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格式:docx
- 大小:28.60 KB
- 文档页数:5
2023级同济土木硕士培养方案引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土木工程硕士人才。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具备专业素养,2023级同济土木硕士培养方案制定了一系列的课程安排和学习要求。
一、培养目标2023级同济土木硕士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深厚的土木工程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熟悉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课程设置2023级同济土木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1.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土木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钢结构理论与设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设计、岩土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土木工程领域的核心理论和技术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专业基础。
2. 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研究方向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包括结构抗震与防灾、交通规划与设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水利工程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以拓宽专业视野。
3. 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工程实践、科研实践等,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实践项目,获得实际工程经验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学术论文2023级同济土木硕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完成一篇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要求学生在所选研究方向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能够提出创新性的观点或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论文完成后,学生需要进行答辩,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
四、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并通过学术论文答辩后,经学院教务委员会审核,授予土木工程硕士学位。
结语:2023级同济土木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深厚的土木工程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0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拟推荐人选经学生申请、各系推荐,由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会评,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科研成果以及公益服务情况,共评选出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拟推荐人选博士研究生14名,硕士研究生24名,博士新生国家奖学金1名,公示内容包括拟推荐人选名单和支撑材料明细,支撑材料明细表请详见网上公示(土木工程学院网站>土木工程学院2020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拟推荐人选公示)。
公示时间为2020年10月14日—2020年10月20日17:00,如有异议或投诉,请在公示时间期限内联系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土木工程学院
2020年10月14日。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工程系考博心得及真题在岩土在线论坛上转悠很长时间了,从这里得到了很多资料。
及时解决了我的很多问题,在此感谢各位兄弟姐妹!我是2009年考的博士。
由于是同济本校的,所以对土木工程学院的博士考试还有一定的了解。
有些人在考后会洋洋洒洒几千言,让后来人看起来那个累啊!在这里我废话不多说了,简简单单列一下心得体会,并附上手头上的历年真题!博士考试原则: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这边,特别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所以考试大纲上列出的课本,一定要买一本好好的看,仔仔细细的看。
考题中没有难题,全是考查基本概念。
各门功课的复习心得和要领(我是考的地下建筑工程系):1、英语课。
英语的题型有四种。
单选、阅读、翻译、作文。
单选、翻译、作文是拉不开分的,大家都差不多。
即便是我这个背过GRE的人,看到单选里的单词,还是有一半以上没见过。
所以,建议做好一本《考博英语100篇》就好了。
阅读50分,能保住30分。
其它三项怎么也能拿个20几分。
这样得分在55分左右,够了。
(按照理念的惯例,英语线在最低43~55分之间)2、弹性力学我不知道别人怎么复习的。
我在同济上研究生上这门课的时候,教授就说“这个地方是重点,考博会考得”。
所以,考试重点我还是抓的住的。
专业课,还是要理解概念,记住一定要概念清晰。
至于课本,推荐江理平的,而不是吴家龙的《弹性力学》。
吴家龙的太晦涩难懂了。
3、土力学除了必选的弹性力学,可以有一些别的选项。
大多数本校的选了〈地下结构〉,我则是选了〈土力学〉。
因为土力学出题的范围每年都是固定的。
我考得时候,有个同门推荐张振莹的〈土力学解题指导〉(大概是这个名字)。
考后,我想说“我操”“丫的,这哥们害苦我了”“复习偏了”。
还好我的土力学功底比较深,NND!关于土力学,只说一句话课本,课本足够。
就买大纲推荐的教材。
甚至题都不用做!关于复试外校的人,都很紧张。
其实你不用紧张,一般复试只是个过场。
教授们坐在一起,看看你不傻不痴呆的,就那么过了。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简介
何敏娟
