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l反相器工作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435.02 KB
- 文档页数:27
TTL反相器的工作原理
TTL反相器是数字逻辑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用来反转输入信号的
逻辑状态,即将输入的高电平信号变为低电平,低电平信号变为高电平。
TTL反相器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主要依靠晶体管的工作状态来实现信号
的反转。
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NPN型晶体管的基极电压低于发射极电压,
从而导通,将输出信号拉低;而PNP型晶体管的基极电压高于发射极电压,处于截止状态,输出信号变为高电平。
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NPN型晶体管的基极电压高于发射极电压,
处于截止状态,输出信号变为高电平;而PNP型晶体管的基极电压低于发
射极电压,导通,输出信号拉低。
总的来说,TTL反相器利用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状态,实现了输入信
号的反转,从而输出一个与输入信号逻辑相反的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TTL反相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输入输出电平的
匹配,以免信号失真或产生干扰。
同时,需要注意控制输入信号的变化速度,以确保输出信号的正确性。
在设计电路时,也需要考虑晶体管的参数
和工作点,以确保反相器的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TTL反相器具有简单、实用的工作原理,可以实现高效的
信号反转功能,是数字逻辑电路中常用的元件之一。
第2章 集成门电路53图2.4.9 TTL 与非门输出特性① 灌电流工作情况。
当与非门输出端带几个同类型的与非门时,在驱动门输出为低电平的情况下,该门的VT 5饱和,VT 3、VT 4截止。
因此,每个负载门将有输入低电平电流I IL 流向驱动门的VT 5。
这些向驱动门流入的电流称为灌电流。
随着负载门的个数增加,灌电流增大,将使输出低电平升高。
因前面提到过输出低电平不得高于U OL(max) =0.4V 。
因此,把输出低电平时允许灌入输出端的电流定义为输出低电平电流I OL ,这是门电路的一个参数,产品规定I OL =16mA 。
由此可得出,输出低电平时所能驱动同类门的个数为 OL OL IL I N I = (2.4.7)其中,N OL 称为输出低电平时的扇出系数。
② 拉电流工作情况。
在驱动门输出为高电平的情况下,该门的VT 5截止,VT 3、VT 4导通。
驱动门将有输出电流流向负载门。
这些由驱动门流出的电流称为拉电流。
由于拉电流是负载门的输入高电平电流I IH ,所以随着负载门的个数增加,拉电流增大,将使驱动门的输出高电平U OH 降低。
前面提到过输出高电平不得低于U OH(min)=2.4V 。
因此,把输出高电平时允许拉出输出端的电流定义为输出高电平电流I OH ,这也是门电路的一个参数,产品规定I OH =0.4mA 。
由此可得出,输出高电平时所能驱动同类门的个数为 OH OH IH I N I = (2.4.8)其中,N OH 称为输出高电平时的扇出系数。
一般N OL ≠N OH ,常取两者中的较小值作为门电路的扇出系数,用N O 表示。
对于TTL “与非”门,通常N O ≥8。
2.4.3 TTL 反相器、或非门、与门、或门、与或非门和异或门1.TTL 反相器(1)电路组成及其符号图2.4.10所示为TTL 的典型电路图,它由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3部分组成。
输入级是由VT 1和R 1组成,中间级是由VT 2、R 2和R 3组成,输出级则由VT 3、VT 4、R 4和VD 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