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港站设计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20.77 KB
- 文档页数:2
码头港内交通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码头港口是国际贸易和物流运输的重要枢纽,为了提高码头港内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规划方案。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码头港内交通规划方案。
二、问题分析1.码头港内交通拥堵问题:由于大量货物的进出口、集装箱的堆放和转运,码头港内交通拥堵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货物运输延误、效率低下。
2.交通事故问题:由于码头港内交通流量大、操作复杂,交通事故频发,不仅对货物和设备造成损坏,还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
3.码头港内交通运输效率问题:为了提高码头港内货物的运输效率,需要建立高效的交通系统和科学合理的路线规划,减少货物运输时间和成本。
三、解决方案1.建设专用道路和交通设施: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可以在码头港内建设专用道路和交通设施,以便于货车和集装箱卡车的有序进出。
同时,在离港口码头一定距离的地方修建货物中转站,将部分货物从大型车辆转运到小型车辆,减少大型车辆进入码头港口的数量,减少拥堵现象的发生。
2.设立交通监控系统:通过在码头港内设立交通监控系统,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路况,及时调整交通信号灯的配时,以及时疏导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建立交通指导系统:在码头港内设置交通指示标志和指示牌,指引司机驾驶车辆按规定路线行驶,避免迷路和拥堵。
同时,可以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提供实时导航信息,帮助司机选择最佳路线,减少行驶时间和成本。
4.设立专用停车区:在离码头港口一定距离的地方设立专用停车区,对大型货车和集装箱卡车进行限制性停车,分流部分车辆,减少港口内的车流量和交通拥堵。
5.建立交通安全培训机制:为码头港口内的司机和工作人员提供交通安全培训,提高其交通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实施措施1.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和时间表,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进度。
2.调查研究,了解港口的实际情况和交通需求,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措施。
3.及时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沟通和协商,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的需求和利益。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2.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主要的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地理位置、发展历程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理解交通港站与枢纽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实际案例,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具有合理布局和功能的交通港站与枢纽。
3.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进行交通港站与枢纽的空间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交通港站与枢纽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热爱,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意识。
3.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团队合作意识,尊重他人意见,善于沟通交流。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理学科选修课程,以实践性、探究性为主要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具备一定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交通港站与枢纽基本概念- 港口、车站的定义与分类- 枢纽的概念及其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作用2. 我国主要交通港站与枢纽概况- 介绍国内外典型港口、车站的地理位置、发展历程及现状- 分析交通港站与枢纽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3. 交通港站与枢纽规划与设计- 探讨交通港站与枢纽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分析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教训4. 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实际案例分析-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交通港站与枢纽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从规划、设计、运营等方面分析案例的优势和不足5. 