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胚胎的形成过程及胎儿的几个死亡高峰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妊娠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母猪从配种受胎到分娩的这一过程叫妊娠期。
母猪妊娠期的饲养与管理,直接影响着母猪的产仔数、初生重、成活率和泌乳繁殖性能,对于养殖场的生产收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养猪行业有句众所周知的话:“出生差一两,断奶差一斤,肥猪差十斤。
”此话形象地说明了仔猪初生重对于整个育肥阶段的重要性。
要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泌乳期生产性能,应深入了解母猪妊娠期的营养需求,重视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猪胚胎生长发育的特点母猪妊娠期的胚胎生长发育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胚胎前期。
胚胎前期的胚胎死亡率可达到40%,此阶段以保胎为主。
受精卵移动到子宫的各个地方进行定植,并开始形成胚膜、胚盘。
在胚膜、胚盘还未形成之前,如果遇到恶劣的环境条件以及营养供给不足、机械撞击和冷热应激等不良因素,都会影响胚膜、胚盘形成。
因此在妊娠母猪前期要细心护理,避免以上情况造成的损失。
同时,妊娠母猪前期增重及胚胎生长发育比较缓慢,所以在喂养管理方面不需要增加喂量,只要能够保持体况正常即可。
2.胚胎中期。
胚胎中期的胎儿死亡率可达到30%,此阶段以维持母猪健康为主。
这段时间母猪腹中的胎儿生长较快,胎儿在子宫内会出现排挤现象,容易使定植在子宫角中间部位的胎儿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这些胎儿发育不良,甚至停止生长而死亡。
此时若对母猪的管理粗暴,如以大声喧闹、用板子敲打、追赶踢踹等暴力行为对待母猪,都会刺激母猪,使之体内子宫血液循环受阻,加剧子宫内的胎儿相互排母猪吃食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挤,从而增加胎儿的死亡率上升。
所以,应在配种前将母猪赶入各个栏位,而不要在配种后赶入,以方便配种,减少驱赶和发生拥挤情况,并增加饲料营养,确保腹中胎儿健康生长发育。
3.胚胎后期。
胚胎后期的胎儿死亡率可达到10%,此阶段要注意防止母猪流产。
这段时期母猪新陈代谢加快,体重增加较快,胎儿也迅速生长发育,因此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母体和胎儿增重。
猪场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技术措施养好母猪,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目的就是一头母猪一年能提供更多的,健壮的仔猪。
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母猪哺乳期和母猪断奶到再配种的间隔时间,提高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和仔猪成活率,就能达到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目的,进而达到提高饲养母猪经济效益乃至整体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一.增加胎产活仔数(一)强化免疫在养猪生产中,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乙脑、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都可不同程度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导致胎产活仔数减少乃至繁殖失败。
