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范文之白描手法作文段落

作文范文之白描手法作文段落

白描手法作文段落

【篇一:片段作文之景物描写】

片段作文之景物描写

【题型示例】

日月星晨是天空的自然现象。它们五光十色,千变万化,我们要学

会捕捉典型景象。像画家画速写那样,抓住不同时间,不同季节,

不同地域的典型天象进行观察和描写。请你采用捕捉典型的方法,

写一段150字的关于云彩的文字,要求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0分)答案示例:

我忽然发现一道蓝光,像探照灯射出来的光柱一样,从天边射向天空。这时,我才注意到瓦蓝瓦蓝的天空上,有许多形状不一的云朵。啊,这朵像巍峨的大山;那朵像密集的树林;挨着树林的那朵像威

风凛凛的“老虎”;天边的那朵像温顺可爱的“小花猫”真是形态万千。一会儿,云朵汇集成一大团,像一只正要下海的“大海龟”。“大海龟”前面的云像汹涌澎湃的海水。“大海龟”的前脚刚伸进海水里,后脚

还留在海滩上,短短的尾巴微微向上翘。我越看越出神,可是,不久,“大海龟”不见了,它融进了汹涌澎湃的“海水”里?? 解析:

重点抓住云彩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特点,进行具体细微的描绘,

先写云彩的形态,后写云彩的变化,把晚霞描绘得栩栩如生。

【解题攻略】

一.什么是景物描写?

所谓景物描写,就是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包括社会环境)。景

物描写有比较广泛的内容,它一般包括大地山川、城乡村镇、路桥

建筑、日月星辰、风雷云霞、露雪雾霜、花草树木、春夏秋冬??以

及这些景物的交错组合就构成了景物描写的对象。

诗人用美妙鲜明的形象与摄人心魄的韵味描摹意象,抒发情感,感

动读者;画家以鲜活灵动的画面与扣人心弦的诗意再现景物,展现

魅力,感化观众;作家因绘声绘色的情状与逼真传神的语言渲染气氛,刻画神韵,感染读者??这些艺术家笔下的“意象”“画面”“情状、

气氛”简而言之,就是“景物”。

景物描写在我们在作文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在写作

训练中必须认真对待。

二.景物描写方法

写景的文章是指以描写有代表性的自然现象、自然环境等为主的文章。写景离不开描写,描写是写好景物的最关键的、最主要的手段,现在我们就“描写”谈谈景物描写的技法。

描写景物,首先要注意观察。只有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才能把握

景物的特点。将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是作者用一双慧眼细致观察

的结果。当然这只是第一步,这也只是感性认识。最主要的还是要

想办法把观察到的“物”采用什么办法“拍摄”下来,这样我们就必须

借助“描写”这一技法。

描写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就是指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

的形态、特征、状貌、情态作具体的描摹与刻画,使读者对描写对

象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描写抓住事物的形状、神态、声音、色彩、气味、质地等进行摹写、描绘,使“其面目精神跃然纸上,勃

勃欲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1、白描:精练

质朴、单纯明快

白描本是绘画之一法,它全部用线条勾勒,不假色彩,单纯明快,

用在文学作品之上,成为描写的一种手法,它是指用经济的笔墨,

精练质朴的文字对事物进行描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鲁迅把这种方法归纳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

弄。”(《作文秘诀》)它不加修饰形容,不加铺张扬厉,虽着墨不多,却能穷形而尽相。许多名家大师,都把白描当作常用的方法。

白描重在写意传神,很少用比喻。白描手法的关键在于逼真地刻划

事物的本来面貌,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同时要求语言准确、简洁、不能写得过繁过细。这就要求作者具有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敏锐的洞

察力,同时具备简练、质朴的语言准确描摹事物的能力。

[例文1]

下面请看鲁迅《故乡》中的第一段文字:

时间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从篷隙里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

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段历来被评论家视为不同凡响的精彩描绘,却是不作任何修饰渲

