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抽提装置苯泄漏事故处置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123.65 KB
- 文档页数:3
一、预案背景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和易燃性,一旦发生泄露,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有效应对苯泄露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及时、有序地应对苯泄露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2. 保障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3. 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苯泄露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苯泄露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指挥长:由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
(2)副指挥长: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3)成员:由公安、环保、应急、消防、卫生、交通、市场监管、气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各部门职责:(1)公安部门: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工作。
(2)环保部门: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的监测、评估和污染处理。
(3)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救援协调、信息报送等工作。
(4)消防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灭火、救援等工作。
(5)卫生部门: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防疫等工作。
(6)交通部门: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道路的交通管制、疏导工作。
(7)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市场的监管、供应保障工作。
(8)气象部门:负责提供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的气象信息。
五、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立即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时间、地点、原因、危害程度、已采取的措施等。
2. 现场警戒:公安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对事故现场及周边进行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 人员疏散:公安部门根据事故危害程度,组织周边群众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4. 应急救援:消防部门立即出动,进行灭火、救援等工作。
5. 污染处理:环保部门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采取相应的污染处理措施。
6. 伤员救治:卫生部门组织医疗机构对伤员进行救治。
7. 交通管制:交通部门对事故现场及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确保交通秩序。
一、前言苯是一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具有高度的挥发性和易燃性。
若发生苯泄露事故,将对人员健康、财产安全及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有效应对苯泄露事故,确保人员安全、减少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及合作单位在生产和储存苯过程中发生的泄露事故。
三、事故分级1. 一般事故:泄露量小于100升,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2. 较大事故:泄露量100-500升,造成1-2人轻伤,或环境污染较轻。
3. 重大事故:泄露量500升以上,造成多人重伤或死亡,或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四、应急组织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苯泄露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 抢险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人员疏散、环境监测等工作。
3. 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转运等工作。
4. 环境监测组:负责监测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确保人员安全。
5. 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五、应急响应程序1. 发生苯泄露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3. 抢险救援组迅速开展现场救援,切断泄露源,隔离事故区域,防止事故扩大。
4. 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转运,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5. 环境监测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人员安全。
6. 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引导舆论,避免恐慌。
六、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救援(1)切断泄露源,隔离事故区域,防止事故扩大。
(2)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员远离事故区域。
(3)对泄露区域进行通风,降低空气中苯浓度。
(4)对泄漏的苯进行收集、转移,防止扩散。
2. 人员疏散(1)按照应急疏散路线,迅速组织人员撤离事故区域。
(2)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3)对撤离人员实施医学观察,防止健康危害。
3. 环境监测(1)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人员安全。
(2)对受污染的空气、水体、土壤等进行治理,防止环境污染。
苯泄露事故的应急处置
1、苯泄露事故处理程序与措施有哪些?
答:(1)现场询请;
(2)侦察检测;
(3)设立警戒;
(4)禁绝火源;
(5)有效防护;
(6)稀释降毒;
(7)堵漏排险;
(8)彻底清理。
2、苯泄露事故处置行动要求有哪些?
