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治小儿功能性腹痛
- 格式:docx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妙招神奇赶走宝宝腹痛在日常生活中,年轻的父母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令人头痛的状况,宝宝总是毫无原因地突然出现肚子痛,疼痛持续一段时间后可自行缓解,没几天又会发作,甚至一天发作数次,去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医生说是肠系膜淋巴结炎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一般不予治疗。
这种令父母们一筹莫展的腹痛,在医学中就称之为“功能性腹痛”。
什么是功能性腹痛?功能性腹痛是指以胸骨以下、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胃肠病,其中以脐周疼痛最为常见。
功能性腹痛与胃肠道的器质性病变无明显联系,具有反复发作性和长期持续性的特点。
这种腹痛多发生于2岁以上的宝宝,其中以学龄前的宝宝最为常见,并且女孩的发病率高于男孩。
功能性腹痛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但是经常性的腹痛降低了孩子的生活质量,严重者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现象,从而影响孩子的食欲,这样就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了,所以功能性腹痛一直深深困扰着很多父母。
找出腹痛的元凶引发宝宝功能性腹痛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体质敏感、心理因素和饮食不节。
1.体质敏感部分孩子体质虚弱或较为敏感,多于站立过久或食用鱼虾蛋奶等易引发过敏的食物后出现腹痛,这类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应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并尽量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2.心理敏感有些孩子的心理较为敏感,在紧张与压抑时便很容易出现腹痛。
这类孩子应在日常的教养中注意方式与方法,并适时进行心理疏导。
3.饮食不节小儿饮食不知自节,加之婴幼儿时期脾胃比较虚弱,如食用过多瓜果、冷饮等生冷食物、肉蛋海鲜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进食过量也会导致腹痛。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搭配及进食的量。
中医药巧治腹痛中医中药在防治孩子发生功能性腹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我们就和家长们一起,学习一下这些小方子,希望可以对孩子的腹痛有所帮助。
健脾温中散寒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常常由风寒之气侵袭或过食生冷引起腹痛的孩子。
症状表现腹痛喜暖,喜揉按,遇冷或食生冷后加重。
小儿推拿方法腹痛腹痛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是由于消化系统问题、感染、胃肠道炎症或平凡的肠绞痛等引起的。
在儿童中使用推拿来缓解腹痛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小儿推拿方法安全有效,没有任何副作用,可以帮助缓解腹痛,促进儿童的健康。
下面介绍几种小儿推拿方法,以帮助缓解腹痛。
1.捏脊法捏脊法是指在儿童背部旁边的两侧捏脊椎的方法。
将双手掌心对着儿童的脊椎,用适度的力度向下捏住,然后向上推。
这样可以刺激脊髓,改善脏腑功能,缓解腹痛。
2.涌泉穴按摩法涌泉穴是位于脚底,距离足跟约2.5厘米的穴位。
轻轻按摩涌泉穴可以刺激脾胃经络,缓解腹痛。
使用大拇指在穴位上按摩,每次大约5分钟,可以多次重复。
3.腹部按摩搓腹部可以促进腹部肌肉的放松,改善肠道蠕动,缓解腹痛。
父母可以用手心轻轻按摩儿童的腹部,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
4.肚脐按摩法肚脐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方法,可以帮助调理脏腑功能,缓解腹痛。
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肚脐周围的肌肉,进行顺时针按摩,每次约5分钟。
5.摩腹法摩腹法是利用热量和按摩的方式,刺激腹部穴位,增加血液循环,改善腹部肌肉的松弛,缓解腹痛。
父母可以用温热的手心在儿童的腹部轻轻按摩,每次约5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推拿方法虽然安全有效,但在使用时仍需遵循以下几点。
1.推拿力度适中:力度太大可能对儿童的身体造成伤害,力度太小则可能无法达到缓解腹痛的效果。
因此,在推拿时需要注意力度的掌握。
2.儿童舒适感:推拿时需要关注儿童的舒适感,确保他们感到舒适和放松。