交通港站与枢纽优化与创新- 探讨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优化方案,提高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运行效率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交通港站与枢纽基本概念第二课时:我国主要交通港站与枢纽概况第三课时:交通港站与枢纽规划与设计第四课时: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实际案例分析第五课时:交通港站与枢纽优化与创新教材章节:《地理》选修教材第三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内容列举:1.3.1 港口、车站与枢纽1.3.2 我国主要交通港站与枢纽1.3.3 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规划与设计1.3.4 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实际案例分析1.3.5 交通港站与枢纽的优化与创新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系统地讲解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基本概念、规划与设计原则等理论知识,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1、流线疏解有哪些基本形式,各有何优缺点?一、时间疏解时间疏解是对交通对象占用道路的时间加以综合控制和计划,避免对同一路由点的使用发生时间冲突,有计划地通过时段分配使各冲突流线顺利通过共同路由点的各项措施。
如平面交通信号机控制方式,铁路列车运行图的采用、城市道路交通中的绿光带技术和理论,航空运输中同一航路飞机飞行前后时间间隔的控制等。
二、空间疏解空间疏解是对交通对象占用的路由加以分割,避免从而实现冲突疏解的各项措施。
主要包括平面交叉疏解和立体交叉疏解两种形式。
1、平面交叉疏解(1)平面交通信号机控制方式即用交通信号机将相互交叉的交通流加以控制。
通过信号控制,提高了车辆在交叉口的通行速度,避免了无序状态下的相互干扰和堵塞,提高了安全性,随控制方式不同,交通容量都得到一定提高。
(2)平面交叉点分散布置方式即将原来集中在一个交叉点相互交叉的交通流线通过流线的平面变形,使集中的交叉分散布置在几个交叉点或交织区内,分散交叉点位置,避免了交叉的重叠和产生堵塞的几率。
(3)平面交叉点增设通道方式即增加交叉点通道,避免各方向车流相互干扰,使交叉点能力与相邻路段相适应。
2、立体交叉疏解为保持各种交通流线顺利而迅速的通过交叉口,必须修建立体交叉,使得各方向车流在不同平面上通过,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从而显著提高行车速度,增大通行能力,同时保证交通安全,改善交通环境,提高社会效益。
(1)按照交通功能划分A.分离式立体交叉。
仅设跨线构造物(跨线桥或地道)一座,使相交流线在空间上分离,上、下道路无匝道连接,不具备各转弯方向的互通功能。
这种类型的立交结构简单,一般用于不同种类交通流线疏解,如道路与铁路交叉处、高速公路与其他各级道路交叉处,铁路与轻轨交叉处等。
B. 互通式立体交叉。
不仅设跨线构造物使相交流线在空间上分离,而且上、下道路之间有匝道连通,具备各转弯方向的互通功能。
这种类型的立交结构复杂,一般用于同一种类交通流线疏解,如各种道路交叉处。
交通港站设计作业定稿版引言:随着社会进步和人口增长,城市交通系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城市的重要枢纽,交通港站的设计至关重要。
这篇文章将探讨交通港站的设计理念、布局和功能,以满足现代城市交通需求。
一、设计理念:1.1结合城市特色交通港站应根据所处城市的特色来设计,体现地方文化和地理特点。
例如,如果交通港站位于沿海城市,设计可以融入海洋元素,如蓝色和波浪形的造型。
1.2人性化设计交通港站应注重人性化设计,为旅客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环境。
例如,设置便捷的出入口、清晰的指示牌、舒适的座位和休息区等。
1.3环保可持续交通港站的设计应考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例如,可以采用自然通风和采光设计,以减少能源消耗,并提供可再生能源供电设备等。
二、布局设计:2.1大型站点设计交通港站通常是一个大型的站点,需要有合理的布局来容纳大量的乘客和车辆。
布局应考虑到不同交通工具的需求,例如地铁、公交和出租车等。
不同交通工具的站台应分开设置,以便旅客方便转换。
2.2易于导航交通港站的布局应简单明了,方便旅客进行导航。
例如,通过合理设置标识和导向指示牌,在关键位置提供站点地图和信息查询处,以及使用明亮的照明设备,以帮助乘客找到正确的位置。
2.3安全设计交通港站应设置安全设施,确保乘客安全。
例如,应设置监控摄像头和安全警报系统,以及紧急退出通道和灭火器等。
三、功能设计:3.1多元化交通工具服务交通港站应提供多种类型的交通工具服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除了地铁和公交车,还可以设置自行车出租和电动汽车充电站等。
3.2商业设施交通港站可以设置一些商业设施,为旅客提供便利。
例如,可以设立售票厅、便利店、咖啡厅和餐厅等。
3.3无障碍设施交通港站应设置无障碍设施,以满足身体或行动不便的旅客需求。
例如,可以设置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盲道、无障碍厕所和电梯等。
结论:本文主要探讨了交通港站设计的理念、布局和功能。
合理的设计理念能够体现城市特色和人性化原则,布局设计应考虑到大量的乘客和车辆需求,功能设计应包括多元化的交通工具服务、商业设施和无障碍设施等。
交通港站课程设计--长途汽车客运站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XH市长途汽车客运站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2013.12.27设计心得: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人口也好交通量预测还有JDP预测也好,用不同的方法,最后所得的预测值都有一定的差距,我个人觉得一次线性化预测不是很好的方法,因为由于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未来人口不可能增长过快,还有人口应该也不会一直增长,做预测最好是选对选好方法河海大学问题学院交通港站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XH市长途汽车客运站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彭虎学号:110740124一、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1、已知技术参数①《交通港站课程设计》讲义②《交通运输学》胡思继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9③《港口规划与布置》洪承礼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10④《交通枢纽规划设计》陈学武东南大学交通学院自编⑤《铁路车站及枢纽》刘其斌马桂贞中国铁道出版社,99.6⑥《机场规划设计与环境保护》钱炳华张玉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00.5⑦《水路与公路客运站设计》曹振熙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112、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交通港站设计》专业课程学习的必修内容之一。