答:(1)指挥部的设置及救援车辆的停放,应与泄漏扩散区域保持适当距离,并设在上风方向;
(2)进入毒区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一定要精干,个人防护充分,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
(3)有限空间内发生泄露,有人中毒时,可使用移动排烟机送风配合施救行动;
(4)对吸入中毒人员,应迅速撤离染毒区至新鲜空气处;皮肤受到污染的,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中毒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5)按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
苯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一、消除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汽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
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
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
用防爆泵等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二、隔离泄漏区隔离与疏散距离: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50m。
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300m。
根据气象情况(风向等)来调整隔离警戒区范围。
三、抢救伤员1、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2、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3、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四、火灾应急处置1、灭火剂: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2、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3、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五、现场应急处置注意事项1、进行事故救援时,救援人员必须正确佩带齐全个体防护用品,不得盲目进行救护作业。
2、救护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安全的救援工作。
3、发生事故后一定要坚持先救人的原则。
及时疏散、抢救伤亡人员到安全区域。
4、使用消防带时不能扭曲,以免喷水量不够和损坏消防带;同时枪口不能对准人员,以免造成伤害。
5、使用灭火器时,用过的灭火器应及时带出现场,以防造成阻碍;未使用的灭火器不得靠近火灾部位放置,以免发生爆炸。
6、如发生爆炸火灾事故,或者在事故态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之前,不得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工作。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单位应对苯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对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苯泄漏事故,包括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
三、事故风险分析1. 事故类型:苯泄漏事故。
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苯储存仓库、生产车间、运输车辆等。
3.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任何时间。
4. 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苯泄漏可能导致中毒、火灾、爆炸等次生事故,影响周边环境和人员安全。
5.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苯储存仓库、生产车间等场所出现异味、压力异常、设备损坏等情况。
6.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
四、应急组织与职责1. 应急组织:成立苯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指挥和协调工作。
2. 主要职责:(1)应急指挥部:1. 负责组织、指挥、协调苯泄漏事故的应急工作;2. 负责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接受上级的指示和命令;3. 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队伍的集结和调配;4. 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和交通管制;5. 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2)应急抢险组:1. 负责事故现场的泄漏控制和清理;2. 负责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和警戒;3. 负责对受污染的设备和场所进行清洗和消毒;4. 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和评估。
(3)医疗救护组:1. 负责对事故现场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2. 负责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和转运;3. 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消毒和防疫。
(4)警戒疏散组:1. 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和保卫;2. 负责对周边居民进行疏散和安置;3. 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交通管制。
(5)物资保障组:1. 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2. 负责应急物资的供应和维护;3. 负责应急车辆和设备的调度。