如果儿童感到不适或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推拿。
3.随时观察:在进行小儿推拿时,父母需要随时观察儿童的反应。
如果儿童出现呕吐、严重腹痛、血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方法,已经被证明可以缓解腹痛,并且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疗法。
然而,对于严重疾病或疑似疾病的儿童,父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治疗。
在进行小儿推拿时,也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如药物治疗和调整饮食习惯,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儿腹痛应该如何治疗?发布时间:2021-03-29T12:25:09.11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作者:徐成勇[导读] 小儿的身体较弱且免疫力低下,所以很容易生病,而一旦生病就会导致小儿不舒服徐成勇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街道马家卫生院四川成都 610508小儿的身体较弱且免疫力低下,所以很容易生病,而一旦生病就会导致小儿不舒服,例如可能会导致小儿腹痛、发热,因此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小儿疾病的判断与治疗方法。
腹痛是小儿的常见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那么小儿腹痛应该如何治疗呢?小儿腹痛可能代表着消化疾病,也可能象征着腹部以外的疾病。
造成小儿腹痛的因素有很多,几乎涉及到了各科疾病。
可能是内科疾患或外科疾患,可能是器质性或功能性的,也可能是腹内脏器病变或腹外病变。
根据发病原因,可将小儿腹痛分为内科性腹痛、外科性腹痛以及非特异性腹痛等类型。
(1)内科性腹痛:内科性腹痛指的就是内科疾患引起的腹痛,通常不需要进行手术。
内科性腹痛主要包括由急性胃炎、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肠痉挛性绞痛等腹内疾病引起的腹痛;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传染病、代谢性疾病以及铅中毒等腹外疾病造成的腹痛。
(2)外科性腹痛:一般情况下,外科性腹痛起病都比较急,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我们常听说的急性阑尾炎、机械性肠梗阻、急性肠扭转、肠套叠、泌尿道结石、脾破裂、肝破裂等疾病都会造成外科性腹痛。
(3)非特异性腹痛:这是儿童常出现的心身疾病,疼痛不会过于剧烈,但会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由情绪等因素造成。
小儿腹痛的年龄特点较为明显,且发病急缓不同、腹痛性质也不同。
(1)年龄特点:小儿腹痛这种疾病的年龄特点比较明显,比如三个月以下的婴儿可能会因为吞咽空气过度或喂养不当等原因出现肠痉挛;两岁以内的小儿可能会出现嵌顿性疝、肠套叠以及肠感染;年龄大一点的小儿会出现胃肠道感染、大叶性肺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肠寄生虫病、过敏性紫癜等疾病。
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功能性腹痛
陈芮瑞
【期刊名称】《新浪潮》
【年(卷),期】2024()3
【摘要】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感觉疼痛的一种表现,中医认为,感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和、阳气素虚等几大类原因都会引起腹痛。
西医中,导致腹痛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腹痛。
如过敏性紫癜,心肌炎等。
第二种为功能性腹痛,功能性腹痛是小儿常见病,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并伴有腹泻、厌食、恶心、呕吐。
第三种腹部器质性疾病,例如:阑尾炎、肠道寄生虫、胰腺炎等疾病,小儿推拿在治疗六岁以下儿童功能性腹痛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其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在其肺系和脾胃系统病症中,推拿治疗更是疗效效果显著。
【总页数】2页(P0100-0101)
【作者】陈芮瑞
【作者单位】甘肃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相关文献】
1.运土和胃推拿手法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165例
2.清胃调脾方联合手法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3.中药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4.
