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3808641温度对涡虫再生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22.17 KB
- 文档页数:2
利用涡虫头部再生构建促再生药物筛选模型韩亚鹏;陈德来;许姝娟;史红全;张小霞;祁小东;文小东【摘要】为了能够有效地筛选促组织再生药物,建立一种促再生涡虫药物筛选模型.采用丹参注射液、天麻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N-N-二甲基乙酰胺等几种药物对日本三角涡虫头部的再生时间的影响作用,分析了日本三角涡虫头部再生对不同药物的差异性反应.结果显示同种药品在同一浓度下对不同日本三角涡虫个体的再生时间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浓度下对日本三角涡虫的再生时间影响显著(P<0.05),不同药物之间对日本三角涡虫的再生时间的影响显著(P<0.05).表明日本三角涡虫头部再生对不同药物反应灵敏,不同药物对涡虫头部再生有不同作用,可以作为神经再生药物筛选的一种生物模型.【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6页(P1-5,10)【关键词】日本三角涡虫;再生;药物筛选模型【作者】韩亚鹏;陈德来;许姝娟;史红全;张小霞;祁小东;文小东【作者单位】甘肃省高校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陇东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甘肃省高校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陇东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甘肃省高校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陇东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甘肃省高校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陇东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庆阳市中心血站,甘肃庆阳 745000;甘肃省高校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陇东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甘肃省高校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陇东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3Abstract:To effectively screen promoting tissue regeneration drug,a new promoting regeneration Dugesia japonica drug screening model was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effects of several drugs, such as Salvia Miltiorrhiza Injection, Gastrodin Injection, Safflower Injection, Ganglioside Sodium Injection and N-N-dimethylacetamide, on the head regeneration time of Dugesia japonica, the differential response of the regeneration of the head to the different drugs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s of the same drug on the regeneration time of the different planarians at the same concentration were not significant (P>0.05), the regeneration time of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was significant (P<0.05), and the regener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drugs (P<0.05).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ead regeneration of Dugesia japonica was sensitive to different drugs and could be used as a biological model for the screening of nerve regeneration drugs.Key words: Dugesia japonica;Regeneration; Drug screening Model三角涡虫隶属于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涡虫亚门(Turbellaria),涡虫纲、三肠目(Tricladi-da)、淡水亚目( Paludicola)、三角涡虫科(Duge-siidae)、三角涡虫属( Dugesia)。
作者介绍:刘昌利,女,33岁,讲师,学士; 收稿日期:1997-03-25,修回日期:1997-07-28涡虫异常生殖过程的观察刘昌利(安徽省六安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 六安 237012)摘 要 涡虫被异物穿插后,出现在咽前断裂的异常无性生殖,及其断裂形成的头部片段不能完全再生成一正常个体的情况。
这一特殊现象,可以认为是异物穿插破坏了涡虫体内抑制生长物质正常梯度分布的结果。
关键词 涡虫 异常生殖 再生障碍 涡虫在水温高于16℃,环境条件适宜时进行无性生殖,其生殖的方式是在咽后自动断裂[1]。
