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规作图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 格式:ppt
- 大小:266.00 KB
- 文档页数:14
尺规作图: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过线外一点作线的垂线◆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 尺规作图步骤:(以作∠ABC 的角平分线为例)①任意选取半径,以角的顶点点B 为圆心画圆弧,与∠ABC 的两边分别交于点M 、N ;②取一半径满足r >21MN ,分别以M 、N 为圆心,画等半径的圆弧,交于点O ;③以B 为端点,过O 作射线BO ,射线BO 就是∠ABC 的角平分线.为何射线BO 是∠ABC 的角平分线?如图,连接MO 、NO ,根据作图步骤①知:BM=BN (同圆内半径相等)根据作图步骤②知:MO=NO (等圆中半径相等)在△BMO 与△BNO 中,有⎪⎩⎪⎨⎧===BO BO NO MO BN BM ,所以△BMO ≌△BNO (SSS从而有∠MBO=∠NBO ,即BO 为∠ABC 的角平分线所以射线BO 是∠ABC 的角平分线相关性质与结论:(1)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而不是一条直线或线段;(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3)在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一定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尺规作图步骤:(以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为例)①选一半径满足r >21AB ,分别以A 、B 为圆心,在线段AB 的上方画圆弧交于点P ;②选一半径满足r >21AB (可与①中的半径一致),分别以A 、B 为圆心,在线段AB 的下方画圆弧交于点Q ;③过P、Q 作直线PQ,直线PQ 即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为何直线PQ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如图,根据作图步骤①知:AP=BP (等圆中半径相等)根据作图步骤②知:AQ=BQ (等圆中半径相等)在△APQ 与△BPQ 中,有⎪⎩⎪⎨⎧===PQ PQ BQ AQ BP AP ,所以△APQ ≌△BPQ (SSS )则可说明△APQ 与△BPQ 关于直线PQ 对称而A 、B 为一组对应点,且与对称轴PQ 交于点O ,则AB ⊥PQ 且AO=BO(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所以直线PQ 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相关性质与结论:(1)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一定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如果两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两点所在的直线就是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尺规作图步骤:(以过P 作l 的垂线为例)①以P 为观察点,分别在直线l 的左、右两侧任取两点M、N;②以M 为圆心,MP 为半径在直线l 的下方画圆弧;以N 为圆心,NP 为半径在直线l 的下方画圆弧,两圆弧交于点Q;③过PQ 作直线PQ,则直线PQ 垂直于直线l ,即为所求.为何直线PQ是直线l的垂线?如图,根据作图步骤②知:NP=NQ,MP=MQ(等圆中半径相等)很显然△MPN≌△MQN(SSS)即△MPN与△MQN关于直线l对称而P、Q作为一组对应点,则PQ⊥l补充说明:这个作图方法也可以用来找垂足O、垂线段PO相关性质与结论:(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3)注意:垂线与垂线段都具有垂直已知直线的特征,但垂线是一条直线,不能度量;而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它是垂线的一部分。
一、尺规作图1.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已知:∠AOB ,求作:∠A ′O ′B ′=∠AOB.作法:1.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 于点C ,D ;2.画一条射线O ′A ′,以点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交O ′A ′于点C ′;3.以点C ′为圆心,CD 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交于点D ′;4.过点D ′画射线O ′B ′,则∠A ′O ′B ′=∠AOB.2. 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 ′B ′C ′,使A ′B ′=AB , B ′C ′=BC ,C ′A ′ =CA.作法:画一个△A ′B ′C ′ ,使A ′B ′=AB, A ′C ′=AC ,B ′C ′=BC :(1)画B ′C ′=BC ;(2)分别以点B ′,C ′为圆心,线段AB ,AC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A ′;(3)连接线段A ′B ′,A ′C ′.二、角的平分线导入:小明家居住在通州区一栋居民楼的一楼,刚好位于一条暖气和天然气管道所成角的平分线上的P 点,要从P 点建成两条管道,分别与暖气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相连.问题1:怎样修建管道最短?问题2: 新修建的两条管道的长有什么关系,画来看一看.角的平分线的画法O A B C D O′ A′B′ C′ D′图12.3-1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 AD ,BC=DC.将点A 放在角的顶点,AB 和AD 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 画一条射线AE ,AE 就 是这个角的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已知:∠AOB.求作:∠AOB 的平分线.作法:(1)以点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 于点M ,交OB 于点N.(2)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 的内部相交于点C.(3)画射线OC.射线OC 即为所求(如图).理论根据:作角平分线的理论根据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 ”.拓展: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还可以作已知角的四等分线.注意: “大于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是因为若以小或等于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时,画出的两弧不能相交.如图所示,已知∠AOB ,求作:∠AOM = ∠AOB.