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波动方程的物理背景

波动方程的物理背景

波动方程的物理背景
波动方程的物理背景

波动方程或称波方程(英语:wave equation)是一种重要的偏微分方程,主要描述自然界中的各种的波动现象,包括横波和纵波,例如声波、光波和水波。波动方程抽象自声学,电磁学,和流体力学等领域。

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如达朗贝尔、欧拉、丹尼尔·伯努利和拉格朗日等在研究乐器等物体中的弦振动问题时,都对波动方程理论作出过重要贡献。

波动方程是双曲形偏微分方程的最典型代表,其最简形式可表示为:关于位置x 和时间t 的标量函数u(代表各点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满足:

这里c通常是一个固定常数,代表波的传播速率。在常压、20°C的空气中c为343米/秒(参见音速)。在弦振动问题中,c 依不同弦的密度大小和轴向张力不同可能相差非常大。而在半环螺旋弹簧(一种玩具,英文商标为 Slinky)上,波速可以慢到1米/秒。

在针对实际问题的波动方程中,一般都将波速表示成可随波的频率变化的量,这种处理对应真实物理世界中的色散现象。此时,c 应该用波的相速度代替:

实际问题中对标准波动方程的另一修正是考虑波速随振幅的变化,修正后的方程变成下面的非线性波动方程:

另需注意的是物体中的波可能是叠加在其他运动(譬如介质的平动,以气流中传播的声波为例)上的。这种情况下,标量u 的表达式将包含一个马赫因子(对沿流动方向传播的波为正,对反射波为负)。

三维波动方程描述了波在均匀各向同性弹性体中的传播。绝大多数固体都是弹性体,所以波动方程对地球内部的地震波和用于检测固体材料中缺陷的超声波的传播能给出满意的描述。在只考虑线性行为时,三维波动方程的形式比前面更为复杂,它必须同时考虑固体中的纵波和横波:

式中:

和被称为弹性体的拉梅常数(也叫“拉梅模量”,英文Lamé constants 或 Lamémoduli),是描述各向同性固体弹性性质的参数;

表示密度;

是源函数(即外界施加的激振力);

表示位移;

注意在上述方程中,激振力和位移都是矢量,所以该方程也被称为矢量形式的波动方程。其他形式的波动方程还能在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理论中用到。

标量形式的一维波动方程

[编辑]波动方程的推导

一维波动方程可用如下的方式推导:一列质量为m的小质点,相邻质点间用长度h的弹簧连接。弹簧的弹性系数(又称“倔强系数”)为k:

其中u(x) 表示位于x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施加在位于x+h 处的质点m 上的力为:

其中代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的质点惯性力,代表根据胡克定律计算的弹簧作用力。所以根据分析力学中的达朗贝尔原理,位于x+h 处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式中已注明u(x) 是时间t 的显函数。

若N 个质点间隔均匀地固定在长度L = N h 的弹簧链上,总质量M = N m,链的总体劲度系数为K = k/N,我们可以将上面的方程写为:

取极限 N , h就得到这个系统的波动方程:

在这个例子中,波速。

[编辑]初值问题的解

一维标量形式波动方程的一般解是由达朗贝尔给出的。原方程可以写成如下的算子作用形式:

从上面的形式可以看出,若F 和G 为任意函数,那么它们以下形式的组合

必然满足原方程。上面两项分别对应两列行波("行"与在"行动"中同音)——F 表示经过该点(x 点)的右行波,G 表示经过该点的左行波。为完全确定F 和G 的最终形式还需考虑如下初始条件:

经带入运算,就得到了波动方程著名的达朗贝尔行波解,又称达朗贝尔公式:

在经典的意义下,如果并且则。但是,行波函数F和G 也可以是广义函数,比如狄拉克δ函数。在这种情况下,行波解应被视作左行或右行的一个脉冲。

基本波动方程是一个线性微分方程,也就是说同时受到两列波作用的点的振幅就是两列波振幅的相加。这意味着可以通过把一列波分解成它的许多分量来分析其行为。傅里叶变换就是将一个波分解成正弦/余弦分量的方法,因此在波动方程的求解中很有效。

[编辑]标量形式的三维波动方程

三维波动方程初值问题的解可以通过求解球面波波动方程得到。求解结果可用于推导二维情况的解。

[编辑]球面波

球面波方程的形式不随空间坐标系统的转动而变化,所以可以将它写成仅与距源点距离r 相关的函数。方程的三维形式为:

将方程变形为:

此时,因变量ru 满足一维波动方程,于是可以利用达朗贝尔行波法将解写成:

其中F 和G 为任意函数,可以理解为以速度c 从中心向外传播的波和从外面向中心传播的波。这类从点源传出的波强度随距点源距离r 衰减,并且属于无后效波,可以清晰地搭载信号。这种波仅在奇数维空间中存在(原因将在下一小节中详细解释)。幸运的是,我们生活的空间是三维的,所以我们可以清晰地通过声波和电磁波(都属于球面波)来互相交流。[编辑]时间箭头的讨论

上面方程的解里面,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表示向外传播的波,一部分则是向内。很明显,只要将t换成-t,就可以在这两部分之间转换。这体现了原始方程对于时间是对称的,任意的一个解在时间轴上倒过来看仍然是一个解。

然而,我们所观察到的实际的波,都是属于向外传播的。除非精心地加以调整,我们无法在自然界观察到向内的波,尽管它们也是波动方程的合法的解。

关于这个现象,引起了不少讨论。有人认为,实际上它们即使存在,也无法加以观察。想想如果四周的光向一个物体集中,则因为没有光到达我们的眼睛,我们不可能看见这个物体或者发现这个现象(见参考文献[2] )。

[编辑]广义初值问题的解

波动方程中u 是线性函数,并且不随时间和空间坐标的平移而改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平

