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政治家第7课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练习岳麓版选修4
- 格式:doc
- 大小:664.50 KB
- 文档页数:5
【2019最新】高中历史第3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章末归纳提升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1)表,有着诸多相同之处( )①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②走上独裁道路③主持政局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内外措施④与封建势力做斗争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③④【解析】华盛顿并没有建立过独裁统治,②与题意不符;④与华盛顿不符;①③均为三人的相同之处,所以选C项。
【答案】C综合检测(三)(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马斯顿草原之战的参加者、苏格兰人列斯里说:“欧洲还从没有见过类似的带兵艺术。
”他赞扬的是( )B.克伦威尔A.拿破仑D.孙中山C.华盛顿【解析】1644年7月,在马斯顿草原之战中,克伦威尔指挥军队打败了王党军队,故B项符合要求。
【答案】B 2.克伦威尔的名言:“假如我年轻10岁,我就会叫欧洲所有的国王发抖。
”由此可以看出克伦威尔代表的阶级是(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B.地主阶级D.无产阶级C.封建势力【解析】当时条件下的“国王”应指封建国王,由此可判断,克伦威尔所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故选A项。
【答案】A 3.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反抗专制统治的过程中,英国革命曾有一个阶段背离了出发点,走向反面。
能支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查理一世解散议会,实行无议会统治B.克伦威尔驱散长期议会,建立“护国主”政治C.议会发动政变,拥立威廉和玛丽D.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以推翻封建统治为目标的,但是在革命的过程中,主要领导人克伦威尔在1653年建立“护国主”政治,实行独裁统治。
A、C、D三项都体现不出专制来。
【答案】B 4.右图反映了克伦威尔正在驱散议会。
驱散议会后,克伦威尔被拥立为终身“护国主”。
他当时建立的政权性质是( )A.君主专制政权B.封建专制政权C.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政权D.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解析】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长期议会,实行独裁统治,同年12月,就任“护国主”,集立法、行政及军事大权于一身。
第7课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初露锋芒1.家庭出身1599年,出生在英格兰亨廷顿郡一个清教徒新贵族家中。
2.投身政治1628年,克伦威尔出席议会,参与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阶层利益的斗争,而与斯图亚特王朝对抗。
3.议会斗争(1)1641年,“长期议会”在伦敦召开,克伦威尔在议会中影响凸显。
(2)参与起草《大抗议书》。
抨击查理一世暴政,要求废除封建特权,保障工商业自由。
铁骑军统帅1.内战爆发1642年8月,查理一世组织王军,向议会军发起进攻,内战爆发。
2.组建军队,打败王军(1)1643年,克伦威尔募集了一支主要由自耕农和城市平民组成的骑兵,并在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
(2)1644年7月,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大败王军,从此赢得了“铁人”称号。
(3)1645年,克伦威尔在纳西比战役中摧垮了王军主力。
3.创建共和国(1)1649年1月,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2)1649年5月,英吉利共和国成立,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重要标志,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事集团掌握了国家政权。
4.远征爱尔兰(1)目的:为了缓解国内矛盾和打击军队中下层军官中的反对力量。
(2)经过:1649年8月13日,克伦威尔率军远征爱尔兰,在德洛盖德制造了震惊世人的大屠杀。
(3)结果①满足了英国的殖民需要,削弱了军队中的民主力量。
②使军队开始蜕变成克伦威尔建立军事独裁的工具。
“护国主”与护国政体1.背景(1)远征爱尔兰、镇压王党,使克伦威尔的威望达到了顶点。
(2)议会的软弱腐败。
(3)克伦威尔的权力欲开始膨胀。
2.建立(1)1653年4月20日,克伦威尔发动政变,解散议会。
(2)1653年12月,宣布自己就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护国主”,英吉利共和国时代结束。
3.性质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个人军事独裁专政。
4.结束1658年9月3日,克伦威尔病逝,护国政体结束。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克伦威尔解散议会、建立独裁统治的原因1.客观原因(1)人民不满情绪的存在:在英国内战中,虽然处死了国王成立了共和国,但革命果实却落到了高级军官和新贵族手中,中下层人民仍处于经济困难、政治无权的地位。
