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记录单
- 格式:ppt
- 大小:10.69 MB
- 文档页数:41
(⼀)病史 病史询问详见第⼆篇病案记录,但须注意下列⼉科特殊要求。
1.个⼈史 (1)胎⼉及围产期情况:胎次、产次、⾜⽉否;⽣产情况;出⽣年、⽉、⽇及出⽣时体重有⽆窒息、发绀、瘫痪、畸形,哭声响亮或微弱。
出⽣后有⽆出⾎、⽪疹、吸吮⼒如何。
母亲妊娠健康情况,有⽆感染史、⽤药、外伤史。
新⽣⼉或有相关疾病者应着重询问。
(2)喂养史:⼈乳或⼈⼯喂养(乳类或乳⽅内容),是否定时喂哺,有⽆溢奶或呕吐,并详询其性质及时间,增加辅⾷情况。
何时断奶,现在饮⾷情况,有⽆偏⾷、挑⾷。
2岁以内患⼉应着重询问。
(3)发育史:何时头能竖⽴、会笑、独坐、站⽴、⾏⾛;出⽛时间;何时会叫爸爸妈妈及说单句;家庭及学校⽣活能否适应;学习成绩如何。
3岁以内患⼉或有发育落后者应分别着重询问有关情况。
(4)⽣活习惯:起卧时间、活动、睡眠及⼤⼩便情况。
2.过去史 (1)传染病史:是否患过或接触过下列急慢性传染病:⿇疹、百⽇咳、猩红热、⽔痘、流⾏性腮腺炎、脑膜炎、脑炎、疟疾、伤寒、病毒性肝炎及结核等,记录发病年龄、经过、并发症及其结果。
注意肠道寄⽣⾍病史及驱⾍治疗效果。
[医学教育⽹搜集整理] (2)过敏史:药物(青霉素、磺胺药等)、⾷物(乳类、鱼虾、蛋等)或其他过敏史及其主要表现。
(3)预防接种史:百⽇咳、⽩喉、破伤风、伤寒、副伤寒、⼄型脑炎、⿇疹、脊髓灰质炎、流脑、卡介苗等预防接种年⽉及其反应;结核菌素试验实施年⽉及其结果。
如受过⾎清治疗,应叙述其时⽇、种类、及注射后反应。
3.家族史 (1)⽗母年龄、职业、及健康情况:是否近亲婚配,母亲⽣育次数,有⽆流产、早产、多胎或分娩过新⽣⼉溶⾎症婴⼉等。
(2)兄弟姐妹情况兄弟姐妹各⼏⼈,按顺序注明各⼈年龄及健康情况;如死亡,应叙述死因。
对家庭成员均须询问有⽆肝炎、结核、变态反应性疾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史。
(3)家庭环境:家庭经济情况,住房⾯积及卫⽣情况,⼈⼝是否拥挤,患⼉由何⼈照管。
(⼆)体格检查 详见医护记录篇体格检查项下。
儿科一般护理记录单内容儿科护理记录单是在儿科病房或儿科门诊中记录儿童护理情况的重要文件。
以下是一般儿科护理记录单的内容:1.儿童基本信息:包括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2.体征记录:记录儿童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包括儿童每日的朝觐、脉搏、呼吸次数、血压、体重、身高、头围等。
3.记录治疗情况:包括儿童所接受的各种医疗护理措施,如输液、给药、换药等。
4.描述儿童健康状况:记录儿童的合并症状、主诉、就诊经过等。
5.进食情况:记录儿童的饮食情况,包括进食的种类、量、频率以及是否有过敏反应等。
6.排泄情况:记录儿童的排尿和排便情况,包括排尿次数、大小便情况、排便质地、颜色等。
7.睡眠情况:记录儿童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8.洗澡情况:记录儿童的洗澡时间和方式。
9.活动情况:记录儿童的活动情况,包括体力活动、娱乐、康复训练等。
10.心理状况:记录儿童的情绪、行为等心理状况。
11.家属配合情况:记录家属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和配合情况。
12.护理措施:记录儿童所接受的各种护理措施,如病情观察、皮肤护理等。
13.医嘱执行情况:记录医嘱的执行情况,包括给药时间、途径、剂量等。
14.护理评估:记录儿童的护理评估结果,包括自理能力、疼痛评估等。
15.护理记录:护士对儿童护理过程中的一切操作和观察的记录,如疼痛评估、皮肤观察、特殊护理操作等。