五、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应对苯泄漏事故,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发生的苯泄漏事故,包括苯及其制品的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事故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公司总经理(2)副指挥长: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环保员等2. 应急处置小组(1)组长:安全总监(2)成员:安全员、环保员、消防员、医护人员等3. 应急保障小组(1)组长:行政总监(2)成员:行政部、设备部、物资部等相关部门人员四、事故预警及报告1. 预警(1)苯泄漏事故预警信号分为四级:一般预警、较大预警、重大预警、特别重大预警。
(2)预警信号的发布由事故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确定。
2. 报告(1)事故发生后,立即向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
(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情况。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警戒(1)设置警戒区域,确保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2)安排专人负责警戒区域的管理。
2. 人员疏散(1)根据事故情况,迅速组织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人员疏散。
(2)疏散过程中,确保人员安全,避免拥挤。
3. 环境监测(1)立即开展环境监测,了解事故区域苯浓度。
(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苯浓度。
4. 泄漏控制(1)根据泄漏情况,采取堵漏、封堵、稀释等措施,控制泄漏源。
(2)对泄漏物进行收集、转运,确保安全处置。
5. 人员救治(1)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2)对疑似苯中毒人员,及时进行隔离观察。
6. 信息发布(1)及时向有关部门、公众发布事故信息。
(2)根据事故进展,适时更新信息。
六、后期处置1. 环境恢复(1)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环境。
(2)对受污染区域进行修复,确保环境质量。
2. 财产损失评估(1)对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进行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赔偿方案。
3. 责任追究(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一、预案概述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苯泄露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及周边区域发生的苯泄露事故。
3. 预案有效期:自发布之日起,长期有效。
二、事故分级及应对措施1. 事故分级(1)一般事故:泄露量小于10公斤,未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较大事故:泄露量在10-50公斤之间,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3)重大事故:泄露量超过50公斤,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 应急措施(1)一般事故1)发现泄露后,立即关闭泄露点,隔离事故区域,防止扩散。
2)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收集泄漏物,做好标识。
3)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较大事故1)在一般事故处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监测,评估泄露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降低环境污染。
3)对泄露区域进行隔离,设置警示标志。
4)加强周边环境监测,确保事故影响降至最低。
(3)重大事故1)在较大事故处理措施的基础上,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应急处置。
2)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的沟通,共同应对事故。
3)根据事故发展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置措施,降低环境污染。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1)组长:公司总经理(2)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3)成员:环保、安全、生产、人力资源等部门负责人2.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苯泄露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制定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
(3)及时向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 各部门职责(1)环保部门:负责现场监测、评估、处理泄露物。
(2)安全部门:负责现场安全保卫、人员疏散。
(3)生产部门:负责关闭泄露点、隔离事故区域。
(4)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员调配、应急物资保障。
四、应急物资及设备1. 应急物资:防毒面具、防护服、应急灯具、应急通讯设备等。
2. 应急设备:防毒面具、防护服、应急灯具、应急通讯设备等。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苯泄露事故,保障人员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以及环境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苯泄露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事故分级1. 一般事故:苯泄露量在100升以下,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2. 较大事故:苯泄露量在100-1000升,造成少量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
3. 重大事故:苯泄露量在1000升以上,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环境污染。