如何减少这些疫病的发生,将损失降至最低水平,要因地制宜地制订好免疫程序,在配种前必须切实搞好免疫,提高母猪的免疫力,减少死胎、弱仔的发生。
(二)饲养优良品种实践证明,地方良种和杂交(土杂、良杂)猪具有产仔数的遗传特性。
选留优良地方品种和杂交猪作种猪,能增加胎产活仔猪数。
(三)科学饲养管理1.创造一个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一是勤消毒,减少环境病原微生物。
二是温度适宜,冬暖夏凉,避免高温应激。
三是通风。
四是栏舍内干燥、干净、卫生。
五是供给清洁卫生新鲜饮水。
六是做好灭鼠、灭蚊、灭蝇工作。
2.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科学饲喂。
按饲养标准配制饲料,满足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需要。
饲料新鲜,不得饲喂变质、霉败、冰冻和带毒性及刺激性的饲料。
实行科学饲喂,看膘投料,保持一个健康的体质。
3.提高精子活力。
公猪适度运动,适度的配种强度,保持健康的体质,旺盛的精力和性欲,才能保持优良的精液品质,精子活力好,受胎率高。
4.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
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工作,适时配种,是提高受胎率、产仔数的关键和保证。
母猪的发情鉴定采用外部观察、压背法和公猪试情法综合判定。
当母猪阴道粘膜由深红变成浅(粉)红色、外阴肿胀开始消退出现细皱,流出白色稍带粘性液体,接受公猪爬跨或用手压背腰出现呆(静)立反应:母猪往往表现两耳竖立,两后肢叉开,呆立不动,频频排尿,尾向上或一侧移动,这时为适宜配种期。
讨论猪胚胎死亡原因胚胎死亡是影响家畜繁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畜的胚胎死亡率大约为25%~40%。
当母猪处于不良环境、营养缺乏、受疾病侵害等时候,胚胎死亡更为严重。
母猪第一个胚胎死亡高峰是合子附植初期9~16无,胚胎易受各种因素影响,死亡率在40%~50%左右;第二高峰是配种后第3周,死亡率大约为30%~40%。
但在一般情况下,少部分胚胎死亡,不会影响妊娠的正常进行。
1遗传因素近亲繁殖是导致家畜胚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种公母畜之间的差异程度越小,胚胎死亡就越大。
因为近亲繁殖可导致受精亲合力低,胚胎生命力弱。
遗传学研究证明,染色体畸形如三倍体与胚胎死亡有关。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如易位(公猪38,XYt)、缺失也可引起早期胚胎死亡。
由不良基因所组成的基因型的个体即具有遗传缺陷的胚胎在妊娠早期同样发生胚胎死亡。
2营养因素一般情况下,长期低营养水平或某些营养成分缺乏不仅会降低排卵数和受精率,而且会导致胚胎死亡。
母猪配种后l~3天胚胎死亡最为严重。
配种后7天内如适当限制饲喂(采食量控制在自由采食量的50%~60%)可以减少胚胎死亡。
但限饲会使妊娠母猪因饥饿而产生恶痛,而且还使消化道内容物在肠道内存留的时间延长,产生的有害气体(如H2S)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胚胎死亡(吕建伟,2000)。
妊娠早期严重营养不足,胚胎存活率也会降低(Speer,1990),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胚胎因得不到营养而死亡。
3环境因素环境影响来自母体的内环境(胚胎的直接环境)和母体的外环境两个方面。
胚胎数目对胚胎能否存活至关重要。
每一胚胎只有在一定的空间才能正常发育。
胚胎数量增加将降低每一胚胎附植点的血液供应量,从而限制了胎膜的发育,最后导致胚胎死亡。
猪由于胚胎拥挤而致死亡常见于母猪胚胎数过多时。
胚胎数太少,不足以维持妊娠,因胚胎产生的激素不足,母体妊娠识别发生障碍,子宫的溶黄体物质继而引起黄体退化,最终导致胚胎死亡。