以上内容是常见的儿科护理记录单内容,但实际使用中还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护理记录单的填写要准确、详细、规范,便于医护人员对儿童的护理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并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儿科护理记录单第一篇:儿科护理记录单儿科护理记录单填写说明1、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记录方式:在“T、HR、R、BP、SpO2”相应的栏目内书写测得的数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不需在其数字后面书写计量单位,如:T36.7HR80R18BP120/78SpO298。
2、意识:填写为清楚、嗜睡、模糊、昏睡、昏迷。
如患儿使用镇静剂无法判断意识状态,可写“镇静状态”。
3、瞳孔:根据瞳孔大小据实填写。
对光反射填写:存在、消失,如出现左、右瞳孔对光反射不一致的情况,则以斜杠分隔记录,斜杠的左上方反映左侧瞳孔的反射情况,右下方反映右侧瞳孔的反射情况。
4、呼吸支持及氧疗:记录呼吸机控制或辅助通气的相关参数;呼吸模式为SIMV、NPPV、CPAP、BiPAP等;FiO2记录呼吸机上设定的给氧浓度;气管插管深度是指气管导管平门齿或鼻孔口的刻度为准,无门齿的患儿以口唇为准;CPAP填写氧浓度,鼻导管填写氧流量。
5、静脉置管:填写PICC、CVC、留置针等置管类型,并注明静脉置管的部位。
在观察栏内记录穿刺、通畅、堵管、维护、拔针,异常情况在其他栏内如实描述,如异常表现、外渗面积及护理措施等。
6、入量:记录静脉输液、静脉注射、胃肠营养、进食、饮水等入量。
7、出量:记录尿量、大便、呕吐、咯血、痰液、胸/腹腔抽出液等。
8、出入液量的记录应当每24小时由夜班护士于7时总结1次,并将总量记录在体温单上前一天的相应的栏目中。
9、卧位:根据患儿的实际卧位填写,如平、左侧、右侧等。
10、空格栏:填写因病情需要持续观察的管道或专科病情观察的内容。
如:胃管、尿管、胸腔引流管、血糖等。
11、其他栏:未列出的观察项目,特殊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等均可记录在其他栏内。
12、因抢救急危患儿未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护士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补记的时间,补记时间应具体到分钟,补记内容完毕后,另起一行在“其他”栏内注明补记时间后签全名。
儿科护理会诊记录本1、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记录方式:在“T、HR、R、BP、SpO2”相应的栏目内书写测得的数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不需在其数字后面书写计量单位,如:T36.7 HR80 R18 BP120/78 SpO2 98。
2、意识:填写为清楚、嗜睡、模糊、昏睡、昏迷。
如患儿使用镇静剂无法判断意识状态,可写“镇静状态”。
3、瞳孔:根据瞳孔大小据实填写。
对光反射填写:存在、消失,如出现左、右瞳孔对光反射不一致的情况,则以斜杠分隔记录,斜杠的左上方反映左侧瞳孔的反射情况,右下方反映右侧瞳孔的反射情况。
4、呼吸支持及氧疗:记录呼吸机控制或辅助通气的相关参数;呼吸模式为SIMV、NPPV、CPAP、BiPAP等;FiO2记录呼吸机上设定的给氧浓度;气管插管深度是指气管导管平门齿或鼻孔口的刻度为准,无门齿的患儿以口唇为准;CPAP填写氧浓度,鼻导管填写氧流量。
5、静脉置管:填写PICC、CVC、留置针等置管类型,并注明静脉置管的部位。
在观察栏内记录穿刺、通畅、堵管、维护、拔针,异常情况在其他栏内如实描述,如异常表现、外渗面积及护理措施等。
6、入量:记录静脉输液、静脉注射、胃肠营养、进食、饮水等入量。
7、出量:记录尿量、大便、呕吐、咯血、痰液、胸/腹腔抽出液等。
8、出入液量的记录应当每24小时由夜班护士于7时总结1次,并将总量记录在体温单上前一天的相应的栏目中。
9、卧位:根据患儿的实际卧位填写,如平、左侧、右侧等。
10、空格栏:填写因病情需要持续观察的管道或专科病情观察的内容。
如:胃管、尿管、胸腔引流管、血糖等。