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如图12.3-3,任意作一个角∠AOB ,作出 ∠AOB 的平分线OC.在OC 上任取一点P ,点P 画出OA ,OB 的垂线,分别记垂足为D ,E ,测量 PD ,PE 并作比较,你得到什么结论?在OC 上再取 几个点试一试.12121214通过以上测量,你发现了角的平分线的什么性质?1.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要点精析:(1)点一定要在角平分线上;(2)点到角两边的距离是指点到角两边垂线段的长度;(3)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用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2.书写格式:如图,∵OP平分∠AOB,PD⊥ OA于点D,PE⊥OB于点E, ∴PD=PE.例1、如图, ∠AOC=∠BOC,点 P 在OC 上,PD⊥OA, PE⊥QB,垂足分别为D,E.求证PD=PE.证明:∵PD⊥OA, PE⊥OB,∴∠PDO=∠PEO=90°.在△PDO和△PEO中,∠PDO=∠PEO,∠AOC=∠BOC,OP=OP,∴△PDO ≌△PEO(AAS).∴PD=PE.例1】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E,F在AC上,BE=FC,求证:BD=DF.导引:要证BD=DF,可考虑证两线段所在的△BDE和△FDC全等,两个三角形中已有一角和一边相等,只要再证DE=CD即可,这可由AD平分∠CAB及垂直条件证得.1、如图,在直线MN上求作一点P,使点P到射线OA和OB 的距离相等.2、如图,在△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若AB=6 cm,则△DBE的周长是( )A.6 cm B.7 cm C.8 cm D.9 cm3、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 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0,DE=14,则△BCE的面积等于________.总结:角的平分线图形结构中的“两种数量关系”:如图,OC平分∠AOB,PD⊥OA于D,PE ⊥OB于E,DE交OC于点F.(1)角的相等关系:①∠AOC=∠BOC=∠PDF=∠PEF;②∠ODP=∠OEP=∠DFO=∠EFO=∠DFP=∠EFP =90°;③∠DPO=∠EPO=∠ODF=∠OEF.(2)线段的相等关系:OD=OE,DP=EP,DF=EF.三、角平分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为: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交换上述已知和结论,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这个新结论正确吗?判定方法: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书写格式:如图,∵PD⊥OA,PE⊥OB,PD=PE,∴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或∠AOC=∠BOC)【例1】如图,BE=CF,DF⊥AC于点F,DE⊥AB于点E,BF和CE相交于点D.求证:AD平分∠BAC.导引:要证AD平分∠BAC,已知条件中有两个垂直,即有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再证这两个距离相等即可证明结论,证这两条垂线段相等,可通过证明△BDE和△CDF全等来完成.证明角平分线的“两种方法”(1)定义法:应用角平分线的定义.(2)定理法:应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来判定 . 判定角平分线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垂直”和“相等”.1、在正方形网格中,∠AOB的位置如图所示,到∠AOB 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应是( ) A.点M B.点N C.点P D.点Q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A和CD的延长线交于点E,若点P使得S△PAB= S△PCD,则满足此条件的点P( )A.有且只有1个B.有且只有2个C.组成∠E的平分线D.组成∠E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E点除外)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 CN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 CA的距离相等.三角形得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这个交点叫作三角形的内心.1 到△ABC的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 )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三条高的交点D.以上均不对2 如图,△ABC的三边AB,BC,CA的长分别为40,50,60,其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O,则 S △ABO∶S△BCO∶S△CAO=________________.3 如图,△ABC的∠ABC的外角的平分线BD与∠ACB的外角的平分线CE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的关系:(1)都与距离有关,即垂直的条件都应具备.(2)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3)性质反映只要是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就一定相等;判定定理反映只要是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都应在角的平分线上.性质判定定理。
13.4尺规作图3.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1. 掌握尺规的基本作图:画角平分线;2.进一步学习解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以及掌握准确的作图语言.分析实际作图问题,运用尺规的基本作图,写出作图的主要画法.一、导入新课二、推进新课新知探究问题1:实验探索:已知∠AOB,用直尺和圆规准确地画出已知∠AOB的平分线.请各小组同学讨论、探索、交流、归纳出具体的作图方法.分析:讨论结果展示: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已知:∠AOB.求作:∠AO B的平分线.作法:(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于M、N.(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C.(3)作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分析:去掉“大于12MN的长”这个条件,所作的两弧可能没有交点,所以就找不到角的平分线.若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画两弧,两弧的交点可能在∠AOB•的内部,也可能在∠AOB的外部,而我们要找的是∠AOB内部的交点,•否则两弧交点与顶点连线得到的射线就不是∠AOB的平分线了.