染的直来直去的文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瑰丽的修饰,没

有比兴的手法,但“故乡”严冬的时令、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

苍黄的天色、萧索的原野等等自然景物却如画面般展现在我们眼前。 [例文2]

下面是邓刚《迷人的海》中对大海的精彩描绘:

这边的火石湾,才是真正的海,刀一样直切下来的陡岸,全是坚硬

的火石,像一道金灿灿的屏障,贴着这陡岸直拔上去的是高高耸立

着的火石山,在这刀削的陡岸中间,有一道豁口,下面有五十步长,五十步宽的小天地,铺着黄橙橙的鹅卵石。……豁口两侧的石壁轰

轰地响着。迸碎的浪花从两面齐往豁口处喷洒,透着白光,现出一

闪即灭的七彩光环。

这里的海岸陡峭、险峻,海浪撞击石山,景色奇丽壮观。对火石山

的描绘几乎全是白描的写法(只有一个比喻句),你看将火石湾的“岸”的形状,“中间的豁口”的长宽、色彩以及“浪花”的声响、形态

等都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人们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文3]

请看下面学生习作《春之随笔》里面的一段话:

早晨,我们几个小伙伴,拿着自己做的精致的风筝,迈着高兴的脚步,赶往长江边。一路上,春的风景美不胜收,有花,有草,有树;有鸟,有蜂,有蝶……瞧!那边粉里透红的是桃花,金光灿灿的是

油菜花,还有那十里飘香的茉莉花……看,这边刚刚从土里钻出来

的小草,嫩嫩的,绿绿的,亮亮的。这小草不正好象征了人的生命吗?远望,大片的树林,郁郁葱葱,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一段文字并没有用很精致的语言来进行刻意的雕琢,而是用粗线

条的勾勒,完全是实景拍摄,可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有花、有草、有树;有鸟、有蜂、有蝶??”的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浓浓的春

光写意图;特别是后面对“花”的具体描述,更给人“色、香、

味”俱全的感觉。

2、比喻、拟人:生动鲜活、熠熠生辉

这里讲的是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段进行描写的技法,也就是“工

笔描写”。用这种方法写景,会使事物更明朗、形象、生动,从而产

生强烈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当代著名散文家秦牧有一句话

说得好:“精彩的比喻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发生奇

特的变化。”的确,比喻与拟人均能化平淡为生动,化呆板为鲜活,

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但我们在运用这种描写方法时特别要注意:首先讲究内在联系:比喻、拟人都要注意所比、所拟双方的内在联系与相同、相似点;更

要注意比、拟区别:比喻重在“喻”,即用甲事物去喻乙事物,甲、

乙两事物一主一从,而且一般都有比喻词;比拟重在“拟”,即将甲

事物直接当作乙事物来写,甲乙事物浑然一体,没有主从之分。

(1)以物喻物 [例文4]

请看下面梁衡《夏》中的一段: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

锅冷水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

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的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

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这段文字,作者紧扣景物,通过恰切的比喻,展现了由暮春到初夏、盛夏的次第变化;你看它用“炉子上的冷水”的“终于沸腾”来比喻“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用“黛色长城”来比喻“细草、林带”的蓬勃;用“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来比喻“麦浪翻滚扑打着

公路上的汽车”??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设喻,准确地表现了夏天的特点。(2)以人喻物 [例文5]

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

红日初升让我陶醉》中的一段话:

慢慢地,太阳冒出了地平线,红红的,像一个蒙有面纱的含羞少女,悄悄地窥视着人间。那一刹那,天空变得更红了,好似仙女向人间

撒下玫瑰的花瓣,虽不映红整个天际,但却给人飘飘乎乎的美感。

慢慢地,太阳露出了整个笑脸,像一个孩子,充满了生机。此刻,

霞光万道,将半个天空染得通红;广阔的天地,也涂上了一层鲜红

的油彩,片片翠绿的树叶在微风吹拂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辉;鸟儿披

着一身红霞,欢鸣着,飞向天空。红光、天空、大地、树林、飞鸟,构成了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这时无论面向哪一方,眼前都会出现