四、应急处置原则1.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2. 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3. 依法依规,科学应对。
4. 层级响应,协同作战。
五、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苯泄露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泄漏物质的收集、封堵、清理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转运等工作。
(3)警戒疏散组: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等工作。
(4)信息报送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的调配、保障等工作。
六、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处置(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
(2)现场处置组迅速到达事故现场,评估泄漏情况,制定封堵方案。
(3)根据泄漏情况,采取围堵、吸附、稀释等方法,降低泄漏物质的危害。
(4)对泄漏物质进行收集、转运,并妥善处理。
2. 医疗救护(1)医疗救护组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2)根据伤员情况,及时进行转运,送往医院救治。
3. 警戒疏散(1)警戒疏散组立即对事故现场周边进行警戒,设置警戒线。
(2)组织人员有序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加强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通行顺畅。
4. 信息报送(1)信息报送组及时收集、整理事故信息,上报应急指挥部。
(2)根据事故发展情况,及时发布信息,通报事故进展。
七、应急恢复1. 事故现场清理:对泄漏物质进行彻底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2. 人员伤亡救治: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苯泄漏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制定本预案,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苯等危险化学品过程中发生的苯泄漏事故。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苯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调度。
(2)灭火救援小组:负责现场灭火、救援工作。
(3)医疗救护小组:负责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和后续治疗。
(4)警戒疏散小组: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和交通管制。
(5)后勤保障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预案措施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拨打119、120等救援电话。
(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泄漏物种类、泄漏量、事故原因、现场情况等。
2. 现场处置(1)现场指挥小组迅速组织灭火救援小组和医疗救护小组赶赴现场。
(2)灭火救援小组根据泄漏物种类和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3)医疗救护小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并送往医院进行后续治疗。
3. 警戒疏散(1)警戒疏散小组设置警戒区域,对周边人员进行疏散。
(2)对泄漏区域进行封锁,防止人员进入。
(3)通知周边居民关闭门窗,切断室内通风。
4. 后续处理(1)对泄漏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2)对泄漏区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3)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五、应急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事故报告、现场处置、警戒疏散、医疗救护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预案修订1. 随着公司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苯等危险化学品情况的改变,及时修订本预案。
2. 修订后的预案经应急指挥部批准后,正式实施。
七、应急预案宣传1. 定期对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员工对苯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苯泄漏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化学事故,苯是一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均有较大危害。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苯泄漏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事故概述苯泄漏事故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苯或其化合物因容器破损、管道泄漏等原因导致苯泄漏,对环境、设施和人员造成危害的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苯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和协调。
(2)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救护和人员疏散。
(3)环境监测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监测,评估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4)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原因调查、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
