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原生动物
- 格式:ppt
- 大小:12.86 MB
- 文档页数:89
教案示例第一章原生动物教学重点: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2、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草履虫的消化、吸收、排泄、应激性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讲述赤潮发生的原因以及疟疾这种疾病的发现过程,此处的讲述可参考扩展资料中的两篇文章(赤潮的元凶—夜光虫和疟原虫—疟疾的罪魁祸首)。
教师接着向同学讲述:赤潮的发生和疟疾的传播都是与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小动物分不开的,我们把这些动物称为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大约有3万多种,分布很广,有自由生活的种类(海水、淡水、空气中),也有寄生生活的种类。
下面我们以原生动物中的代表——草履虫为例,来研究一下它的形态和结构。
讲授新课:1、草履虫形态和运动讲授新课前,向学生播放有关草履虫的影片(视频文件-草履虫),先让学生获得一些草履虫的感性知识。
然后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草履虫培养液,让学生置于透光的背景中用肉眼观察试管中草履虫培养液:那些个体微小、能够移动的小白点就是草履虫,提问:大家仔细观察草履虫在试管中培养液的分布特点?(培养液上层的草履虫的密度较大),教师接着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培养液的表层水中溶解的氧较多),教师可继续提问让学生理解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要取培养液的表层。
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为了避免草履虫在视野中跑得太快,可以想什么办法阻止它。
为什么要把少许棉花纤维放在滴有培养液的载玻片上?在学生观察装片的同时,请学生把观察到的草履虫的画在纸上。
观察实验结束后,教师展示草履虫形态的图片并通过评价学生画的草履虫的形态提问:草履虫有多大?(仅有0.3mm)形状像什么?怎样区分它的前端和后端?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给出正确的答案。
2、草履虫结构和生活教师展示教科书中的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示意图模式图,教师提问:草履虫的身体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它的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具体介绍草履虫的身体是由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教师要强调草履虫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简述题:(1)原生动物门有哪些主要特征特征:(一)身体由单细胞构成,由细胞器或胞器或类器官完成各种生活机能。
(二)以运动胞器来完成运动:鞭毛、纤毛、伪足。
(2)原生动物门最基本、最重要的是哪几个纲各纲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是什么鞭毛纲,特征:1、运动:以鞭毛为运动胞器2、营养方式:有光合营养、渗透营养和吞噬营养3种。
3、繁殖: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分裂,有性繁殖为配子结合或整个个体结合。
环境条件不良时能形成包囊。
代表动物:绿眼虫…肉足纲,特征:1、运动器官--伪足2、体表为质膜,胞质分化明显。
3、繁殖:无性生殖:二分裂;有的具有性生殖;形成包囊极为普遍。
代表动物:大变形虫孢子纲,特征:1、均寄生生活;无运动器官或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以鞭毛或伪足为运动器。
2、具顶复合器。
功能不详。
3、营养方式为异养。
4、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
无性世代在脊椎动物体内(裂体繁殖),有性世代在无脊椎动物体内(配子生殖)。
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纤毛纲,特征:1、运动器官--纤毛。
'2、结构复杂,分化最多3、生殖:无性--横二分裂;有性--接合生殖。
4、细胞核有两种类型:大核(营养)和小核(繁殖)。
5、营养方式为异养代表动物:大草履虫(3)杜氏利什曼原虫和间日疟原虫各引起人类什么疾病各引起黑日病,疟疾。
综述题:(1)综述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及防治原则。
间日疟原虫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世代在人体内,有性世代在雌按蚊体内。
★在人体内:进行裂体生殖,在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发育。
★在雌性按蚊体内:进行有性的配子生殖和无性的孢子生殖。
寄主有两个:人和雌性按蚊,借按蚊传播。
防治:治病(奎宁),灭蚊。
(2)简述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如何理解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等、最原始、又是比较复杂的一类动物1、主要特征:(一)身体由单细胞构成,由细胞器或胞器或类器官完成各种生活机能。
(二)以运动胞器来完成运动:鞭毛、纤毛、伪足。
第一章原生动物教学目的1.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
2.了解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继续培养学生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能力。
教学重点1.动物的特征。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1.使用显微镜观察活的草履虫。
2.草履虫的呼吸、食物泡的形成、养料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