第7课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课标要求与重难点】1. 课标要求:简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政治活动,分析其功过。
2. 重点:克伦威尔的主要政治活动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3. 难点:通过对克伦威尔功过得失的辩证评价,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与方法。
【学习新课——“叱咤风云”】(阅读教材32-34页三个子目的,完成下列填空)(一)初露锋芒1.出身:1599年出生于英格兰家庭;2.青少年经历:1616年后进入剑桥大学和伦敦法学院学习;3.思想:深受思想的影响,热烈拥护清教徒反对的活动;4.崭露头角:1641年参与《》的起草工作。
(二)铁骑军统帅1.募集军队:1643年,前往英格兰东部募集了一支由和组成的骑兵,担任骑兵团团长;2.内战转折:1644年,统帅铁骑军在战役中大败王军,1645年,亲帅“新模范军”在战役中摧垮了王军主力;3.建立共和国: 1649年1月,签署死刑令,处死;5月,成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高潮;4.入侵爱尔兰:1649年8月,率领军队入侵爱尔兰,满足了英国的需要,同时成功削弱了军队中。
(三)“护国主”与护国政体1.权力欲望膨胀:远征爱尔兰、、议会的使其权力欲望膨胀;2.建立护国政体:1653年,发动政变,解散;12月,正式宣布自己就任“”,建立军事独裁;1657年,就任;3.去世:1658年,因病在伦敦逝世;4.评价:英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学习新课——“设身处地”】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克伦威尔1599年生于亨廷顿郡一个中等乡绅家庭。
17岁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后来又在伦敦学法律。
1628年,他被选入议会。
从学校出来后他回到家乡,靠种田和收租生活。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他辗转迁居了三个地方。
人到中年收入一般,家室之累却越来越重——他要养活寡居的母亲、妻子和八个儿女!虽然他在1628和1640年两次当选下院议员,但他在内战之前只是当地的一个小角色,在全英国更是默默无闻。
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课下提升演练[达标检测]1.17世纪中叶英国国王与议会矛盾的实质是( )A.王权与教权的矛盾B.税收问题上出现的分歧C.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双方争夺财政大权答案 C解析英国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是封建君主专制与资产阶级限制王权的矛盾。
A项与史实不符,B、D两项是表面现象,故选C项。
2.英国内战爆发后,克伦威尔自己出钱组织了骑兵队,士兵从信奉清教的自耕农中选出,主要是因为这些人( )①具有严明的纪律②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③痛恨封建制度④虔诚地信仰上帝,愿意为议会献身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B解析自耕农在得到系统的训练前,很难具有严明的纪律。
严明的纪律来自严格的军纪,这应该是他们加入克伦威尔的军队后培养出来的。
故B项正确。
3.克伦威尔率军队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反映出( )①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②克伦威尔的阶级本性③为了推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④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的普遍现象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答案 C解析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是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的现象,这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的表现,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
但他们的对外侵略与扩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无关。
故选C项。
4.克伦威尔在其施政纲领中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
”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此时英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B.克伦威尔已建立起个人独裁统治C.克伦威尔已蜕变为封建君主D.克伦威尔仍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者答案 C解析克伦威尔尽管建立了个人独裁统治,但其仍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故选C项。