观察、概括【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的理论依据是全等判定方法中的“边边边”公理.】特别注意: 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它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所以第二步中的两个限制缺一不可. 例题讲解:例 已知∠α与∠β,求作一个角,使它等于(∠α+∠β)的一半.已知:求作:作法:课堂练习把一个角分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的度数之比为1:3.分析:本题可在原角内作一个角等于原角的14,故将原角平分后再次平分即得. 答案:已知:如图,已知∠AOB.求作:射线OC,使∠AOC:∠COB=1:3作法:(1)作∠AOB 的平分线OP ;(2)作∠AOP 的平分线OC ;射线OC,将∠AOB 分成1:3的两部分.三、本课小结1. 三角形的角分线是一条线段,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2. 基本作图:用尺规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3. 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的理论依据是全等判定方法中的“边边边”公理;4. 解决尺规作图问题,先作出符合条件的图形草图,再确定具体的作图方法.A OBC P。
专题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角平分线的定义将一个已知的角平分为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这个已知角的平分线。
2.作角平分线(尺规作图,四弧一线)角平分线的作法(尺规作图)①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C、D两点;②分别以C、D为圆心,大于C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③过点P作射线OP,射线OP即为所求.3.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符号语言:∵OP平分∠AOB,AP⊥OA,BP⊥OB,∴AP=BP.4.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符号语言:∵AP⊥OA,BP⊥OB,AP=BP,∴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5.角平分线的综合应用(1)为推导线段相等、角相等提供依据和思路;(2)实际生活中的应用.6.证明命题基本方法(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例题1】已知:OC平分∠MON,P是OC上任意一点,PA⊥OM,PB⊥ON,垂足分别为点A、点B.求证:PA=PB.【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PA⊥OM,PB⊥ON∴∠PAO=∠PBO=90°∵OC平分∠MON∴∠1=∠2在△PAO和△PBO中,∴△PAO≌△PBO∴PA=PB【例题2】已知:点P是∠MON内一点,PA⊥OM于A,PB⊥ON于B,且PA=PB.求证:点P在∠MON的平分线上.【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连结OP在Rt△PAO和Rt△PBO中,PA=PB OP=OP∴Rt△PAO≌Rt△PBO(HL)∴∠1=∠2∴OP平分∠MON即点P在∠MON的平分线上.【例题3】已知:如图,在R t△ABC中,∠C=90°,D是AC上一点,DE⊥AB于E,且DE=DC.(1)求证:BD平分∠ABC;(2)若∠A=36°,求∠DBC的度数.【答案】见解析。
尺规作图知识归纳+真题解析【知识归纳】一)尺规作图1.定义只用没有刻度的和作图叫做尺规作图.2.步骤①根据给出的条件和求作的图形,写出已知和求作部分;②分析作图的方法和过程;③用直尺和圆规进行作图;④写出作法步骤,即作法.二)五种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4.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5.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三)基本作图的应用1.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1)已知三边作三角形;(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3)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4)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5)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2.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1)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即三角形的外接圆).(2)作三角形的内切圆.【知识归纳答案】一)尺规作图1.定义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叫做尺规作图.2.步骤①根据给出的条件和求作的图形,写出已知和求作部分;②分析作图的方法和过程;③用直尺和圆规进行作图;④写出作法步骤,即作法.二)五种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4.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5.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三)基本作图的应用1.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1)已知三边作三角形;(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3)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4)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5)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2.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1)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即三角形的外接圆).(2)作三角形的内切圆.真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在?ABCD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的平分线AG,若AD=5,DE=6,则AG的长是()A.6 B.8 C.10 D.12【考点】N2:作图—基本作图;L5: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连接EG,由作图可知AD=A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G是DE的垂直平分线,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出CD∥AB,故可得出∠2=∠3,据此可知AD=DG,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OA=AG,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A的长即可.