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最新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复杂的气候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5
天气与气候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5.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6.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7.举例说明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预习要点天气,世界的气候,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三、预习内容考点1:天气和气候的差异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____________的;而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一般变化________。
考点2:天气预报及空气污染指数1.天气符号2.空气污染指数考点 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考点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我们已经知道,________位置、________位置、______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考点5:人类活动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影响气候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如农业的分布直接受气候的影响,生活中的一些民俗风情和建筑都受当地气候的影响。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又会影响着气候,如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使全球________增多,产生了温室效应,导致了气候异常。
探究案探究点一、天气和气候的差异区分表示天气和气候的特征有两种方法:一是以时间判定,天气是指短时间,气候是指长时间;二是以二者的内涵来判定,天气是指具体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概括性、规律性的1.下列叙述中,表示天气的是( )A.山前桃花山后雪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C.昆明四季如春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在小刚的一篇作文中有以下一些描述语言,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①今天的气候很好,适合外出游玩②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天气出现了异常③昆明四季如春,这里的气候真不错④早饭后还是晴空万里,到了中午却是乌云滚滚,大雨倾盆,今天的气候变化真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探究点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世界上主要有11种气候类型,热带有4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有5种(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中国的气候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运用地图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
2.知道温度带的划分依据,会查阅相关地图。
3.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4.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干湿地区的划分。
5.运用地图理解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
6.结合地形、气温、降水等知识理解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及影响。
二、预习要点气温的分布,降水的分布,气候特征三、预习内容考点1: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1.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南北温差__________,越往北气温越低。
2.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____________,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
考点2: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1.我国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年降水量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_递减。
2.我国降水在季节上的分布规律夏秋多,冬春少;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考点3: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1.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我国从北往南可以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________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另加一个青藏高原区。
2.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我国可以划分成________地区、半湿润地区、________地区、干旱地区,这导致不同地区的植被也就不同,依次对应的是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考点4:我国的气候特征1.季风气候显著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即高温季节和多雨季节都在夏季,这种气候对我国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2.气候复杂多样它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3.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________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西北部分布着________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第2课时复杂的气候一、学习目标: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及相关资料说明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亚洲气候的特点三、学习难点: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自主学习】1、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我们学校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夏季,冬季。
是气候。
2、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
亚洲作为世界第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
(读6.9“亚洲气候类型图”)1)、找出亚洲主要有气候类型、、、、、、、、。
2)、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你看亚洲就有种,说明亚洲气候具有特点。
3)、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气候,主要分布在。
4)、读图6.9“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气候两大要素:和读图 6.10,介绍了雅库茨克的、特点是,孟买的特点是。
小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大,冬夏,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两城市气温差异是受位置影响的。
5)、再观察(“亚洲气候类型图”)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主要的季风气候有: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和。
再观察图6.10哈尔滨的降水、乌兰巴托的降水,两地降水的多少与关系。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6)、哪三种气候分布最广:、、。
3、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说明了什么?其原因是:亚洲地跨、、带,、、三面频临大洋,西面深入到大陆内部。
受和的影响。
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合作探究】1.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④气候;⑤气候;⑥气候;⑦气候;⑧气候;(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气候;降水最多的是气候。
《气候》导学案一、导入气候是地球上气象现象长期统计而得出的平均结果,是一个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天气状况。
气候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你知道气候和天气有什么区别吗?气候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二、观点诠释1. 气候和天气的区别: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平均的气象状况,是通过长期统计得出的结果;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或某一天的气象状况,是短期内的气候表现。
2. 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受到地理位置、海洋影响、地形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地理位置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纬度、季风等气候特征;海洋影响使得靠拢海洋的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和海拔高度会导致气候在同一地区内的差别。
三、气候类型1. 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温暖,降水充沛,气温变化不大。
2. 温带气候:位于赤道和极地之间,四季分明,温差较大,降水适中。
3. 寒带气候:位于极地附近,寒冷干燥,气温极低。
4. 季风气候:在亚洲大陆东部,季风交替,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四、气候变化及其影响1. 气候变化:气候会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包括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或减少等现象。
2. 影响:气候变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扰动,影响生物的发展和迁徙,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影响。
五、活动与思考1. 观察当地的气候特点,了解气候对当地的影响。
2. 讨论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六、总结与拓展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候和天气的区别,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及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珍爱地球故里。