知识总结原生动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身体一般只由一个细胞组成。
草履虫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
它的形状像倒转的草鞋,身体长圆形,在载玻片上靠近草履虫培养液的一端滴一滴清水,用解剖针把培养液和清水沟通起来。
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聚集在哪一边?由是可知道草履虫具有应激性。
而植物并不具备这样的特性。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看到草履虫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
对照挂图或课本上的草履虫结构图辨认:草履虫的纤毛、口沟、大核、小核、伸缩泡等结构。
1.运动:依靠纤毛摆动,旋转前进。
除极少数低等藻类外(如衣藻),一般2.消化:从外界环境摄取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在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并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滚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体外。
这种消化方式属于细胞内消化。
(植物有叶绿素能制造有机养料)3.呼吸:通过表膜进行呼吸。
水中氧气通过表膜进入细胞质,体内有机物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表膜排出,释放的能量4.排泄:前后两个伸缩5、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第二章腔肠动物教学目的1.了解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认识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3.了解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了解水螅的采集和观察方法,掌握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水螅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1.水螅的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2.水螅神经网的无定向传导。
知识讲解一、水螅让学生对照水螅结构图叙述。
要求按从上到下、从外向内的顺序说出水螅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第一章原生动物部分课后练习题选择题:1.原生动物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A.排除代谢废物B.排除多余水分C.气体交换D.吸收营养2.衣滴虫的有性生殖为()A.配子生殖B.接合生殖C.复裂生殖D.出芽生殖3.大草履虫生活的环境为()A.洁净、缓流的淡水中B.有机质丰富、缓流的淡水中C.有机质丰富、水流急的淡水中D.洁净、水流急的淡水中4.痢疾内变形虫侵入人体的形态为()A.小滋养体B.大滋养体C.四核包囊D.鞭毛体5.间日疟原虫侵入人体的形态为()A.动合子B.裂殖子C. 子孢子D.大滋养体6.多核大球型有孔虫的生殖为()A.孢子生殖B.二裂生殖C.配子生殖D.复裂生殖7.原生动物完成呼吸作用的细胞器为()A.纤毛与鞭毛B.表膜C.伸缩泡D.溶酶体8.下列原生动物中无性生殖为出芽生殖的是()A.大草履虫B.足管虫C.疟原虫D.绿眼虫9 .下列哪一项是原生动物的共有特征( )A.身体微小,全部营寄生生活的单细胞动物B.身体微小,全部水生的单细胞动物,营养方式多样化C.身体微小,分布广泛的单细胞动物,营养方式多样化D.身体微小,全部自由生活的单细胞动物,营养方式多样化填空题10.原生动物的身体是由_______构成的。
它们靠_____进行呼吸和排泄,以_____和______来完成消化功能,由于这些细胞器具有多细胞动物_____的类似作用,故称这些细胞器为____。
11.绿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运动细胞器分别为____、____和____。
12.草履虫的大核又称___核,它控制细胞的_____。
小核又称___核,它控制细胞的_______。
13.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多样,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营养。
大变形虫属于_______营养。
14 .间日疟原虫有两个宿主,在人体内进行_____和____生殖前期,在按蚊体内进行____和____生殖,一般认为,____是疟原虫的终末宿主。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们的主要特征整个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
身体微小原始性(无论是形态结构还是生理功能在各类动物中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反映了动物界最早祖先类型的特点。
)有特殊的适应性群体单细胞动物2、四个纲的主要特征(1)鞭毛纲以鞭毛为运动器官,它是能运动的细胞表面突起,受核控制。
(2)肉足纲以伪足为运动器,伪足有运动和摄食的机能,且形态各异。
(3)孢子纲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以鞭毛或伪足为运动器。
(4)纤毛纲以纤毛为运动器,纤毛比鞭毛短,数目多,运动时节律性强。
3、草履虫的结构形态特征结构和功能●表膜:包被草履虫体表的膜,即细胞膜、质膜分三层:最外层膜连续覆盖在体表和纤毛上中间层和内层膜形成表膜泡镶嵌系统表膜上有纤毛和口沟纤毛:为细胞质的丝状突起,是草履虫的运动器官。
纤毛的基部有复杂的微管纤维网,控制和协调纤毛是运动。
原生动物的纤毛、鞭毛与高等动物的精子鞭毛具有相同的结构:由9+2双联体微管纤维组成。
口沟:从草履虫身体后端开始,在表膜上一条斜沟伸向身体中部的沟。
沟的未端为口。
●细胞质:分成外质和内质二部分┌外质:为表膜下面的一薄层,较透明。
剌丝泡分布在外质中。
剌丝泡:为纺缍形小杆状结构,有小孔开口于表膜。
当受到外来刺激时,能释放出内含物,吸水后聚合成丝,能麻庳敌害,有防御功能。
