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景区三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11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是2010年10月经自治区政府批准设立的县级开发区,位于**城市的东南部,距**25公里,规划面积14.46平方公里。
开发区现已入驻多家较大型企业,本项目主要对园区污水处理厂及排水管线建设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维护进行调研,编制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1.1.1 项目名称:****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1.1.2 建设单位:**管委会1.1.3 编制单位:新疆通艺市政工程规划设计院。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乙级资质;市政行业(道路、给水、排水、桥梁)专业设计乙级资质;市政行业(道路)专业设计甲级资质。
1.1.4 项目地点:项目位于和田地区**城南部25公里处**。
1.1.5 工程规模及容:(一)波斯坦库勒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量为:Q近=24000m3/d ,Q远=55000m3/d。
本项目只完成近期规模建设,同时为远期考虑预留。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的相关要求,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
厂区44000平方米,分为四个区,即前厂区、预处理区、生化处理及污泥处理区、深度处理及消毒等。
(二)波斯坦库勒园区排水管网污水管网管径按远期需求设计,围按近期需求只建设纵六路(不含)以西部分。
近期共建设污水管道16105米,其中DN300管6686米,DN400管3005米,DN600管2414米,DN800管4000米。
污水管道选用HDPE双壁波纹管。
(三)污水处理工艺本工程推荐采用”格栅过滤 + 调节酸化 + A2/O生物处理 + 紫外线消毒”污水处理工艺、板框式压滤浓缩+离心式脱水污泥处理法和生物滤池除臭工艺。
1.1.6 工程设计年限近期设计年限:2018年远期设计年限:2028年1.2 工程建设费用:1.3 资金来源:申请北京援疆资金:3519.67万元1.4 编制目的、依据、原则及围1.4.1 编制目的(1)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项目建议书-写作模板 (一)尊敬的领导:为了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我们认为学校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项目是必要的。
下面我将从项目的背景、意义、目标、计划、预算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和生产生活的废水越来越多,若不加以妥善处理将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的建设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项目意义1. 保护环境:经过处理的污水能够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直接排出不会对水环境造成直接的污染。
2. 利用可再生资源:经过处理的污水能够成为可再生的水资源,对水资源的保护的意义举足轻重。
3.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能够保障居民用水的质量,更好地满足居民对环境的需求。
三、项目目标1.建设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实现废水的净化和回收利用。
2.改善附近的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项目计划1. 首先,明确项目需要的工程量和需求。
2. 然后,确保项目的计划与时间表的合理性。
3. 在项目的开始前,进行必要的勘察和规划工作。
4. 确定好建设厂房的位置,招募建设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等。
5. 确定好建设的资金来源和资金支出的预算。
6. 实施项目。
7. 项目结束后,进行相关部门对项目的验收工作。
五、项目预算1. 建设成本:主要包括建造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基础设施建设等费用。
2. 运营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设备维护、水质监测等。
3. 资金来源:应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多个角度筹措资金,以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以上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
此项目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清晰的目标和良好的前景,且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希望领导能够认可此建议书,支持并落实该项目的建设。
最后,感谢领导抽出时间阅读此建议书。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是为了解决城市污水处理问题而展开的工程项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工业发展的推进,城市污水产生量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因此,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是非常必要的,旨在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生活质量。
二、工程规模及内容1.污水处理厂规模:根据污水产生量及预计的未来增长率,确定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为XXX吨/天。
2.管网规模:根据城市规划及人口密度等因素,确定污水管网的布局和长度。
3.工程内容:a.污水处理厂建设包括进水管道、污水处理设备、出水管道等。
b.管网工程包括主管道、支管道、检修井等设施的建设。
三、可行性研究1.市场需求分析:根据城市污水产生量及未来增长趋势,分析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的市场需求。
2.技术可行性分析:就当前的污水处理技术及管网建设技术进行分析,验证工程的可行性。
