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止锅炉结焦、掉焦灭火的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2
防止炉膛结焦的技术措施锅炉结焦是固体燃料在燃烧放热、传热和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它不仅与煤灰的融化特性、存在气氛有关,还与煤灰本身的物理化学特性有关。
造成结焦的原因有:燃烧器的设计和布置不当,过量空气系数小和混合不良,未燃尽的煤粒在炉墙附近或黏到受热面上继续燃烧,炉膛高度设计偏低、炉膛热负荷过大,运行操作不当,吹灰和清渣不及时等。
一、为了防止炉膛严重结焦,运行方面要做好如下措施:1. 锅炉正常运行时应保持燃烧稳定,火焰光亮呈金黄色,火焰稳定,均匀地充满燃烧室,但不触及四周水冷壁,火焰中心在燃烧室中部,火焰下部不低于冷灰斗一半深度。
火焰中不应有煤粉分离出来,也不应有明显的星点,当负荷较高时,由于燃烧强化,正常火色偏白一些,当负荷低时则偏黄一些。
2. 锅炉正常情况下运行时,应将燃烧自动调节系统投入运行,运行人员按照运行规程规定对DCS画面内表计的指示状况进行监视及巡回检查,并应特别注意汽温、汽压、烟气温度、火焰检测信号、炉膛负压、汽包水位、锅炉负荷、烟气含氧量的变化。
3. 燃烧自动调节系统因故障退出运行,进行手动调整操作时,值班员应根据负荷的变化调节风、煤量,并保持所要求的比例。
制粉系统的冷风门在磨煤机出口温度可控情况下,尽量不开启防止大量的冷风进入炉膛导致锅炉燃烧推迟,火焰中心上移,锅炉结焦。
4. 调节风、煤量时,应采取同时增、减的方式或在增加负荷时先加风后加煤,在减负荷时先减煤后减风的方式。
5. 任何情况下,总风量不许减至小于满负荷时风量的30%。
保持炉膛与大风箱压差在0.5Kpa—1.0Kpa之间。
6. 副值班员每班应检查锅炉燃烧两次,当发现火焰炽白刺眼,表示风量偏大,应汇报主值班员减少风量,防止炉膛温度过高引起结渣。
7. 主值班员要及时调整送风量,保持过量空气系数在1.15—1.25%之间变化,当锅炉燃用煤种偏离设计煤种造成干渣机焦量较大时,主值班员应及时调整风量,适当提高过量空气系数。
8. 要保持锅炉负荷在允许范围内,不能超负荷运行,满负荷运行时,要调整好炉膛出口烟温,控制两侧烟温差不超过20℃,当发现干渣机焦量不均衡时,主值班员应及时调整火焰中心位置,防止偏烧。
防止锅炉结焦的安全技术措施为了保证330MW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出现锅炉严重结焦,根据目前现场实际运行情况,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1、燃料运行车间应加强配煤工作,防止因煤质偏离设计煤种较大引起结焦;燃料运行车间运行班长应及时将配煤情况汇报值长,以便及时通知锅炉控制员,为锅炉控制员的燃烧调整和合理配风提供指导。
2、锅炉控制员在接班前应对锅炉燃烧情况全面检查,火嘴口不应有掉粉现象,班前和班中应主动对当天的配煤和煤质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燃烧调整。
3、锅炉负荷、燃料量或煤质变化时,锅炉控制员在保证锅炉燃烧安全的前提下应合理调整总空气量,保持合适的过剩空气系数,防止锅炉内还原气体的增加。
4、锅炉巡检组每两小时对锅炉燃烧情况、结渣情况全面检查一次(包括各看火孔、热烟口和热烟口下部检查口),将检查结果汇报值长并作好详细记录,组织并督促打焦人员及时清除看火孔附近和热烟口内的焦块,防止轻微结焦恶化,打焦后及时关闭各看火孔。
5、锅炉炉内垮大焦时,锅炉巡检组应对锅炉燃烧情况、结渣情况、捞渣机的运行情况全面检查一次,及时组织人力清除捞渣机落渣口上部的大渣,保证捞渣机的正常运行。
6、锅炉控制员应根据就地燃烧情况及一次风在线监测系统合理调整燃烧,使炉内火焰分布均匀,不倾斜贴墙。
7、投运或停运的煤粉燃烧器喷口应对称均匀,尽量减少同层的一次风速的偏差,保证送粉均匀,防止出现炉膛火焰偏斜。
8、锅炉控制员每班用程序“1”全面吹灰一次,空预器用天然气脉冲吹灰,发现缺陷及时联系检修处理,以便减少减温水的用量,防止轻微结焦恶化。
9、锅炉控制员应保持制粉系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控制好球磨机进出口温度,进口烟温控制在700℃以下,严禁超过750℃;乏气流量控制在45000Nm3/h以下。
10、在停炉消缺期间,运行一车间组织检查清除热烟管路内的结焦。
防止锅炉结焦的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锅炉结焦是指在锅炉内部的加热表面上形成硫酸盐、锈蚀或煤灰等附着物,堆积严重时会破坏锅炉的正常运行,降低热效率,甚至导致锅炉爆炸。
为了预防锅炉结焦,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下面是防止锅炉结焦的一些核心措施,供参考:1.锅炉设计阶段在锅炉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锅炉的结构和燃烧方式,确保其具备良好的通风性和换热效果。
此外,应合理设计燃烧系统和烟气回路,以减少煤灰的附着和积聚。
2.黑火法燃烧黑火法燃烧是一种通过控制燃烧条件和流场状况,使燃烧更加充分、均匀的方法。
采用黑火法燃烧可以减少煤灰的生成和附着,有效防止锅炉结焦。
3.煤质控制煤炭中的杂质含量较高时容易产生大量的煤灰,增加结焦的风险。
因此,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煤质,选择高质量、低灰份的煤炭,以减少结焦的可能性。