移与叠加球面波获得方程各种类型的解。令φ(ξ,ε,δ) 为任意具有三个自变量的函数,球面波形F 为狄拉克δ函数(数学语言是:F 是一个在全空间积分等于1且非零区间收缩至原点的连续函数的弱极限)。设(ξ,ε,δ)位一族球面波的源点,r 为距源点的径向距离,即:

可定义

称为三维波动方程的影响函数,其意义为(ξ,ε,δ)点在t=0 时刻受到短促脉冲δ函数作用后向空间中传出的波的影响,系数分母 4πc 是为方便后续处理而加上的。

若u 是这一族波函数的加权叠加,且权函数为φ,则

从δ函数的定义可知,u 还能写成

式中α、β和γ是单位球面S 上点的坐标,dω为S 上的面积微元。该结果的意义为:u(t,x,y,z) 是以(x,y,z) 为圆心,ct 为半径的球面上φ的平均值的t 倍:

从上式易得

平均值是关于t 的偶函数,所以若

那么

以上得出的便是波动方程初值问题的解。从中可以看出,任意点P 在t 时刻受到的波扰动只来自以P 为圆心,ct 为半径的球面上,而这个球的内部点在这一时刻对P 点的状态完全没有影响(因为它们的影响之前就已经传过P 点了)。换一个角度分析,假设三维空间中任意点P' 在t=0 时刻受到一个脉冲扰动δ,那么由此发出的球面波在传过空间中的任意其它点Q 后,便再也不会对Q 的运动状态产生影响,这就是在物理学中也非常著名的惠更斯原理(Huygens' principle),也称为无后效现象,表示传过的球面波不会留下任何后续效应。下面我们便可以解释上一小节中留下的问题了。事实上,前面所得到的球面波解仅在奇数维空间中存在。偶数维空间中波动方程的解是弥散的,也就是说波阵面掠过区域仍然会受其影响。以下面的二维波动方程(极坐标形式,注意和上一小节三维形式的差别)为例:

可以从三维形式的解通过降维法得到二维波动方程的影响函数:

其中

设点M(x,y) 到点(ξ,ε) 距离为d,那么从影响函数中可以看出,当t >d /c 即初始扰动已传过M 点后,M 仍在受到它的影响。二维球面波(柱面波)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不能作为传递信号的工具,因为这种波(事实上包括所有偶数维空间中的球面波)经过的点受到的是交织在一起的各个不同时刻的扰动。

[编辑]标量形式的二维波动方程

二维波动方程的直角坐标形式为:

如前所述,我们可以从三维波动方程的解中将u 视为与其中一个自变量无关(降维法)来得到二维形式的解。将初始条件改写为

则三维形式的解就变成

其中α和β是单位球面上点的头两个坐标分量,dω是球面上的面积微元。此积分可变换为在(x,y) 为中心, ct 为半径的圆域D 上的积分:

从这个结果也能得到上一小节最后的结论。

二维波动方程解的一个例子是紧绷的鼓面的运动。

[编辑]边值问题

[编辑]一维情形

一根自身绷紧,两端分别固定于x=0 和x=L 的弹性弦在t>0 时刻,0 < x < L 上运动满足波动方程。在边界点处,可以要求u 满足各种边界条件。通常遇到的边界条件都可归纳成下列形式:

其中a、b 非负。若要弦的两端固定不动,对应上面式子中a、b 趋于无穷大。求解偏微分方程的分离变量法要求寻找以下形式的解:

将上述假设形式代入原方程中可以得到:

为使边值问题有非平凡解,本征值λ须满足

这是固有值问题的斯图姆-刘维尔理论的一个特例。若a、b 为正数,则对应的所有本征值均为正数,方程的解为三角函数。使u 和ut 满足平方可积条件的解可以通过适当选取u 和ut 三角级数展开来求得。

[编辑]多维情形

一维初始值-边值理论可以拓展至任意维空间中。考虑m 维空间(坐标简写为x)中的域D ,B为D的边界。当0

其中n 是B 上指向域外的法向矢量,a 是定义在B 上的非负函数。要求u 在B 上始终为0的边界条件相当于令a 趋于无穷。初始条件为

其中f 和g 是定义在D 内的函数。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将f 和g 展开成域D 内拉普拉斯算子满足边界条件的本征函数系的叠加来求解(这是分离变量法的一般步骤)。也就是求解在域D 内满足

在边界B 上满足

的本征函数系v 。

在二维情形下,上述本征函数系可以理解成绷紧地张在边界 B 上的鼓面的自由振动模态。若B 是一个圆,则这些本征函数是关于极角自变量ζ的三角函数与关于极轴自变量r的整阶贝塞尔函数的乘积。更详细的说明参见英文版条目亥姆霍兹方程。

在三维形式下,若边界是空间中的球面,那么本征函数是关于球坐标下两个极角自变量的球面调和函数,乘以关于径向自变量ρ的半奇数阶贝塞尔函数。

数学物理方法综合试题及答案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综合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设cos z i =,则( ) A . Im 0z = B .Re z π= C .0z = D .argz π= 2.复数3(cos ,sin )55z i ππ =--的三角表示式为( ) A .443(cos ,sin )55i ππ- B .443(cos ,sin )55i ππ- C .44 3(cos ,sin )55i ππ D .44 3(cos ,sin )55 i ππ-- 3.设C 为正向圆周|z|=1,则积分 ?c z dz ||等于( ) A .0 B .2πi C .2π D .-2π 4.设函数()0 z f z e d ζζζ= ? ,则()f z 等于( ) A .1++z z e ze B .1-+z z e ze C .1-+-z z e ze D .1+-z z e ze 解答: 5.1z =-是函数 4 1) (z z cot +π的( ) A . 3阶极点 B .4阶极点 C .5阶极点 D .6阶极点 6.下列映射中,把角形域0arg 4 z π << 保角映射成单位圆内部|w|<1的为( ) A .4411z w z +=- B .44-11z w z =+ C .44z i w z i -=+ D .44z i w z i +=- 7. 线性变换[]i i z z i z a e z i z i z a θω---= =-++- ( ) A.将上半平面Im z >0映射为上半平面Im ω>0 B.将上半平面Im z >0映射为单位圆|ω|<1 C.将单位圆|z|<1映射为上半平面Im ω>0 D.将单位圆|z|<1映射为单位圆|ω|<1 8.若()(,)(,)f z u x y iv x y =+在Z 平面上解析,(,)(cos sin )x v x y e y y x y =+,则(,)u x y = ( ) A.(cos sin )y e y y x y -) B.(cos sin )x e x y x y -