中医辨证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观察5.小儿消食颗粒联合手法推拿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治肚子疼快速方法肚子疼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由于消化不良、食物中毒、感冒等原因引起。
当孩子出现肚子疼的情况时,家长们往往会感到焦虑和不安。
因此,了解一些儿童治肚子疼的快速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缓解肚子疼的不适。
首先,当孩子出现肚子疼的情况时,家长们不必过分紧张,应该保持冷静。
可以先让孩子躺下,放松身体,避免剧烈运动或活动。
同时,观察孩子的症状,如果伴随有其他严重的症状,如高烧、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就医。
其次,可以给孩子喝一些温水,帮助缓解肚子疼。
温水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有利于排便和缓解肠胃不适。
但是要注意,不要给孩子喝过冷或过热的水,以免刺激肠胃,加重不适。
另外,可以给孩子进行轻柔的按摩,帮助缓解肚子疼。
在孩子的腹部轻轻按摩,顺时针方向为主,可以促进肠胃蠕动,缓解肠胃不适。
但要注意的是,按摩力度要轻柔,避免造成不适。
除此之外,可以考虑给孩子服用一些适量的儿童肠胃药物。
但在使用药物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量。
最后,饮食方面也需要注意。
当孩子出现肚子疼的情况时,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面包等。
避免给孩子吃辛辣、油腻或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加重不适。
总的来说,儿童治肚子疼的快速方法主要是让孩子保持放松,喝温水,进行轻柔按摩,适量服用药物,并注意饮食清淡。
当然,如果孩子的肚子疼情况持续或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希望家长们能够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孩子缓解肚子疼的不适,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
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够保持平常心,对待孩子的肚子疼,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百家论医浅谈中医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体会 凡自胃脘以下至耻骨以上的整个腹部或脐周部位发生疼痛,概称为腹痛。
功能性腹痛多表现为痉挛性剧烈疼痛。
每日1~2次,较频繁,腹痛为持续性,无固定压痛点及肿块,或每周2次,腹痛一般于晨起,早餐时或上午发生,夜间常不痛,需做必要的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如血常规,大小便常规+潜血,腹部B超,平片,胃镜等)后方可诊断为本病。
《诸病源侯论小儿杂病腹痛候》曰:“小儿腹痛,多由冷热不调,冷热之气与脏腑相击,故痛也。
”其治法在《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中,概括为寒则温中,食则消导,虫则安虫,停食感寒则消散等4法。
功能性腹痛反复发作,似以虚为主,然临床所见多虚实夹杂,实者不在少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证论治。
分述如下。
1 寒邪腹痛 腹痛阵作,喜暖喜按,得温则舒,遇寒痛甚,手足稍冷,或伴有吐泻,舌质淡红,苔白滑,脉细弦,指纹青红。
寒则收引而拘急,胃肠气机凝滞不通,不通则痛。
一为中阳不足,寒从内生;二为风冷客于脐腹,肠胃气机紊乱。
治以温中散寒止痛,良附丸加减:高良姜9g,香附、乌药、白术、玄胡各6g,川芎、木香、丁香、甘草各3g。
2 实热腹痛 腹痛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手足心热,唇红,苔黄偏燥,脉滑数或沉实,指纹紫滞。
热为阳邪,偏食,过食肉类煎炸之品,胃中积热,终至热结脏腑,腑气壅滞气阻内逼所致。
治以通腑泄热,行气止痛。
凉膈散加减:黄芩、栀子、薄荷、白芍各9g,大黄(后下)、芒硝(烊化)、甘草各3g。
3 积滞腹痛 脘腹胀满疼痛,按之痛甚,口气酸臭,不思饮食,夜卧不宁或腹痛欲泻,或有呕吐,吐物酸馊,舌质红,苔厚腻,脉沉滑,指纹沉滞。
饮食不节,乳食停积胃肠,气机受阻所致。
香砂平胃散加减。
苍术、厚朴、陈皮、枳壳、香附各6g,山楂、神曲、桃仁各10g,甘草3g。
4 脏腑虚寒 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处喜按喜暖,精神倦怠,食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振,气血虚弱,寒自内生,脏腑失于温养,故腹痛隐隐,时作时止,痛处喜按。
小儿腹痛推拿手法图解小孩腹痛最快推拿手法腹痛是小儿常见病,可见于多种疾病中,这里主要治由于腹部中寒,乳食积滞,感染蛔虫,脾胃虚寒所引起的腹部绞痛而言,下面来看看小儿腹痛推拿手法。
虫痛型推拿手法主证:痛在脐周,时作时治,痛时剧烈如刀绞,患儿常高声啼哭,或躁扰不宁,止时则嬉戏如常,腹部有时可触摸到条索状,蠕动的包块,时隐时现。
平素面黄肌瘦,嗜吃异物,或曾吐蛔,便蛔,如遇蛔虫逆行钻胆,则疼痛更为剧烈,伴随面青,肢冷,口吐清涎,脉涩或弦,指纹色青。
