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二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
- 格式:ppt
- 大小:4.51 MB
- 文档页数:20
《普通动物学实验》实验课程名称:动物学实验课程编号:实验学时:60 实验学分: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动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分类的一门实验科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实验课教学验证、加深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熟悉动物学的基本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学风。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独立从事动物学教学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初步方法。
二、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普通动物学实验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分类的一门实验科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基本理论是形态、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原则理解和掌握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而发生进化和变异,从而使生命从低级向高级、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和变化。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采用理论讲解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更深地理解和掌握动物学的理论和知识要点,要求学生能根据理论学习自觉地掌握动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
采用标本识别、实物观察、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装片观察和标本制作等方式使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的牢固和透彻。
1.基本实验操作和仪器的使用学生应能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解剖镜等仪器,学会常用药品的配制及常见动物的采集、制作方法。
通过各纲代表动物的解剖、观察和分类掌握各类动物的解剖和分类方法。
2.实验报告普通动物学实验的实验报告主要包括绘图和观察结果描述,通过完成实验报告,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表达的、分析的能力。
绘图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每个学生应认真对待。
绘制科学的图因以精确为主,因此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观察标本,然后按要求绘图。
除绘图外,实验报告还包括解答实验指导中提出的问题和必要的记录等,并应把它写在笔记本上。
实验报告是记录个人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内容和对观察的解释,不可照抄实验指导和教材中的内容。
3.教学时数分配根据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本大纲安排有20个实验,每个实验基本为3学时,共约66学时,机动6学时;野外实习15天。
实验2 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文昌鱼、海胆、海星、蛙等胚胎发育各个时期的观察,了解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一般过程。
2.认识动物个体发育的一般概念,从而加深对多细胞动物起源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1.牛精子涂片,蛙、昆虫卵切片和鸡蛋。
2.文昌鱼早期胚胎发育4个时期装片或切片:受精卵期、卵裂各期、囊胚期和原肠胚期。
3.海星、蛙早期胚胎发育模型。
4.三化螟、蛙、鱼生活史标本。
三、实验器具与药品显微镜、双目解剖镜、手提放大镜、培养皿、尖镊子、小瓷碗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一)精子构造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牛精子涂片,区分精子的头、颈和尾3部分(图2-1)。
头部前端可见染色较浅的帽状结构,称顶体。
头部其余部分染色较深,是细胞核,由于着色深,核内构造看不清楚。
细胞核和顶体的外面为染色较浅的薄层物质,是细胞质和细图2-1 人类精子的显微和超微结构A.精子的超微结构;B、C.精子的不同视角显微观察(自Vilee)胞膜,但这部分在涂片中不一定看得清楚。
颈部短小,其内部构造也不易看清楚。
尾部呈长鞭毛状。
(二)各种类型卵子的结构及卵裂形式观察注意比较它们卵黄的含量及其分布状况与细胞质和细胞核的位置关系。
1.少黄卵均黄卵 观察文昌鱼(或海胆)卵切片或装片及哺乳动物卵巢切片,对照挂图从卵巢切片中找到卵细胞。
可见卵黄含量少,其分布均匀,未受精卵核大而清晰,受精后不见。
其卵裂形式属完全均等分裂(图2-2)。
2.多黄卵偏黄卵 观察蛙卵切片,卵黄的分布偏植物极,其卵裂形式属完全不均等分裂,从第三次分裂(纬裂)开始不均等,偏向动物极。
端黄卵 取一新鲜鸡蛋观察。
用尖镊子小心从上面打开卵壳和两层壳膜(将鸡蛋横放),通过“天窗”观察鸡蛋的内部构造(图2-3),弄清楚卵细胞、卵黄和哪些结构属卵膜。
鸡卵为图2-2 海胆卵的等裂A .2胚胞;B .4胚胞;C .8胚胞;D .16胚胞;E .32胚胞。
(自江静波等)图2-3 鸟类的蛋(卵黄部分为卵子)(自丁汉波) 图2-4 昆虫卵的表裂A .几个核时期;B .核分裂的正常分布;C .核移至胚胎的外表面及胚盘的形成。
第⼆章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_动物⽣物学⼀、动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概念1、个体发育(ontogeny)是指多细胞动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的全过程。
⾼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2、系统发育(phylogeny)也称系统发展,是与个体发育相对⽽⾔的,它是指某⼀个类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卵细胞的极性、卵裂的形式(⼀)卵细胞的极性卵细胞的极性(图2-1-1 卵细胞的极性)是指卵细胞的内部结构是⾮均向性的即细胞核的位置和细胞质分布的不对称性。
通常将卵黄多的⼀端称为植物极,另⼀端称为动物极。
(⼆)卵裂的形式卵裂(cleavage)(图2-1-2 卵裂)即是受精卵进⾏分裂。
根据不同类动物卵内卵黄多少及分布情况的不同,将受精卵的卵裂分为:1、完全卵裂:多见于少黄卵,整个卵细胞都进⾏分裂。
完全卵裂⼜包括等裂和不等裂。
①等裂:是指卵黄少、分布均匀、形成的分裂球⼤⼩相等,如⽂昌鱼、海胆等。