母体的外环境对胚胎虽是间接影响,但高温、换圈、长途运输、畜舍狭窄、畜群拥挤、恐吓、追打和使役等通过对母体的生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也会造成胚胎死亡。
妊娠母猪胚胎死亡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作者:许英民来源:《兽医导刊》 2014年第8期许英民 / 黑龙江省铁力市172信箱母猪胚胎死亡是影响猪的繁殖率的重要因素。
其主要表现为母猪怀孕后胚胎死亡、化胎和流产。
一般死胎率为25%~40%。
胚胎死亡可发生在胚胎发育的任何时期,尤其是在胚胎向子宫内膜附植之前或附植过程中,即妊娠识别阶段为最关键时期。
在合子附植初期的第9~16 d胚胎死亡最高。
(一)母猪胚胎死亡最易发生期一般胚胎死亡多发生在配种后9~16 d,在这个时期胚胎由圆变长,出现营养层与植入之间的矛盾,致使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大量死亡,大多数异配体和染色体畸变的胚胎也死亡于此时,妊娠第3周时,正值胎儿器官形成阶段,此时胚胎会在竞争有利其发育的蛋白质类物质时,表现强存弱亡现象。
妊娠第60~70 d,由于胎儿迅速生长,妊娠母猪由于管理不当,通常神经刺激而干扰子宫血液循环,减少胎儿的营养供给,致使一部分胚胎死亡。
(二)胚胎死亡的原因1. 环境因素。
圈舍的环境因素也是影响母猪生产的重要因素,如阴凉、潮湿、环境卫生差、光照不足、周围环境噪音、空气污浊、高温造成的母猪繁殖障碍。
猪群拥挤、剧烈频繁的争斗、圈舍构造不和理造成的机械损伤,惊吓、寒冷刺激、长途运输等因素都会导致母猪胚胎死亡。
母猪配种前后1~3周对高温特别敏感,其受胎率明显降低,出现胚胎早期死亡和吸收。
再有当圈舍内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气体增加时,使母猪产仔减少,死胎增多。
2.营养因素。
母猪在妊娠过程中,由于营养缺乏和营养比例失调会引起母猪的繁殖力下降,尤其是妊娠后期营养不足会引起新陈代谢障碍而造成母猪消瘦,不能满足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需要,从而致使母猪胚胎死亡。
怀孕母猪饲料中蛋白质和必须氨基酸不足,可引起死胎,日粮中钙、磷、铁和碘等矿物质缺乏会导致胚胎死亡率上升。
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A、E的不足,会明显影响到胚胎的发育,致使胚胎死亡上升。
10%正常仔猪在分娩中死亡,母猪产程长危害竟然这么大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全世界范围内的母猪每胎产仔数在稳步提升,产仔数在12头以上的已十分普遍,但我国母猪平均年产断奶仔猪数(PSY)仍只有15头左右,而欧美地区很多国家的PSY已达到了30头以上。
国内与国外在生产成绩上的巨大差距主要是断奶前新生仔猪死亡率高导致的。
通过对全国近千家猪场的调查发现,断奶前新生仔猪死亡数约占总产仔数的20%以上,而85%以上的断奶前死亡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后的1~3天内,即围产期胎儿死亡。
其中死产是第1位的,30%的母猪在分娩过程中有1~2头以上的仔猪发生死亡,且约有5%~10%的发育正常仔猪在分娩中死亡。
1. 产程过长的惊人现状母猪分娩一般划分为3个产程,即第1产程:母猪启动分娩到产出第1头仔猪的时间;第2产程:从第1头仔猪产出到最后1头仔猪产出的时间;第3产程:最后1头仔猪产出到胎衣排出时间。
一般正常的母猪产程(第2产程)约为2~3小时,当第1头仔猪产出后,每隔10~20分钟产出1头,有的接连产出2~3头,产完仔猪后约0.5小时排出胎衣。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母猪产程普遍偏长。
据粗略统计,全国80%以上的母猪产程(第2产程)超过4小时,从而导致仔猪死产的比例显着增加。
Oliviero等研究发现,第2产程超过300分钟的母猪的平均仔猪死产数为(1.5±1.8)头,第2产程少于300分钟的母猪的平均仔猪死产数为(0.4±0.8)头。