治疗原则:安蛔止痛。
推拿处方:揉一窝风,外劳,点按脾俞,胃俞,肝俞,胆俞,厥阴俞,摩腹,揉天枢,神厥,掐揉四横纹,按内关,胆囊穴等。
推拿原理:一窝风与外劳为温中散寒之要穴,又是止痛治标之穴,配背俞各穴重在调理肝脾,行气以止痛,摩腹与揉天枢,神厥为局部直接作用,能使虫安气行而痛止,辅以四横纹化积,心胸取内关及验方胆囊穴,多能提高疗效。
寒凝腹痛推拿手法主证:有感伤寒邪或饮冷史,突发腹痛,腹部,四肢均冷,面色青黑或苍白,身体蜷缩,小便不黄,口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白,脉迟,指纹淡红或青。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推拿处方:掐揉二扇门,揉小天心,揉外劳,一窝风,拿肚角,摩揉脘腹,点按脾俞,胃俞及擦脉督,令热深透。
推拿原理:外劳与一窝风为阳掌阳穴,功能温里散寒,通治各种寒症。
配二扇门发脏腑止汗,除脏腑之寒;小天心通经活络,畅运三焦,调理阳气之道;拿肚角与摩揉脘腹对病变部位直接作用。
点按脾胃之俞可调理脾胃,二者相配,止痛最宜。
虚寒腹痛推拿手法主证:脘腹疼痛隐隐,反复发作,喜温喜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食欲不振,饮食稍有不慎则易诱发腹泻,或见各型疳积之症,舌淡或光红无苔,脉细,指纹色淡。
治疗原则: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止痛。
推拿处方:调五脏,补脾经,补肾经,运土入水与运水入土,推上三关,摩脐与丹田,揉中脘,建里,巨阙,石关,梁门,天枢,关元等穴,推上七节骨,捏脊,揉足三里。
小儿腹痛试试热敷肚脐偏方
*导读:小儿腹痛可用淡豆豉、生姜、白葱,均切细,盐半碗,同炒热,以手巾包熨肚上。
也可以用苎麻根捣碎,开水润湿,贴脐上。
……
小儿腹痛可用淡豆豉、生姜、白葱,均切细,盐半碗,同炒热,以手巾包熨肚上。
也可以用苎麻根捣碎,开水润湿,贴脐上。
豆豉有淡、咸两种,淡者入药,故名淡豆豉。
这味中药主要用来治疗伤寒头痛、烦躁满闷、虚劳喘急、两脚疼冷等疾患。
从西医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淡豆豉含脂肪、蛋白质和酶类等成分,有微弱的发汗作用,并有健胃、助消化作用。
生姜和白葱有驱寒发汗的功效,所以与淡豆豉、盐同炒有更好的驱寒效果,对受凉诱发肚子痛的患儿是比较好的中医外治方法。
苎麻根主治热病大渴、大狂、血淋、癃闭、吐血、下血、赤白带下、丹毒、痈肿、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有一定的活血通络作用。
因此,将其捣碎敷脐,对由于经络气血巡行不畅导致肚子痛的患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但苎麻根性偏寒,该方并不适合因受凉而肚子疼的患儿。
儿童胃肠生长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需治疗,疼痛时可热敷、按摩腹部,对解除疼痛有一定帮助。
此外,儿童受凉、过食生冷食物,也常可诱发腹痛。
因此,要少吃冷饮,睡觉时室内温度不要太低,以免受凉。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临床观察摘要功能性腹痛是儿科门诊常见的病症之一,由于其起因复杂,治疗难度大,对儿童的生活和成长造成一定影响。
本文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的临床观察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该方剂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效果显著,且无显著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治疗手段之一。
前言功能性腹痛是一种以腹部疼痛为主要描述的症状,临床上分类为常规腹痛和功能性腹痛。
常规腹痛通常由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的器质性疾病引起,而功能性腹痛源于儿童腹部神经和肠道运动的变化,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与心理问题有关。
目前,功能性腹痛的治疗以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为主,但治疗效果有限。
针对该情况,中医药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其中香砂六君子汤为一种具有较好药效的方剂。
理论基础香砂六君子汤,是中国传统医学一种针对伤寒和肝胃不和证候的方剂,包括苏子、枳实、半夏、干姜、人参、陈皮等药物。
其中,苏子、枳实为行气开胃,治疗伤寒;半夏、干姜为温化降逆,治疗胸胁满闷;人参、陈皮为健脾化湿,治疗肝胃不和。
在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时,可以根据儿童具体证候进行加减,如加入白芍、厚朴、莲子等具有镇痛、祛湿、止呕效果的药物。
方法本文进行了一项单中心临床观察,纳入30例6-16岁儿童功能性腹痛患者,按照病情分组,分别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和对照组治疗,每组15例。
治疗时间为4周,在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分别进行了疼痛程度评估和肠道功能评估。
