人家。
结果有7户生活有改善,1户生活下降了。
试用符号检验法,推论该地人民的生活是否比去年有所提高(X=0.05)写出:1)原假设2)备择假设3)检验过程4)推论结果(2=0.05)(20分)五、若根据列联表1:n11 n21 n31n12 n22 n32计算出用于检验的统计量∑∑(n_{ij}-E_{ij})^2x^2 = ------------------------------E_{ij}(注:x^2表示x的平方;E_{ij}表示ij为E的下标)那么,根据列联表2:Kn11 Kn21 Kn31kn12 kn22 Kn32计算出用于检验的统计量X2应等于什么?(注意:表2中所有格值都是表1相应格值的K倍)。
(20分)北京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考试时间:97年1月25日下午招生专业:各专业研究方向:各方向一、解释概念(每题4分,共32分)社会物理学镜中自我社会事实吴文藻社会解组社会结构交换理论边陲国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试述行动者与社会角色(规范)的关系。
2、什么是社会制度?试述制度的社会功能及制度变迁的原因。
3、试述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19分,共38分)1、什么是二元结构理论?试述近40年来我国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特征及其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意义。
2、试评拉尔夫·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
北京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综合考试(一)考试时间:97年1月26日上午招生专业:各专业研究方向:各方向一、试论本世纪我国乡镇级政权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变迁,以及这些变迁中所反映的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结构的变化。
(18分)二、试论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管理体制的变化以及返些变化与城市中其它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18分)三、试述中国传统社会中婚姻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导致这些特征的因素。
四、最近,极端常常利用在一些公共场合(如车站)志愿者的热情服务被拒绝的报道,试对这类现象进行社会心理学的分析。
(10分)五、什么叫职业流动?试述改革前后农村劳动者职业流动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8分)六、试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原因、趋势与对策。
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时间:1998年1月17日上午招生专业:各专业(社会学)研究方向:各方向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命题和假设 2.社群图 3.抑制度量 4.典型实验设计 5.客观陈述法二、简答题(每个8分,共16分)1.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2.分层抽样与面额抽样有何异同?三、问答题(每个54分,共10分)1.设总体X服从正态分布M(从s2),其中已知,s2未知,设X1,X2,X3是取自总体X的一个样本,试指出:(1)x1+x2+x3(2)x2+2u(3)x1(4)max{x1,x2,x3}(5)x32(6)ux1(7) (8) (9)见图片1.哪些是统计量?哪些不是统计量?为什么?2.为调查某地高校毕业生对求职的意向,从中抽查了200名应届毕业生。
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指什么?四、详答题(每个12分,共24分)1.试比较社会研究中的因果分析与结构功能分析。
2.试说明三种变量关系检验模式的区别。
五、为研究体制改革前后企业生产效益的变化,随机抽查了6家企业,结果表明它们中有4家效益增加了,其余为下降。
试用一检验方法指出上述抽样结果能否推论到总体,认为改革后企业效益增加了(X=0.01)(本题10分)六、设有以下两个二元重复情况下的方差分析:A A1 A2 A3BB1 1 7 132 8 14B2 3 9 154 10 16B3 5 11 176 12 18A A1 A2 A3BB1 1 13 72 14 8B2 3 9 154 10 16B3 5 11 176 12 18问:(1)两表中哪些离差平方和相同?(2)两表中哪些离差平方和不同?(本题20分)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考试时间:1998年1月17日下午招生专业:社会学各专业研究方向:各方向一、解释名词(每个4分,共32分)1.情境(景)定义 2.差序格局 3.社会趋同论 4.精英循环5.卡尔·曼海姆6.社会解组 7.社会静力学 8.《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试择“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2.试述索罗金的“文化类型”说。
3.简述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与功能主义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19分,共38分。
一般考生答1.2题;单独考试考生答1题,并在2.3两题中任选一题)1.试析韦伯与杜尔克姆(迪尔克姆)在社会学方法论上的主要区别。
2.什么是社会制度?试用制度功能,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渐进式改革策略的意义及其效果。
3.试述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状况。
当前我国城市化道路有哪些观点?其根据何在?你的观点如何,请说明。