随机微分方程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随机微分方程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院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应用物理 姓名:vvv 学号:0700000069 指导教师:xxx

二零一二年三月 摘要 牛顿和莱布尼兹创建了微积分学,为了描述机械动力学、天文学等领域的物理现象,建立了确定性的微分方程。确定性的微分方程在实际问题中有大量的应用。然而在研究实际物理现象的数学模型时,描述一个具体物理现象所用的一组数学方程不会是完全精确的。实际问题中不确定性因素大量存在且往往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不可忽视。由于二十世纪中叶大量的含有不确定性的实际问题的出现,以及对模型精确性要求和实际问题复杂性认识的不断提高,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的被考虑到模型的建立中,这就在微分方程的基础上引入了随机因素,促使了随机积分的构建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随机微分方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随机微分方程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模型的建立和分析中。本文针对物理学中存在随机性的特征,提取其中的数学本质,利用数学方法和策略,建立相应的随机微分方程,分析其中数学特征和数学机理,推导相关的公式和性质,通过分析来更好的理解物理学中的随机性问题。 关键词:随机微分方程;布朗运动;matlab模拟;

Abstract. Newton and Leibniz created calculus,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mechanical dynamics, astronomy and other fields of physic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etermini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 Determini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large number of practical problems in application. However, the actual physical phenomena in the study mathematical model to describe the physical phenomenon of a specific set of mathematical equations used to not be completely accurate. Practical problems of uncertainties abound and often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can not be ignored. Since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a lot of uncertainty with the actual problems,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and actual problems requires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y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ore and more uncertainty to the model to be considered in This is the basis of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ntroduced random factor

数学物理方程小结85856

数学物理方程小结 第七章 数学物理定解问题 数学物理定解问题包含两个部分:数学物理方程(即泛定方程)和定解条件。 §7.1数学物理方程的导出 一般方法: 第一确定所要研究的物理量u ,第二 分析体系中的任意一个小的部分与邻近部分的相互作用,根据物理规律, 抓住主要矛盾, 忽略次要矛盾。(在数学上为忽略高级小量.)第三 然后再把物理量u 随时间,空间的变为通过数学算式表示出来, 此表示式即为数学物理方程。 (一) 三类典型的数学物理方程 (1)波动方程: 0 :),(:),(:22222222==??-??=?-??→f 当无外力时t x f x u a t u 一维t r f u a t u 三维 此方程 适用于各类波动问题。(特别是微小振动情况.) (2)输运方程: 0 :).(:),(:2222==??-??=?-??→f 无外源时t x f x u a t u 一维t r f u a t u 三维 此方程 适用于热传导问题、扩散问题。

(3)Laplace 方程: . 0(:0 :).程时泊松方程退化拉氏方f f u 泊松方程u 拉氏方程t r ==?=?→ 稳定的温度和浓度分布适用的数学物理方程为Laplace 方程, 静电势u 在电荷密度为零处也满足Laplace 方程 。 §7.2定解条件 定解条件包含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1) 初始条件的个数等于方程中对时间最高次导数 的次数。例如波动方程应有二个初始条件, 一般 选初始位移u (x,o )和初始速度u t (x,0)。而输 运方程只有一个初始条件选为初始分布u (x,o ), 而Laplace 方程没有初始条件。 (2) 三类边界条件 第一类边界条件: u( r ,t)|Σ = f (1) 第二类边界条件: u n |Σ = f (2) 第三类边界条件: ( u+Hu n )|Σ= f (3) 其中H 为常数. 7.3 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分类 判别式 , ,0,,0,,0221121222112122211212抛物型a a a 椭圆型a a a 双曲型a a a =-=?<-=?>-=? 波动方程是双曲型的,输运方程为抛物型的,而拉普拉斯方程为椭圆型的.

数理方程期末试题B答案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期末考试试卷(B ) (参考答案) 学院_ 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__ 一、 计算题(共80分,每题16分) 1. 求下列定解问题(15分) 2. 用积分变换法及性质,求解半无界弦的自由振动问题:(15分) 3. 设弦的两端固定于0x =及x l =,弦的出示位移如下图所示。初速度为零,又没有外力 作用。求弦做横向振动时的位移(,)u x t 。 [ 解 ] 问题的定解条件是 由初始条件可得 4. 证明在变换, x at x at ξη=-=+下,波动方程xx tt u a u 2=具有形式解0=n u ξ,并由此求 出波动方程的通解。 5. 用分离变量法解下列定解问题 [ 提示:1) 可以直接给出问题的固有函数,不必推导;2) 利用参数变易法。] [ 解 ] 对应齐次方程的定解问题的固有函数是x l n π sin ,其解可以表示成 把原问题中非齐次项t x t x f l a l π π22sin sin ),(=按照固有函数展开成级数 因此有 利用参数变易法,有 于是 6. 用Bessel 函数法求解下面定解问题 [ 解 ] 用分离变量法求解。令)()(),(t T R t u ρρ=,则可得