4.进气与排烟温度控制进气温度和排烟温度是影响锅炉结焦的重要因素。
较低的进气温度和过高的排烟温度都容易导致结焦。
因此,锅炉运行时应控制进气温度和排烟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以减少结焦的风险。
5.燃烧条件控制燃烧条件包括燃料的供应、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比例、燃烧器的工作状态等。
为了减少煤灰的附着和积聚,应保证充分的燃料和空气混合,避免燃烧不完全。
6.水质处理锅炉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锅炉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应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及时清洗污垢,控制水质中硬度、杂质等含量,确保锅炉内部水质清洁,减少结焦的风险。
7.清灰装置的维护锅炉内的结焦通常都会在清灰装置上进行清除。
因此,定期对清灰装置进行维护保养,特别是常开常关的阀门等部件,确保其正常运行,不堵塞不泄漏,是预防锅炉结焦的重要环节。
8.运行监控与管理对于锅炉的运行过程,应加强监控与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运行中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调整和掌握锅炉的运行状态,及时调整燃烧条件、控制煤质和水质等,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锅炉结焦的风险。
总之,锅炉结焦是锅炉运行中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采取合适的安全技术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锅炉结焦的发生。
防止“W”型锅炉结焦措施W型锅炉是一种常用的工业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会有结焦的问题。
结焦会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降低热效率,甚至导致锅炉爆炸。
为了防止W型锅炉结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锅炉水质控制:保持锅炉水质清洁是防止结焦的关键。
要定期对锅炉进行化学清洗,去除锅炉内壁的污垢和沉积物。
要严格控制锅炉进水水质,避免含有过高的杂质和溶解性固体,以减少结焦的可能性。
2. 恰当的炉膛温度:炉膛温度过高是结焦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要根据燃料和锅炉设计要求,合理控制炉膛温度。
过高的温度会使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大量的煤灰和烟气,增加结焦的风险。
3. 合理的燃烧控制:燃烧过程中的燃料供给和空气供给需要合理控制,以确保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未燃烧残留物。
可以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如自动控制系统,对燃料供给和空气供给进行精确控制,减少结焦的可能性。
4. 定期清理炉膛和烟管:要定期清理炉膛和烟管,去除炉渣和沉积物。
可以使用专业的清洗设备和清洗剂,彻底清除结焦物,保持锅炉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
5. 设立炉渣排放系统:炉渣排放系统可以及时将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炉渣排出,避免在锅炉内形成结焦。
炉渣排放系统要设计合理,能够及时、自动地将炉渣排出,保持锅炉的清洁和高效运行。
6. 定期维护和检查:定期维护和检查是防止结焦的必要手段。
要定期检查锅炉的各个部件和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
要定期维护锅炉,保证其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减少结焦发生的可能性。
防止W型锅炉结焦的措施包括锅炉水质控制、恰当的炉膛温度、合理的燃烧控制、定期清理炉膛和烟管、设立炉渣排放系统以及定期维护和检查。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W型锅炉结焦的风险,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锅炉结焦、打焦防范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8 页锅炉结焦、打焦防范措施针对集团公司通报的甘谷电厂人身伤亡事故的基本情况以及集团、甘肃公司针对此次事故处理和安全生产提出的严格要求。
我公司在各位领导的组织之下全公司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讨论,现制定以下关于捞渣机检修或其他原因造成锅炉结焦后打焦的安全防范措施。