3.经济可行性分析:综合考虑工程投资、运营成本以及政府补贴等因素,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确定项目收益。
4.社会可行性分析:分析项目对环境保护、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工程的社会可行性。
5.管理可行性分析:分析项目运营管理的可行性,确定是否具备科学管理和有效运营的条件。
四、项目投资与融资1.项目投资:根据工程规模和内容,详细测算工程的总投资,包括土地购买、设备采购、建设成本等。
2.融资渠道:通过政府拨款、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途径筹集资金。
五、项目进展及风险分析1.项目进展:根据工程规模和内容,制定详细的工程进展计划,明确工期和各项工程进展。
2.风险分析: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等因素,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六、项目效益评估1.环境效益:通过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管网的改造,实现了对污水的有效处理,保护了环境。
2.经济效益:投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可以为城市提供污水处理服务,获得污水处理费用收入。
淮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淮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概述1.1淮安市概况淮安市位于江苏省北部,黄淮河冲积平原的中部,是苏北腹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
淮安市与徐州、盐城、连云港、扬州接壤,地域广阔。
淮安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1951年成立清江市,为淮阴地委和地区行署所在地,1983年更名为淮阴市,为了加快淮阴市的发展,2001年2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淮安市。
现辖五区四县,即清河区、清浦区、工业园区、楚州区(原淮安市)、淮阴区(原淮阴县)以及涟水县、金湖县、盱眙县、洪泽县。
总面积1万平方公里,人口503万人。
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约为291亿元人民币。
市区建成面积7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73万人。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特别改革开放以来,淮安市已基本建设成为一个以机械、冶金、化工、烟草、纺织等多种工业为主的苏北中心城市。
淮安市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楚州区(原淮安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东汉末年始,楚州相继为郡、州、府治的所在地。
隋代京杭大运河的通航,使楚州成为南北交通的咽喉和控制江淮平原的军事重镇。
楚州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南北机枢”、“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称。
淮安市交通发达,京沪高速、同三高速、宁连一级、徐淮一级公路都已经或将要同市区道路联网;新长铁路和淮安客运站已建成,京杭大运河南下经扬州可直达长江三角经济区各城市,所以淮安已成为苏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根据省委、省政府对新淮安市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市委、市政府重新确立城市发展方向即“恩来故里、工业基地、交通枢纽、商贸中心、绿水特色、文化名城”。
规划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总人口超100万,使淮安市成为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
江苏淮安工业园区成立于1995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省级园区,2006年工业园区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工业园区享有市级审批权限。
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污水处理设施是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设施。
本报告旨在对某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背景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目前该项目所在地尚未建设现代化污水处理设施,导致大量污水直接排放,威胁到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
因此,建设一座污水处理设施势在必行。
三、可能的污水处理设施方案为确保项目的可行性,我们考虑了以下几种污水处理设施方案:1. 活性污泥法该方案通过在污水中注入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有机物质。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好,对氮、磷等降解有显著效果,但所需设备较为庞大。
2. 厌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通过在无氧环境下处理污水,利用厌氧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
该方法处理效果稳定,占地面积小,同时能够产生可再生能源,但在氮、磷去除方面表现较差。
3. 植物人工湿地法该方案通过利用湿地植物的吸收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较好,同时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但对氮、磷的处理能力较低。
四、可行性分析基于上述方案的分析,我们对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如下评估:1. 技术可行性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法和植物人工湿地法均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2. 经济可行性项目选址周边存在大量污水直接排放问题,因此该项目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通过适当的收费模式和政府的资金支持,能够保证项目的投资回报。