关于涡虫在咽前断裂的无性生殖方式及其断裂形成的头部片段不能完全再生成一正常个体的特殊现象尚未见报道[1~3]。
本文对1996年秋用头发穿插涡虫实验中出现的上述异常现象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实验用涡虫(Dugesia japonica )采自安徽省舒城县境内。
实验前一直养于室内,每3~5日喂食1次,食后2小时换水。
穿插前用吸满清水的胶头滴管对准体大、健康的涡虫体反复冲洗,使虫体漂浮起来,再用滴管把涡虫迅速移置载玻片上,双筒解剖镜下待涡虫自然伸展时,在体中线上选准部位用3号昆虫针快速刺穿虫体,随即收针,用头发代替昆虫针穿插。
术后用滴管吸水将涡虫连头发冲入培养皿,在清水中将涡虫缓慢的移至头发中央。
穿插后的涡虫每个培养皿放置1条,并分组编号放于25℃恒温箱内。
涡虫从头发上脱逃前停止喂食,脱逃后每12小时观察记录1次。
实验中每10条涡虫1组,在咽前,咽和咽后各设2组进行穿插,每组观察10天。
2 观察结果211 连续无性生殖 在涡虫的咽前、咽和咽后体中线上行背腹面刺穿体壁共20条,另在这3个部位刺穿身体穿插头发各20条。
前者在术后12~24小时伤口愈合,后60条被头发穿插的涡虫术后2~24小时内均能以背腹面身体横裂的方式脱逃,脱逃后24~48小时伤口完全愈合并恢复正常。
术后3~7天内80条涡虫都进行了无性生殖,每组有1~2条涡虫在第1次无性生殖后间隔5~6天,在第1次无性生殖形成的头部片段上在咽后进行第2次无性生殖(图A )。
刺参池塘养殖中新型敌害生物的种类鉴定及防控初步研究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刺参养殖业的发展,刺参疾病多发,新的敌害生物也不断出现,成为限制刺参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刺参养殖过程中引发病害的生物进行鉴定并开展药物筛选,可为养殖刺参病害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本研究对2019年山东和辽宁省刺参主产区池塘养殖刺参中发现的新型生物开展物种鉴定、危害分析和防控药物筛选,以期为刺参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刺参养殖池塘中新敌害生物澳洲异尾涡虫(Heterochaerus australis)的鉴定及其危害2019年10月,辽宁省大连市、山东省东营市2家养殖场池塘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出现大量化皮死亡现象,发病特征调查在刺参体表、水体及底泥中均发现一种营自由生活的涡虫类生物。
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该涡虫体长0.96~3.26 mm,体宽0.49~1.93 mm,外观黄色或黄褐色,头部钝圆,具一对暗红色棒状眼点,尾部具两条并列的尾垂;显微镜镜检发现其表皮下分布密集的虫黄藻(Zooxanthella),体表周身纤毛,雌雄同体,具有两个生殖孔位于口后。
对该物种COI及18S rDNA基因片段扩增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并构建18S rDNA基因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生物与澳洲异尾涡虫(Heterochaerus australis)序列同源性达99.64%。
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并结合18S rDNA 分子鉴定结果将该生物鉴定为澳洲异尾涡虫;进一步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生物具有避光性,其适宜温度为18~24℃,适宜pH为5.5~8,适宜盐度为24~40;再生实验表明,该物种具有很强的前后轴极性再生能力;该生物与刺参的共培养实验表明,澳洲异尾涡虫对刺参体表表现出很强的趋向性,可以吸附在刺参体表导致刺参苗种溃疡、化皮甚至死亡,但刺参的体腔、肠道、呼吸树内均未发现虫体寄生。
涡虫的再生能力在科学研究的进展生命科技学院学院:生命科技学院班级:生物科学131班姓名:***学号:***********【摘要】:一种名叫“涡虫”的扁形虫即使被切成百段,一两周后每段都会再生出完整的涡虫。
涡虫这种超强再生能力一直是科学家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德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对涡虫的再生能力有关键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他们希望这一发现有助于人类干细胞研究。
关键字:涡虫再生能力干细胞对于大多数扁形虫来说,将它切成两半,就会得到两条扁形虫。
前面的一半将会长出一条新尾巴,后面的一半将会长出一个新头——并且有着功能齐全的大脑。
不过,一些种类的蠕虫却缺乏这种能力,至少在其需要重新长头的时候是这样。
现在,三个团队的研究人员不仅着重研究了这一局限性背后的生物学原因,还成功地通过操纵一个单独的基因通路,恢复了这种蠕虫的全部重生能力。
涡虫另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是其依赖食物供应情况进行生长和退行生长( de-growth)。
当食物丰富时, 涡虫生长达到其最大体长。
而当长时间饥饿时,虫体开始萎缩。
持续饥饿数月后,一条长20mm的成年涡虫萎缩到孵化时的大小(约1mm)。
一旦获得食物供应后,虫体恢复生长,这也是一种再生方式。
许多研究者认为:退行生长导致老龄化过程逆转,使涡虫获得新的生命力。
人们一直希望残体再生、长生不老,是人类自远古以来的愿望。
或许找到这一门径的钥匙,就在涡虫身上。
涡虫能在一周内,重新长出切割掉的肌肉、皮肤、肠道、生殖系统,甚至整个大脑并且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且未受到损伤的情况下,它能一直保持自身健康而不会死亡。
涡虫真的是完全地再生吗?再生出来的组织和原来的组织完全一样吗?在再生过程中它怎么知道哪个地方要长头,哪个地方要长尾巴?这么强的再生能力,难道再生中不会出错吗?它会长肿瘤吗?人能不能像涡虫那样再生呢?……这些问题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兴趣。