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综合考试考试时间:98年1月18日上午招生专业:社会学研究方向:社会学各方向(城乡劳动人口家庭等)试题:[]请先看本页底部“注”]一、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乡(镇)、村基层组织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有什么影响?(18分)二、以某一大城市为例,试比较老城E街道、居委会组织与新居民“小区”社区组织和功能方面的主要差别。
(18分)三、试联系中国当前城乡家庭变迁的实际,评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一观点。
(18分)四、什么是劳动关系?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关系的变化,原因及影响。
(18分)五、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对此作何评论?(18分)六、试述我国民工潮形成的原因、现状、趋势及其城乡社会发展的影响。
(18分)七、结合实际说明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
(10分)注:一般考生一、二、三、四、五、七题单独考试考生可在一、二、三、四、五、六中任选5题,并回答第七题。
北京大学1999年社会学考研试题全集社会学理论一、解释名词《群学肄言》;《地位相悖》;“社会人”假设;芝加哥学派;情景定义;社会结构(彼得.布劳)二、简答题1、试述默顿“手段-目标”论的内容,并举例说明之;2、试述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组织运行的影响;3、试述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意义三、论述题1、什么是社会现代化?试述现代化的社会趋同论的内容。
并联系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实际对该理论进行评论。
2、试比较韦伯和迪尔凯姆关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理论。
综合考试一、试分析本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并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二、当前,关于我国城市发展的策略(如大中小城市的优先顺序)有哪些观点,理由何在?三、试述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变迁导致的农村家庭变迁的基本趋势四、什么是人口转变理论?试述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特点;五、目前我国存在大量下岗人员,试分析其原因,并探讨下岗现象的发展趋势。
六、怎样用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态度改变中的“以少致多现象”(less-leads-to-more effect)社会学方法一、名词解释1、个案调查2、证伪理论3、(不好意思,试卷不清楚,看不出来)4、客观陈述法5、语义差异量表6、幅度检查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学的三种研究范式;2、简述社会计量法的特点和分析方法;3、试距离说明对“外在变量”和“抑制变量”的检验;三、设计题试设计一份调查问卷(8-12项问题),并说明你的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和问卷设计的框图(变量关系图)四、统计题1、设某企业职工收入都在1000元以下,下面是收入分析直方图:(图略)试问收入在500-800元之间的直方图高度应是多少?2、设某单位共有10名员工,根据上级指示,年终奖金可供选择发放的标准有三档:100,200和300元。
问:(1)如果平均奖金为200元,标准差为0,那么该单位选择的奖金是哪几档?每档奖金含有几人?(2)——————————,标准差为100元,—————————————————————?(3)——————————,能否设计标准差超过100元的奖金方案,每档奖金各有几人?3、设根据职业(A)与地区(B)来分析收入差别。
其中职业5类,地区分5类。
得如下方差分析表:方差来源变量A变量B剩余总平方和平方和BSSABSSBRSSTSS自由度KAKBKR平均平方和BSSABSSBRSSF值FAFB临界值FA0.01=4.77FB0.01=4.77已知:BSSA =247.22,BSSB =42.50,RSS=39.47,求表中其它各值。
(1)到(9)题是求式中各变量的值;(10)若α=0.01,FA=4.77,FB =4.77α,将对变量A和变北京大学2000年社会学考研试题全集社会学理论一、解释名词人性的“自然秩序”(罗斯);单位制;社会资本;哈罗得.加芬克尔;中程理论;镜中自我;二、简答题1、什么是社会角色?试述角色扮演中的角色塑造与角色创造的关系;2、什么是二元结构?试述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
3、简述韦伯的政治社会学理论;三、论述题1、试就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的内容比较帕森斯与韦伯的社会行动概念的异同;2、试对依附理论的内容进行评述,并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这一理论的得失。
综合考试一、试分析下一世纪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及其主要特点,并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农村现代化进程相比较;二、试从城市的产业结构、人口构成与空间布局分析当代社会与经济发展中城市的功能与发展前景;三、试根据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导致的社会变迁这一背景分析中国城市家庭功能可能的演变趋势。
四、什么是风险社会?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中国面临的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什么?五、试述改革以来中国劳动关系变迁的特点及这种变迁对于劳动就业的影响。
六、人们何时会遵从资讯性的社会影响?如何抵制它的消极的社会影响社会学方法一、名词解释探索性社会调查;分层抽样;框图法;投入理解法;间接观察;内含变量二、简答题1、简述一项调查研究课题的具体化与操作化。
2、举例说明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