3. 环境可行性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能够显著改善周边环境质量,减少水体污染和气味问题,对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
五、建设建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多污染物处理工艺结合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法和植物人工湿地法的优点,设计并建设一套综合处理工艺,充分利用不同工艺的优势。
2. 加强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通过政府资金支持和相关环保政策的引导,确保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能够得到必要的资金保障。
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建设情况汇报XX县城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进展情况汇报一、基本情况XX县城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于XXXX年X月XX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青发改投资〔XXXX〕XXX号文件下达了批复,属中央扩大内需项目,总投资XXXX万元。
该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一期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万吨/日(远期规模为X万吨/日),铺设污水收集管网公里。
污水处理厂位于平安镇中村,湟水河南岸,XXX国道和兰青铁路北侧,占地面积XX亩。
本工程采用常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AO),主要建设预处理、生物处理、污泥处理等工段并购置安装相应设备,以及生产生活管理用房、供排水、供电、锅炉房、仓库等配套附属设施工程。
城镇生活污水进水COD小于XXXmg/L,经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XXXXX-XXXX中的一级B标准(COD小于XXmg/L)。
二、工程进展情况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土地预审、环评、地质灾害评估等各项前期工作于XXXX年XX月XX日前全部完成;XXXX年XX月XX日举行了开工仪式;由XX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设计,XX威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XX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督。
污水处理构筑物、附属工程及设备招标工作已全部完成,XX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XX广厦建筑有限公司、XX瑞盛水处理有限公司等单位中标。
截止目前,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场区及道路土地征用、场区平整、临时道路建设工作。
厂外供水工程铺设直径XX㎝PPR管道XXXXm,完工通水;污水处理土建(构筑物)于X 月X日开工建设,生化池、二沉池、出水泵房预计八月十五前完成土建施工并相继开始设备安装,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沉砂池、污泥泵房、污泥调蓄池、紫外线消毒渠、除臭装置预计九月三十日前完成土建施工并相继开始设备安装、综合楼、鼓风机房、污泥脱水机房、围墙大门、厂内外道路及进厂二回路供电线路等分项工程全面开工,预计十月十五日前完工。
1概述1.1项目简介项目名称:****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市建设委员会项目工程地点:****市项目内容:污水处理厂工程: 2.0万m3/d(近期2010年)配套管网工程: 70km(近期2010年)项目总投资:12615.43万元1.2编制依据、原则1.2.1 编制依据1、《****市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2006-2020)2、《****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3、《****市城市排水专项规划》4、《****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5、《****市城市水域保护规划》6、《****土地利用规划》7、《****市城市防洪规划》8、《****市统计年鉴-2008》9、其他有关法规、标准及已批准实施的建设规划1.2.2 编制原则①以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和标准为准则,在总体规划及近期建设的要求下进行报告的编写工作,使工程的建设与****市的发展相协调,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②对拟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模式、规模、进出水水质等参数的确定进行分析论证。
③对处理工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满足出水水质要求并适合当地条件、管理简单、运行可靠、节约能耗、运行费用低的处理工艺。
④选择设备力求经济、实用、高效。
对于关键性设备,选用国外的先进产品,以达到运行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简单的目的。
⑤妥善处理污水厂产生的废渣、污泥,避免二次污染。
⑥在污水处理厂范围内,总平面布置既要按远期统一规划和布置,又要分期明确,充分考虑近、远期建(构)筑物的衔接。