结果本研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的疼痛程度和肠道功能评估结果,在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治疗组的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肠道功能评估结果显示,治疗组肠动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具有显著疗效和可接受的安全性。
香砂六君子汤的加减设计可根据患儿的证候进行个性化调整,如加入莲子、白芍、厚朴等药物,增强药效。
小儿腹痛治疗
治疗原则:
密切观察全身状态及腹痛的表现,尽快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积极的支持治疗。
一旦有外科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病情观察要点:
1、应停止进食并卧床观察1-2小时。
2、随时轻按腹部,注意疼痛部位、有无包快。
如果腹痛喜按,腹柔软,一般不是外科疾病。
3、注意有无发热、呕吐、腹泻、血便。
4、腹痛持续4小时以上不止,精神不好,孩子不愿直立,应考虑外科情况。
门诊检查:
血、尿、粪的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X线检查,超声与CT检查,内镜检查,腹腔穿刺液的常规及生化检查。
治疗计划:
针对病因治疗,如解痉、抗炎、驱虫、制酸等。
对症处理和一般治疗,包括:
1、禁食、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
2、积极抢救休克。
3、有胃肠梗阻者应予胃肠减压。
4、可酌用阿托品类药物以解痉止痛。
诊断未明确时禁用吗啡、杜冷丁等强烈止痛剂。
5、其他对症治疗。
治疗方案的选择:
功能性疾病以对症治疗为主。
如对小儿肠痉挛的治疗主要以解痉止痛为主,同时要查明诱因。
可用热水袋敷腹部,服解痉药颠茄片,严重者注射阿托品。
有肠蛔虫者驱虫,对牛奶过敏者,改用豆浆代乳品;有消化不良者,减少饭量,服消食药物;复发性腹痛者应耐心解释、消除顾虑,并辅以解痉剂、促胃肠动力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药等。
绞窄性肠梗阻、胃肠道穿孔、坏死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等外科疾病应及时
进行手术治疗。
缓解儿童肚子疼的10个小妙招
1、把腹部穴位按摩:把孩子的腹部,特别是肚脐附近的穴位轻轻按摩,可以缓解痛苦,促进肠胃蠕动,排除腹痛的不适感。
2、喝含果汁:用酸柑橘等新鲜果实榨汁,稀释水分,添加适量的糖,可以起到事半
功倍的抗菌、消炎的效果。
3、柠檬蜂蜜汁:取柠檬汁、蜂蜜、温开水,调和到可口的比例。
柠檬蜂蜜汁能加速
排毒,有效抑制肠胃里的细菌、病毒,使儿童操劳出汗后,快速调节体内的酸碱度,缓解
肚子疼。
4、抗菌穴位:把孩子仰卧,平躺在身体的正中位置,用半外旋的手指或拇指做刮斜
运动,在腹部穴位按摩1-3分钟,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新陈血液循环,舒缓儿童肚子疼。
5、吃津贴:取桑叶、桂皮、生姜(也可以用乌鱼子茶叶和茯苓,细研碾细),加入
少许水和白米,搅拌成泥,用纱布包起烘焙,可以得到一种津贴,能够缓解儿童的腹泻症状。
6、拔温灯:抱孩子,仰躺于床上,将腹部的温灯拔出,再将温灯的穴位揉搓数分钟,起到消炎、调理肠胃蠕动的作用,使腹痛缓解。
7、冰水灌肠:取冰大小形状的冰,放入不同的穴位,从孩子的肚脐部位进行密闭
的外灌肠,可以缓解儿童肚疼的不适感。
8、喝牛奶:用凉白牛奶补充营养,缓解腹泻,还能够有效抑制肠道带来的不适感。
9、用热水敷腹:将温热的水放入泡脚容器,放在孩子的腹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
排除腹痛不适。
10、慢慢坐起:让孩子正对水杯杯底坐下,在身体慢慢变直的同时按摩腹部,这样可
以缓解肚子疼的不适感。
益脾安合剂直肠滴注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益脾安合剂;直肠滴注;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再发性腹痛是症状突出、体征不显、病因隐匿的腹部综合征,表现为发作性腹痛,每月均有发生,至少连续3个月以上,发作间隙表现正常,其中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约占90%。
该病常常扰乱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使家长惊恐不安。
西医多给予镇静剂、解痉剂治疗,可以暂时缓解疼痛,但复发率高。
笔者根据小儿中医生理病理及五脏辨证特点,采用中药协定方益脾安合剂直肠滴注,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9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3月-2008年3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96例再发性腹痛患儿,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6例。
治疗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2~14岁,平均5.6岁;病程3~6个月28例,6~12个月22例,1年以上10例。
对照组男16例,女20例;平均年龄5.2岁;病程3~6个月18例,6~12个月12例,1年以上6例。