【期刊名称】《教育改革与管理:研究生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1(000)001
【总页数】1页(P62)
【作者】何敏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
【相关文献】
1.同济大学医学院简介 [J],
2.肩负土木工程防灾的重任——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葛耀君 [J], 王军
3.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出版社联合推出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J],
4.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院简介 [J],
5.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暑期生产实习报告——徐汇滨江西岸传媒港)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实习单位:实习地址:实习时间:~目录一、实习目的 (3)二、项目简介 (3)I.上海西岸百度百科介绍 (3)II.西岸传媒港百度百科介绍 (4)III.工程进展 (4)三、小组成员及基本情况 (5)[四、实习内容总结 (6)I.基坑工程设计要点及重点施工技术 (6)1.地下连续墙 (8)2.土方开挖 (9)3.支撑 (10)4.降水 (12)II.基坑地下连续墙监测系统 (13)1.常规监测及监测手段 (13)-2.智慧感知无线传感器系统监测 (14)III.其他内容 (22)1.沉降后浇带的CAD图纸绘制及PPT专题制作 (22)2.参加公司例会 (24)3.参加公司BIM培训会议 (24)4.参加工地例会 (26)5.翻阅各地块设计图册整理数据 (26)五、个人感悟 (26)|一、实习目的1.能够在实际应用当中验证巩固深化学校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尝试运用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分析处理实际生产当中的问题。
2.获得相应的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的知识。
3.开拓视野,更深入的了解行业现状,了解实际当中工程的运作模式,加深对本专业的兴趣。
4.进一步接触社会,并在实习当中培养自己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项目简介I.上海西岸百度百科介绍,上海西岸位于徐汇滨江地区,岸线长约公里,面积约达平方公里,是上海中心城区内最具公共活力的滨水新城区。
作为上海“十二五”规划中的六大功能区之一,西岸以“规划引领、文化先导、产业主导”为总体开发思路,围绕“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西岸传媒港”、“上海梦中心”等功能性载体项目建设,目标打造汇集国内外顶尖文化艺术、信息传媒、创新金融、商贸、生活为一体的国际级滨水新城区,成为与巴黎左岸、伦敦南岸比肩的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II.西岸传媒港百度百科介绍西岸传媒港是上海市“十二五”六大重点开发区域之一——徐汇滨江地区开发建设的重要先导项目,位于龙耀路、龙腾大道南侧,规划地上面积53万平方米,地下面积约46万平方米,已入驻企业包括上海梦中心、湘芒果、腾讯等。
同济大学土木学院导师信息表同济大学土木学院硕士导师信息表(资料来源:同济研究生院网站)1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刘妙龙男1944.06教授土木学院2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周炳中男1959.10副教授土木学院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石忆邵男1963.09教授土木学院4岩土工程孙钧*男1926.09教授土木学院5岩土工程周健男1957.10教授土木学院6岩土工程杨敏男1960.05教授土木学院7岩土工程袁聚云男1960.09教授土木学院8岩土工程高广运男1961.10正高工土木学院9岩土工程李镜培男1963.12教授土木学院10岩土工程姚笑青女1964.02副教授土木学院11岩土工程赵春风男1964.04教授土木学院12岩土工程楼晓明男1965.02副教授土木学院13岩土工程蒋明镜男1965.03研究员土木学院14岩土工程黄茂松男1965.05研究员土木学院15岩土工程艾智勇男1966.10副教授土木学院16岩土工程熊巨华男1966.10副教授土木学院17岩土工程钟才根男1966.11副教授土木学院18岩土工程马险峰男1972.02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9岩土工程钱建固男1972.10副教授土木学院20岩土工程陈宝男1973.10副教授土木学院21岩土工程梁发云男1976.03副教授土木学院22结构工程沈祖炎*男1935.06教授土木学院23结构工程钱若军男1945.10研究员土木学院24结构工程朱慈勉男1947.07教授土木学院25结构工程苏旭霖男1948.03正高工土木学院26结构工程马人乐男1951.06教授土木学院27结构工程许强男1951.11教授土木学院28结构工程金国芳女1952.07研究员土木学院29结构工程吕西林男1955.01教授土木学院30结构工程刘祖华男1955.09教授土木学院31结构工程陈以一男1955.12教授土木学院32结构工程巢斯男1956.11正高工土木学院33结构工程苏小卒男1956.11教授土木学院34结构工程陈世鸣男1957.04教授土木学院35结构工程郑毅敏男1957.06正高工土木学院36结构工程程才渊男1957.08副研究员土木学院37结构工程丁洁民男1957.09研究员土木学院38结构工程罗永峰男1957.10教授土木学院39结构工程李杰男1957.10教授土木学院40结构工程陆洲导男1957.11教授土木学院41结构工程屈文俊男1958.11教授土木学院42结构工程钱江男1960.01教授土木学院43结构工程祁德庆男1960.09副教授土木学院44结构工程邓洪洲男1960.11教授土木学院45结构工程周德源男1960.11教授土木学院46结构工程周建民男1961.02副教授土木学院47结构工程李杰男1961.02副教授土木学院48结构工程程尧舜男1961.04副教授土木学院49结构工程童乐为男1961.05教授土木学院50结构工程张建荣男1962.05教授土木学院51结构工程周克荣男1962.07教授土木学院52结构工程熊学玉男1962.08教授土木学院53结构工程邓长根男1962.08教授土木学院54结构工程余绍锋男1962.10副教授土木学院55结构工程施卫星男1962.10教授土木学院56结构工程李国强男1963.02教授土木学院57结构工程顾祥林男1963.04教授土木学院58结构工程邹祖军男1963.05副教授土木学院59结构工程赵鸣男1963.05副教授土木学院60结构工程何敏娟女1963.07教授土木学院61结构工程吴晓涵男1964.01副研究员土木学院62结构工程赵晓林男1964.01教授土木学院63结构工程王人鹏男1964.02副研究员土木学院64结构工程熊海贝女1964