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交通港站设计的一般步骤与一些主要数据的计算方法,针对实例完成社会经济及运输分析、预测、运输量、适站量预测、站级规模确定、各种站场设施面积计算等内容。
二、课程设计应完成的任务本次课程设计应完成的主要任务:1、项目的选取及背景分析(1)以XH市客运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了解客运站的选址地点、位置以及客运站的一些其他相关背景资料。
(2)以NJ市物流基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了解物流基地的选址地点、位置以及物流基地的一些其他相关背景资料2、社会经济及交通现状分析(1)对XH区域的社会经济、运输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内容:①区域社会经济现状(总体经济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布局发展趋势、社会收入及消费水平状况等);②交通运输现状(综合运输发展状况,通过运量进行体现);③区域目前的公路运输站场布局及发展情况(站场个数、等级、分布状况、发送班次及旅客发送量等);④区域公路网及对外干线公路分析(对外公路的功能、意义、流量分析等);⑤目前站场布局、设计等存在的问题分析;⑥新建站场的建设必要性分析;⑦新建站场的功能定位分析(2)对zz区域的社会经济、运输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内容:①区域社会经济现状(总体经济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布局发展趋势、社会收入及消费水平状况等);②交通运输现状(综合运输发展状况,通过运量进行体现);③区域目前的物流基地布局及发展情况(站场个数、分布状况及吞吐量等);④区域物流网络及对外网络分析(对外通路的功能、意义、流量分析等);⑤目前站场布局、设计等存在的问题分析;⑥新建物流基地的建设必要性分析;⑦新建基地的功能定位分析3、社会经济及运输量发展预测在获取已有社会经济和运输量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预测分析方法,应用相应预测和分析软件,如excel等,对区域内和城市的社会经济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工农业生产总值等)进行预测4、组织量与适站量预测确定客运站/物流基地组织量和适站量模型和方法,根据已有的社会经济和运输量预测结果,对客运站的组织量和适站量进行预测5、站级规模确定(1)参考部颁汽车客运站规模和主要技术参数计算方法,对XH 市汽车客运站的站级规模、有效发车位等进行标定(2)参考部颁物流基地规模和主要技术参数计算方法,对该物流基地的规模、仓库、停车场等进行标定三、工作计划本次课程设计总体时间为17周一周,2013.12.23-2013.12.271、12.23,项目背景资料收集2、12.24-25,社会经济和运输量预测3、12.26,组织量、站级规模、有效发车位预测4、12.27,完成报告四课程设计完成提交文档要求文本顺序(从前至后):封面、扉页、任务书、目录、正文目录XH市长途汽车客运站设计任务书........................ - 7 -一、概述........................................... - 7 -二、相关营运、社会经济发展资料..................... - 9 -2.1 XH市基本资料............................... - 9 -2.2 有关客运量的说明:........................... - 9 -三、有关城市规划资料.............................. - 10 -四、场地自然条件.................................. - 10 -五、工程建设基本情况与投资估算基本参数 ............ - 11 -5.1 预测人口分析 ............................. - 11 -5.2 XH市历年经济经济预测分析................. - 12 -5.3 XH市交通量预测分析....................... - 14 -六、财务效益分析的有关依据和数据.................. - 17 -七、社会效益分析.................................. - 20 -XH市长途汽车客运站设计任务书一、概述XH市地处苏北里下河腹部地区,东依串场河与东台、大丰相连;西与高邮、宝应相接;南与姜堰市(泰县)、江都为邻;北至兴盐界河与盐城相望。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设计摘要:一、引言二、交通港站与枢纽的概念与作用三、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设计原则四、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设计要素五、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设计案例分析六、总结与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交通港站与枢纽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衔接不同交通方式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交通效率,确保乘客出行舒适度,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设计进行探讨。
二、交通港站与枢纽的概念与作用交通港站是指为乘客提供换乘服务,具有较大规模和多种交通方式交汇的场所,如火车站、地铁站、长途汽车站等。
交通枢纽则是指在同一区域内,多种交通方式相互换乘的场所,如公交换乘枢纽、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等。