(5)信息发布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四、应急预案启动条件1. 发生苯泄漏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
2. 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受到苯污染,可能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3. 事故影响范围扩大,需要跨区域、跨部门协同处置。
五、应急响应措施1. 现场指挥组(1)立即组织救援组、环境监测组、事故调查组、信息发布组等开展工作。
(2)启动应急预案,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根据事故情况,确定事故等级,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1)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开展现场救援、救护和人员疏散。
(2)对受伤人员实施紧急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3)对受困人员实施救援,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3. 环境监测组(1)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降低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3)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监测情况。
4. 事故调查组(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
(2)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调查进展情况。
5. 信息发布组(1)及时收集、整理事故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一、事故处置原那么:一、当正常生产中,显现突发事故时,要沉着平复,及时向调度汇报;二、准确判定出事故发生的缘故;3、及时作出全面停工仍是部份停工的判定,同时考虑到再次动工的方便;4、保证人员平安的同时,也应避免火灾、跑油冒罐、设备损坏等;五、为保证产品不被污染,C五、C6馏分可改不合格线,C6非芳烃和苯改TK7801循环;六、显现火灾,及时报告消防队,并方式切断火源,组织抢救。
二、事故处置一、蒸汽中断联系调度查明缘故;关闭蒸汽边界阀,避免突然恢复造成冲击;停抽暇器EJ780一、EJ7802,监控好真空度。
适当降低T7802再沸器加热量;抽提蒸馏部份降负荷运行;长时刻不能恢复或T7802真空度消失,预分馏C5馏分、C6馏分改不合格,抽提部份C6非芳烃和苯改回TK7801进展循环;将闪蒸罐压力适当提高,并将蒸汽串入蒸汽线,去给T7802伴热。
冬季必需考虑防冻防凝工作。
二、蒸汽中断联系调度查明缘故;关蒸汽界区及各再沸器阀门,停减温减压器,避免突然恢复造成冲击;预分馏停进料,C5馏分、C6馏分改走不合格,适时停各机泵;抽提蒸馏部份C6非芳烃和苯改回TK7801,适时停各机泵;紧密关注溶剂系统的有关液位,避免溶剂跑损;冬季将蒸汽改良V7703,保证伴热系统正常;蒸汽恢复后,慢慢开车。
3、装置停电联系调度查明缘故;切断预分馏进料,内操人员手动关小乃至全关E7803加热蒸汽量,外操人员现场关闭各再沸器蒸汽入口阀;停减温减压器,切断蒸汽及除氧水;外操关闭所有泵出口阀;紧密监控各塔、容器温度、压力;紧密关注溶剂系统的有关液位,避免溶剂跑损;供电恢复后,慢慢开车。
4、循环水中断联系调度查明缘故;关闭各水冷器入口阀,避免突然恢复造成冲击;预分馏停进料,T770一、T7702改全回流,抽提部份改循环;循环水长时刻不能恢复,停顿循环,各塔降温,停运需冷却水的机泵;紧密关注溶剂系统的有关液位,避免溶剂跑损;循环水恢复后,慢慢开车。
苯泄漏现场处置方案摘要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但对人体有毒害和爆炸性。
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苯的泄漏不可避免。
本文介绍了针对苯泄漏现场的处置方案,包括应急处理、危险评估、物质处置等多方面内容,旨在给相关管理部门、企业和公众提供参考。
1. 应急处理苯泄漏一旦发生,首先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处置。
具体应急措施如下:1.隔离区域:将泄漏部位进行围堵或隔离,防止危害扩散。
2.保护人员:穿戴防护装备,保护呼吸道和皮肤,避免吸入或接触苯。
3.疏散人员:将附近人员安全疏散到远离泄漏源的地方。
4.停止泄漏:切断泄漏源或采取其他措施尽快停止泄漏。
5.通风排毒:将泄漏区域进行通风处理,排除室内有毒气体。
6.手工清理:将泄漏液体用专业工具进行吸收或清理,装入密闭容器并做好标识。
2. 危险评估苯泄漏后,需对泄漏场地及周边区域进行危险评估,以判断应急情况和后续处置方案。
危险评估流程如下:1.确认泄漏的类型、数量和位置,了解泄漏液体的性质与危险性。
2.判断泄漏范围及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应急处置方案,如是否需疏散周边人员。
3.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确认是否存在反应物等其他危险物质。
4.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处置方案,如将泄漏物质转移至安全区域进行处理或燃烧。
3. 物质处置苯泄漏后,需对泄漏现场液体及其他污染物进行妥善处理。
通常有以下几种处置方法:1.专业清理公司处理:将泄漏液体进行收集、清理、处理,由专业清理公司进行处理。
2.土地填埋: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可以将受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或清除,并进行填埋。
3.燃烧处理:对苯等有机物质可以进行燃烧处理,将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减少环境污染。
4.醋酸钠中和法:该方式用于小型泄漏,将醋酸钠溶液倾倒在泄漏区域,使其与苯发生反应中和,并形成可固化的物质。
4. 预防措施苏泄漏危害巨大,为防止苏泄漏,需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建立预警机制,对苏存量和己产生过程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处理。
苯的泄漏及处理方案引言: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染料和塑料等行业。
然而,苯的泄漏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我们需要对苯的泄漏情况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