【解答】解:连接EG,∵由作图可知AD=AE,AG是∠BAD的平分线,∴∠1=∠2,∴AG⊥DE,OD=DE=3.∵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D∥AB,∴∠2=∠3,∴∠1=∠3,∴AD=DG.∵AG⊥DE,∴OA=AG.在Rt△AOD中,OA===4,∴AG=2AO=8.故选B.2.如图,在△AEF中,尺规作图如下:分别以点E,点F为圆心,大于EF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G,H两点,作直线GH,交EF于点O,连接AO,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O平分∠EAF B.AO垂直平分EF C.GH垂直平分EF D.GH平分AF【考点】N2:作图—基本作图;KG: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直接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题意可得,GH垂直平分线段EF.故选C.3.如图,已知线段AB,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AB为半径作弧,连接弧的交点得到直线l,在直线l上取一点C,使得∠CAB=25°,延长AC至M,求∠BCM的度数为()A.40°B.50°C.60°D.70°【考点】N2:作图—基本作图;KG: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作法可知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故可得出AC=BC,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作法可知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C=BC,∴∠CAB=∠CBA=25°,∴∠BCM=∠CAB+∠CBA=25°+25°=50°.故选B.4.下列四种基本尺规作图分别表示:①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②作一个角的平分线;③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④过直线外一点P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则对应选项中作法错误的是()A.①B.②C.③D.④【考点】N2:作图—基本作图.【分析】利用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平分线;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直线外一点P 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作法进而判断得出答案.【解答】解:①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正确;②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作法正确;③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缺少另一个交点,作法错误;④过直线外一点P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作法正确.故选:C.5.如图,在△ABC中,∠ACB=90°,∠A=30°,BC=4,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再分别以点B和点D为圆心,大于B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作射线CE交AB于点F,则AF的长为()A.5 B.6 C.7 D.8【考点】N2:作图—基本作图;KO: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分析】连接CD,根据在△ABC中,∠ACB=90°,∠A=30°,BC=4可知AB=2BC=8,再由作法可知BC=CD=4,CE是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故CD是斜边AB的中线,据此可得出BD的长,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连接CD,∵在△ABC中,∠ACB=90°,∠A=30°,BC=4,∴AB=2BC=8.∵作法可知BC=CD=4,CE是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CD是斜边AB的中线,∴BD=AD=4,∴BF=DF=2,∴AF=AD+DF=4+2=6.故选B.6.如图,用尺规作图作∠AOC=∠AOB的第一步是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①,分别交OA、OB于点E、F,那么第二步的作图痕迹②的作法是()A.以点F为圆心,OE长为半径画弧B.以点F为圆心,EF长为半径画弧C.以点E为圆心,OE长为半径画弧D.以点E为圆心,EF长为半径画弧【考点】N2:作图—基本作图.【分析】根据作一个角等于一直角的作法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用尺规作图作∠AOC=∠AOB的第一步是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①,分别交OA、OB于点E、F,第二步的作图痕迹②的作法是以点E为圆心,EF长为半径画弧.故选D.学科网7.如图,已知钝角△ABC,依下列步骤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步骤1:以C为圆心,CA为半径画弧①;步骤2: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画弧②,交弧①于点D;步骤3:连接AD,交BC延长线于点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H垂直平分线段AD B.AC平分∠BADC.S△ABC=BC?AH D.AB=AD【考点】N2:作图—基本作图;KG: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知直线BC是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由此一一判定即可.【解答】解:A、正确.如图连接CD、BD,∵CA=CD,BA=BD,∴点C、点B在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上,∴直线BC是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故A正确.B、错误.CA不一定平分∠BDA.C、错误.应该是S△ABC=?BC?AH.D、错误.根据条件AB不一定等于AD.故选A.8.下列尺规作图,能判断AD是△ABC边上的高是()A.B.C.D.【考点】N2:作图—基本作图.【分析】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D,则AD即为所求.