以及 设0ρβλn n = 为Bessel 函数)(0x J 的正零点,则问题(II )的特征值和特征函数分别为 问题(I )的解为 于是原问题的解是 由初始条件 得到 故 于是最后得到原问题的解是 二、 证明题(共2分,每题10分) 7. 证明平面上的Green 公式 其中C 是区域D 的边界曲线,ds 是弧长微分。 [证明] 设),(),,(y x Q y x p 在D+C 上有一阶连续偏导数,n 为C 的外法线方向,其方向余弦为βαcos ,cos ,则有 再设u,v 在D 内有二阶连续偏导数,在D+C 上有一阶连续偏导数,令 得到 交换u,v ,得到 上面第二式减去第一式,得到 证毕。 8. 证明关于Bessel 函数的等式:

最新数学物理方程期末试卷

最新数学物理方程期末试卷 出卷人:欧峥 1、长度为 l 数学物理方程期末试卷sin A t ω的力的作用,右端系在弹性系数为 k 的弹性支承上面;初始位移为(),x ?初始速度为().x ψ试写出相应的定解问题.(10分) 2、长为l 的均匀杆,侧面绝热,一端温度为0度,另一端有已知的恒定热流进 入,设单位时间流入单位截面积的热量为q ,杆的初始温度分布是() 2x l x -,试 写出其定解问题.(10分) 3、试用分离变量法求定解问题(10分): .? ?? ?? ?? ??===><??? ==?????=+= ????? 5、利用行波法,求解波动方程的特征问题(又称古尔沙问题)(10分):

???? ???==??=??=+=-).()(002 22 22x u x u x u a t u at x at x ψ? ())0()0(ψ?= 6、用达朗贝尔公式求解下列一维波动方程的初值问题(10分) ?????=??=>+∞<<-∞+??=??==0 ,2sin 0,,cos 0022 2 22t t t u x u t x x x u a t u 7、用积分变换法求解定解问题(10分): ???? ???=+=>>=???==,1,10,0,1002y x u y u y x y x u 8、用积分变换法求解定解问题(10分): ?? ?==>∈=0)0,(,sin )0,(0,,2x u x x u t R x u a u t xx tt 9、用格林函数法求解定解问题(10分): 222200, y 0, () , .y u u x y u f x x =???+=

偏微分方程理论的归纳与总结

偏微分方程基本理论的归纳与总结 偏微分方程是储存自然信息的载体,自然现象的深层次性质可以通过数学手段从方程中推导出来.最为一种语言,微分方程在表达自然定律方面比文字具有更强的优越性.微分方程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的基本问题就是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该学科的主要特征是不存在一种可以统一处理大多数偏微分方程的适定性问题的普适的方法和理论.这是与常微分方程有显著差异的地方.这种特性使得我们将方程分为许多种不同类型,这种分类的依据主要来自数学与自然现象这两个方面.从数学的角度,方程的类型一般总是对应于一些普遍的理论和工具.换句话讲,如果能建立一个普遍性的方法统一处理一大类方程问题,那么这个类型就被划分出来.而从自然现象的角度,我们又可以根据不同的运动类型以及性质将方程进行分类.当然这两种方式常常不能截然区分,通常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这就造成方程的概念有许多重叠现象. 根据数学的特征,偏微分方程主要被分为五大类,它们是: (1)线性与拟微分方程,研究这类方程的主要工具是Fourier分析方法; (2)椭圆型方程,它的方法是先验估计+泛函分析手段; (3)抛物型方程,主要是Galerkin方法,算子半群,及正则性估计; (4)双曲型方程,对应于Galerkin方法; (5)一阶偏微分方程,主要工具是数学分析方法. 从自然界的运动类型出发,偏微分方程可分为如下几大类: (1)稳态方程(非时间演化方程); (2)耗散型演化方程,这类方程描述了时间演化过程中伴有能量损耗与补充的自然运动.相变与混沌是它们的主要内容; (3)保守系统,如具有势能的波方程.该系统控制的运动是与外界隔离的,及无能量输入,也无能量损耗.行波现象与周期运动是它们的主要特征; (4)守恒律系统,这类方程是一阶偏微分方程组,它们与保守系统具有类似的性质,可视为物质流的守恒.激波行为是由守恒律系统来控制. 下面具体来介绍三类经典方程: 三类典型方程:椭圆型方程,抛物型方程,双曲型方程,即偏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解问题的解法以及三类典型方程的基本理论. 关于三类典型方程定解问题的解题方法,它们主要是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特征线法、球面平均法、降维法和Green 函数方法. 关于三类典型方程的基本理论——极值原理和能量估计,并由此给出了解的唯一性和稳定性的相关结论. 具体来说,关于二阶线性椭圆形方程,我们研究它的古典解和弱解.前者主要介绍了基本解、调和函数的基本性质、Green 函数、极值原理、最大模估计、能量方法和变分原理;而后者的研究则需要知道Sobolev空间的相关知识再加以研究;关于二阶线性抛物型方程,主要研究它的Fourier 变换、特殊的求解方法、基本解、方程式和方程组的最大值原理以及最大模估计、带有非经典边界条件和非局部项的方程式的最大值原理及能量方法;关于二阶线性双曲型方程,主要研究初值问题的求解方法、初值问题的能量不等式与解的适定性、以及混合问题的能量模估计与解的适定性. 椭圆、抛物和双曲这三类线性偏微分方程解的适定性问题,它们分别以拉普拉斯方程、热传导方程和波动方程作为代表.具体地说,对于某些规则的求解区域试图求出满足特定线性偏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的具体解,这就决定了存在性问题;再利用方程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将证明所求解是唯一的,也就解决了唯一性问题;关于连续依赖性问题,需要在不同函数空