参考资料:1. 《气候与气候变化》教材2. 《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钻研报告3. 《地球气候与环境珍爱》专业书籍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内容,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气候的理解,为未来的环境珍爱事业做出贡献。
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
《气候》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你知道什么是气候吗?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因素。
气候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
今日我们就来进修一下气候的相关知识。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气候的定义和分类;2. 精通气候形成的原因;3. 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气候的定义和分类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因素。
依据不同的气候特征,气候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2. 气候形成的原因气候的形成受到地球自转、公转、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热带气候主要是由于赤道周边的地区受到阳光直射,温度较高;而寒带气候则是由于地区遥离赤道,受到阳光斜射,温度较低。
3.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影响农业生产、水资源供应等。
同时,气候变化也会带来极端天气现象,如干旱、洪水等,对人类生活造成影响。
四、进修方法1. 阅读教科书相关章节,了解气候的基本知识;2. 观看相关视频,深度了解气候形成的原因;3. 参与小组谈论,探讨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影响。
五、教室练习1. 请描述一下你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2. 你认为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六、拓展延伸1.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2. 跟踪气候变化的新闻报道,关注气候变化对举世的影响。
七、总结反思通过今日的进修,你对气候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吗?气候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我们需要不息进修和关注气候变化的状况,为保卫地球环境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本次《气候》导学案的内容,期望大家能够勤勉进修,加深对气候的熟识。
祝大家进修进步!第二课时一、导入1. 请同砚们回顾一下上节课进修的内容,什么是气候?气候与天气有什么差别?为什么气候是地球表面上长期的平均气象因素的统计结果?2. 请同砚们看一段视频,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复杂多样的气候》导学案一、导入气候是地球上气象因素长期统计的结果,是描述某一地区长期气象特征的统计值。
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成的,而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别也是由于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
本节课将指挥同砚们探索不同地区气候的多样性,了解气候形成的原因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目标1. 了解气候的观点和特点;2. 掌握气候形成的原因;3. 分析气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三、导入问题1. 什么是气候?气候与天气有何区别?2.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有哪些?3. 气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有何影响?四、知识讲解1. 气候的观点和特点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期的气象因素统计值,包括气温、降水、湿度等多种气象因素。
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长期气象特征的综合表现。
与气候相比,天气是短期的气象现象,包括温度、湿度、风力等天气因素。
2.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海洋流和风向等。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降水量越大;海洋性气候受海洋调节,气温变化较小,降水量较大;大陆性气候受大陆影响,气温变化较大,降水量较小;海洋流和风向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3. 气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气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有着重要影响。
气候变化会影响生物种群的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气候变化也会对农业、畜牧业等生产活动产生影响,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五、案例分析1. 亚马逊雨林气候亚马逊雨林分布在赤道附近,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降水充沛。
由于气候适宜,亚马逊雨林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2. 沙漠气候沙漠气候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干旱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沙漠气候下植被稀少,动植物适应了干旱环境的特点。
六、练习题1. 请简要说明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2. 纬度对气候的影响是怎样的?3. 请举例说明气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七、拓展延伸1. 请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4年中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导学案课标要求(2022年新版)1、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4、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5、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6、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命题点1 天气与气候1、天气与气候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3、常用的天气符号4、风向与风力符号(1)风向:风向指风的来向,风向标包括风杆和风尾,风尾在风向标的哪个方向,就表示吹哪个方向的风。
(2)风力: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
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二道风尾表示风力4级,三道风尾表示风力6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级。
8级以上用其他符号表示。
5、空气质量(1)空气质量指数(2)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①自然因素: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等,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②人为因素:如燃烧秸秆、排放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等。
目前,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
(3)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①植树造林,绿化生态环境。
②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③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
小试牛刀1、(2021新疆11)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常遭受台风袭击,以下天气符号表示台风的是()A. B. C. D.2、(2019新疆7)沙尘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以下代表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3、(2020新疆8)“气象经济”近几年成为热门话题。
下列天气符号与生产生活搭配合适的是()A、B、C、D、命题点2 气温与降水1、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气温的测定(2)气温日变化特点①定义: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②最高气温:午后2时(14时)左右③最低气温:日出前后④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3)气温年变化特点①定义: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4)等温线的判读方法①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差别很大,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复杂多样的气候》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次进修,同砚将了解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精通气候类型的分类方法,理解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干系。
一、导入1. 请同砚们回想一下自己所在的城市的气候特点,描述一下这个城市的气候是怎样的?2. 你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种不同的气候类型吗?它们有什么差别?二、新知讲解1. 什么是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速等因素。
2. 气候分类方法:依据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可以将气候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类型。
3. 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 热带气候:气温高,降水丰富,季节性变化明显。
- 温带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适中,气候稳定。
- 寒带气候:气温低,降水较少,气候干燥。
三、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调查并介绍该地的气候特点。