1、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组长:生产副总经理副组长:检修副总工程师成员:检修公司经理、发电部部长、设备工程部部长、值长、当值运行人员、点检人员、安全监督人员。
本小组人员职责组长、副组长的职责:全面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发电部、设备工程部部长的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值长的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运行人员的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运行方式的调整和故障设备的隔离。
点检人员的职责:及时赶赴现场,了解、分析现场状况,消除设备缺陷。
安监人员的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检修公司经理职责:按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根据预案要求安排人员进行事故处理工作。
指挥小组各成员应根据自己的职责,按照“保人身、保设备、保电网”的原则,在现场打焦的过程中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基础上密切监视整第 2 页共 8 页个机组的运行状况和参数,避免误操作、违章指挥,同时保证机组稳定运行。
2、作业现场避免造成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2.1、应急通讯:现场经行锅炉捣焦工作时必须保证有畅通的通讯设施以保证抢修过程中各部门和个人之间的联系。
2.2打焦工作,必须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现场捞渣机、锅炉冷灰斗、锅炉炉膛的基本构造和平台等设施,必须熟知锅炉焦块的性质。
2.3、打焦时,要有足够数量的看火孔和打焦孔,打焦的角度和位置要科学合理。
2.4、打焦时工作人员必须穿着专用防烫工作服、工作鞋,戴防烫手套和头盔。
12月20日#3炉掉焦灭火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一、事故经过:12月20日前夜班,#3机组负荷333MW,总煤量164T,主汽压17.70MPa;主汽温544℃,再热汽温542℃,20:46因减温水没有余量,投入炉膛吹灰,此时B、C层火检和全炉膛火检开关量、模拟量正常,只有A3、A4两支火检模拟量弱,开关量偶尔交替闪烁,21:09吹到B层时炉膛掉大焦,负压波动至430.6Pa,锅炉发A层“3取2”报警,B、C层火检正常,准备投入A层油枪,此时A层火检瞬间恢复正常,于是A层油枪未投。
21:23B层继续吹灰,炉膛再次掉大焦,负压由+120Pa波动至-425Pa,A、B、C层及全炉膛火检模拟量瞬间变白,三层火检开关量“3取2”同时报警,立即投入A层油枪,在投入A 层油枪时锅炉MFT动作,锅炉灭火。
检查A、B、C磨跳闸,主油阀关闭、A、B一次风机跳闸,检查首出为“锅炉火检丧失”。
派人检查捞渣机四周地面有大量灰水溢出。
21:30炉膛吹扫结束,分别投入D、C、B、A层油枪,21:34启动A、B一次风机正常,21:37启动A磨,21:45启动B磨,22:01启动C 磨,逐渐将机组负荷带至330MW。
二、原因分析:1、此次#3炉灭火的主要原因是锅炉吹灰时,炉膛掉大焦造成炉膛负压波动,瞬间由+120Pa波动至-425Pa,燃烧器火焰瞬间拉断导致A、B、C层及全炉膛火检模拟量瞬间失去,炉MFT锅炉灭火。
2、此前在21:09吹到B层时炉膛掉大焦一次,负压波动+430.6Pa 至-120Pa,锅炉发A层“3取2”报警,B、C层火检弱,因A 层火检瞬间恢复正常,运行人员未引起警惕,A层油枪未投,留下事故隐患。
3、#3炉由于近期煤质差及燃烧工况较差等原因,炉膛结焦较严重,锅炉吹灰时经常掉大焦,由于此前掉焦负压波动均为正压较大,每次虽然燃烧器煤火检丧失,但火焰未拉断全炉膛火检较好,未造成锅炉灭火,运行人员产生麻痹思想。
4、运行人员基本每次在掉大焦煤火检弱时再投油助燃,在油枪投运后此时炉膛压力已趋正常,不能真正起到防止燃烧器火焰拉断稳燃的作用。
防止“W”型锅炉结焦措施
W型锅炉结焦是指在锅炉燃烧过程中,锅炉加热面上产生一层厚厚的焦渣,导致锅炉效率降低,运行不稳定甚至发生事故。
为了防止W型锅炉结焦,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控制燃烧温度:锅炉燃烧时,应控制燃烧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以防止燃烧区域过热、高温腐蚀和产生过多的焦渣。
2. 优化燃烧工艺:通过调整燃烧工艺参数,如燃料供应量、空气预热温度等,使燃烧充分、稳定,减少未燃烧物质和燃烧区域过热,降低结焦的风险。
3. 确保锅炉通风畅通:对W型锅炉的燃烧区域,要确保通风良好,燃料与空气混合均匀,使燃烧充分,减少焦渣的生成。
4. 清洗锅炉管道:定期对W型锅炉的加热面进行清洗,清除积聚的焦渣,保持锅炉的通道畅通,提高热交换效率,降低结焦的风险。
5. 加强水质管理:合理控制和调整锅炉的水质参数,如pH值、硬度、碱度等,防止水垢和沉积物的产生,减少结焦的可能性。
6. 锅炉运行监测:对W型锅炉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燃烧不稳定、温度异常等,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和修复,以防止结焦事故的发生。