现代母猪的基因中生产力得到了显着的提升,如产仔数、瘦肉率、生长速度等,但要承受更大的营养和环境压力,致使母猪对环境、营养、管理等方面的耐受力明显下降,体质不断减弱,导致母猪分娩时间显着增加。
长白、大白、杜洛克、大约克夏等国外引进的瘦肉型品种母猪和国内新培育的母猪最容易发生滞产,产程(第2产程)通常长达6~8小时,而母猪产仔时间由1小时延长至8小时,仔猪死亡率可由2.4%增加至10.6%,其中约80%死亡发生于一窝之中产程的后1/3的仔猪中。
猪繁殖性状遗传力1.产仔数即总产仔数(包括木乃伊和死胎在内)和产活仔数。
大量研究表明,产仔数的遗传力低,一般只有0.1左右,其计值的变动范围为0.05―0.30(McCarter等,1987)。
我国猪与此接近,就是繁殖力高居世界首位的太湖猪,其主要类群产仔数的遗传力也是低的,总产仔数为0.07-0.16和产活仔数0.11一0.22(张文灿等,1982)。
产仔数是一个复合性状,受排卵数、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等三个因素的影响。
在一个发情周期内,母猪所排出的卵子均多于产仔数,可达14―20枚之多。
通常将母猪在一个发情周期内的排卵数称为猪的潜在繁殖力。
受精率的高低,受精子和卵子的生活力及其配合力以及配种时间和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猪是异期排卵动物,所以,受精率一般较其他家畜为高。
猪的胚胎成活率一般较低,是造成实际繁殖力与潜在繁殖力之间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
猪胚胎死亡大部分发生在受精后25d内。
一般认为,猪胚胎的死亡时期有3个高峰:①受精后第9-13d,即受精卵着床的初期;②妊娠后大约第3周,即器官形成期,该时期胚胎的死亡率约占合子的30%-40%;③妊娠后期约60―70天时,胎盘停止生长,而胎儿迅速生长,此时也易引起胎儿死亡。
死亡的原因,在着床前决定于合子的生活力,着床后决定于子宫条件。
近年来,国外在研究太湖猪的高繁殖性能时,认为子宫内环境与胚胎成活率有很大关系。
Bidanel等(1990)认为,梅山青年母猪产仔数高的主要原因是胚胎死亡率低,这与子宫内各种激素分泌较早以及前列腺素的产量较高有关。
试验表明,梅山猪在妊娠30日龄时,胚胎存活率高达85%-90%,而大约克夏猪只有66%-70%。
Bazer等(1989)认为,胚胎―子宫内膜互作是高繁殖力的主要决定因子。
Haley等(1990)的研究表明,梅山猪在排卵数及胚胎存活率方面均比大约克夏猪高,并进一步指出,卵子成熟不完全以及染色体异常是引起胚胎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母猪胚胎发生死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者:郭志宇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7年第10期摘要:猪是一种多胎动物,每次发情能够较多排卵,但受精后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会导致多数胚胎发生早期死亡,主要包括遗传、饲料营养、管理水平、疾病以及机体自身状况等。
胚胎死亡属于一种繁殖障碍,对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笔者根据经验,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供养猪户参考。
关键词:母猪;胚胎死亡;易发时期;发生原因;药物治疗;注射激素;饲养管理;适时配种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7)10-0115-011 易发时期母猪胚胎死亡通常发生在三个不同阶段,即配种后的9~16天,此时胚胎会从圆形逐渐变长,存在植入与营养层之间的矛盾,导致大量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出现死亡,尤其是大部分染色体畸变和异配体的胚胎都在该阶段死亡;第二个阶段是妊娠3周左右,此时胎儿正处于器官形成的阶段,彼此能够在相互竞争确保自身发育所需的蛋白质类物质时,呈现出现明显的强存弱亡现象;第三个阶段是妊娠大约60~70天,此时由于胎儿快速生长,如果母体没有加强饲养管理,一般会在受到神经刺激下影响子宫血液循环,无法供给胎儿足够的营养,从而导致一些胚胎发生死亡。