美丽的图画,真有一种移步换景的感觉。

文段用“蒙着面纱的含羞的少女”、“孩子的脸蛋”来比喻“太阳冒出

了地平线”;用“身穿红衣的少女”来比喻“太阳离开了地平线”;用

“魔术师把少女身上的红装变为白装”来比喻太阳给天空带来的变化。真可谓笔调灵动、优美,也正如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把简简单单

的一些文字,运用得潇洒自如,恰到好处,特具感染力,实乃比喻

描写之佳作!

(3)拟人状物 [例文6]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秋让我陶醉》中的一段话:

爱美的群山都选择金黄色的树叶做自己的衣衫,偶尔有几座山,还

穿着略带绿条纹的花衫。山野林间到处铺满了用落叶织成的金色地毯,踏上去软绵绵的。弯弯的小路旁,小草一簇簇一丛丛的,失去

了春天的生机,沉沉地睡去了。太阳在秋天里失去了夏天的明亮、

刺眼,阳光也由强变弱,照在身上让人感到的不是夏天的火热,而

是慈母的温馨。秋天是温和的。山上的杉树、松柏迎着飒飒秋风作响,更显苍翠;枫树则像一位害羞的少女,在秋风阿姨的亲吻下,

不由得一下子脸变红了,红得像一团火焰,像一片红霞

作者真是驾驭语言的高手!你看:“爱美的群山”、“沉沉的睡去”、“慈母的温馨”、“秋天是温和的”、“在秋风阿姨的亲吻下”??这些人

性化十足、美人味特浓的语句,使得文章流畅自然,美不胜收。

3.烘托、对比:烘云托月、别具一格

“烘云托月”原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通常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

廓外部,使物象鲜明——如画月亮时,往往用云彩加以映衬;画风时,借水波的荡漾,柳条的飘飞来衬托;借山腰的烟霞,突出山峰

的高峻;借水中的鱼虾,可以显示河水的清澈??

后来人们在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

事物鲜明突出——这就是“烘云托月”。当然在运用“烘云托月”这种

手法之时,要注意处理好“云”与“月”的关系,要明确“月”是主,“云”是次,不然就会“喧宾夺主”,主次不分。一般在写作时,笔墨多在“烘云”,但我们特别要注意目的在于“托月”。

对比描写是将两种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以突出主要事物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赴奉

先咏怀》)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就是因为两种事物间形成强烈而鲜

明的对比,用“酒肉臭”烘托了“冻死骨”。

[例文7]

请看朱自清《绿》中的一段话: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掉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草

与绿叶,那似乎又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

太暗了。

作者所要表现的是梅雨潭特有的那种神异难言、令人惊诧的“绿”,

这种抽象的事物是难以通过直接描写表现的。作者通过对大家所熟

知的其他色彩的描写,烘托出绿的明暗适度、浓淡相宜、恰到好处,

读了使人觉得汪汪一碧的梅雨潭就在眼前。这就是烘云托月这一手

法的特殊作用。

【突破训练】

一.春来了,校园里生机勃勃,这边的树上长出了新叶、抽出了新枝,那边花坛的花开得正旺,还有草坪里的草正“吱吱”地往上窜??