所有病例均经胃镜、腹部B超、X线及血、尿、粪常规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2组年龄、病程、病情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按照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第7版)的诊断标准:①发作性腹痛,每月均有发生,至少连续3个月以上;②发作严重时可影响小儿正常活动,而在发作间歇期表现正常;③检查无阳性体征;④除外小儿器质性疾病,如肠梗阻、阑尾炎、肠套叠等。
3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益脾安合剂(白芍30 g,甘草10 g,防风10 g,晒姜6 g,附片6 g,太子参9 g,延胡索6 g,草豆蔻6 g,乌药6 g。
本院制剂室提供)直肠滴入。
剂量:3岁50~100 mL,3岁100 mL。
药温在37 ℃左右为宜。
嘱患儿排空大便,取膝胸位,提高臀部,常规静脉输入管,将灌肠液装入输液瓶,将输液管接头部分剪除,连接输液瓶,插入肠腔约10 cm后,以40~50滴/min的滴速滴入肠腔。
巧治小儿功能性腹痛
*导读:小儿功能性腹痛作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脐周间断性腹痛,多伴有恶心呕吐、厌食等,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可自行缓解,呈周期性……
小儿功能性腹痛作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脐周间断性腹痛,多伴有恶心呕吐、厌食等,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可自行缓解,呈周期性,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长和发育。
小儿功能性腹痛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1.小儿胃肠功能紊乱、胃肠黏膜轻微炎症、内脏敏感性增加,以及心理障碍等因素;2.体内B内腓肽活件增高、胃肠道平滑肌兴奋性增加,导致肌痉挛等,最终导致腹痛;3.小儿生长发育相对较快,其钙摄人量明显较少或维生素D摄人量明显不足,低血钙导致胃肠道平滑肌兴奋性增高、痉挛性收缩等,最终引起阵发性腹痛。
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五维葡钙口服溶液临床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效果较好,可以一试。
方法:醒脾养儿颗粒(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2克,一日2次;一岁至二岁一次4 克,一日2次,三岁至六岁一次4克,一日3次;七岁至十四岁一次6~8克,一日2次。
五维葡钙口服溶液用法:l岁以下,一次2毫升;1~6岁,一次2~4毫升; 6~12岁,一次4~6毫升,一日2~3次。
疗程为1个月。
五维葡钙中葡萄糖酸钙可以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配以维生素D:町以促进小肠黏膜刷状缘对钙的吸收。
药效学研究证实,醒脾养儿颗粒能够抑制抑制乙酰胆碱所致的肠肌痉挛、收缩,发挥解痉功效;抑制新斯的明所致的肠运动亢进;抑制番泻叶的致泻作用;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的睡眠时间,发挥安神功效。
故醒脾养儿颗粒联合五维葡钙口服溶液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安
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杨梦云
吃药防疾病儿童不适用
如今,吃药防病的理念在很多家长身上也并不少见。
一到感冒高发期,不少家长会选择一些中药,比如,给孩子吃板蓝根提前预防流感。
这种做法并不正确。
一般来说,药物的代谢多通过肝肾两个脏器完成,然而,孩子各脏器的功能还处在发育之中,用药不当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板蓝根是寒性中药,对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体质较强、爱上火的人群疗效较好,但体质偏虚寒的人,多喝板蓝根冲剂就会因其苦寒伤胃,带来一系列胃肠道反应。
尤其是孩子,脾胃功能发育还不健全,多服板蓝根,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
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用板蓝根预防感冒是没有依据的。
另外,还有些家长常备七星茶、四磨汤、保赤丸、保婴丹、猴枣散之类的小中药,时不时给孩子吃一点来预防流感或消化不良,这也是不提倡的。
好的生活习惯才是提高孩子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比如多喝水、睡足觉、减轻压力、减少摄人糖、多吃果蔬、坚持锻炼、少去公
共场所、勤洗手等。
即使孩子确有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也要分清类型,在不清楚免疫力低下类型的前提下,盲目使用药物或保健品,不但达不到效果,还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比如破坏免疫平衡、引起身体其他异常改变等。
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