1.3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论述了****市****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并对该工程的建设模式、规模、进、出水水质确定、配套管网、厂址选择、处理工艺选择及投资估算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1.4主要规范和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9)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9)《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010-2001)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6)《低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54-95)17)《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18)《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19)《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20)《控制室设计规定》(HG20508-92)21)《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20509-92)22)《信号报警、联锁系统设计规定》(HG20511-92)23)《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73-95)24)《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建设部主编2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6)《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27)《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87);28)《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2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013-95);3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3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废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项目背景废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旨在解决当地废水处理不足、环境污染问题。
该项目将提供全面的废水处理设施,并构建配套管网系统,以便将废水经过处理后排放到合适的环境中。
2. 可行性研究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是评估废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通过对项目的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3. 技术可行性分析废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得以肯定。
通过引入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以及合理布局和设计配套管网系统,可以有效处理当地的废水,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要求。
4. 经济可行性分析对废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根据项目投资、运营成本以及预期收益进行计算,经济评估结果表明,项目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率和盈利能力。
5. 社会可行性分析废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对当地社会具有积极影响。
项目的实施将改善当地环境质量,保护公共卫生安全,同时为就业岗位的创造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社会可行性评估显示,项目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6. 风险和建议废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技术风险、环境风险和资金风险等。
为降低这些风险,建议采取合适的管理和监控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此外,还建议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项目落地和运营。
7. 结论基于以上可行性研究分析,废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在技术、经济和社会方面均具有可行性。
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当地废水处理问题,提高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建议积极推进该项目,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实施情况汇报材料为有效解决城市污水污染,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县积极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进度,全面提高城市污水收集率。
现将污水设施及污水管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项目概况孟连县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污水规模近期(2016年)万吨/日;远期(2025年)万吨/日,新建污水配套管网DN300—DN800总长32公里,污水提升泵站1座及其他配套设施。
工程总投资万元,其中污水处理厂投资近2356万元,管网投资3200万元,主要服务于孟连县城规划建成区,近期(2016年)规划范围面积平方公里,规划服务人口万人;远期(2025年)规划服务面积平方公里,规划服务人口为万人。
二、工程进度(一)厂区工程。
该项目实施单位为孟连县诚净环卫绿化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厂区建设和省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采用BOT模式已签订了特许经营协议,协议里明确了厂区“三通一平”由我县建设,“三通一平”的投资建设为1260万元,项目配套管网建设和昆明普尔顿管业有限公司合作,采取BT合作模式,项目位于南垒河下游距县城公里处,占地面积约为22亩,工程自2016年3月份正式开工建设,县政府统筹谋划,紧抓落实,倒排工期,2016年底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三通一平”工程建设,2016年5月省水务投资有限公司组织进场施工,现已完成人工挖孔桩、污水处理池底浇灌等工作。
(二)配套管网工程。
建设方案是将城西片老城区和城东片区的污水通过东、西线管网收集至污水处理厂。
截止目前已完成16公里污水管网建设。