一、苯的泄漏风险分析苯具有明显的毒性和易燃性,其蒸气可以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接触甚至可能导致白血病等严重疾病。
另外,苯还具有较高的火灾爆炸风险,一旦遇到明火或高温,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二、苯泄漏的应急处理措施1. 立即采取自我保护措施:若发现苯泄漏,首先要迅速撤离泄漏现场,确保人员的安全。
同时,注意进行个人防护,包括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服、耐酸碱手套等装备。
2. 阻止苯泄漏的扩散:尽快采取措施,防止苯进入下水道、排放口等。
可以利用阻隔物(如沙土、泥土)或其他临时的防护措施,将泄漏物封存在小范围内。
3. 遏制火灾爆炸风险:若泄漏的苯已经着火或有火源,应立即报警并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建议使用干粉灭火器或泡沫灭火器,切忌使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以免加剧火势。
4. 寻求专业应急救援:若泄漏的苯较大量或情况复杂,应立即联系专业应急救援单位,寻求专业的处理和指导。
他们将有能力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并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三、苯泄漏的综合处理方案1. 泄漏源的封堵和修复:首先,要封堵泄漏源头,以防止苯继续泄漏。
接下来,需要修复泄漏设备或管道,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完整性。
2. 废物收集和处置:将泄漏的苯收集起来,以防止进一步污染。
可以使用吸附剂、捕集器或油负载物等工具进行收集。
收集后的废物应严格按照当地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进行妥善处理,如交给专业的废物处理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
3. 通风处理:对于泄漏苯的现场进行通风处理,以加速有害气体的扩散和稀释,减少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可以通过设置通风设备或打开窗户等方式实现。
4. 清洗和消毒:若苯泄漏发生在工业生产环境中,可能涉及设备和工作区域的清洗和消毒。
苯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概述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用于化工、制药等行业中。
但苯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若泄漏事故发生,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都将是极其严重的。
因此,在苯泄漏事故现场,必须采取科学、严格的处置措施,以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
二、应急处置措施当苯泄漏事故发生时,应尽快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置:1.紧急排放如果泄漏量较大,可考虑采用紧急排放措施。
具体步骤如下:1.关闭空调系统、电源和灯光等设备,切断与罐区、管道相连的设备。
2.启动紧急排放系统,将受到影响的液体从池区、管道中尽快排放出去。
3.用风扇将有毒气体排向指定的方向,以降低现场毒气浓度。
2.现场隔离对于泄漏现场的危险区域,应牢固隔离。
具体步骤如下:1.设立禁止进入区域的警戒线,并在警戒线周围设置通风胶带障碍。
2.在泄漏物质进入周边环境的通风口、污水口进行拦截和封锁。
3.人员疏散在泄漏事故发生后,应尽快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具体步骤如下:1.按照应急预案,随时保持与现场联系畅通。
2.对受泄漏物质影响范围内的人员逐一统计,设立安全区域,并根据泄漏物质的散布特性和气象情况,在有害物质扩散的方向设置安全地带。
3.疏散或隔离可能受到泄漏物质影响的人员,并进行现场紧急救治。
三、事故处理措施在现场隔离和人员疏散措施落实后,应尽快进行事故处理,以减少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具体步骤如下:1.堵漏处理针对泄漏源进行堵漏处理,防止泄漏物进入地下水或排放到周边环境中。
具体步骤如下:1.使用泄漏封堵剂对泄漏口进行临时性封堵,达到尽量防止泄漏物质外泄的目的。
2.进行现场堵漏,并尽量卡在泄漏点上,以尽快控制泄漏。
2.泄漏物收容根据泄漏物质的特性,择机实施收容措施,对泄漏物质进行收集和处理。
具体步骤如下:1.判定收容设施的种类和容量,并及时增加设施。
2.采用化学吸附物质或活性炭对泄漏物质进行收集,并储存于泄漏物容器中,注意避免进一步泄漏。
3.废液处理根据废液的性质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处理废液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苯抽提装置苯泄漏事故处置方案重整加氢联合装置的苯抽提装置的主要产品苯为高毒性物质,在生产中出现设备故障后易发生苯泄露中毒事故,鉴于2009年9月24日苯抽提装置发生苯泄漏问题和独山子石化公司的苯泄漏事故,根据处理苯泄漏的经验,为防止苯抽提装置苯泄漏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事故,因此制定以下苯泄漏事故处置方案:1、苯抽提装置岗位所有人员必须熟知苯的理化性质和设备中的介质;2、苯抽提装置巡检人员必须时刻注意辨别装置的风向;3、苯抽提装置巡检人员必须两人结伴巡检且佩戴苯检测仪、对讲机;4、发现装置设备出现泄露,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向装置的上风向地方,同时汇报班长,如果怀疑为苯泄漏,去泄漏点检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合格的空气呼吸器和防生化服,如果检查确定为苯泄漏且无法立即处理,班长立即汇报厂调度、装置管理干部,同时安排得力人员佩戴合格的空气呼吸器和防生化服去现场切除泄漏设备、启动消防炮用消防水覆盖泄漏点,稀释、驱散苯蒸气,苯抽提装置按停工操作卡片进行停工处理,装置立即设置警戒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通行;5、装置必须在苯发生泄漏时,立即组织人员将泄露点附近的污水井、地井的井盖用黄土封盖,防止苯流入厂污水系统,造成水体污染事故;附件:苯的特性重整加氢联合装置2009年11月9日附件苯的特性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味,不易溶于水,易挥发,易燃、易爆,苯蒸气比空气重,在较低处可扩散至较远地方;密度:878~881 kg/m3;闪点:-11℃;爆炸极限:1.2%-8.0%;接触极限:不大于40㎎/m3(皮);侵入途径:呼吸吸入,皮肤接触吸收以及误食;毒性:属高毒性类,通过长时间的呼吸吸入、皮肤接触吸收以及误食对身体产生严重危害,可致癌,是诱变剂;健康危害:1. 对眼睛产生严重的刺激,可造成轻度短暂性伤害。