数学物理方法学习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数学物理方法学习心得 篇一:数学物理方程的感想 数学物理方程的感想 通过对数学物理方程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深的感受到数学的伟大与博大精深。 当应用数学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就会变得越来越难懂,越来越抽象,没有多少实际的例子来说明;物理正好也要利用数学来进行解释和公式推导,所以就出现了数学物理方法。刚开始到结束这门课程都成了我的一大问题。很难理解它的真正意义(含义),做题不致从何入手,学起来越来越费劲。让我很是绞尽脑汁。 后来由于老师耐心的指导与帮助下我开始有了点理解。用数学物理方法来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列出微分方程,当然这些微分方程是以物理的理论列出来的,如果不借助于物理方法,数学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用于教学和实践,而物理的理论也借助于数学方法来列出方程,解出未知的参数。这就是数学物理方法的根本实质所在。真正要学好数学物理方程

不仅要数学好物理也不能够太差。 接下来我想先对数学物理方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与解 释说明。数学物理方程——描述许多自然现象的数学形式都可以是偏微分方程式 特别是很多重要的物理力学及工程过程的基本规律的 数学描述都是偏微分方程,例如流体力学、电磁学的基本定律都是如此。这些反映物理及工程过程的规律的偏微分方程人们对偏微分方程的研究,从微分学产生后不久就开始了。例如,18世纪初期及对弦线的横向振动研究,其后,对热传导理论的研究,以及和对流体力学、对位函数的研究,都获得相应的数学物理方程信其有效的解法。到19世纪中叶,进一步从个别方程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偏微分的一般理论,如方程的分类、特征理论等,这便是经典的偏微分方程理论的范畴。 然而到了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科学实践中提出了数学物理方程的新问题,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数学物理方程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强有力的实现手段。又因为数学的其他分支(如泛函分析、拓扑学、群论、微分几何等等)也有了迅速发 展,为深入研究偏微分方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因而,20世纪关于数学物理方程的研究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些发展呈如下特点和趋势:

成都理工大学数学物理方程试题

《数学物理方程》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3分10=30分) 1.说明物理现象初始状态的条件叫( ),说明边界上的约束情况的条件叫( ),二者统称为 ( ). 2.三维热传导齐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 . 3 .在平面极坐标系下,拉普拉斯方程算符为 ( ) . 4.边界条件 是第 ( )类边界条件,其中为边界. 5.设函数的傅立叶变换式为,则方程的傅立叶变换 为 ( ) . 6.由贝塞尔函数的递推公式有 ( ) . 7.根据勒让德多项式的表达式有= ( ). 8.计算积分 ( ) . 9.勒让德多项式的微分表达式为( ) . ?f u n u S =+??)(σS ),(t x u ),(t U ω2 2 222x u a t u ??=??=)(0x J dx d )(3 1)(3202x P x P +=?-dx x P 2 1 12)]([)(1x P

10.二维拉普拉斯方程的基本解是() . 二、试用分离变量法求以下定解问题(30分):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0,0 , 3 ,0 0 ,3 0, 2 3 2 2 2 2 2 ,0 x t u x x t x x u t u t t x u u u ? ? ? ? ?? ? ? ? = = = > < < ? ? = ? ? = = = x t x x u t u u u u t x x 2 ,0 ,0 ,4 0, 4 2 2

3. ???? ? ????<<=??===><<+??=??====20,0,8,00,20,162002022 222x t u t x x u t u t t x x u u u

数学物理方程小结

数学物理方程小结 第七章 数学物理定解问题 数学物理定解问题包含两个部分:数学物理方程(即泛定方程)和定解条件。 §7.1数学物理方程的导出 一般方法: 第一确定所要研究的物理量u ,第二 分析体系中的任意一个小的部分与邻近部分的相互作用,根据物理规律, 抓住主要矛盾, 忽略次要矛盾。(在数学上为忽略高级小量.)第三 然后再把物理量u 随时间,空间的变为通过数学算式表示出来, 此表示式即为数学物理方程。 (一) 三类典型的数学物理方程 (1)波动方程: 0 :) ,(:) ,(:22 2222 22==??-??=?-??→f 当无外力时t x f x u a t u 一维t r f u a t u 三维 此方程 适用于各类波动问题。(特别是微小振动情况.) (2)输运方程: 0 :).(:) ,(:2 2 2 2 ==??-??=?-??→f 无外源时t x f x u a t u 一维t r f u a t u 三维 此方程 适用于热传导问题、扩散问题。

(3)Laplace 方程: . 0(:0 :) .程时泊松方程退化拉氏方f f u 泊松方程u 拉氏方程t r ==?=?→ 稳定的温度和浓度分布适用的数学物理方程为Laplace 方程, 静电势u 在电荷密度为零处也满足Laplace 方程 。 §7.2定解条件 定解条件包含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1) 初始条件的个数等于方程中对时间最高次导数的次数。 例如波动方程应有二个初始条件, 一般选初始位移u (x,o )和初始速度u t (x,0)。而输运方程只有一个初始条件选为初始分布u (x,o ),而Laplace 方程没有初始条件。 (2) 三类边界条件 第一类边界条件: u( r ,t)|Σ = f (1) 第二类边界条件: u n |Σ = f (2) 第三类边界条件: ( u+Hu n )|Σ= f (3) 其中H 为常数. 7.3 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分类 判别式 , ,0,,0, ,022112 1222112 12 22112 12抛物型a a a 椭圆型a a a 双曲型a a a =-=?<-=?>-=? 波动方程是双曲型的,输运方程为抛物型的,而拉普拉斯方程为椭圆型的.