7. 定期维护检修:定期对W型锅炉进行维护保养,检查加热面、燃烧区域等部位的状况,及时更换磨损的部件,排除潜在的结焦隐患。
8. 加强操作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其熟悉锅炉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提高操作水平和事故应对能力,防止人为失误导致的结焦事故发生。
W型锅炉结焦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会对锅炉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产生很大影响。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W型锅炉结焦问题,保障锅炉的稳定运行。
防止锅炉结焦的措施为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和避免由于掉焦造成锅炉跳闸事故的发生,提高机组经济性,现制定如下措施:1、计划部燃料每月5日前将煤场存煤的灰熔点通知运行部值长、锅炉专工。
2、计划部燃料将所来新煤种的灰熔点及时通知运行部值长、锅炉专工,不得直接上至原煤仓。
3、运行部根据锅炉燃煤变化,灰熔点低于1300℃的燃煤最多只上一个原煤仓。
4、运行部根据锅炉燃煤变化,加强燃烧调整。
(1)根据燃烧方式和规程,在锅炉加减负荷要求时,严格执行先加风后加煤;先减煤后减风的原则。
(2)降低调整燃烧器摆角,保持在10%左右。
(3)调整一、二次风风速。
保持一次风速在27-33m/s,尤其低灰熔点的磨保持较高一次风速。
提高炉膛与风箱差压,保持较高值。
关小A、B层周界风(保持20%左右),开大D、E层周界风(保持40-50%)。
打开SOFA二次风挡板。
(4)尽量安排低层磨运行,降低火焰中心。
(5)适当增加过剩空气量,保持氧量在3-4.5%。
燃用灰熔点低的煤种时,保持氧量在4-5%。
氧量较低时,申请降低负荷,保持氧量在规定范围。
(6)保持较低的炉膛温度。
(7)调整一、二次风速,防止火焰偏斜。
(8)加强燃烧调整和检查,防止结焦。
5、严格按照吹灰器管理规定进行锅炉的吹灰工作。
6、尽快处理煤粉采样装置,使化学将煤粉细度测精确,便于分析调整。
7、锅炉升降负荷及炉膛吹灰时要加强对炉膛负压、水位的监视。
应重点对以下参数进行监视:氧量表、炉膛烟温、空预器入口烟温、空预器出口烟温、各管壁壁温、减温水量与给水量和主汽流量的分配,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并向专工汇报。
8、在机组全天大负荷运行情况下,值长在低谷段应请示中调有意将负荷降至230MW,让锅炉掉焦。
9、机组运行中要加强锅炉本体各人孔、看火孔的检查,确保已关闭严密,防止结焦。
认真检查排渣系统正常,防止发生炉膛底部漏风。
10、加强对锅炉各受热面金属温度、减温水流量和排烟温度的监视,如出现大面积超温和减温水流量增大,应加强吹灰,并做好掉焦的事故预想。
防止锅炉结焦的措施
1.运行中维持合适的氧量,防止严重缺氧燃烧,形成还原性气氛,造成结焦。
2.尽量降低火焰中心位置,降低炉膛出口温度。
3.及时了解燃运煤质,如灰分高,灰熔点低,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4.四角煤粉浓度及各燃烧器配风配粉应尽量均匀,尽量保持燃烧中心适中,防止火焰中心偏斜和贴边。
5.认真执行定期吹灰工作,防止结焦严重,掉焦造成锅炉灭火。
6.勤看火观察就地燃烧,及结焦情况,及时捅焦。
7.加强氧量测点,一二次风压、风量测点及二次风门等参数的监视发现测点异常及时联系消除,以确保其指示正确,动作正确,保证运行人员合理的调整。
8.运行中尽量开大三、七层贴壁风,使煤粉气流在水冷壁附近更好的冷却,防止结焦。
9.保证锅炉负荷在允许范围内,不能超负荷运行。
10.根据燃烧选择合适的煤粉细度。
11.制粉系统冷风门在磨煤机出口温度可控的情况下,尽量不开启防止大量的冷风进入炉膛导致锅炉燃烧推迟火焰上移,锅炉结焦。
12.当发现一、二级减温水入口温度异常升高,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超限,应进行吹灰,保持受热面清洁,必要时申请值长适当降低负荷,防止大量结焦。
13、由于煤质变化,引起燃烧工况改变,造成炉膛出口烟温升高,一、
二级减温水入口温度异常升高,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超限,有引起大面积结渣危险时,主操应及时申请值长适当减负荷及调整配煤方式,避免大量结焦。
防止锅炉灭火的措施1.各班交班人员要向接班人员认真交待如下内容:锅炉燃烧稳定情况、锅炉燃用的煤质、锅炉结焦情况、汽温,烟温情况、锅炉带负荷能力、给粉机运行情况、制粉系统出力状况、辅机运行状况以及燃烧设备的运行情况。
2.班长接班后要认真了解配煤情况,根据煤质锅炉燃烧情况、汽温,烟温情况,SCR喷氨情况,必要时做出相应的燃烧调整。
3.低负荷时加强就地看火,及时掌握炉内燃烧情况,加减负荷,燃烧调整方面要轻微缓慢,并备好微油、等离子,出现燃烧不稳及时助燃。
4.加强巡检,保证各给粉机下粉正常、一次风管无堵塞、燃烧器无结焦,防止因下粉、供粉不均造成燃烧不稳。
5.运行中锅炉的人孔、检查孔必须关闭严密,捞渣机水封良好,防止锅炉进入冷风。
6.当辅机运行中存在缺陷时,做好事故处理预想,防止因辅机跳闸造成锅炉灭火或保护动作。
7.因煤质引起燃烧不稳时应立即投等离子稳定燃烧并汇报值长要求取煤粉样进行分析。
8.锅炉本体吹灰时做好事故预想及相关防范措施,防止吹灰时掉焦造成锅炉灭火。
9.机组停运检修完,启动前必须进行相关试验,保证保护的可靠性10.认真执行粉仓定期降粉制度,防止粉仓内煤粉结块造成下粉不均。