5.对克伦威尔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恩格斯曾说:“他是兼罗伯斯庇尔与拿破仑于一身。
”丘吉尔则认为“克伦威尔在很多方面和现代的独裁者不是一种类型”。
岳麓版高中历史四第三单元第7课《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优秀教案(4页)第7课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课标要求】:〔1〕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2〕对其评价。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克伦威尔的生平,认识他由一名年轻的新贵族逐步成长为一名议会军统帅,继而成为〝护国主〞的过程2、了解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领导的重大军事、政治活动,认识英雄人物在历史转折关头中的作用并进行科学的评说。
【二】过程与方法1、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了克伦威尔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之间的关系。
2、运用克伦威尔与其他英雄事迹的比较,让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三】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成败,应紧密结合历史人物出现的时代背景,探讨其所作所为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重点】克伦威尔在英国革命中的主要活动,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解。
【教学难点】评价克伦威尔的功过【教学过程】导入: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是世界历史出现巨大社会变迁的时期,从商品经济发展中崛起的资产阶级为了确立自己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同封建势力进行不懈的斗争,开辟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在这里我们能真正理解时代造就英雄的含义,反过来英雄对时代的作用。
首先我们了解的是英国革命时期的英雄人物---克伦威尔。
〔展示课件〕一,检查学生的导学案完成情况。
1,让小组展示〔6分钟〕通读教材了解克伦威尔的生平大事2.学生在自学中的疑难问题解决。
二,克伦威尔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1出事幻灯片〔名人对克伦威尔的评价〕2.出示幻灯片克伦威尔的塑像,简单解读塑像提出问题:1)克伦威尔一手拿着祈祷书,一手握着剑,代表什么意义?2)克伦威尔诞辰300周年之时英国议会成员提出在英国广场上给克伦威尔塑像,结果遭到了部分议员的反对为什么?分组进行辩论〔准备时间1 0分钟摆观点。
说理由。
找依据〕辩论开始正方一〕功2、内战初期内战初期,议会军接连失败,主要原因在于掌握议会大权的长老派动摇和妥协,他们总念念不忘自己是国王的臣属,从而在军事上表现为动摇、软弱的失败主义,期望通过谈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单元三资产阶级政治家第7课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素材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
在1642年—1648年两次内战中,先后统率“铁骑军”和新模范军,战胜了王党的军队。
1645年6月在纳斯比战役中取得对王党的决定性胜利。
1647年3月,议会中掌权的长老派下令解散军队,士兵愤然反对。
克伦威尔一度犹豫之后,与士兵站在一起。
同年8月6日率军进入伦敦,驱散议会里的长老派议员。
1648年春第二次内战爆发,重新联合起来的议会军,很快击败王党。
1648年,清洗了国会中长者派的势力。
1649年,在城市平民和自耕农压力下,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国。
1653年,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自任“护国公”。
1.站在时代前沿的革命者三百多年前,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典型的英国,发生了揭开近代史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
这次革命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且沉重打击了整个封建体系。
正是在这个时期,奥利弗·克伦威尔成了这次革命的领导者。
这场革命的全部特色反映在他的身上,他成了这次革命的政治焦点,成了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2.蕴集力量进入议会1599 年4月22日,奥利弗·克伦威尔降生在英国的一个农业小镇亨廷顿。
他的父亲是小镇上的一个中等乡绅。
克伦威尔的整个家庭环境完全是清教徒式的,他从小就受到清教徒的熏陶。
亨廷顿小学也同样充满了严肃的清教徒气氛,这一切在克伦威尔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616年17岁的奥利弗·克伦威尔进入剑桥大学。
可是由于克伦威尔的父亲故去,中断了他在大学里的学习。
1617年夏天,18岁的克伦威尔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助母亲料理农庄,1620年8月克伦威尔同伦敦一个商人的女儿结了婚,开始全力以赴经营农业。