交通港站与枢纽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不同交通方式的便捷换乘,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
三、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设计原则1.人性化设计:满足乘客在换乘过程中的需求,提供清晰的导向标识,方便乘客找到目的地。
2.功能齐全:提供丰富的换乘方式,满足乘客多种出行需求。
3.结构合理:交通流线清晰,避免拥堵,保证乘客安全。
4.绿色环保:采用节能技术和绿色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可持续发展:预留未来发展空间,适应城市交通发展的变化。
四、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设计要素1.空间布局: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如候车区、换乘区、商业区等。
2.交通流线:确保主要交通流线顺畅,避免迂回曲折,提高换乘效率。
3.导向系统:设置明确的导向标识,方便乘客找到目的地。
4.设施设备:配置适当的候车设施、换乘设施、商业设施等。
5.建筑造型: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五、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设计案例分析本文将选取我国某一线城市的火车站作为案例,分析其在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方面的优点,如合理的空间布局、清晰的导向系统、完善的设施设备等,以及如何满足乘客的换乘需求,提高交通效率。
六、总结与展望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设计对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乘客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
交通部关于印发《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办法》【发布单位】交通部【发布文号】(86)交基字796号【发布日期】1986-11-12【生效日期】1986-11-12【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交通部关于印发《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办法》(试行)的通知(1986年11月12日(86)交基字796号)现将《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希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函告我部基建局,以便进一步修订。
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办法(试行)为了进一步做好港口工程的初步设计,现根据原国家建委一九七八年九月十五日(78)建发设字第410号文颁发的《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办法》,结合港口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出《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办法》(试行)。
初步设计是基本建设程序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港口工程的初步设计任务必须由经过资格认证,获得水运工程勘察设计证书的勘察设计单位承担。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其证书等级和副本所规定的工程规模、任务范围承担设计任务,不得超出。
该设计单位即为该工程的总体设计单位。
个别专业性很强的单项设计项目,可以由总体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委托给其他有资格的专业设计单位承担。
初步设计必须以批准的设计任务书为依据。
没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不能提供初步设计文件;没有批准的初步设计,不能提供设备订货清单和施工图纸。
初步设计文件的深度应能达到确定港内外配套项目的建设规模,水陆域总平面布置,装卸工艺,设备选型和数量,港区总定员,水工及其他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型式,总工程量,单项工程量,总用水量,总用电量,总概算以及三大材用量等。
一、初步设计文件的组成和篇、章、目录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主要设备材料、工程概算和设计图纸四篇组成。
其中,第一篇设计说明书分二十二章。
港口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应按规定的篇章顺序编制(不论有无内容)。
交通港站设计作业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交通港站设计作业年级专业学号姓名院校一、填空题1、客运站与客车整备所的相互位置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
2、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主要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的缺点。
3、二级式或三级式单向编组站峰前到达场出口咽喉一般主要办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三项作业。
4、根据每昼夜解体的车辆数,驼峰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5、换装站按其设置的地点和担负的作业性质可分为、两类。
6、铁路和企业之间办理交接作业的方式可分为、、货物与车辆交接三种方式。
7、货运站的车场和货场的相互位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
8、驼峰峰高是指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高差。