【解答】解: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D,故选B.学科网二.填空题(共5小题)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AD于点M,N;②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③作AP 射线,交边CD于点Q,若DQ=2QC,BC=3,则平行四边形ABCD周长为15.【考点】N2:作图—基本作图;L5: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DAQ=∠BAQ,再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CD∥AB,BC=AD=3,∠BAQ=∠DQA,故可得出△AQD是等腰三角形,据此可得出DQ=AD,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Q是∠DAB的平分线,∴∠DAQ=∠BAQ.∵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D∥AB,BC=AD=3,∠BAQ=∠DQA,∴∠DAQ=∠DQA,∴△AQD是等腰三角形,∴DQ=AD=3.∵DQ=2QC,∴QC=DQ=,∴CD=DQ+CQ=3+=,∴平行四边形ABCD周长=2(DC+AD)=2×(+3)=15.故答案为:15.10.如图所示,已知∠AOB=40°,现按照以下步骤作图:①在OA,OB上分别截取线段OD,OE,使OD=OE;②分别以D,E为圆心,以大于DE的长为半径画弧,在∠AOB内两弧交于点C;③作射线OC.则∠AOC的大小为20°.【考点】N2:作图—基本作图.【分析】直接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作法可知,OC是∠AOB的平分线,∴∠AOC=∠AOB=20°.故答案为:20°.11.如图,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计算∠α=56°.【考点】N2:作图—基本作图.【分析】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AD∥BC,故可得出∠DAC的度数,由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EAF的度数,再由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得出∠AEF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FE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DAC=∠ACB=68°.∵由作法可知,AF是∠DAC的平分线,∴∠EAF=∠DAC=34°.∵由作法可知,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AEF=90°,∴∠AFE=90°﹣34°=56°,∴∠α=56°.故答案为:56.学科网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M,交y轴于点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内交于点P(a,b),则a与b的数量关系是a+b=0.【考点】N2:作图—基本作图;D5:坐标与图形性质;J5:点到直线的距离.【分析】根据作图方法可得点P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可得a与b的数量关系为互为相反数.【解答】解:根据作图方法可得,点P在第二象限角平分线上,∴点P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即|b|=|a|,又∵点P(a,b)第二象限内,∴b=﹣a,即a+b=0,故答案为:a+b=0.13.图1是“作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Rt△ABC,∠C=90°,求作Rt△ABC的外接圆.作法:如图2.(1)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P,Q两点;(2)作直线PQ,交AB于点O;(3)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O.⊙O即为所求作的圆.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圆的定义..【考点】N3:作图—复杂作图;MA: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分析】由于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所以Rt△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为AB的中点,然后作AB 的中垂线得到圆心后即可得到Rt△ABC的外接圆.【解答】解: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故答案为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两点确定一直线;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圆的定义.三.解答题(共8小题)14.如图,△ABC中,∠ACB>∠ABC.(1)用直尺和圆规在∠ACB的内部作射线CM,使∠ACM=∠ABC(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1)中的射线CM交AB于点D,AB=9,AC=6,求AD的长.【考点】N2:作图—基本作图;S9: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根据尺规作图的方法,以AC为一边,在∠ACB的内部作∠ACM=∠ABC即可;(2)根据△ACD与△ABC相似,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射线CM即为所求;。
尺规作图画角平分线的多种方法
尺规作图画角平分线的多种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三等分法:直接使用尺规作图,以角的顶点为圆心,任意取一个半径作圆,然后分别画两个弧交于圆上的两点,连接这两个点与角的顶点,即可得到角的平分线。
2. 比例法:利用角的平分线将整个角分为两部分,然后再将其中一部分再次平分,直到得到所需的比例。
具体步骤如下:取一条尺寸大于一半角的任意直线段AD,以D为圆心作一个尺规圆,交BC于E和F。
再从E和F分别画直线段连接圆心D,与角的两边交于G和H。
直线GH即为所求的角平分线。
3. 三辅圆法:与三等分法类似,利用尺规作图画三个辅助圆,然后通过相交弧来求解角的平分线。
具体步骤如下:以角的两边分别为半径,在空白纸上画两个圆,分别与角的两边相切,并且两个圆心在同一直线上。
再以角的顶点为圆心,画一个辅助圆与两个已知圆相切。
连接辅助圆上两个切点与角的顶点,即可得到角的平分线。
4. 辅助线法:在需要画角平分线的角内引入辅助线,然后利用已知条件来求解。
具体步骤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使用角的内切圆、垂直线、平行线等辅助线来求解角的平分线。