为全面加快推进我县的城市污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2016年,县委、县政府把城市污水管网续建工程列为孟连县2016年重点工程,全年计划新建污水管网32公里,已完成16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完成年初任务量的50%以上,其中新建城东片区污水管网14公里,新建滨河西路污水管网2公里,目前,我县的雨污混流管网建设长度已达近39公里。
湖景区三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概述1.1项目简介项目名称:X湖景区三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法人:X湖旅游开发公司项目地址:市肥东县X湖度假旅游景区及肥东县X镇1#污水处理厂位于迎宾山庄西侧(即总规所指南岸),集水围为南岸数座丘陵及周边地区;2#污水处理厂位于疗养院东南角(即总规所指果园东)。
集水围X湖西北岸数座丘陵及周边地区;3#污水处理厂位于老X镇东南角,新X镇正南面,集水围为老X镇和规划中新X镇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由厂方处理后排入骨干管网。
1.2编制的原则、依据、围1.2.1编制原则(1)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2)在《X湖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镇区总体布局、地形条件和环境要求,采用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分步实施的方针,统一规划污水处理工程,在保证出水达到处理要求的前提下,作到尽量节省投资,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污水处理厂选用工艺应因地制宜,即具有稳妥、合理性,又具有先进性。
尽可能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
(4)为了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现代化管理,设计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自动化技术及监测仪表。
(5)污水厂总图布置要求紧凑、合理、管理方便,尽量减少占地。
(6)为污水处理厂将来的远期扩建创造条件,在近期工程的设计中应考虑适当的预留地及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
(7)污水管网设计在充分考虑到原有管网设施,充分利用自然的排水系统,尽量减少管网工程量,将中心镇区污水输送至处理厂。
(8)妥善处理、处置污水收集、输送、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栅渣,避免二次污染。
1.2.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3)《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4)《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5)《关于肥东县X湖景区污水处理工程的项目建议书的批复》(6)X湖旅游开发公司提供的现状地形、水质、排水管网现状、地质等基础资料。
(7)《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意见》;(8)《省“十一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规划》;(9)《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0)《市“十一五”环境保护发展规划》;(11)《X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12)市“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13)省旅游局2005年7月7日颁发的皖旅计字[2005]12号《关于同意X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函》(14)肥东县规划局2005年9月14日颁发的规字〔2005〕27号《关于X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批复》(15)全椒县人民政府2005年6月6日颁发的全政函[2005]12号《关于同意X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全椒片)的批复》1.2.3 编制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及项目建议书,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对建设地点环境概况、现状中心镇区的污水排放量及水质进行分析,从技术、经济、环境角度对本项目配套污水管网建设规模、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处理工艺方案、建设进度安排、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多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总结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和建议。
1.3景区概况和自然条件1.3.1景区概况X湖地跨肥东、全椒两县,距57公里,离96公里,距合宁沪高速公路仅18公里,交通便利。
X湖湖区6平方公里的湖水晶莹清澈,能见度达13米,属国家一级水体,最深处达46米。
四面青山环绕,森林繁茂,绿视率100%,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污染指数常年为20左右,负氧离子含量大,形成天然的氧吧。
X湖周边群山环绕,山水相依,风景秀丽,生态颇佳,具有良好渡假休闲建设项目的天然条件。
X湖已具初步的接待能力,在市及周边地区已具有较高知名度,特别是在华东地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X湖旅游开发区总体规划由国际著名规划设计公司——日本风景堂规划设计,2005年X湖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并得到肥东、全椒两县人民政府的批准。
X湖旅游度假区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6平方公里),在总体布局上以湖面为中心,向外建设三大区域即度假区、旅游区和管理区,33个项目,总投资约130亿元人民币。
X湖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景区的每个项目景点都将按照总体规划进行,项目总体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力争做到投资一片、开放一片、完善一片。
X湖度假区是地区唯一具备良好度假条件的景区。