└内质:内含颗粒状结构,有流动性。
有许多重要结构分布在内质中:食物泡:散布在内质中的许多泡状结构。
食物泡的形成、食物泡的消化功能泡伸缩和收集管:位于内外质的交界处,2组,身体前后半部的中部各一对。
功能: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草履虫体内水分来源:A.大部分由外界通过表膜渗透进来。
B.一部分随食物经胞口和食物泡进入细胞质。
C.小部分为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水。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有二种大核:一个,肾形,位于胞咽附近。
功能:主管营养代谢、细胞分化,称为营养核。
小核:一个或多个,位于大核凹陷处。
动物学考试大纲生物竞赛必备动物行为纲要生物竞赛必备动物行为纲要动物学考试大纲第一章原生动物门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明确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基本掌握原生动物各纲及代表动物的特征和与人类的关系。
第一节原生动物门的概述一、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一)生活方式、分布、形态及大小(二)营独立生活的单细胞有机体、由细胞内部分化的细胞器来完成所有生理机能。
(三)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群体种类。
二、原生动物的分类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各纲特征比较。
第二节鞭毛纲一、代表动物:绿眼虫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与机能特点,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二、纲的主要特征:鞭毛(亚显微结构)、营养、繁殖等。
三、重要种类:衣滴虫、盘藻、空球藻、杂球藻、领鞭毛虫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夜光虫、利什曼原虫的结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第三节肉足纲一、以变形虫为代表说明肉足纲的主要特征二、重要种类:痢疾内变形虫、有孔虫、放射虫构造特点第四节孢子纲一、以间日疟原虫为代表说明孢子纲的主要特征二、重要种类:艾美球虫、蚕微粒子第五节纤毛纲一、代表动物:大草履虫的生活习性、大小形态、结构与机能;纤毛的结构及运行,激应性、伸缩泡的亚显微结构及排泄、核的分化及功能。
二、主要特征:纤毛、结构复杂、大核与小核、繁殖三、重要种类:草履虫、钟形虫、喇叭虫、棘尾虫、游仆虫、小瓜虫、车轮虫及其危害。
第六节原生动物的生态与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第七节原生动物的系统发展第二章个体发育与系统发展掌握动物个体发育的各主要阶段;了解个体发育与系统发展的关系及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
第一节动物的繁殖和个体发育一、繁殖及繁殖方式(一)繁殖概述(二)繁殖方式二、个体发育(一)胚前期(二)胚胎发育(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三胚层分化)(三)胚后发育(直接和间接发育)第二节个体发育与系统发展一、个体发育与系统发展的概念二、生物发生律及其对了解动物类群间关系的意义第三节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第三章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海绵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了解海绵动物在动物界的地位。
第一章原生动物教课方案 _高中生物教课方案第一章原生动物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知识目标:认识草履虫的形态构造特色和生理特色;认识原生动物门的特色和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经过组织学生察看草履虫的形态和构造,以及做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培育学生实验操作和剖析解说实验结果的能力。
感情目标:经过学习原生动物门的特色,向学生浸透进化论的思想;经过认识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要点、难点剖析1.草履虫的形态构造及生理特色是本节教课的要点,因为:(1)本章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从书籍上学习到动物学的知识。
按着达尔文的进化看法,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
经过解说原生动物的代表——草履虫的形态构造及生理特色,使学生认识最原始的动物所拥有的特色,可为后续知识的学习确立优秀的基础。
(2)经过要点内容的解说,还可以够使学生认识到:细胞不单是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组成动物体的基本单位。
可是动物细胞是有别于植物细胞的。
对照二者的同样点和不同点,能够加深对细胞构造的认识,使学生在稳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3)草履虫固然是低等动物,但它有着与高等动物同样的营养方式——异养。
经过实验观察还可以够知道,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反响敏捷。
总结草履虫生理活动特色,对照植物体的生理活动特色,能够加深学生对动物与植物实质特色的理解。
2.草履虫对营养物质的汲取和代谢终产物的排出是本节教课内容的难点,因为:(1)动物的营养方式与植物的营养方式不同样。
动物一定从外界摄入现成的有机物。
草履虫的食品主假如:水中的细菌及其余小的生物和腐化的有机物。
这些食品靠草履虫口沟处纤毛的摇动,齐集到口沟处的胞口,由胞口进入管状的胞咽,在胞咽的尾端渐渐形成食品泡。
当食品泡足够大时,就从胞咽处零落,落入草履虫的细胞质中。
食品泡跟着细胞质的流动,在体内沿必定的方向运转着。
最先从草履虫身体的后端向前挪动,再以前端向后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