2 发生原因母猪自身因素。
一般来说,初产母猪和产仔超过5胎的经产母猪比较容易发生胚胎死亡。
另外,母猪配种时体重较大即超过150 kg,会导致受胎率下降,从而会发生严重的胚胎死亡。
这是由于母猪体况过肥,往往会有大量脂肪沉积在子宫体周围、腹膜以及皮下等处,阻碍子宫壁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胚胎死亡。
此外,母猪排卵时间也对胚胎成活率具有一定影响,如果排卵延迟会导致胚胎无法整齐发育,从而促使胚胎死亡,窝产仔数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母猪流产后快速进行配种能够引起胚胎早期死亡,因此必须在下一个发情期才能够进行配种。
配种不当。
母猪配种过早,当卵子排出时精子已经不具有受精能力,就算能够勉强受精,也会导致胚胎成活率下降。
养猪学地方猪种的分类:华北型(东北民猪),华中型(湖南宁乡猪,浙江金华猪),华南型(贵州香猪、广西陆川猪),华北华中过渡型(太湖猪),高原型(臧猪),西南型(四川内江猪、贵州可乐猪)。
我国培育猪种的发展有杂交阶段和培育阶段。
主要培育品种:哈尔滨市白猪、上海白猪、新淮猪、新金猪、汉中白猪等;三江白猪、山西瘦肉型猪SD-1系、湘白1系猪、湖北黑猪等。
国外猪种主要有: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汉普夏,皮特兰。
(长白猪和大白猪产仔数较高)猪的外形评分标准法:①把猪的外形分为1个总体、5个大部位(头颈、前驱、中躯、后躯、四肢,分别采用公10、10、20、15、15分制,母5、20、30、20、20分制)。
②根据不同性别,制定评分标准,给不同部位不同的分值。
③要求5位有实践经验的畜牧专家,给每个部位评分。
④按5位专定的给分,求其平均分,作为被评种猪的成绩。
⑤根据分数高低确定被评种猪的外形评定等级。
初生重:仔猪在12小时内空腹状态下的重量。
产仔母猪的饲养管理:①产房的准备、接产工具的准备、②产前7天母猪进入产房,进行产前特殊管理③临产症状④产前产后3天降低精料10-20%,代之轻泻大容量饲料(麦夫加盐水)⑤产后仔猪的处理⑥编号⑦假死仔猪的急救⑧难产猪的处理及剖腹产手术。
泌乳力:即20日龄同窝仔猪的重量之和。
瘦肉型猪:具瘦肉型猪的外型,体长比胸围长15—20厘米,胴体脂肪含量低,皮下脂肪厚3厘米以下,瘦肉率50%以上。
母猪数字生产力:每头母猪年育成的断奶仔猪数,(公式如下:母猪数字生产力=[母猪窝产活仔猪数*( 1-初生至断奶期间仔猪死亡率)/(母猪怀孕天数+母猪哺乳天数+母猪断奶至妊娠的间隔天数)]*365)新品系的建立主要有系主建系法;近交系建系法;群体继代选育法。
群体选育法的步骤:1、确定建系的目标2、建立零世代基础群(基础群的要求a、群内需有广泛的遗传基础 b、基础群品种特征一致c、群内公畜没有血缘关系)3、选择方案和方法4、品系的推广和杂交利用5、新品系的鉴定和验收。
母猪胚胎的形成过程及胎儿的几个死亡高峰
为提高母猪的利用效率,实现高产多产的目的,必须要降低胚胎形成过程中胎儿的死亡,因此有必要了解下胚胎形成过程及胎儿的几个死亡高峰,以指导我们的生产。
一.母猪胚胎的形成过程。
从精子与卵子结合、胚胎着床、胎儿发育直至分娩,这一时期称为妊娠期,对新形成的生命个体来说,称为胚胎期。
分析胚胎期的生长发育情况可以发现,胚胎期前1/3时期,胚胎重量的增加很缓慢,但胚胎的分化很强烈,而胚胎期的后2/3时期,胚胎重量的增加很迅速。
所以加强母猪妊娠前、后两期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胚胎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
1.胚胎着床期又叫胚胎的第一死亡高峰,大约在母猪配种后9─13天,精子与卵子在输卵管的壶腹部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呈游离状态,不断向子宫游动,到达子宫系膜的对侧上,在它周围形成胎盘。