2. 可通过皮肤吸收有害数量的苯,与液态苯直接接触可产生红斑和气泡,长时间或反复接触可导致干性鳞状皮炎或引起二次感染。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在苯泄露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及合作单位在生产和储存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苯泄露事故。
1.3 工作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快速反应、协同作战;(3)科学施救、合理处置;(4)信息畅通、及时报告。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成立苯泄露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2.1.1 指挥部组成指挥部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1.2 指挥部职责(1)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2)组织制定事故应急处置方案;(3)协调各部门、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4)负责事故应急处置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5)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和评估。
2.2 成立苯泄露事故应急处置小组2.2.1 小组组成应急处置小组由安全、环保、生产、设备、人力资源、保卫等部门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2.2.2 小组职责(1)负责事故应急处置的具体实施;(2)负责事故现场的监测、评估和报告;(3)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和处置;(4)负责事故现场的清理和恢复;(5)负责事故应急处置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
三、应急处置流程3.1 紧急评估和确认3.1.1 发现泄露:当发现苯泄露时,立即停止作业,切断泄漏源,并报告应急处置指挥部。
3.1.2 评估泄露程度:对泄露的苯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泄露量、泄露范围、泄漏点等。
3.1.3 确认危害:根据苯的性质,判断泄露可能带来的危害,如中毒、火灾、爆炸等。
3.2 启动应急预案3.2.1 通知应急处置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应急处置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3.2.2 启动应急响应: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3 人员疏散3.3.1 撤离现场: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3.3.2 防护措施:确保撤离人员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苯抽提装置苯泄漏事故处置方案
重整加氢联合装置的苯抽提装置的主要产品苯为高毒性物质,在生产中出现设备故障后易发生苯泄露中毒事故,鉴于2009年9月24日苯抽提装置发生苯泄漏问题和独山子石化公司的苯泄漏事故,根据处理苯泄漏的经验,为防止苯抽提装置苯泄漏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事故,因此制定以下苯泄漏事故处置方案:
1、苯抽提装置岗位所有人员必须熟知苯的理化性质和设备中的介质;
2、苯抽提装置巡检人员必须时刻注意辨别装置的风向;
3、苯抽提装置巡检人员必须两人结伴巡检且佩戴苯检测仪、对讲机;
4、发现装置设备出现泄露,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向装置的上风向地方,同时汇报班长,如果怀疑为苯泄漏,去泄漏点检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合格的空气呼吸器和防生化服,如果检查确定为苯泄漏且无法立即处理,班长立即汇报厂调度、装置管理干部,同时安排得力人员佩戴合格的空气呼吸器和防生化服去现场切除泄漏设备、启动消防炮用消防水覆盖泄漏点,稀释、驱散苯蒸气,苯抽提装置按停工操作卡片进行停工处理,装置立即设置警戒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通行;
5、装置必须在苯发生泄漏时,立即组织人员将泄露点附近的污水井、地井的井盖用黄土封盖,防止苯流入厂污水系统,造成水体污染事故;
附件:苯的特性
重整加氢联合装置
2009年11月9日
附件
苯的特性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味,不易溶于水,易挥发,易燃、易爆,苯蒸气比空气重,在较低处可扩散至较远地方;
密度:878~881 kg/m3;
闪点:-11℃;
爆炸极限:1.2%-8.0%;
接触极限:不大于40㎎/m3(皮);
侵入途径:呼吸吸入,皮肤接触吸收以及误食;
毒性:属高毒性类,通过长时间的呼吸吸入、皮肤接触吸收以及误食对身体产生严重危害,可致癌,是诱变剂;
健康危害:
1. 对眼睛产生严重的刺激,可造成轻度短暂性伤害。
2. 可通过皮肤吸收有害数量的苯,与液态苯直接接触可产生红斑和气泡,长时间或反复接触可导致干性鳞状皮炎或引起二次感染。
3.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起初以兴奋为特征,随后产生头痛,头晕目眩,昏昏欲睡以及恶心,进一步可导致虚脱,失去意识,昏迷甚至由于呼吸衰竭而死亡,可导致类似呼吸苯蒸汽产生的后果,吸入到肺中的苯可产生化学性肺炎,这种肺炎可能是致命的。
4. 产生呼吸道刺激,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后果,包括头痛、惊厥、制止死亡,可产生昏睡、丧失意识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压抑,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包括:混淆、运动失调、眩晕、耳鸣、虚弱、迷感、嗜眠症、最终昏迷,在苯环境中可导致骨髓的不可逆伤害,还可导致再生障碍,苯可以吸入肺部。
5. 实验室动物实验证实苯可以导致癌症,长时间或反复暴露在苯环境中会导致不利的可重复出现的后果,可引起骨髓畸形,影响造血机能。
还可引起贫血及其他血细胞奇异,慢性吸入与较高的白血病和骨髓瘤的发生率有关,据报道苯具有免疫抑制剂的作用,动物研究表明苯还会引
起胎儿生长发育延缓或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