相信这一切都“生长”在你的眼里,活跃在你的心里,催促着你拿起

笔来“拍摄”下这旺盛的一幕。请抓住一件景物,以“我眼中的春景”

为题写一个片段,150字左右。

【提示】这个题目,你可以抓住一处景物,或树、或花、或草、或??比方你写树,可采用“白描”的手法,用质朴的语言对树的形体,枝

条的飘拂,树冠的的大小、形状等进行“实地写生”;如果你写花,

就可运用“比喻、拟人”的描写法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写草,就

可采用“烘托对比法”写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根据自己的

二.雨是平凡而寻常的,雨又是多姿多彩的。我们曾在亭亭玉立的

莲叶旁“听雨”,在青青的杨柳岸“观雨”,在避风雨的屋檐下“赏雨”,更在无边的旷野中“淋雨”;在你的眼里“雨”也许会另有一番情景,

请你以“雨”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文段。

【提示】抓住其特点,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察到的景物特点生

动地描述出来,可以将雨和风、雷、电结合起来写;把景和人的活

动结合起来写;还可以适当穿插有关雨的谚语、诗文、传说,使文

章的语言活泼、生动、感人,更有吸引力;更可以把静止的景物转

化为动态的景物,并且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态,效

果一定很好。

【篇二:泰安市中考满分作文-白描花季】

白描花季

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16岁了,走入了花季。人们都说16岁是花季,因为她拥有花一般的艳丽。是呀,就让我来说说属于自己的花季。

我长大了,如小鸟的翅膀丰满,要向更高的蓝天飞翔;如小树的年

轮又增添了一圈,越发粗壮。16岁,我不要是风筝,按别人的意图

升降,而要自由的飞翔飞翔??

走进花季,快乐又好奇。睁开迷茫的双眼,看着五彩缤纷的世界,

总想走出父母的爱巢。最不喜欢父母的唠叨,但心底却对他们万分

感激。总是高喊“少年不知愁滋味”,时而也会因“人生悲怆,前程又

茫茫”而叹息。不过,想归想,做归做,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停息。

花季的心情根本容不下多余的生活,因为所有的故事都不需要像小

说那样千篇一律的开头和结尾,拥有的仅仅是故事的美丽瞬间,阳

光的刹那,所以花季的心情犹如春天的小燕子,飞过田野,越过池塘,如蜻蜓点水,无需勉强自己,一切顺其自然。花季的故事绝不

掺杂任何浓重的色彩因素,在漫无边际的花季故事里,可以随心所

欲地涂鸦,天马行空的轻描淡写,只想对自己心灵的倾诉或倾听。

花季里的我,更意识到书是最好的知己,渴望把天下名著通读一遍。看看基督山伯爵如何复仇,欣赏一下莎士比亚的人间悲喜剧,领略

一番梁山好汉的行侠仗义??真想把它们一一印入我记忆的长卷。忽

然又惊奇于蒙娜丽莎的永恒微笑,折服于“扬州八怪”的萧萧竹影,

于是新的冲动又被燃起,展开画架,操起画卷,用16岁的红黄蓝绿,涂抹花季青春图画。画棵草,那是我的昨天——默默无闻:画匹马,那是我的今天——轰轰烈烈:再画展翅大鹏凌空飞翔——那是我对

明天的预言。

在这人生仅有的美好花季里,我敢于追求,敢于进取,以理想、信

心为针,以勤奋、拼搏为线,去编织自己彩色的梦。不怕失败,不

怕道路的崎岖,用自己的热情和信心去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走出

一个多彩的人生,走出一个亮丽的世界。

【篇三: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

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

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表达方

式就是常见的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

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叙事角度

第一人称叙事法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

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

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

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

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第一人称的作用:①是事件的

见证者,是文章的线索人物,也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②推动故事

情节的发展③体现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1]

第二人称叙事法

第二人称常用于书信,一般记叙文中很少通篇采用,但在叙述过程中,像是作者直接与读者对话,便于直接抒情,在文章的某个局部,转变为第二人称。好处:增强文章情感,便于抒情,引起读者的共鸣。第三人称叙事法

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

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

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

么亲切自然。好处:使文章客观真实,更使人信服。

叙事时间

顺叙法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

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倒叙法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而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

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

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

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

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

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

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插叙法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