第十七节尺规作图【知识点梳理】一)尺规作图1.定义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叫做尺规作图.2.步骤①根据给出的条件和求作的图形,写出已知和求作部分;②分析作图的方法和过程;③用直尺和圆规进行作图;④写出作法步骤,即作法.二)五种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4.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5.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三)基本作图的应用11.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1)已知三边作三角形;(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3)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4)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5)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2.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1)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即三角形的外接圆).(2)作三角形的内切圆.【课堂练习】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在▱ABCD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的平分线AG,若AD=5,DE=6,则AG的长是()A.6 B.8 C.10 D.12【考点】N2:作图—基本作图;L5: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分析】连接EG,由作图可知AD=A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G是DE的垂直平分线,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出CD∥AB,故可得出∠2=∠3,据此可知AD=DG,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OA=AG,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A的长即可.【解答】解:连接EG,∵由作图可知AD=AE,AG是∠BAD的平分线,∴∠1=∠2,∴AG⊥DE,OD=DE=3.∵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D∥AB,∴∠2=∠3,∴∠1=∠3,∴AD=DG.∵AG⊥DE,∴OA=AG.在Rt△AOD中,OA===4,3∴AG=2AO=8.故选B.2.如图,在△AEF中,尺规作图如下:分别以点E,点F为圆心,大于12EF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G,H两点,作直线GH,交EF于点O,连接AO,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O平分∠EAF B.AO垂直平分EF C.GH垂直平分EF D.GH平分AF 【考点】N2:作图—基本作图;KG: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4。
角平分线的画法尺规作图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是该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
尺规作图做一个角的角平分线按照以下步骤:
1、先在纸上画一个角∠AOB,这个角是作为要被平分的角。
2、以任意长度为半径,顶点为圆心画圆弧,交角两边于C、D。
3、然后以C为圆心,大于CD/2长度为半径用圆规画圆弧。
4、接着以D为圆心,同3步骤一样以长度为半径用圆规画圆弧。
5、最后两圆弧交于E点。
6、连接顶点O和E,OE即为角平分线。
在三角形中的定义。
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连结这个角的顶点和与对边交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也叫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
由定义可知,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
由于三角形有三个内角,所以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交点一定在三角形内部。
题目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如图,线段a .求作:线段AB,使AB = a .作法:(1)作射线AP;(2)在射线AP上截取AB=a .则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图形。
题目二:作已知线段的中点。
已知:如图,线段MN.求作:点O,使MO=NO(即O是MN的中点).作法:(1)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P,Q;(2)连接PQ交MN于O.则点O就是所求作的MN的中点。
(试问:PQ与MN有何关系?)(怎样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题目三: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已知:如图,∠AOB,求作:射线OP, 使∠AOP=∠BOP(即OP平分∠AOB)。
作法:(1)以O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M,N;(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内于P;(3)作射线OP。
则射线OP就是∠AOB的角平分线。
题目四: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请自己写出“已知”“求作”并作出图形,不写作法)题目五: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已知:如图,线段a,b,c.求作:△ABC,使AB = c,AC = b,BC = a.作法:(1)作线段AB = c;(2)以A为圆心b为半径作弧,以B为圆心a为半径作弧与前弧相交于C;(3)连接AC,BC。
则△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题目六:已知两边及夹角作三角形。
已知:如图,线段m,n, ∠α.求作:△ABC,使∠A=∠α,AB=m,AC=n.作法:(1)作∠A=∠α;(2)在AB上截取AB=m ,AC=n;(3)连接BC。
则△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题目七:已知两角及夹边作三角形。
已知:如图,∠α,∠β,线段m .求作:△ABC,使∠A=∠α,∠B=∠β,AB=m.作法:(1)作线段AB=m;(2)在AB的同旁作∠A=∠α,作∠B=∠β,∠A与∠B的另一边相交于C。
则△ABC就是所求作的图形(三角形)。
1. 如图所示,已知:O是AC,BD的中点.AB与DC平行且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 如图所示,已知:AB=AD,AC=AE.△BOE与△DOC全等吗?请说明理由.△ABO与△ADO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