11.认证执行定期吹灰工作,防止受热面结焦严重,掉焦引起锅炉灭火。
12.启停制粉系统时严格控制磨煤机进出口温度,停磨时抽尽磨煤机内余粉,磨正常运行时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不超过75℃,防止启停制粉系统不当或制粉系统放炮造成灭火。
13.做好防止四管泄漏的事故预想。
14.严禁在锅炉运行中退出锅炉任一保护,如需检修工作,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事先做好安全措施。
15.确认锅炉灭火后应立即断粉、断油,严禁采用爆燃法恢复燃烧,防止炉膛打炮。
16.交班半小时内严禁进行重大操作,机组加减负荷和启停磨煤机时主操必须进行监护。
17.认真执行好等离子定期试投及微油试投工作如有缺陷及时联系处理好保证良好备用。
18.加强油库值班人员的管理保证油系统良好备用。
防止锅炉结焦的技术措施1、一次风调平并适当降低一次风速度。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时要求将一次风调平且标定一次风速。
热态时再根据一次风速利用一次风可调缩孔调平各一次风。
热态一次风调平后固定一次风可调缩孔。
一次风速调整必须根据煤质的变化来进行,在额定负荷下,当燃用高挥发(挥发份30-36%)易结焦煤种时,将一次风速度降低到26-28 m/s(严密监视一次风速的变化,防止喷燃器烧坏);当燃用一般烟煤(挥发份25-30%)时,将一次风速度降低到24m/s。
降低一次风速度可降低一次风射流的刚性,防止煤粉气流冲击对面炉墙从而防止炉膛结渣。
当燃煤挥发份小于25%时,我厂锅炉基本是不易结焦。
3、二次风在燃烧器各层之间的分配方式采取缩腰型的配风方式,将上层和下层的二次风挡板开度调节为100%,中部二次风挡板开度调为30-50%,当煤质较好时可调节到50-70%。
采取缩腰型的配风方式可加强煤粉的着火,提高燃烧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另外,炉膛结焦也可加以改善。
原因在于中部二次风处于两个一次风气流的中间,当其动量较小时,一次风气流对其的卷吸量较小,负压也较小,因此从上角来的主气流所造成的冲击力也较小,从而不会使中部的一次风气流严重偏转而引起结焦。
4、增大炉内的过量空气系数。
保证空气和燃料的良好混合,避免在水冷壁附近形成还原性气氛,防止局部严重积灰、结渣。
当一、二次风的位置、风速、风量设计不合理时,尽管炉内总空气量大,但仍会出现局部区域的炽热焦碳和挥发分得不到氧量而出现局部还原性气氛。
当煤粉炉烟气含氧量低于3%时,由于局部缺氧,将会使CO含量急剧增加。
加大运行中过量空气系数,增加配风的均匀性,防止局部热负荷过高和产生局部还原性气氛,调整四角风粉分配的均匀性,防止一次风气流直接冲刷壁面,必要时采取降负荷运行。
当锅炉结焦时,将炉膛出口氧量由原来的3.0%~3.5%提高到3.5%-5%。
根据燃烧方式和规程规定,在锅炉加减负荷时,严格执行先加风后加煤;先减煤后减风的原则。
防止锅炉灭火的措施为了有效地控制锅炉灭火,运行部进行了针对性的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请运行各班组织学习,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切实做好防止锅炉灭火的工作。
一.预防锅炉灭火的措施1.打焦或放灰前炉底要开2--3台冲灰泵,保证足够的冲灰水量,将冷灰斗内的干灰浸透,当确认冷灰斗内水位已浸到所有灰渣时才可打开放灰闸板。
在增开的冲灰泵启动前和放灰闸板打开之前必须征得集控室监盘人员的同意。
放灰时控制四通阀要小心、缓慢地反复开关几次将湿灰逐步放出,发现异常停止放灰。
打焦时炉底运行人员必须到现场监护,并加强与集控室的沟通联系,发现异常及时停止打焦工作。
2.在放灰闸板打开之前监盘人员应至少投入下层4支油枪稳燃,保证燃油量4t/h以上,并加强与炉底监护人员的沟通,给粉机转速单次调整不得超过±100rpm。
3.冷灰斗不准放长流灰,要定期检查冷灰斗的充水情况。
冷灰斗要每2小时放灰一次,发现冷灰斗有焦或碎渣机故障,要立即汇报控长,及时联系检修处理,不可拖延到下个班。
4.在发现锅炉掉焦时,要投入2-3支油枪稳燃,防止锅炉再次掉焦对燃烧造成大的扰动。
5.煤质变差时,炉膛负压增大且摆动不规律、氧量有增大趋势、主汽压力持续降低。
此时要提升给粉机转速,若主汽压力仍有下降趋势,应投入2-3支油枪助燃,然后通过减风、降负荷的调整,使燃烧稳定后方可逐步退出油枪运行。
6.在锅炉煤质较差时,启动制粉系统或木头格筛清柴要投入下层2支对角油枪助燃,以减轻制粉系统通风对燃烧的扰动。
在制粉系统运行正常或清柴结束,确认扰动消除燃烧稳定后可逐步退出相应的油枪。
7.严格执行粉仓定期降粉制度。
8.监盘人员通过一次风压力、一次风速的变化来判断给粉机下粉是否正常,在发现有一台给粉机不下粉或轻微自流时,应至少投入相应的1支油枪稳燃,然后再处理给粉机下粉问题;若同时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给粉机不下粉或轻微自流时,应至少投入相应的3支油枪稳燃,然后再做处理。
9.锅炉需要降负荷运行时,在减至170MW的过程中应视情况投入2支油枪助燃,调整结束后视燃烧情况减少或退出油枪运行;在从170MW 减至160MW的过程中要投入4支油枪助燃,调整结束后视燃烧情况减少油枪运行;在从160MW减至130MW过程中要投入6支油枪助燃,如果主、再热汽温能维持正常,给粉机转速低于500rpm时可拉去第三层或第四层部分火咀,调整结束后视燃烧情况减少油枪运行。