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

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

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

痕迹。

补叙法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

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

下文。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分叙法

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不条

不紊。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

地叙述。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

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

详叙法

详叙一般用在对每件事发展变化过程的具体叙写。详叙时要抓住人

物的特征或事情的细节进行详尽、细致的描叙。作文时,与中心思

想密切相关的部分,要详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而又与也须交

代的,则几笔带过。否则文章会出现无中心或多中心,显得繁琐。

略叙法

略叙的作用是在于交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详叙

的内容。它与详叙相结合,便整个叙述有详有略。略叙一般用于文

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情感表达

直接抒情法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坚定不移。直接

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

感情强烈,节奏时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间接抒情法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

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

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这种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是利用判断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

做到语言美丽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议论文体

先叙后议法

先叙后议是先叙事后议论,因此议论要起总结上文,点明中心的作用。议论时,要对事件的主要内容,或事件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

物进行议论。这样才能做到叙事和议论的统一。议论的方法,可以

通过文章的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进行议论,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

份进行议论。[2]

先议后叙法

采用先议后叙的方法,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记叙的要点和中心,并

以此统全文,使全文所记事件的意义,通过议论之后,显得清楚明白。在叙事的时候,要根据议论的中心,抓住重点进行写作。

夹叙夹议法

夹叙夹议的特点是叙事和议论穿插进行,写法上灵活多变,作者可

以自由自在表情达意。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作要注意叙事的连贯性,议论插入要自然。

叙事线索

以物为线索

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

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作用或象征和点明中

心思想。以人为线索

以人为线索叙事,要注意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人物性格的统一,还

要注意人物年龄特征、外貌、动作、地方和民族特征、生活习惯等

方面的统

一。否则,容易造成混乱。

以思想变化为线索

这种写法,思想发展的主线要分明。思想变化的各个阶段贯要自然,对照要清楚。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主要事件记叙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叙述井然

有序。这种写法,事件再复杂,也可繁而不乱。

说明总括

写生法

学习画画,要从写生、素描学起;学习书法要从描红临帖练起;学

习状物也需从写生素描练起。我们作文时,如果能把看到的物品用

文字描绘出来,读者看了文章,如见其物,我们的作文就有了坚实

的基础。用写生法描写物品要注意描写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

下到上,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

中间,或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其次要注意细部的描绘,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转动法

采用转动法描写物品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颠来倒去。其次要准确

地运用方位词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转

换物品的方向时,要用方位词标明。此外要有详有略,能反映物品

特点的一面要详细描述,其他作简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

用力量。

剥笋法

有些物品结构比较复杂,光用转动法还描述不清,抓不住特点,我

们就要从外到里或从里到外的顺序把物品的结构描述出来。这就要

用过渡词语把进入哪一层交代清楚。此外,要有重点地介绍物品的

结构。拟人法

把动物比拟成人要注意找出动物的特征与人相似之处,并进行细致

的描绘。把动物比拟成人,首先要从整体上把它比拟成人,然后找

出局部相似之处。这样,我们读了以后才能有整体感。如果只抓住

局部进行比拟,容易显得不伦不类,不易读者想象。把动物比拟成人,也用于动物动作的描写。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动

物动作的目的。

化动法

想象物品的动态要与静态描写相结合,这样才能相映成趣。文章从

描写静态转入想象动态或从动态转入想象静态,描写要交代清楚,

否则会分不清楚哪部分是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文章所想象的

物品动态要符合物品的特点,使人读了可信。

说明法

采用说明法描写物品时,首先要真实地说明它的特点,其次要抓住

重点来说明。例如对物品的各部分进行说明时,有的部分,可以说

明它的质地;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特点;有的部分,可以说明

它的作用。此外说明物品的历史、特点或用途时要围绕全文的中心,切忌扯得太远。运用“五觉”法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耳朵可以听到各样的声音;鼻子

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头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涩;皮肤可以感知物品的软硬、冷热。我们描写物品时,

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写物品的特点。采用“五觉”法来描

写物品,要注意围绕物品最主要的特点写,切忌支离破碎。此外,

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