9、驼峰过峰车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0、交通枢纽规划要符合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在土地利用方面与城市用地功能保持一致,并留有发展余地,做到,并注意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11、交通流线按照相互之间的影响和交叉干扰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形式:、会合流线、、交叉流线。
二、名词解释1、交通枢纽;2、交通流线;3、会让站;4、零担货物;5、吞吐量;6、港口;7、机场净空区;8、单式交通枢纽;9、航路;10、驼峰;11、港湾站;12、吞吐量;13、港口腹地;三、简答题1、简述交通枢纽规划与交通运输网络规划的关系。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设计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交通港站与枢纽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人流、信息流等各种要素集散的场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设计和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和设计原则,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交通港站与枢纽概述交通港站定义及功能交通港站是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是客货运输车辆停靠、装卸、上下客及车辆到发、货物装卸和联运换装的场所。
其主要功能包括:保证运输安全,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组织货物集散和装卸作业,为旅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等。
交通枢纽定义及功能交通枢纽是指由多种交通方式交汇形成的综合体,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和枢纽。
其主要功能包括: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顺畅转换,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
三、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分类交通港站的分类按使用性质交通港站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和客货运站。
按装卸货物种类可分为整车货运站和零担货运站。
按运输方式可分为水路港站、铁路车站、航空港站等。
交通枢纽的分类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城市交通枢纽和区域交通枢纽。
按交通方式可分为铁路枢纽、公路枢纽、水路枢纽和航空枢纽等。
四、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设计原则满足运输需求原则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设计应满足运输需求,确保客货运输的顺畅和高效。
同时,应考虑远期发展需求,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多方式协调原则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设计应考虑多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实现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
同时,应考虑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转换,方便旅客和货物的中转。
安全性原则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设计应优先考虑安全性,确保旅客和货物的安全。
在设计中应考虑人流、车流的疏散和分流,避免拥挤和堵塞。
同时,应加强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设计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设计1. 引言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高效的交通系统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交通枢纽作为交通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不同交通方式、实现快速转换的重要任务。
为了培养具备交通枢纽设计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设计成为交通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2.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概述2.1 课程背景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交通枢纽设计、功能规划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交通枢纽发展的历史背景、发展趋势以及与其他交通设施的紧密联系。
2.2 课程目标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a) 理解交通枢纽的概念和分类,并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比较;b) 掌握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原则和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c) 熟悉交通枢纽的相关标准和政策,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践中;d)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3. 课程内容3.1 交通枢纽的概念和分类在本课程的第一个部分,将介绍交通枢纽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学生将了解到交通枢纽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不同交通枢纽类型的特点和差异。