第7课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
一、选择题
1.如图为伦敦的克伦威尔雕像,从其成为议员开始就坚决违抗国王
的旨意,在英国议会中因为税收权问题和查理一世展开了激烈的斗
争,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该斗争的实质是( )
A.议会和国王的权力之争
B.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C.维护英国传统体制之争
D.议会与国王的经济利益之争
解析:选B。
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议会主权实际上是要掌握政
权。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克伦威尔的思想或主张有( )
①关心地区事务②不满国王专制
③信仰清教④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当选为议员,此时的他还没有对整个英国或整个封建制度提出改革意见,他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是在内战结束后克伦威尔掌握了最高权力时才采取的措施。
3.克伦威尔说过:“我宁愿要一个懂得自己的战斗目标、热爱所认识的东西的布衣粗服,而不要你们称为‘绅士’而别无优点的将领。
”材料反映克伦威尔选拔军官的标准是( ) A.出身于下层的普通百姓
B.出身于乡绅
C.虽出身卑微但有才干有奋斗目标
D.能听从克伦威尔的指挥
解析:选C。
从材料信息看,克伦威尔选拔将领的标准是要有奋斗目标,而不是出身。
4.英国内战中,既显示了克伦威尔卓越的统帅才能,又使战局出现转折的战役是( ) A.纳西比战役B.马斯顿荒原战役
C.萨拉托加大捷D.约克镇战役
解析:选B。
马斯顿荒原战役使战局出现转折,克伦威尔的军队赢得“铁骑军”称号。
5.克伦威尔说:“我正在从事一桩不平凡的事业,并一定坚持到底。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以后说的
②“不平凡的事业”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一定坚持到底”反映了他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④1688年光荣革命后说的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选B。
1688年光荣革命时,克伦威尔已经去世,排除④。
6.张明同学在探究世界军事史中惊奇地发现:在英国的陆、海、空三军中,海军被称为“皇家海军”,空军被称为“皇家空军”,惟独陆军不被称为“皇家陆军”。
以下是他对这一奇怪现象的几种猜测,其中较为科学的是( )
A.陆军在对外作战中作用较小
B.陆军数量太少
C.王室不原谅“新模范军”弑杀查理一世
D.陆军中没有皇家子弟
解析:选C。
查理一世作为国王被克伦威尔率领的“新模范军”处死,是对英国王室的极大耻辱。
因而王室始终不同意在陆军前冠以“皇家”称谓。
7.克伦威尔在其施政纲领中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
”这表明( )
①克伦威尔已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②护国主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③克伦威尔严格遵守了共和国原则
④克伦威尔以此建立了个人独裁统治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B。
克伦威尔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不能说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故①错误;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违背了共和国原则,故③错误。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
B.克伦威尔在军队中威望较高
C.巩固新政权的需要
D.托利党力量单薄
解析:选C。
注意关键信息“主要原因”。
共和国成立后,英国政局不稳,在此背景下形成了克伦威尔军事独裁。
9.查理二世复辟后,下令将克伦威尔鞭尸扬灰,悬头示众,以报杀父之仇。
这一事件表明了( )
A.查理二世与克伦威尔性格不合
B.查理二世言而无信
C.克伦威尔罪有应得
D.资产阶级革命的艰难性、曲折性
解析:选D。
克伦威尔与查理二世分别代表不同的阶级,体现的是先进与落后的两种势力的较量。
10.下列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正确的是( )
A.自始至终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出身于新贵族,与资产阶级有着根本矛盾
C.实行军事独裁,不利于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D.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选D。
克伦威尔病逝于165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于1688年,故A错误;克伦威尔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故B错误;军事独裁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故C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审判查理一世开始了。
独立派内部出现犹豫和动摇,但克伦威尔顺应士兵和广大民众的要求,把国王当作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公敌。