2. 气候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以北京的气候为例,探讨气候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四、小结反思1. 你对气候类型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吗?你能够区分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吗?2. 你觉得气候对人类生活有何影响?你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五、作业安置1. 完成《复杂多样的气候》课后习题。
2. 撰写一篇关于气候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小短文,字数不少于300字。
六、课外拓展1. 了解更多关于气候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
2. 观察身边的气候变化,沉思气候变化对四周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通过本次进修,同砚们对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同时也明白了气候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干系。
期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不息进修和探究,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愿大家在将来的进修中取得更好的效果!第二课时一、导入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风向等因素。
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现象之一。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气候的分类和特点,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气候的观点和分类方法;2. 精通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3. 分析气候类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复杂多样的气候》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和成因。
2、掌握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
3、能够通过图表和实例分析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2)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
2、难点(1)分析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2)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三、知识梳理(一)气候的概念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它与天气不同,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如阴晴、风雨、冷热等。
(二)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1、温度带多样从赤道到两极,根据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状况,地球表面被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不同的温度带。
每个温度带的气温特点不同,如热带终年高温,寒带终年寒冷。
2、降水差异大不同地区的年降水量差异显著。
有的地区年降水量丰富,如热带雨林地区;而有的地区年降水量稀少,如沙漠地区。
3、气候类型丰富全球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
(三)气候复杂多样的成因1、纬度位置不同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不同,从而导致气温的差异。
一般来说,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海陆位置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
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湿润;内陆地区距海较远,气候干燥。
3、地形因素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会影响气候。
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地势的高低也会影响气温,一般来说,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4、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如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等。
它对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1、热带雨林气候(1)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2)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2、热带草原气候(1)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024年中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章主要内容为天气与气候,是中考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成因、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天气与气候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对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成因、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入手,理解并掌握天气与气候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掌握其成因和特点。
2.能够分析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天气与气候的成因和特点。
3.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气与气候的知识。
2.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天气与气候的影响。
3.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和实例,用于辅助教学。
2.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分好小组,确保小组合作顺利开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天气与气候的定义、成因、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提问学生,检查其理解情况。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让学生分析某个地区的天气与气候特点,以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或问答,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加深对天气与气候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天气与气候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复杂的气候
一、预习目标
1. 亚洲都有哪些气候类型。
2. 亚洲不同的气候类型分布在什么地区。
3. 亚洲典型的气候特点。
4. 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
二、预习要点
1. 亚洲的气候类型。
2. 亚洲的气候特点。
三、预习问题
(1)亚洲西部的气候类型
1.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亚洲东部的气候
1.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亚洲中部气候
1.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洲南北部的气候
1.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亚洲气候的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当堂检测
下列有关亚洲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的气候类型中没有寒带气候
B.季风气候显著是亚洲气候的典型特征
C.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
D.亚洲唯一的冬雨型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参考答案
预习问题
(1)亚洲西部的气候类型
1. 分布在N30°---N40°的地中海沿岸和黑海沿岸
2. 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半岛。
(2)亚洲东部的气候
1. 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朝鲜半岛、日本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
2. 亚洲大陆东南部如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大部;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沿海等地。
3. 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3)亚洲中部的气候
1. 中国的西北地区、蒙古高原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
2. 青藏高原及中亚的山地地区。
(4)亚洲北部和南部的气候
1. 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印尼群岛、菲律宾的南部地区。
2. 俄罗斯北部地区。
(5)亚洲的气候特点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当堂检测
B
热带季风气候和粮食生产
一、预习目标
1.通过读图,掌握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造成南亚时常发生灾害性天气的原因。
3.通过分析问题,了解印度的粮食生产并分析其地域差异。
二、预习要点
1.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时常发生灾害性天气的原因。
2.了解南亚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和分布地区。
三、预习问题
1.印度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和_________带。
2.造成印度时常发生灾害性天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_______和_____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
4.印度的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
5.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
四、当堂检测
1、南亚地区经常发生水旱灾害,主要原因是( )
A.森林遭到了破坏 B.东北季风的影响
C.地形、河流的影响 D.西南季风的异常
2.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该国开展了农业“绿色革命”且成效显著,但粮食问题仍是该国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是因为该国()
A.平原面积狭小
B.人口数量大且增长快
C.山地分布最广
D.气候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参考答案
预习问题
1.热带亚热带 2西南季风极不稳定 3.水稻小麦 4.平原高原 5.恒河下游地区和半岛沿海平原
1.当堂检测
1.D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