3.2 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是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交通枢纽的规划和设计,包括选址、布局、交通组织和配套设施等方面。
课程将重点讲解相关的规划原则、设计方法和工程标准。
3.3 交通枢纽的运营与管理交通枢纽的运营与管理是保证交通枢纽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学生将学习如何制定有效的运营管理策略,包括流量控制、安全管理、设备维护等方面。
课程还将介绍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交通枢纽的运营效率。
3.4 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与挑战最后一部分将探讨交通枢纽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学生将了解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交通枢纽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整理)天津港码头⼯程5000吨级件杂货码头设计(全套图纸)第⼀章总论1.1 港⼝基本情况港⼝是⽔陆联运的枢纽。
港⼝⽔⼯建筑物是港⼝的主要组成部分,⼀般包括码头防波堤、护岸船台滑道和船坞。
码头是供船舶停靠、装卸货物和上下旅客的⽔⼯建筑物,它是港⼝的主要组成部分。
建国初期,我国只有6个港⼝,泊位233个,其中万吨级泊位61个,年吞吐量1000多吨级。
50多年来,我国⽔运⼯程建设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怀。
1973年周恩来总理发出了“三年改变港⼝⾯貌的号召,使我国港⼝、航道的建设进⼊了⼀个新时期。
党的⼗⼀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改⾰开放政策极⼤的促进了港⼝建设的步伐,使我国沿海主要港⼝的⼤型化、机械化和专业化⽅⾯进⼊了世界⽔平。
到1995年底,我国拥有深⽔泊位400多个,总吞吐量超过了7亿吨。
50多年代来,依靠科技进步,⽔运交通基础设施的⾯貌产⽣了深刻变化。
港⼝⽔⼯建筑物的结构型式也有了很⼤发展,由起初的短桩⼩跨、实体重型逐渐采⽤长桩⼤跨、空⼼轻型和预制安装结构;并取得了⼀系列重⼤科技成就和具有国际⽔平的创新成果:如⼤型格形钢板桩结构、⼤型预应⼒混凝⼟管桩结构和⼤圆筒的应⽤、爆炸法处理⽔下软基和夯实⽔下抛⽯基床、⼟⼯合成材料和粉煤灰在港⼝⼯程的应⽤、⼤型沉箱的防浪设计和预制出运等。
随着我国⾃然条件较好的海湾和海岸逐步开发,今后建港将更多地处于各种复杂的条件下,或浪⼤流急,或海湾平缓,或地基⼟质松软。
同时在适应新的装卸⼯艺、提⾼装卸效率、综合利⽤⽔资源等⽅⾯也对港⼝⽔⼯建筑物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港⼝⽔⼯建筑物主要分为设计和施⼯两个阶段,其中设计⼜可分为⼯程可靠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图设计三个程序。
本设计主要对重⼒式码头进⾏设计,其内容包括:作⽤及其效应组合的的确定、结构选型、结构布置与构造、建筑物的稳定及结构强度计算等。
⽔运系统⾃70年代初开始应⽤计算⾄今,已有初期的编制和应⽤单⼀功能、单⼀结构的数值计算程序,发展到能研制建⽴软件包、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计算机模拟实验和计算机⾃动控制系统。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设计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
交通港站和交通枢纽的建设,是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对交通港站和交通枢纽课程设计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推动城市交通建设。
一、现状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目前交通港站和交通枢纽的现状。
目前,许多城市仍然存在交通拥堵、公共交通不便等问题。
交通港站和交通枢纽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这些问题,并且为城市交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
目前,交通港站和交通枢纽的建设已经被列入了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
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投资资金,将会对交通港站和交通枢纽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课程设计为了更好地推进交通港站和交通枢纽的建设,相关课程的设计十分必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关键的课程设计内容。
1.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交通规划是交通港站和交通枢纽建设的重要基础。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城市交通状况的分析和预测•交通港站和交通枢纽的选址和规划•交通港站和交通枢纽的环境评估和设计2. 城市交通设计课程设计城市交通设计课程设计应侧重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公共交通不便等问题。
其内容包括:•城市道路网的规划和设计•公共交通线路的规划和优化•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设计和管理3. 交通工程施工与管理课程设计交通工程施工与管理是实现交通港站和交通枢纽建设的重要环节。
课程设计应包括:•交通工程施工和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步骤•施工和管理中的风险和控制措施•实践案例分析和总结4. 交通安全管理课程设计交通安全管理是交通港站和交通枢纽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课程设计应包括:•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交通事故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管理三、总结交通港站和交通枢纽的建设是推动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相关课程的设计,可以更好地促进交通港站和交通枢纽的发展,建设更加便利、高效、绿色的城市交通。