防止锅炉结焦和灭火的措施发电部二零一二年七月防止锅炉结焦和灭火的措施为了预防锅炉运行过程中结焦、灭火,特制订此措施,各级值班员应学习掌握本措施,并对执行情况负责。
运行人员应深刻学习和理解《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DL/T435-2004)中有关防止炉膛灭火放炮的规定,掌握本机组运行的实际情况,并加强对煤质监督、混配煤、燃烧调整、低负荷运行的监督和调整。
采用与锅炉相匹配的煤种,加强电厂入炉煤质分析。
1. 加强燃煤的监督管理,完善混煤设施。
加强配煤管理和煤质分析,并及时将煤质情况通知值长及单元长,做好调整燃烧的应变措施,防止发生锅炉灭火。
具体要求如下:1.1每天对入炉煤均应进行煤质分析,并及时将煤质情况通知运行人员。
1.2严格执行燃煤的监督、混配煤管理和煤质分析制度。
1.3各级运行人员要加强炉膛灭火放炮的事故预想,并计入安全活动记录中,定期进行防止炉膛灭火放炮的反事故演习。
2. 运行人员应经常从看火孔监视炉膛结焦情况,一旦发现结焦,应及时处理。
2.1发现有结焦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措施减轻直至消除结焦现象。
2.2若发现有大焦、塔焦影响安全运行时,严禁运行中打焦,应立即停炉处理。
2.3增加炉膛卫燃带时,应做好技术可行性论证。
3. 加强对锅炉吹灰器系统的运行维护,保证正常投入运行,防止炉膛沾污结渣造成超温。
4. 受热面及炉底等部位严重结渣,影响锅炉安全运行时,应立即停炉处理。
5. 遇有新炉投产、锅炉改进性大修后或当实用燃料与设计燃料有较大差异时,应进行热力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燃烧调整,以确定一、二次风量、风速、合理的过剩空气量、风煤比、煤粉细度、燃烧器倾角或旋流强度及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等。
具体要求如下:5.1燃烧器改造后应组织技术论证。
5.2燃烧器改造后,应进行燃烧调整试验,确定深度调峰能力,制定低负荷运行的措施。
5.3改烧煤种之前,应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
5.4值班员针对不同煤质,及时进行分析调整燃烧。
燃煤锅炉掉焦灭火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火力发电厂锅炉,由于直接燃用煤等矿物燃料,生成的灰烬会在锅炉受热面外部的不同温度区域引起不同程度的积灰结焦,它会破坏正常燃烧工况,减少锅炉出力,破坏正常水循环,严重时大块焦渣掉落,可能造成锅炉扰动过大而灭火,甚至砸坏水冷壁造成恶性事故。
锅炉结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锅炉的设计、燃烧器的设计布置、设计煤种以及实际运行煤种的特性及其差异、炉内气流的空气动力场状况、锅炉设备漏风等等,文章对锅炉结焦形成机理及掉焦灭火过程、产生的危害、结焦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出了相应防范措施。
关键词:燃煤锅炉;掉焦灭火;缺氧燃烧;防范措施Abstract: The thermal power plant boiler, the different temperature regions due to the direct combustion of coal and other fossil fuels, ashes generated in the boiler heating surface external cause varying degrees of fouling coke, it will disrupt the normal combustion conditions, to reduce the boiler output, destructionthe normal water cycle, a serious chunk of cinder fall, may cause the boiler disturbance large fire-fighting, and even smashed the water wall creating a vicious accident. Boiler coking of the reasons are manifold, involving the design of the boiler, burner design and layout, design coal as well as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co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furnace air flow aerodynamic conditions, boiler equipment, air leakage, etc. article boiler cok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coking process, the harm, the coking reason, and to develop the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Keywords: coal-fired boilers; coking; hypoxia combustion; precautions.火力发电厂锅炉在运行中,由于直接燃用煤等矿物燃料,生成的灰烬会在锅炉受热面外部的不同温度区域引起不同程度的积灰结焦,从而造成锅炉受热面传热能力恶化、锅炉经济性下降、锅炉安全可靠性降低等影响,因而我们应对锅炉积灰结焦的形成机理予以分析,并引起足够重视,在运行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