数学物理方程期末考试试题(A)答案

孝感学院

解:设)()(t T x X u =代于方程得: 0''=+X X λ,0)1(''2=++T a T λ(8’) x C x C X λλsin cos 21+=,t a C t a C T 22211sin 1cos λλ+++= 由边值条件得: 22)( ,0l n C πλ== l x n t a A t a B u n n n πλλcos )1sin 1cos (221+++=∑∞= ?= l n dx l x n x l B 0cos )(2π?,?+=l n dx l x n x a l A 02cos )(12πψλ(15’) 证明:设代入方程: ?? ???====-=).(),(),(),0()(02102t g t l v t g t v x v v a v t xx t ? 设21,v v 都是方程的解设21v v v -=代入方程得: ?? ???====-=0),(,),0(0002t l v t v v v a v t xx t 由极值原理得0=v 唯一性得证。(8’)由 ≤-21v v ετ≤-2 1v v ,稳定性得证由u e v ct -=知u 的唯一性稳定性 得证。(15’)

解:设),(ηξp 是第一象限内一点,在该点放置单位点电荷,其对称点),(ηξ-p 格林函数: 22)()(1ln 21),,,(ηξπηξ-+-= y x y x G 22)()(1ln 21ηξπ++--y x (8’) ] )[(22220ηξπη+-=??-=??=x y G n G y 方程的解:dx x x f u ?+∞∞-+-=22)()(),(ηξπ ηηξ(15’) 五、证明下列初边值问题解的唯一性.(20分) ),,,()(2t z y x f u u u a u zz yy xx tt =++- ),,,(0z y x u t ?== ),,,(0 z y x u t t ψ== ).,,,(t z y x g u =Γ 其中,),,(,0Ω∈>z y x t Γ为Ω的边界. 解:设21,u u 都是方程的解设21u u u -=代入方程得: 0)(2=++-zz yy xx tt u u u a u 00==t u 00 ==t t u .0=Γu 设dxdydz u u u a u t E z y x t ])([21)(22222???Ω +++= =dt t dE )(dxdydz u u u u u u a u u zt z yt y xt x tt t ])([22???Ω +++ dxdydz u u u a u u zz yy xx tt t ])([[2 2??? Ω++-= 0=(10’)

数学物理方程总结

数学物理方程总结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浙江理工大学数学系 第一章:偏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偏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221 1 (,,, ,,,)0n u u u F x u x x x ???=??? 其中12(,,...,)n x x x x =是自变量,12()(,,...,)n u x u x x x =是未知函数 偏微分方程的分类:线性PDE 和非线性PDE ,其中非线性PDE 又分为半线性PDE ,拟线性PDE 和完全非线性PDE 。 二阶线性PDE 的分类(两个自变量情形): 2221112222220u u u u u a a a a b cu x x y y x y ?????+++++=?????? (一般形式 记为 PDE (1)) 目的:可以通过自变量的非奇异变换来化简方程的主部,从而据此分类 (,) (,)x y x y ξξηη=?? =? 非奇异 0x y x y ξξηη≠ 根据复合求导公式最终可得到: 22211122222 20u u u u u A A A A B Cu ξξηηξη ?????+++++=??????其中: 考虑22111222( )2()0z z z z a a a x x y y ????++=????如果能找到两个相互独立的解 那么就做变换(,) (,)x y x y ξφηψ=??=? 从而有11220A A == 在这里要用到下面两个引理: 引理1:假设(,)z x y φ=是方程22111222( )2()0z z z z a a a x x y y ????++=???? (1)的特解,则关系式(,)x y C φ=是常微分方程:22111222()2()0a dy a dxdy a dx -+= (2)的一般积分。 主

数学物理方法试卷(全答案).doc

嘉应学院物理系《数学物理方法》B课程考试题 一、简答题(共70 分) 1、试阐述解析延拓的含义。解析延拓的结果是否唯一( 6 分) 解析延拓就是通过函数的替换来扩大解析函数的定义域。替换函数在原定义域上与替换前的函数 相等。 无论用何种方法进行解析延拓,所得到的替换函数都完全等同。 2、奇点分为几类如何判别(6分) 在挖去孤立奇点Zo 而形成的环域上的解析函数F( z)的洛朗级数,或则没有负幂项,或则 只有有限个负幂项,或则有无限个负幂项,我们分别将Zo 称为函数 F( z)的可去奇点,极点及本性奇点。 判别方法:洛朗级数展开法 A,先找出函数f(z)的奇点; B,把函数在的环域作洛朗展开 1)如果展开式中没有负幂项,则为可去奇点; 2)如果展开式中有无穷多负幂项,则为本性奇点; 3)如果展开式中只有有限项负幂项,则为极点,如果负幂项的最高项为,则为m阶奇点。 3、何谓定解问题的适定性( 6 分) 1,定解问题有解; 2,其解是唯一的; 3,解是稳定的。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则称为定解问题 的适定性。 4、什么是解析函数其特征有哪些( 6 分) 在某区域上处处可导的复变函数 称为该区域上的解析函数. 1)在区域内处处可导且有任意阶导数 . u x, y C1 2)这两曲线族在区域上正交。 v x, y C2 3)u x, y 和 v x, y 都满足二维拉普拉斯方程。(称为共轭调和函数 ) 4)在边界上达最大值。 4、数学物理泛定方程一般分为哪几类波动方程属于其中的哪种类型( 6 分)

数学物理泛定方程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双曲线方程、抛物线方程、椭圆型偏微分方程。波动方程属于其中的双曲线方程。 5、写出 (x) 挑选性的表达式( 6 分) f x x x 0 dx f x 0 f x x dx f 0 f (r ) ( r R 0 ) dv f ( R 0 ) 、写出复数 1 i 3 的三角形式和指数形式( 8 分) 6 2 cos isin 1 3 2 i 2 三角形式: 2 sin 2 cos 2 1 i 3 cos i sin 2 3 3 1 指数形式:由三角形式得: 3 i z e 3 、求函数 z 在奇点的留数( 8 分) 7 1)( z 2) 2 (z 解: 奇点:一阶奇点 z=1;二阶奇点: z=2 Re sf (1) lim (z 1) z 1 ( z 1)( z 2) 2 z 1