②不等裂:是指卵黄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分裂球⼤⼩不等,如多孔动物、蛙类等。
2、不完全卵裂:多见于多黄卵。
由于卵黄多,分裂受阻,受精卵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分裂。
不完全卵裂⼜包括盘裂和表裂两种:①盘裂:指分裂区只限于胚盘处的分裂。
如乌贼、鸡卵等。
这是由于卵黄物质多,细胞核和细胞质集中于卵⼀端的缘故。
②表⾯卵裂:分裂区只限于卵的表⾯的分裂。
如昆⾍卵。
这是由于⼤量卵黄集中在卵的中央所致(图2-1-3 龙虾的表⾯卵裂)。
(⼆)卵裂的形式卵裂(cleavage)(图2-1-2 卵裂)即是受精卵进⾏分裂。
根据不同类动物卵内卵黄多少及分布情况的不同,将受精卵的卵裂分为:1、完全卵裂:多见于少黄卵,整个卵细胞都进⾏分裂。
完全卵裂⼜包括等裂和不等裂。
①等裂:是指卵黄少、分布均匀、形成的分裂球⼤⼩相等,如⽂昌鱼、海胆等。
②不等裂:是指卵黄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分裂球⼤⼩不等,如多孔动物、蛙类等。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胚胎发育实训,使学生了解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掌握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四、实训内容1. 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2. 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3. 胚胎发育的形态学观察4. 胚胎发育的生物学观察5. 胚胎发育的实验操作五、实训方法1. 文献查阅:了解胚胎发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胚胎发育实验操作。
3. 观察记录:观察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记录实验现象。
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六、实训过程1. 实验准备(1)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和实验方法。
(2)准备实验材料,包括胚胎样本、显微镜、培养皿、染色剂等。
(3)熟悉实验仪器和设备,确保实验操作规范。
2. 实验操作(1)取胚胎样本,将其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2)观察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记录实验现象。
(3)进行染色处理,观察染色后的胚胎形态学特征。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 观察记录(1)记录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包括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等。
(2)观察胚胎发育的形态学特征,如细胞分裂、细胞形态、细胞核等。
(3)观察胚胎发育的生物学特征,如细胞迁移、细胞间相互作用等。
4. 数据分析(1)分析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的时间点,计算发育速度。
(2)分析胚胎发育的形态学特征,比较不同阶段的差异。
(3)分析胚胎发育的生物学特征,探讨其生物学意义。
七、实训结果1. 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胚胎。
2. 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1)受精卵:细胞核明显,细胞质丰富。
(2)卵裂:细胞数量增加,细胞体积缩小。
(3)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形成内细胞团和外细胞团。
(4)原肠胚:细胞进一步分化,形成胚层。
(5)胚胎:各器官系统开始形成。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家禽早期胚胎的发育过程,掌握早期胚胎生物学检查方法,熟悉胚胎发育的基本规律,为后续家禽繁殖和孵化技术的研究提供基础。
二、实验材料1. 家禽种蛋:鸡胚蛋、鸭胚蛋、鹅胚蛋等。
2.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解剖显微镜、解剖剪、镊子、培养皿、剪刀、记号笔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75%酒精、碘酒、消毒液等。
三、实验方法1. 种蛋的选择与消毒选择发育正常、无破损的种蛋,用75%酒精对蛋壳表面进行消毒,晾干备用。
2. 胚胎的采集与固定将消毒后的种蛋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孵化,根据实验要求选取特定胚龄的胚胎进行采集。
采集时,用解剖剪将蛋壳轻轻敲碎,取出胚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然后用75%酒精固定。
3. 胚胎的观察与检查将固定好的胚胎放置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观察胚胎的发育特征,如胚盘、卵黄囊、羊膜等。
4. 胚胎的生物学检查对胚胎进行以下生物学检查:(1)胚盘观察:观察胚盘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2)卵黄囊观察:观察卵黄囊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3)羊膜观察:观察羊膜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4)尿囊观察:观察尿囊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5. 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将观察到的胚胎发育特征及生物学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分析不同胚龄胚胎的发育规律。
四、实验结果1. 胚盘观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盘逐渐增大,颜色由浅变深,形状由圆形逐渐变为椭圆形。
2. 卵黄囊观察卵黄囊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逐渐增大,颜色由淡黄色变为深黄色,形状由小圆形逐渐变为椭圆形。
3. 羊膜观察羊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逐渐增大,颜色由无色变为淡蓝色,形状由小圆形逐渐变为椭圆形。
4. 尿囊观察尿囊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逐渐增大,颜色由无色变为淡黄色,形状由小圆形逐渐变为椭圆形。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家禽早期胚胎的发育过程和生物学检查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家禽早期胚胎在发育过程中,胚盘、卵黄囊、羊膜、尿囊等结构逐渐形成和发育,符合胚胎发育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