XXX电厂关于防止锅炉灭火的技术措施作为一座大型电厂,XXX电厂的锅炉是电厂运行的核心设施之一。
为了保证电厂的生产运行安全和稳定,XXX电厂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防止锅炉灭火的发生。
本文将会介绍XXX电厂关于防止锅炉灭火的技术措施。
1. 定期进行锅炉的巡检与维护每年对锅炉进行两次彻底的检查和清洗可以帮助找出锅炉内部的缺陷和清洗锅炉内的灰渣。
同时,锅炉巡检期间还要对每个管道切断阀和瞬态泄压阀进行检查和重新密封工作。
这项工作可以帮助找出锅炉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修理,避免锅炉发生灭火。
2. 采用多种控制手段为了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XXX电厂采用多种控制手段,如保护烟墙、二次风机电驱动、风门自动调节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锅炉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减少燃烧中的安全隐患,从而避免锅炉灭火的发生。
3. 锅炉水位保护在电厂锅炉内设有三个不同液位点的程序控制保护。
当液位超出正常工作范围时,控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建立防护程序,及时自动降低或停止供给水箱,从而保证锅炉水位处于安全的操作范围内。
4. 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XXX电厂每年会对锅炉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和提高培训,提醒工作人员随时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并注意锅炉的各种操作指令。
同时,监督人员会对每位操作人员的日常操作进行严格监督,确保操作人员始终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从而减少因不当操作导致锅炉灭火的风险。
在锅炉工作过程中,保持机器设备的完好性是防止锅炉灭火的关键。
遵循运行规程、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和尽可能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是保证锅炉正常工作不发生灭火的关键所在。
通过以上措施,XXX电厂可以更加安全、稳定和高效地运行。
防治锅炉结焦及稳定燃烧技术措施为了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锅炉结焦及燃烧劣质煤或低负荷导致锅炉燃烧不稳,特制定下列措施,希望锅炉运行人员认真执行。
一、防治锅炉结焦技术措施1.接班前司炉、班长要详细了解炉前煤的煤种及混配比例,加强对炉前煤的煤质分析,特别是灰熔点和热值的数据要详尽掌握,以便及早预防。
2.加强燃烧调整,防止锅炉结焦的原则是降低燃烧区热负荷而采用分散燃烧方式。
①二次风的配风方式采用均等配风。
防止火焰中心偏斜及热负荷集中。
②锅炉正常运行时给粉机插板全开,每一层给粉机转数要均匀。
转数控制在350-500r/min,超过上限启动备用给粉机及排粉机,尽量多转给粉机。
防止燃烧器区域热负荷过于集中和单只燃烧器热功率过大引发结焦。
粉仓粉位要保持3.0米以上。
③正常加负荷速度140MW以上时5MW/min,氧量控制在4-6%,要保持富氧燃烧,抑制炉内还原性气体的产生,防止灰熔点降低。
④对于易结焦、挥发分高的煤种,可适当提高一次风压来推迟着火点位置。
一期炉排粉机出口风压保持在5.5kpa以上,二期炉排粉机出口风压保持在3.0kpa以上,同时可适当降低一次风温。
⑤加强煤粉细度的化验和调整,煤粉细度控制在20%~30%。
提高煤粉颗粒均匀度。
⑥对于采用双通道燃烧器的锅炉,边风及腰风开度推荐值如下:在燃烧稳定的情况下,边风及腰风在上述基础上可适当开大。
3. 定期改变二次风动力场。
在保证燃烧氧量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送风自动定值,来改变二次风风速,以达到改变炉内燃烧动力场的目地,打破单一的固化燃烧方式,防止局部热负荷长期过高,以便使水冷壁的焦子随时冷却脱落。
4.主要辅机故障时,不得强带负荷,防止炉膛热负荷过大,局部温度过高造成炉内结焦。
5.大、小修排粉机试运时,要对排粉机的一次风门进行标定,使每一层一次风速一致。
6. 对于个别火嘴附近结焦严重时,要定期停止该给粉机运行,以冷却该区域,使焦子脱落。
7.如果有严重结焦迹象并且通过减负荷及投入水力吹灰器仍有加剧趋势时,立即汇报值长及分厂进行甩焦子,结焦现象未得到有效控制之前,不得增加负荷。