他在审判国王的特别法庭上,竭力向摇摆不定的法官们阐明处死国王的理由,指出“要当机立断地了结这件大事;基督命令你们惩罚英国压迫者”。
……最后他不顾法官们的暧昧态度,并排除来自法国、西班牙等国封建势力的干预,亲自起草对国王执行死刑的命令。
——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材料二战争使克伦威尔在英伦三岛、在全欧洲扬名,并把他一步一步向着最高权力的峰巅推进,但却使共和国步入了危机。
连年征战的巨大军费开支造成了国库空虚,国内民不聊生。
保王党公开地仇视一种宗教狂热者的统治。
国内宗教问题冲突不断发生。
一切都仿佛在倒退,人们呼吁着和平。
克伦威尔对人民安抚的政策又被议会推翻,各项改革政策,议会也不过问。
军官们强迫议会改革,甚至不惜发动武装政变。
议会看到了危机,却内部纷争,意见不一,少数激进的议员策划企图“保存他们自己永久性权力的计划”方案,并要解除克伦威尔军事统帅的职务。
克伦威尔开始策划“取而代之”。
——查尔斯·弗思《克伦威尔传》材料三克伦威尔如何图谋去保持他自己为英国三岛的专制统治者。
有三种环境能贡献他的力量:(一)他是一个军队所爱戴的领袖,这个军队具有它的严格纪律,并惧怕他的严酷残忍。
(二)在他的法律与命令的严密实施之下,工商业达到国内的繁荣。
(三)他的外交处置,满足了英国的爱国热心,并富裕了英国的国库。
有利的各通商条约,与荷兰人和法国人订立了。
在反抗西班牙的战争中,军队夺取了敦刻尔克;海军此时确已变得极强——沉没了一支西班
牙的军舰,从西班牙方面抢得了牙买加,并装载大量的西班牙银子回来了。
——卡尔顿·海斯《近世欧洲政治社会史》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克伦威尔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对英国革命有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克伦威尔开始策划“取而代之”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说明克伦威尔独裁统治对英国的历史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处时代,你如何认识克伦威尔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之间的关系?解析 (1)从材料中提取克伦威尔的观点,然后说明其对英国革命的影响;(2)克伦威尔解散议会可从当时的形势和两者之间的矛盾分析;(3)克伦威尔的独裁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
(4)独裁与民主的关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 (1)主张:坚决要求处死查理一世。
影响:处死查理一世(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原因: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国内严重危机);克伦威尔及其领导的军队与议会矛盾尖锐。
(3)作用:稳定政局;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巩固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4)认识:在特定的条件下,个人独裁和资产阶级民主制是相容的。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654到1658年,英国在政治上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克伦威尔能否成功地使军队授予他的权力得到国家的首肯。
但他目前存在两个主要障碍:一是英国人根深蒂固地厌恶军权统治,而这正是他权力的根基;另一个是下议院的传统。
1649年1月,下议院被认定为国内代表人民至高无上权利的最高权力机构。
该决定一经宣布,则永远不得更改。
材料二一位伦敦的议员奥尔德曼·帕克,提出一项建议修改宪法和恢复君主制的提案。
陆军少将们在士兵和共和分子的支持下,坚决地逐条逐条地驳斥了该法案,但最后议院以123票对62票通过决议:请护国公接受国王的称号和职责。
护国公表示:“没有必要使用国王这个称号,因为其他称号也是一样。
”拒绝接受国王的称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英)查尔斯·弗思《克伦威尔传》(1)材料一中“根本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伦威尔是如何得到“军队授予他的权力”的。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克伦威尔“没有必要使用国王这个称号,因为其他称号也是一样”的理解。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一是英国人根深蒂固地厌恶军权统治,而这正是他权力的根基;另一个是下议院的传统”结合所学从民主与专制矛盾的视角分析作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克伦威尔内战中的功绩角度思考作答。
(2)依据材料二中“陆军少将们在士兵和共和分子的支持下……因为其他称号也是一样”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护国政体建立的过程以及政权的性质角度综合分析作答。
答案 (1)实质:民主与专制的矛盾。
说明:内战期间,克伦威尔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在马斯顿荒原、纳西比等战役中大败王军,树立了自己在军队中的崇高威望,并因此掌握国家政权。
(2)理解:军队和共和分子的坚决反对;护国政体具有军事独裁性质;护国公实际上行使国王的权力;护国公的权力可以世袭,是无冕的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