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子的构成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5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重难点有效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原子的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知道不同种类原子的区别。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记住两个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要点梳理】要点一、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由下列粒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荷)以及中子(不带电)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例如:普通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粒子。
3.原子内部结构揭秘—散射实验(如下图所示):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实验结论:(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3)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要点诠释】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区分原子的种类,依据的是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因为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要点二、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原子的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知道不同种类原子的区别。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记住两个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要点梳理】要点一、原子的构成(高清课堂《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由下列粒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荷)以及中子(不带电)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例如:普通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粒子。
3.原子内部结构揭秘—散射实验(如下图所示):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实验结论:(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3)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要点诠释】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区分原子的种类,依据的是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因为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要点二、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第 1 页 共 1 页 初三化学: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1. 原子的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为核电荷数。
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 构成原子的粒子一般是质子、中子、电子。
构成原子的必要粒子是质子和电子,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
4. 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5. 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二、相对原子量
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量(A r )。
注意:相对原子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量的计算公式:
12
112r ⨯=原子的质量碳一个原子的质量A 电子的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所以
A r ≈质子数+中子数。
初三化学原子的构成试题答案及解析1.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A.质子、中子、电子B.质子、电子C.中子、电子D.质子、中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的构成,要根据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的构成解答本题。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因此一般来说,构成原子的微粒有三种,即质子、中子、电子,但氢原子特殊,氢原子核内无中子,只有1个质子。
所以应当理解为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质子、中子、电子。
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一个原子核中一定由质子,不一定有中子。
2.(2008•揭阳)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63B.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63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的构成,要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以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来判断。
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63,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52—63=89,故A正确,B、C不正确;铕元素的原子的相对质量为152,而不是实际质量。
故D也不正确。
点评:随着世界能源结构的改变,原子结构和核反应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当然会对中考有导向作用。
所以,对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及其原子内部构成粒子间的数目和电性、电荷关系的考查将会成为热点。
3.科学家测定: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比较,均约等于。
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大或小),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答案】1 小原子核【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的构成,做题时要从原子的结构入手。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原子的构成提升训练
1.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答案:D
2.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kg,则实际质量为b kg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2b/a kg
B.12b/a
C.12a/b
D.12a/b kg
答案:B
3.最近科学家制造出原子序数为112的新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85。
下列有关112号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2
B.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73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85
答案:C
4. 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
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答案:C
6.“神舟”五号不仅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
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
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
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
它们与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答案: B
7.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
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③同种元素的原
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
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8.从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同一类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__________。
(3)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_____________。
(4)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子(2)质子、电子
(3)原子核(质子和中子)
(4)原子核、质子(5)电子
10.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
__________。
答案:61
11.某同学为了探究原子的构成,进行了如下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原子是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2)猜想与假设:
甲:金属能够导电是由于金属中存在着能够自由移动的带负电荷的电子,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猜想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一种粒子。
乙:现代原子能的利用,原子弹的爆炸就是利用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说明原子也是可分的。
(3)观察与思考:观察如图所示的原子构成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
①原子是如何构成的?各部分电性如何?
②原子核位于原子中的什么位置?你知道它的构成吗?
③原子核半径是原子半径的多少?原子是一个实心的球体吗?
通过上述问题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答案: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其中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②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③原子核半径平均约为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原子核外有一个相对很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