.06副教授土木学院65结构工程胡克旭男1964.11教授土木学院66结构工程罗烈男1965.04副教授土木学院67结构工程吴明儿男1965.04副教授土木学院68结构工程朱玉华女1965.09副教授土木学院69结构工程匡志平男1965.11教授土木学院70结构工程吴善能男1966.02副教授土木学院71结构工程吕凤梧男1966.10副教授土木学院72结构工程卢文胜男1967.03教授土木学院73结构工程赵斌男1967.10副教授土木学院74结构工程肖建庄男1968.02教授土木学院75结构工程余琼女1968.02高级工程师土木学院76结构工程张晓光男1968.06高级工程师建筑设计院77结构工程吴宇清男1969.05副教授土木学院78结构工程鲁亮男1969.11副教授土木学院79结构工程沈之容男1970.03副教授土木学院80结构工程薛伟辰男1970.10教授土木学院81结构工程李元齐男1971.05教授土木学院82结构工程蒋首超男1971.08副研究员土木学院83结构工程孙飞飞男1971.09副教授土木学院84结构工程谢强男1971.11副研究员土木学院85结构工程陈隽男1972.04副教授土木学院86结构工程赵宪忠男1972.05副教授土木学院87结构工程蒋欢军男1973.09副研究员土木学院88结构工程张伟平男1973.10副教授土木学院89结构工程陈素文女1974.02副教授土木学院90结构工程李培振男1975.02副研究员土木学院91结构工程陈建兵男1975.08副教授土木学院92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楼梦麟男1947.08教授土木学院93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罗奇峰男1948.01教授土木学院94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翁大根男1952.10研究员土木学院95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傅公康男1954.10教授土木学院96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李遇春男1962.02副研究员土木学院97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陈清军男1963.04教授土木学院98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韩新男1967.10副研究员土木学院99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翟永梅女1968.07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00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任晓崧男1968.10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01桥梁与隧道工程范立础*男1933.06教授土木学院102桥梁与隧道工程项海帆*男1935.12教授土木学院103桥梁与隧道工程陈德伟男1956.03研究员土木学院104桥梁与隧道工程吴定俊男1956.12教授土木学院105桥梁与隧道工程葛耀君男1958.06教授土木学院106桥梁与隧道工程王刚男1958.08教授土木学院107桥梁与隧道工程李国平男1958.10教授土木学院108桥梁与隧道工程吴迅男1958.11教授土木学院109桥梁与隧道工程魏红一女1961.03教授土木学院110桥梁与隧道工程凌知民男1961.05副教授土木学院111桥梁与隧道工程吴冲男1962.07教授土木学院112桥梁与隧道工程袁万城男1962.10研究员土木学院113桥梁与隧道工程陈惟珍男1962.11教授土木学院114桥梁与隧道工程王君杰男1962.12研究员土木学院115桥梁与隧道工程肖汝诚男1962.12教授土木学院116桥梁与隧道工程刘玉擎男1962.12副教授土木学院117桥梁与隧道工程程纬男1963.06副教授土木学院118桥梁与隧道工程陈艾荣男1963.07教授土木学院119桥梁与隧道工程李建中男1963.07教授土木学院120桥梁与隧道工程顾萍女1963.08副教授土木学院121桥梁与隧道工程孙利民男1963.11教授土木学院122桥梁与隧道工程石雪飞男1964.05教授土木学院123桥梁与隧道工程马坤全男1964.09副教授土木学院124桥梁与隧道工程徐利平男1964.09正高工建筑设计院125桥梁与隧道工程朱乐东男1965.06研究员土木学院126桥梁与隧道工程徐栋男1966.06教授土木学院127桥梁与隧道工程孙建渊男1966.06副教授土木学院128桥梁与隧道工程张启伟男1966.11教授土木学院129桥梁与隧道工程贾丽君女1967.01高级工程师土木学院130桥梁与隧道工程李映女1968.05高级工程师建筑设计院131桥梁与隧道工程罗喜恒男1969.12高级工程师建筑设计院132桥梁与隧道工程叶爱君女1970.04教授土木学院133桥梁与隧道工程周志勇男1971.06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34桥梁与隧道工程王志强男1971.06副教授土木学院135桥梁与隧道工程程进男1971.07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36桥梁与隧道工程李方元男1972.10副教授土木学院137桥梁与隧道工程丁泉顺男1973.12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38桥梁与隧道工程杨詠昕男1974.09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39桥梁与隧道工程孙智男1977.02副教授土木学院140土木工程施工应惠清男1946.11教授土木学院141土木工程施工徐伟男1954.09教授土木学院142土木工程施工徐蓉女1964.12副教授土木学院143土木工程施工韩兵康男1965.03副教授土木学院144土木工程施工吴水根男1965.09高级工程师土木学院145土木工程施工席永慧女1965.12副教授土木学院146土木工程施工马锦明女1970.07副教授土木学院147风工程陈镕男1944.11研究员土木学院148风工程顾明男1957.08研究员土木学院149风工程陈伟男1960.04研究员土木学院150风工程薛松涛男1963.12教授土木学院151风工程全涌男1971.07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52风工程黄鹏男1974.04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53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杨林德男1939.12教授土木学院154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张庆贺男1944.10教授土木学院155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陶履彬男1949.04教授土木学院156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陆浩亮男1949.04教授土木