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反复、频繁、精确测定 • 反映脑内全麻药分压 • 比较吸入全麻药的强度 MAC相当于吸入麻醉药的半数有效 量,为效价强度;MAC越小,药物的 麻醉作用越强。
MAC 意义
• 可定出“清醒MAC”、 “气管插管MAC”
停止吸入麻醉药,50%的病人清醒时 肺泡内麻醉药浓度为(0.6MAC) • 计算药物的安全界限
1MAC乙醚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影响MAC的因素
使MAC上升的因素
• • • •
体温高(不大于42℃) 高血钠 CA上升 长期嗜酒
使MAC下降的因素
•温度降低MAC呈直线下降(41℃-26℃) •低钠 •妊娠 •老年人 •CA下降 •术前大量饮酒 •某些药物 •代酸,严重贫血,休克,PaCO2>12.4KPa 或 小于1.33kPa,PaO2小于4.3kPa •某些药物:镇定药和安定药,麻醉性镇痛药, 抗胆碱酯酶药
异氟烷 isoflurane
是安氟醚的同分异构体,1965年 Terrell合成。1975年Corbett曾报道 它对实验动物有致癌作用,3年后由其 本人否定,后逐渐被推广应用。
目前较常用的吸入全麻药
与安氟醚相比更理想
• 理化性质更稳定,有刺激性气味,虽血/气 分配系数1.4,诱导并不快,苏醒较快。 • 代谢率很低,不发生还原代谢,不产生自 由基 • 任何麻醉深度,对迷走神经抑制强于对交 感的抑制 • 镇痛作用同enf
手术
七氟烷麻醉的临床实施
◆诱导的实施---面罩诱导 ●常用方法: ①潮气量法 (相对较慢, 简单操作方便,较少并发症) ②逐步递增法 (起效缓慢, 易出现兴奋期) ③深吸气法(相对较快,要求病人配合) ④“一口气”法 (起效快,预充呼吸环路,病人配合)
面罩诱导常用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