数学物理方程总结材料

理工大学数学系 第一章:偏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偏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2211 (,,,,,,)0n u u u F x u x x x ???=???L L 其中12(,,...,)n x x x x =是自变量,12()(,,...,)n u x u x x x =是未知函数 偏微分方程的分类:线性PDE 和非线性PDE ,其中非线性PDE 又分为半线性PDE ,拟线 性PDE 和完全非线性PDE 。 二阶线性PDE 的分类(两个自变量情形): 2221112222220u u u u u a a a a b cu x x y y x y ?????+++++=?????? (一般形式 记为 PDE (1)) 目的:可以通过自变量的非奇异变换来化简方程的主部,从而据此分类 (,) (,)x y x y ξξηη=?? =? 非奇异 0x y x y ξξηη≠ 根据复合求导公式最终可得到: 22211122222 20u u u u u A A A A B Cu ξξηηξη ?????+++++=??????其中: 22111112221211 122222221112 22()2()()()2()A a a a x x y y A a a a x x x y x y y y A a a a x x y y ξξξξξηξηηξξη ηηηη ?????=++???????????????=+++?????????? ?????=++?????? 考虑22111222( )2()0z z z z a a a x x y y ????++=????如果能找到两个相互独立的解 (,)z x y φ= (,)z x y ψ= 那么就做变换(,) (,)x y x y ξφηψ=?? =? 从而有11220A A == 在这里要用到下面两个引理: 引理1:假设(,)z x y φ=是方程22111222( )2()0z z z z a a a x x y y ????++=???? (1)的特解,则关主部

最新数学物理方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数学物理方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求解方程(15分) ?????===-=+=-. )()(0002x u x u u a u at x at x xx tt ψ? 其中)0()0(ψ?=。 解:设? ??+=-at x at x ηξ=则方程变为: 0=ξηu ,)()(at x G at x F u ++-=(8’)由边值条件可得: )()0()2(),()2()0(x G x F x x G F ψ?=+=+ 由)0()0(ψ?=即得: )0()2 ()2( ),(?ψ?--++=at x at x t x u 。 二、利用变量分离法求解方程。(15分) ?????==≥==∈=-====)(,)(, 0,0,),(,00002x u x u t u u Q t x u a u t t t l x x xx tt ψ? 其中l x ≤≤0。0>a 为常数 解:设)()(t T x X u =代于方程得: 0''=+X X λ,0''2=+T a T λ(8’) x C x C X λλsin cos 21+=,at C at C T λλsin cos 21+= 由边值条件得:

21)( ,0l n C πλ== l x n at A at B u n n n πλλsin )sin cos (1+=∑∞= ?=l n dx l x n x l B 0sin )(2π?,?=l n dx l x n x an A 0sin )(2πψπ 三.证明方程02=--cu u a u xx t )0(≥c 具有狄利克雷边界条件的初边值问题解的唯一性与 稳定性. (15分) 证明:设u e v ct -=代入方程: ?? ???====-=).(),(),(),0()(02102t g t l v t g t v x v v a v t xx t ? 设21,v v 都是方程的解设21v v v -=代入方程得: ?? ???====-=0),(,),0(0002t l v t v v v a v t xx t 由极值原理得0=v 唯一性得证。(8’)由 ≤-21v v ετ≤-2 1v v ,稳定性得证由u e v ct -=知u 的唯一性稳定性 得证。 四.求解二维调和方程在半平面上的狄利克雷问题(15分). ,0,0>=++=?z u u u u zz yy xx ).(0x f u z == 解:设),,(ζηξp 是上半平面内一点,在该点放置单位点电荷,其对称点 ),,(?ηξ-p 格林函数: 222)()()(141 ),,,(?ηξπ ηξ-+-+--=z y x y x G 222)()()(141 ?ηξπ++-+-+z y x

数学物理方程学习总结

数学物理方程学习总结 四年前匡老师作为我的高数老师走进我的大学生活,如今作为一名研究生,很荣幸又能跟着匡老师学习数学。我本科主修土木工程专业,现在学的是岩石力学专业,主要是跟着导师从事一些关于应力波的研究,所以数学物理方程这门课成了我的必修课。 数学物理方程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从物理学中提出来的一些偏微分方程。这些方程中的自变量和函数有着鲜明的物理意义,有些问题的解可以通过实验给出,这给偏微分方程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同时由于物理学上的需求,就诞生了专门研究有物理意义的偏微分方程的解法。 本学期数学物理方程起初学习了拉普拉斯和傅立叶变换概念、性质以及卷积定理,了解其在微分方程求解中的应用,并着重介绍了Γ函数和β函数的性质以及其两者的关系。然后介绍了三大经典方程的建立和定解条件(泊松方程与拉普拉斯方程都是描述恒稳场状态,与初始状态无关,所以不提初始条件)的提出和表示。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详细的讲了分离变量法、行波法和积分变换法在求解经典方程中的应用,主要针对求解热传导方程和波动方程。三种方法有时候可以通用但有时候还是有区别,分离变量法主要用来求解有限区域内定解问题;行波法是一种针对无界域的一维波动方程的求解方法;积分变换法主要是求解一个无界域上不受方程类型限制的方法。第六章主要讲述用格林函数法求解拉普拉斯方程,伊始提出两种拉普拉斯方程的边值问题(狄氏内问题、狄氏外问题、牛曼内问题、牛曼外问题),然后介绍几种格林函数的取得,最后简介求解狄氏问题。最后三章分别介绍几个特殊类型的常微分方程(贝塞尔方程和勒让德方程)的引入和他们性质和求解。数学物理方程概括起来就是使用四种方法求解三种经典方程,介绍求解过程中产生的两种特殊函数的一门学科。 作为数理方程的学习者,本人觉得它确实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真正的难点却并不是只有数理方程课程本身,而是对以前高等数学学过的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的加深。所以,我觉得想学好这门课程,不仅要把时间放在对相关内容的巩固、复习上,还得多做课本上的例题、习题。