11、其他栏:未列出的观察项目,特殊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等均可记录在其他栏内。
12、因抢救急危患儿未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护士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补记的时间,补记时间应具体到分钟,补记内容完毕后,另起一行在“其他”栏内注明补记时间后签全名。
婴儿护理记录表
婴儿护理记录表可以记录婴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信息,比如喂养情况、睡眠情况、大小便情况、身体状况等。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婴儿护理记录表的示例:
日期喂养时间母乳喂养/奶粉喂养睡眠时间白天尿布更换次数夜间尿布更换次数大便次数体重/身高特殊情况/备注—————————
7:00, 10:00, 13:00, 16:00, 19:00 母乳喂养 12小时 6次 2次 2次 7斤/50cm 无特殊情况
7:00, 11:00, 14:00, 17:00, 20:00 母乳喂养 13小时 7次 3次 3次斤/51cm 无特殊情况
6:30, 12:00, 15:30, 18:30, 21:30 混合喂养(母乳+奶粉) 12小时 5次2次 1次斤/52cm 无特殊情况
在填写记录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或修改列。
此外,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相关信息,例如婴儿疫苗接种情况、身体状况等。
请注意,以上表格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
儿科肺炎护理记录单书写范文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儿科肺炎护理记录单书写范文,尽量满足您的需求:---#儿科肺炎,这可不是个小问题。
作为护理人员,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而护理记录单就是我们的“作战地图”,详细准确地记录着小患者们与病魔抗争的每一步。
就拿我前段时间护理的那个叫明明的小朋友来说吧。
明明刚入院的时候,小脸烧得通红,无精打采地靠在妈妈怀里,看着就让人心疼。
护理记录单的开头,当然是基本信息啦。
明明,男,5 岁,体重 20 公斤。
入院时间是[具体时间],主因“发热、咳嗽 3 天”入院。
接下来就是生命体征的记录。
刚入院那会儿,明明体温 39.5℃,这可把我们急坏了。
赶紧给他用上了退热贴,还嘱咐妈妈多给他喂水。
过了一个小时再量,体温降到了 38.8℃,但还是不低啊。
脉搏 120 次/分,呼吸 30 次/分,看起来这小家伙的身体正在努力和病魔作战呢。
然后是症状的描述。
明明咳嗽得很厉害,听着那一声声的咳嗽,感觉他的小胸膛都要被震破了。
咳嗽的时候还带着痰音,妈妈说他在家已经咳了好几天,晚上都睡不好觉。
我轻轻拍着明明的后背,希望能让他舒服一点。
饮食方面,明明因为生病,胃口特别不好。
中午的饭菜几乎没怎么动,就喝了几口粥。
这可不行,身体打仗得有“粮草”啊。
我就跟妈妈说,尽量给他准备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面条、馄饨什么的。
治疗过程也得详细记录。
医生给明明开了抗生素输液,还有雾化治疗。
输液的时候,明明特别害怕,小手紧紧地抓着妈妈,眼泪汪汪的。
我在旁边一直安慰他,给他讲小故事,分散他的注意力。
终于,针扎进去了,明明也慢慢安静下来。
雾化的时候,明明一开始不太配合,老是想把面罩拿下来。
我就耐心地告诉他,这是能让他快点好起来的“魔法雾气”,吸进去就不咳嗽了。
慢慢地,明明听话了,乖乖地做完了雾化。
下午的时候,明明的体温又升上去了,到了 39.2℃。
医生过来查看后,调整了治疗方案,加了一种退烧药。
我每隔半个小时就给他量一次体温,密切观察着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