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城市交通建设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一、任务说明书1.1、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在于巩固和进一步掌握在《交通港站设计》授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使用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绘制交通站场平面结构图,撰写研究对象站场的现状和改造报告,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1.2、课程设计分组课程设计以分组为单位进行,每组独立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制作。
全班同学分为以每组2-4人进行分组,由班委负责协调分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统筹工作。
按本班情况,至少分为12个小组。
1.3、交通港站课程设计的对象本次课程设计的对象包括广州市的各类公路客(货)运站、城市公交枢纽站场(原则上不包括普通的中途站)、机场、火车站以及BRT车站每个具体站场至多有两个分组作为设计对象,因此在每组选择研究对象站场后由班干部负责协调分配。
课程设计的过程安排1.4、课程设计分为两个部分:(1)、交通站场的参观与认识。
结合课程所学,了解站场的布局,各种交通流线的组织,并发现客运站场的布局及流线组织的问题。
该过程请实习同学带相机等工具自行前往,拍摄相关的图片,记录站场的情况。
在实习报告中作为插图使用。
(2)、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根据现场观察的结果以及有关要求,以组为单位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3)、课程设计报告要求1)、组长安排本组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的分工,并最终提交实习报告,组长需要在实习报告的末尾对本组同学的工作分工进行说明,并比较打分,为最终的实习成绩评定提供依据。
2)、报告中需要有撰写对象——交通站场的情况简介、各种交通流线分析、场站交通组织和运行中存在问题、对存在问题的改善解决办法。
3)、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图文并茂,根据拍摄的照片说明站场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报告中要求使用计算机作图工具绘制的站场平面或者立体图(主要包括站前广场、站房内部设置布置方式。
用A4纸出图即可,最好有改造设计后的对比效果)。
(4)、课程设计报告的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在考试周之前提交,报告需提交电子文档和打印报告各一份。
交通港站设计作业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院校
一、填空题
1、客运站与客车整备所的相互位置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
2、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主要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的缺点。
3、二级式或三级式单向编组站峰前到达场出口咽喉一般主要办理、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三项作业。
4、根据每昼夜解体的车辆数,驼峰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5、换装站按其设置的地点和担负的作业性质可分为、
两类。
6、铁路和企业之间办理交接作业的方式可分为、、货物与车辆交接三种方式。
7、货运站的车场和货场的相互位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
8、驼峰峰高是指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高差。
9、驼峰过峰车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0、交通枢纽规划要符合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在土地利用方面与城市用地功能保持一致,并留有发展余地,做到,并注意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11、交通流线按照相互之间的影响和交叉干扰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形式:、会合流线、、交叉流线。
二、名词解释
1、交通枢纽;
2、交通流线;
3、会让站;
4、零担货物;
5、吞吐量;
6、港口;
、机场净空区;7.
8、单式交通枢纽;
9、航路;
10、驼峰;
11、港湾站;
12、吞吐量;
13、港口腹地;
三、简答题
交通枢纽规划与交通运输网络规划的关系。
、简述12、分别画出《站规》推荐的设一条、两条到发线的越行站布置图。
3、简述通过式、尽头式客运站布置图的优缺点。
4、简述地铁和轻轨车站的特点。
5、简述单向、双向编组站布置图各有何优缺点。
6、试分别绘出一站枢纽(枢纽站)按方向别和线路别的立体疏解布置图。
7、混合式客运站有什么优缺点?。
8、交通枢纽规划应如何与城市规划相配合?
四、绘图分析题
试绘图并说明双线纵列式区段站主要设备的合理位置及其理由?
五、计算题
如图所示,为某中间站布置示意图。
已确定到发线最短有效长按850米设计,货物线有效长按200米设计。
高柱信号机为基本宽度380mm色灯信号机。
试根据铁路站场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如下计算:
1)确定线间距;?
2)确定各道岔辙叉号码;?
3)确定各相邻道岔岔心间距;?
4)确定各信号机、警冲标距相邻道岔距离;?
5)推算各股道有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