预防锅炉严重结焦的方法和措施摘要:结焦是锅炉运行中比较普遍的现象,直接影响着锅炉机组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本文以分析燃煤锅炉结焦的原因为出发点,分析锅炉结焦的危害,对防止锅炉运行中的结焦的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结焦燃烧调整锅炉效率锅炉结焦对发电厂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造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其危害性随结焦部位不同而异,结焦会破坏正常燃烧工况,破坏正常水循环,严重时还会使炉膛出口堵塞而被迫停炉。
这看似简单,实际很复杂的一项工作,需要引起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并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1 锅炉结焦的机理和原因1.1 锅炉结焦的机理一般认为,锅炉的结焦形成包括以下过程:第一,煤粉在炉膛燃烧过程中产生颗粒不同的飞灰;第二,高温区域熔融态的飞灰向水冷壁面的输运过程;第三,飞灰附着在受热面上冷却形成结焦以及焦子的长大过程。
1.2 结焦原因分析1.2.1 与煤质成分、灰熔点有关煤在燃烧时,其灰分熔融特性温度用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和溶化温度数值表示。
结焦的根本原因是熔化状态下的灰沉积在受热面上。
灰的熔点是结焦的关键。
灰的成分不同,其熔点也不同。
煤中的硫化铁、氧化亚铁、氧化钾和氧化钠含量大时,灰熔点低,就容易结焦;煤中的氧化硅、氧化铝含量大时,灰熔点高,就不易结焦。
煤的灰熔点一般在1250~1500℃(高于锅炉炉膛受热面的设计温度),而有些煤的灰熔点则低于1100℃,使用这种煤非常容易结成焦块。
1.2.2 燃烧不充分燃料与空气混合不充分。
空气量不足时,使煤粉达不到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形成还原性气氛,使灰熔点显著降低。
即使空气量足够也会造成局部空气量不足,在空气量不足区域出现还原性气体,使灰熔点降低而结焦。
1.2.3 与风压有关一次风压过低,风速过低,煤粉过细,着火早,二次风速过大,四角风量分配不均匀,四角燃烧器粉量不均匀等原因,均会引起煤粉气流擦墙结焦。
各角二次风量、风压不平衡使炉内燃烧工况恶化,有的在喷口形成回流卷吸高温烟气,风粉混合不良、搅拌不好,烟气冲刷与该角相邻的两侧墙,造成结焦严重。
华能威海电厂运行部
HUANENG WEIHAI POWER PLANT, O.M.DEP
部 门:运行部 时 间 :2009年1月1日 发 至:运行部各班组、全体管理人员。
关于防止二期锅炉结焦、掉焦灭火的措施
为减少高负荷结焦,提高低负荷燃烧的抗干扰性,防止因掉焦造成锅炉灭火,规定如下:
1、交接班期间,交班方向接班方交代清楚煤质的情况。
各班了解燃煤掺配计划和每天的煤质分析报表,做好相应的调整,并就地观察喷燃器出粉、炉膛结焦情况。
主值、副值加强就地看火,检查结焦情况,每2小时就地检查一次。
专业将不定期设置巡检障碍牌,以检查各班的就地检查情况。
2、高负荷和降负荷前炉膛按照定期工作规定进行吹灰,如发现结焦严重,可增加吹灰次数,为防止吹灰次数多吹损受热面,单只吹灰器(预热器吹灰器除外)要间隔3小时以上才能再次投入。
3、降负荷过程中和低负荷期间严密监视炉膛压力,如因掉焦造成的小幅正压可能是大面积掉焦的前兆,如在没有可引起炉膛压波动的操作和原因时炉膛压力达到+150Pa ,立即投入2只以上的油枪稳燃,投油半小时后方能停油。
投油后就地要有人检查油枪情况。
4、高负荷时保持排粉机出口风压较高,目的是提高一次风速使火焰高温区推迟到炉膛中心,但低负荷时要把排粉机出口风压降低是稳燃需要。
240MW 负荷以上排粉机出口风压保持在4.0~4.2kPa ;
200~240MW 风压保持在3.8~4.0kPa ;
170~200MW 风压保持在3.4~3.6kPa ;
170MW 以下风压保持在3.4kPa 以下。
5、氧量保持不低于3%,如缺氧燃烧将导致局部还原性气氛生成,降低灰熔点。
高负荷氧量过高,将造成炉膛火焰中心上移造成结焦。
发现氧量指示不准确,立即联系校表。
6、下列情况应注意结焦情况:负荷较高、排粉机运行方式以及喷燃器摆角、二次门配比等造成火焰中心上移、火焰中心偏斜、煤粉较粗、煤种变化。
应从烟温、汽温、给粉机转速、就地检查孔、炉底落焦等处判断炉内是否结焦严重。
为防止炉膛结焦,运行中加强调整,尽量避免火焰中心上移。
如判断炉内有严重结焦可能时应立即汇报专业,以便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7、负荷200MW 以下且负荷稳定无调整时,调整风量时应缓慢,每次调整风量不超过50吨,每次间隔不低于20分钟,防止造成炉内温度、烟气速度变化造成焦块松动,集中脱落。
8、为防止出现因二次风量不足造成缺氧,除AB 、DD 层开度可关至30%外,其他各层二次风开度不低于50%。
OFA 投入自动,蒸汽流量超过875吨/小时后逐渐开大。
周界风开度应随负荷变化而调整,180MW以上应投入周界风自动。
180MW以下如燃烧不
稳和150MW以下,可关闭周界风。
周界风开大有利于提高一次风刚性和防止煤粉离析到水冷壁上。
9、发现喷燃器口、前后墙、甲乙侧墙结焦,须进行打焦。
检查、打焦时,必须戴防护工具,作好防人身烫伤的预想,防止落焦伤人。
打焦工作由机组副值负责进行。
10、如果落焦明显比以往增多,汇报值长,值长通知其他机组做好防止结焦的燃烧调整。
11、灰渣班如发现因落焦多造成除渣时间长,应及时汇报值长,由灰渣班联系检修打开相关的检查孔、人孔门进行检查确认。
12、低负荷、深度调峰期间的稳燃措施执行《关于机组深度调峰、低负荷期间锅炉稳燃的措施》。
审核:孙福杰
编写:葛胜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