学院157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唐忠德男1949.09正高工土木学院158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李永盛男1951.01教授土木学院159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束昱男1951.09正高工土木学院160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胡向东男1961.02副教授土木学院161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朱合华男1962.10教授土木学院16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贾坚男1963.01正高工土木学院163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袁勇男1963.02教授土木学院164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夏才初男1963.08教授土木学院165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汤永净女1965.02副教授土木学院166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彭芳乐男1965.09研究员土木学院167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刘国彬男1966.05教授土木学院168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黄宏伟男1966.09教授土木学院169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廖少明男1966.10副教授土木学院170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张子新男1967.01教授土木学院171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王璇男1968.05副教授土木学院17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丁文其男1969.11教授土木学院173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刘学增男1971.09高级工程师建筑设计院174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蔡永昌男1972.12副教授土木学院175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谢雄耀男1972.12副教授土木学院176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张冬梅女1975.01副教授土木学院177土木工程计算机仿真谢步瀛男1950.05教授土木学院178土木工程计算机仿真董冰男1956.06副教授土木学院179土木工程计算机仿真张其林男1962.07教授土木学院180水文学及水资源周念清男1964.07教授土木学院181水工结构工程李南生男1960.11教授土木学院182水工结构工程徐连民男1963.02副教授土木学院183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刘曙光男1962.09教授土木学院184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郑永来男1964.09副研究员土木学院18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匡翠萍女1966.03研究员土木学院186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须鼎兴男1948.06副教授土木学院187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鲍峰男1959.08教授土木学院188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陈义男1960.03教授土木学院189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潘国荣男1960.11教授土木学院190大地测量学及测量工程沈云中男1962.11教授土木学院19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胡丛玮男1963.01副教授土木学院192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伍吉仓男1963.10教授土木学院193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王解先男1963.10教授土木学院194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李全海男1964.02教授土木学院195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楼立志男1971.11副教授土木学院196摄影测量与遥感李荣兴男1959.04教授土木学院197摄影测量与遥感程效军男1964.12教授土木学院198摄影测量与遥感邵永社男1966.05副教授土木学院199摄影测量与遥感叶勤女1970.01副教授土木学院200摄影测量与遥感林怡女1970.04副研究员土木学院201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王卫安男1960.12教授土木学院202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姚连璧男1964.04教授土木学院2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童小华男1971.02教授土木学院204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刘春男1973.02副教授土木学院205地质工程卢耀如*男1931.05教授土木学院206地质工程董炳炎男1948.08副教授土木学院207地质工程沈明荣男1951.01教授土木学院208地质工程唐益群男1952.08教授土木学院209地质工程唐世栋男1952.12副教授土木学院210地质工程胡展飞男1956.03教授土木学院211地质工程叶为民男1963.04教授土木学院212地质工程叶观宝男1964.10教授土木学院213地质工程徐超男1965.09教授土木学院214地质工程张雷男1967.12副教授土木学院215地质工程石振明男1968.03副教授土木学院216地质工程王建秀男1971.04副教授土木学院217地质工程陈建峰男1972.09副教授土木学院218地质工程黄雨男1973.04副教授土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