一、涡虫生理特性介绍这种蠕虫被称为真涡虫,通常约1厘米长,生活在像溪流和池塘等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岩石下面。
铜对东亚三角涡虫运动和再生的影响(英文)
张秀芳;毕思超;仝昊;庞秋香;宋新华;赵博生
【期刊名称】《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目的]研究铜对涡虫运动和再生的影响。
[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铜溶液处理涡虫,分别进行了4和6d的培养试验,并设置空白对照组。
[结果]成体涡虫
24,48,72和96h运动的半抑制浓度(mIC50)分别为3.86,3.73,3.47和
2.61mgCu2+/L。
幼虫24,48,72和96h运动的半抑制浓度(mIC50)分别为2.22,1.64,0.87和0.93mgCu2+/L。
整体呈现出浓度效应关系。
涡虫6d的眼点和耳突再生的半抑制浓度分别是0.76,0.78mgCu2+/L。
呈现出浓度效应关系。
[结论]支持涡虫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指示生物。
【总页数】3页(P333-335)
【作者】张秀芳;毕思超;仝昊;庞秋香;宋新华;赵博生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涡虫再生机制:那些让人惊叹的“重生”秘密嘿,朋友们,今儿咱们来聊聊一个挺神奇的话题——涡虫的再生机制。
听起来是不是挺高大上的?别担心,咱们用接地气的语言,一步步揭开这个“重生”的秘密。
咱们先说说啥是涡虫。
涡虫啊,就是一种生活在淡水里的扁扁的小虫子,身体软软的,有点像咱们小时候在河里捞的那种小透明虫子。
不过啊,别看它长得不起眼,人家可是拥有超级厉害的再生能力呢!涡虫的再生机制啊,简单来说,就是它身体的哪一部分要是掉了或者受伤了,它就能再长出来一个新的!就像咱们有时候不小心磕破了皮,过几天就好了,只不过涡虫这能力可比咱们强多了,人家是能长出整个器官、甚至整个身体的一部分来!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挺不可思议的?咱们平时要是掉了个胳膊腿儿的,那可就麻烦了,得赶紧去医院接上。
但涡虫呢,人家根本就不在乎,掉了就掉了,过段时间自个儿就长出来了。
这事儿啊,科学家们也是研究了好多年,才慢慢搞清楚其中的奥秘。
原来啊,涡虫的身体里头有一种特别的细胞,叫干细胞。
这些干细胞啊,就像是身体里的“万能工匠”,能变成身体需要的任何一种细胞。
要是涡虫身体的哪一部分受伤了,这些干细胞就会赶紧跑过去,开始“修建”新的组织。
就像咱们家里要是哪块瓷砖破了,就得赶紧找块新的换上,涡虫也是这样,干细胞就是它的“新瓷砖”。
不过啊,涡虫可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再生的。
它得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启动这个“重生”的程序。
比如说啊,要是涡虫的身体被切成了两半,那它可得赶紧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等身体稳定下来了,再开始再生。
要是环境太恶劣了,或者它太虚弱了,那可能就没办法再生了。
而且啊,涡虫再生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
有的部位啊,像尾巴啊、触角啊,再生得特别快,可能几天就长出来了。
但有的部位啊,像大脑啊、心脏啊,再生得就慢了,可能需要好几个星期,甚至好几个月。
不过啊,就算再慢,涡虫也是能长出来的,这就是它厉害的地方!那涡虫的这种再生机制啊,对咱们人类有啥意义呢?其实啊,意义可大了!你想啊,要是咱们人类也能像涡虫一样,身体哪部分受伤了就能再长出来,那该多好啊!这样一来啊,咱们就不用再担心什么残疾啊、截肢啊这些问题了。
温度对日本三角涡虫种群增长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孙祯;潘红春;王芳芳;范杰【期刊名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31)1【摘要】应用种群累积培养法,就培养液温度对日本三角涡虫种群增长及体内3种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5℃和35℃下的涡虫不能长期生存.30 d 时25℃实验组种群密度最高、20℃实验组次之;第9 d后15℃-30℃实验组涡虫种群瞬时增长率随时间的推移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另外,10℃-20℃实验组涡虫SOD活力较其他实验组低,而15℃实验组涡虫CAT活力却较其他实验组高;GSH-PX活力受培养液温度的影响明显且波动较大,随着培养液温度的升高其活力总体呈现增加趋势.涡虫的SOD、CAT 和GSH-PX 3种抗氧化酶对培养液温度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总页数】4页(P62-65)【作者】孙祯;潘红春;王芳芳;范杰【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6;Q958.11【相关文献】1.温度胁迫对岩扇贝幼贝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J], 曹善茂;王潇;刘钢;李晓雨;刘阳2.温度对岩扇贝无水保活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J], 王潇;曹善茂;刘钢;王尧;邹建威3.光周期对中国水螅种群增长、无性出芽生殖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J], 陈磊磊;刘敏;张行;董文芳;潘红春4.pH值对大乳头水螅种群增长、无性生殖及3种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J], 李华玲;潘红春;尹峥花;徐金金;郝家胜;朱国萍5.pH值对日本三角涡虫种群增长、无性生殖及6种酶活力的影响 [J], 潘红春;范杰;王芳芳;孙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