数学物理方程期末试卷

2012学年第二学期数学与物理方程期末试卷 出卷人:欧峥 1、长度为 l 的弦左端开始时自由,以后受到强度为sin A t ω的力的作用,右端系在弹性系数为k 的弹性支承上面;初始位移为(),x ?初始速度为().x ψ试写出相应的定解问题。(10分) 2、长为l 的均匀杆,侧面绝热,一端温度为0度,另一端有已知的恒定热流进入,设单位时间流入单位截面积的热量为q ,杆的初始温度分布是() 2 x l x -,试写出其定解问题。(10分) 3、试用分离变量法求定解问题(10分): .? ?? ?? ?? ??===><??? ==?????=+= ????? 5、利用行波法,求解波动方程的特征问题(又称古尔沙问题)(10分):

???????==??=??=+=-).()(002 22 2 2x u x u x u a t u at x at x ψ? ())0()0(ψ?= 6、用达朗贝尔公式求解下列一维波动方程的初值问题(10分) ?????=??=>+∞<<-∞+??=??==0 ,2sin 0,,cos 0022 2 22t t t u x u t x x x u a t u 7、用积分变换法求解定解问题(10分): ???? ???=+=>>=???==,1,10,0,1002y x u y u y x y x u 8、用积分变换法求解定解问题(10分): ?? ?==>∈=0)0,(,sin )0,(0,,2x u x x u t R x u a u t xx tt 9、用格林函数法求解定解问题(10分): 22220 0, y 0, () , .y u u x y u f x x =???+=

数学物理方法期末测验考试答案

天津工业大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数学物理方法》(A)试卷解答2009.12 理学院) 特别提示:请考生在密封线左侧的指定位置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若写在其它处视为作弊。本试卷共有四道大题,请认真核对后做答,若有疑问请与监考教师联系。 一 填空题(每题3分,共10小题) 1. 复数 i e +1 的指数式为:i ee ; 三角形式为:)1sin 1(cos i e + . 2. 以复数 0z 为圆心,以任意小正实数ε 为半径作一圆,则圆内所有点的集合称为0z 点的 邻域 . 3. 函数在一点可导与解析是 不等价的 (什么关系?). 4. 给出矢量场旋度的散度值,即=????f ? 0 . ------------------------------- 密封线 ---------------------------------------- 密封线 ---------------------------------------- 密封线--------------------------------------- 学院 专业班 学号 姓名 装订线 装订线 装订线

5. 一般说来,在区域内,只要有一个简单的闭合曲线其内有不属 于该区域的点,这样的区域称为 复通区域 . 6. 若函数)(z f 在某点0z 不可导,而在0z 的任意小邻域内除0z 外处处可导,则称0z 为)(z f 的 孤立奇点 . 7. δ函数的挑选性为 ? ∞ ∞ -=-)()()(00t f d t f ττδτ. 8. 在数学上,定解条件是指 边界条件 和 初始条件 . 9. 常见的三种类型的数学物理方程分别为 波动方程 、 输运方程 和 稳定场方程 . 10. 写出l 阶勒让德方程: 0)1(2)1(222 =Θ++Θ -Θ-l l dx d x dx d x . 二 计算题(每小题7分,共6小题)

常微分方程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常微分方程是数学学科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是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和解析几何的综合应用和发展。通过学习不仅可加强先修课程中已学过的概念和方法,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准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常微分方程与微积分同时诞生,以解决天文学、力学等实际问题而闻名于世,是研究事物、物体和现象运动、演化和变化规律的最基本的数学理论和方法。现实生活中许多原理和规律都可以描述成适当的常微分方程,如物体运动、生物群体竞争、疾病的传播等。对这些规律的描述、认识和分析,往往可以归结为用常微分方程描述的数学模型的分析和研究。由此可知,它是数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渠道之一,它有着深刻而生动的实际背景,它从生产实践与科学技术中产生,而又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2.设计思路: 本课程适用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二年级本科生。本课程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内容:初等积分法;基本定理;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组;n 阶线性微分方程;定性理论与稳定性理论简介;一阶偏微分方程初步。 - 1 -

初等积分法主要讲解几类能用初等(积分)解法求解的方程类型及其求解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类型的解法,具有判断一个给定方程的类型和正确求解的能力。重点是求解方法,难点是识别方程的类型以及熟练掌握求解方法。 基本定理包括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解的延展定理,解对初值的连续依赖性定理和解的可微性定理,构成了常微分方程主要理论部分。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表明,若右端函数满足连续和利布希兹条件,则保证方程的解存在性与唯一性。它是常微分方程理论中最基本的定理,有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由于能求得精确解的方程不多,所以该定理给出的求近似解法就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解的延拓定理及解对初值的连续依赖性与可微性定理揭示了微分方程的重要性质。要求学生必需理解本章定理的条件和结论,掌握证明方法,能运用定理证明有关问题。重点是证明的思路和方法,特别是逐次逼近法,难点是贯穿定理证过程的利布希兹条件运用和证明过程中不等式技巧的把握;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组主要讲线性微分方程组的理论。线性微分方程组理论是微分方程理论中的重要部分,无论从实用的角度或从理论的角度来说,本章所提供的方法和结果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进一步学习常微分方程理论和其它有关课程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1)理解线性微分方程组解的存在与唯一性定理,熟练掌握逐步逼近法;(2)掌握线性微分方程组的一般理论,把握解空间的代数结构;(3)基解矩阵求法。一般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基解矩阵是难以通过积分求得,但当系数矩阵是常系数矩阵时,可以通过代数方法(Jordan标准型、矩阵指数)求出基解矩阵。重点掌握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空间结构和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难点是证明一阶齐次常微分方程组的解空间是n 维线性空间和一阶常系数齐次或非齐次微分方程组的求解。 - 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