自2002年以来X湖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景区已建设有度假山庄、水上运动中心、户外拓展项目、垂钓中心、网球场、跑马场、观光农业园等已在运营。
2008年X湖风景区共接待境外游客15万人次,综合旅游经济收入500万元。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已运营的项目和待开发项目的启动,环境保护中的污水收集和处理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必须结合X湖景区的总体规划进行污水处理厂和骨干管网项目的建设,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X湖景区开发协调发展,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X湖旅游度假规划区的X镇镇区,位于市的东北部,全镇国土面积189平方公里,居肥东18个乡镇面积之首,人口7.7万,属典型的农业乡镇,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农业和劳务,人均收入3824元。
X镇镇区及乡村约20平方公里,人口约1.9万人在X湖旅游度假规划区。
1.3.2地形地貌与工程地质X湖旅游度假区为丘陵地带,东高西低,区相对高度20-50米,低丘连绵,坡度平缓,四面山坡缓缓铺入水中,坡度小于15度,形成几处天然的沙滩,丘顶多呈浑圆状态。
岩石大部分为基岩出露区,多为玄武岩、重晶岩。
仅西部边缘为第四系覆盖区。
湖区周围出露地层皆为中元古界八岭群西冷组,分三部分,上下部的岩性相近。
上部为灰白、浅灰绿色石英角斑岩;中部岩性较杂,为灰白、灰紫、暗红等杂色石英角斑岩、细碧岩等十余种岩类;下部属复理式建造,上呈细碧——石英角斑岩建造,下为千枚——片岩系。
1.3.3气象X湖地处亚热带地缘,江淮分水岭南侧向暖温带过度地带,季风明显,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70C,年平均降雨量969.5mm,无霜期225天左右。
空气污染指数常年为20左右,达到优良标准。
湖边山区森林覆盖率90%以上,有400多种植物,如马尾松、洋槐、元竹等。
动物品种多样,特别是鸟类资源相当丰富,据调查有70多类,以鹭鸟为优势种群,有苍鹭、白鹭、灰鹭等。
1.3.4水系X湖系长江流域滁河水系,1970~1972年建坝形成的人工水库。
流入X湖的河流有两条,流入X湖后再流入沙河。
水面有宽有窄,湖边有湾有港,自成体系。
湖面9000多亩,常年蓄水量1900万立方米,来水面积89.5平方公里,年泾流量2617.6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6.74万亩,X湖周边为国有古城林场所经营的 1.5万亩山林(森林覆盖率92.9%),周边没有工矿企业,区仅有自然村2个,人口180人,以农业为主。
X湖平均水深20米,最深处在情人谷附近西湖水域,深达46米;X湖湖水没有任何污染,且湖底沙质、自然水经森林过滤流入湖中,湖水清澈见底,水质六项指标达到国家一类水质标准。
X镇和X湖水库位于江淮分水岭上,是省级江淮分水岭重点治理乡镇。
X湖的平常水位和洪水水位相差无几,警戒水位52.30M。
1.3.5总体规划项目所在地X湖度假旅游景区及肥东县X镇,其位于市东北部,江淮分水岭上,与市接壤,东临全椒,北达定远,是省省级江淮分水岭重点治理区域。
根据《X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4年——2017年),污水采用由管网收集后集中处理且尾水不排入X湖的方案,拟在X湖景区肥东境,按照排污情况结合地形及水系分区建设三座污水处理厂和与其配套的排污骨干管网,各片区上的排污支管与相应的骨干管网相连。
其中:1#污水处理厂位于迎宾山庄西侧(即总规所指南岸),集水围为南岸数座丘陵及周边地区;2#污水处理厂位于疗养院东南角(即总规所指果园东)。
集水围X湖西北岸数座丘陵及周边地区;3#污水处理厂位于老X镇东南角,新X镇正南面,集水围为老X镇和规划中新X镇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由厂方处理后排入骨干管网。
经污水厂处理后的排水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的尾水就近排入X湖水库下游水系,用作农业生产用水。
1.4给排水工程现状1.4.1X镇镇区给排水工程现状目前X镇镇区常住及流动人口约1.6万人。
供水状况,X镇现有日产万吨自来水厂一座,X湖为其唯一水源地,居民自备水源为土水井,可满足镇区用水需求。
排水状况,目前,X镇镇区现有排水以箱涵、沟渠为主,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已基本形成,雨污合流就近直接排入涵、沟渠流入农田灌溉与排涝水渠网络系统。
1.4.2X湖旅游度假区,项目已开发和建成投产的度假旅游项目主要集中在肥东境,陆续建成游客接待中心、别墅群落、迎宾山庄、会议中心、景区公路等主要设施。
2004年和2008年接待游客量,2004年10万人、2008年15万人次。
供水状况,X湖旅游度假区自建净水厂,直接取之于X湖湖水,自来水由水厂抽至高位水池,经沉淀消杀后供景区使用。
排水状况,X湖景区仅建有简易沟渠和沉淀池,生活污水经过暗沟排入沉淀池沉底后就近排入自然形成的沟渠,雨水则依天然沟渠就地散排。
1.5防洪设施规划X湖旅游度假区是依托X湖水库基础上建设和开发的,X湖水库是肥东县唯一的一座中型水库,兼有防洪和蓄水的功能,收集上游来水,并通过新建专用涵闸经流沙河排出。
常年水位是55米,防洪警戒水位55米。
1.6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6.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X湖度假旅游景区是省省级江淮分水岭重点治理区域,X湖水库是江淮分水岭治理地区的重要水利设施,是肥东县的水源地,农业生产的水源地,是X镇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X湖度假旅游景区项目现已被列为省“861”工程、“1346”行动计划、肥东“361”行动计划。
其中的30个待开发的度假旅游项目和旅游管理区的污水处理解决好,有利于改善X湖度假旅游景区乃至整个肥东县X镇的环境,提高X镇的总体环境质量,保护X湖旅游区的形象,促进本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为了改善X湖度假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X湖旅游区旅游资源,响应国家的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是改善X湖度假旅游景区的环境和发展旅游经济的需要。
因此X湖度假旅游景区三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的干管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2008年国家启动4万亿拉动2009--2010年需,特别是基础设施投入国家已拨专项资金支持。
X湖度假旅游景区肥东境的三座污水处理厂属江淮分水岭水系的治理围,属于国家重点支持项目。
此项工程的建设是经济危机下拉动需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