这个过程大约12-24天。
胚胎着床期主要是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尽可能降低应激。
2.胚胎器官形成期,又叫胚胎的第二个死亡高峰,大约在母猪配种后3周左右
3.胎儿迅速生长期,又叫胚胎的第三个死亡高峰,大约在母猪配种后60─70天。
二.母猪胚胎的死亡过程
胚胎在妊娠早期死亡后被子宫吸收称为化胎。
胚胎在妊娠中、后期死亡不能被母猪吸收而形成干尸,称为木乃伊。
胚胎在分娩前死亡,分娩的随仔猪一起产出称为死胎。
母猪在妊娠过程中胎盘失去功能使妊娠中断,将胎儿排出体外称为流产。
胚胎死亡化胎、死胎、木乃伊和流产都是胚胎死亡。
母猪每个发情期排出的卵大约有10%不能受精,有20%~30%的受精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死亡,出生仔猪数只占排卵数的60%左右。
受精卵的死亡有三个高峰时期。
1、前期死亡受精卵第九至第十三天的附植初期和第十五至第二十一天的器官形成期,容易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而死亡,如热应激、饲养管理不当等。
这是胚胎死亡的第一个高峰。
要减少在第一个胚胎死亡高峰期的胚胎损失,在配种前和平时生产中,应注意观察每头母猪的健康情况,有病及时治疗,不要把疾病带到妊娠期去。
在炎热的夏季,猪运动场要搭上凉棚,防止烈日暴晒,避免热应激。
如果没有条件搭凉棚,可以早晚放妊娠母猪出来活动,避开烈日。
对生产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考虑,以防不测。
2、中期死亡妊娠第六十至第七十天,生长发育加快,营养需求增加。
由于对母猪管理不当、咬架、拥挤、追赶、鞭打等,通过神经刺激而干扰子宫血液循环,减少胎儿的营养供给,易增加死亡。
3、后期死亡妊娠后期至产前胎盘停止生长,而胎儿迅速生长。
由于胎盘机能不全,胎盘循环失常,影响营养物质通过胎盘的供应,使营养不足的胚胎死亡。
产前因受不良刺激,挤压、剧烈活动等,都可导致胎儿脐带血流中断而死亡。
这是第三个胚胎死亡高峰。
为了保证胎儿的成活,对妊娠母猪使用标准的全价饲料,不允许喂给发霉。
腐败、冰冻、变质、含有毒素和刺激性饲料。
未去毒的菜籽饼、棉籽饼和白酒糟尽量不用。
饲料的变换不能频繁,更不能突然改变。
三.母猪胚胎死亡的原因
1.配种时间不适当。
精子或卵子较弱,虽然能受精但受精卵的生活力低,容易早期死亡被母体吸收形成化胎。
2。
高度近亲繁殖使胚胎生活力降低,形成死胎或畸形。
3。
母猪饲料营养不全,特别是缺乏蛋白质,维生素A、D 和E,钙和磷等容易引起死胎。
4。
饲喂发霉变质、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的饲料。
冬季喂冰冻饲料容易发生流产。
5。
母猪喂养过肥容易形成死胎。
6。
对母猪管理不当,如鞭打、急追猛赶,使母猪跨越壕沟或其他障碍,母猪相互咬架或进出窄小的猪圈门时互相拥挤,错误地服用某些药物;猪舍的环境温度过高
或者过低等都可能造成母猪流产。
7。
怀孕母猪感染急性、热性或有生殖道病变的传染病。
如乙型脑炎,细小病毒,蓝耳病等。
四.防止死亡的措施
防止胚胎死亡措施①妊娠母猪的饲料要好,营养要全。
尤其应注意供给足量的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
不要把母猪养的过肥。
②不要喂发霉变质、有毒有害、有刺激性和冰冻的饲料。
③妊娠后期可增加饲喂次数,每次给量不宜过多,避免胃肠内容物过多而压挤胎儿。
产前应给母猪减料。
④防止母猪咬斗、跳海和滑倒等,不能迫赶或鞭打母猪夏季防暑冬季保暖防冻。
⑤应有计划配种,防止近亲繁殖。
要掌握好发情规律,做到适时配种。
③注意卫生,防止疾病。
提高了母猪的饲养水平,降低了胚胎期的死亡,为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直至出生后的饲养,都有决定性的作用。
同时为下一步产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