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6.28 KB
- 文档页数:2
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与漏风系数
一、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
1、定义:漏入空气预热器烟气侧的空气质量与进入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质量之比率。
2、公式:
A L=(Δm k/m y)×100 (式1)或A L=(m"y-m'y)/m'y×100 (式2)或A L=(m'k-m"k)/m'k×100 (式3)式中:A L——漏风率,%;
Δm k——漏入空气预热器烟气侧的空气质量,kg/kg、kg/m3;
m'y、m"y——分别为烟道进出口处烟气质量,kg/kg、kg/m3;
m'k、m"k——分别为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空气质量,kg/kg、kg/m3。
二、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系数
1、定义: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的过量空气系数与空气预热器进口烟气的过量空气系数之差,即为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系数。
2、公式:
Δα=α"-α'(式4)式中:Δα——漏风系数;
α'、α"——分别为空气预热器烟侧进出口的过量空气系数。
三、漏风率与漏风系数的换算
A L=(α"-α')/α'×90 (式5)式中:α'、α"——分别为空气预热器烟侧进出口的过量空气系数。
其中:α=21/(21-O2)(式6)即测定空气预热器烟侧进出口的氧量,按“式6”计算出α'或α",再用“式5”算出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A L。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偏大问题浅析戴金彪【摘要】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1号锅炉空预器存在漏风率大的问题. A、B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分别为14.5%和11.1%. 漏风率的增加,使烟气排烟容积流量增加、锅炉效率降低、风机电耗升高,导致机组供电煤耗上升. 利用机组有限的停备时间对空预器进行专项检查,查找问题并及时消缺,使得空预器漏风率降低且机组运行参数得到较大改善,提高了机组经济性能指标.%There are problems of air preheater higher air-leakage rate in Maanshan Dangtu Power Plant. The air-leakage rates are 14.5%and 11.1%of A and B air preheaters.The increase of air-leakage rate would lead to an increase of the fan consumption, decrease of the boiler efficiency.The special inspection is carried out when the power plant stops.The problems are found and solved.The air preheater air-leak-age rate reduces and the parameters of power plant are greatly improved.The measures improve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power plant.【期刊名称】《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20)003【总页数】4页(P82-85)【关键词】锅炉;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径向密封片【作者】戴金彪【作者单位】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 安徽马鞍山 2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223.3+4由于回转式空预器具有布置结构紧凑、受热面金属壁温较高、冷端腐蚀比管式空预器轻等优点,目前已广泛被高参数、大容量锅炉采用。
一、空预器概况:****热电一厂2×350MW热电联产机组工程使用的空气预热器为哈尔滨锅炉厂设计制造,型号为30.5-Ⅵ(T)-2450-QMR 的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单台机组配置有两台同型号的空气预热器,布置于锅炉尾部烟道下方。
主要部件有转子、外壳、支承轴承、导向轴承、冷端中心桁架、热端中心桁架、冷一次风中心桁架、热一次风中心桁架、冷端连接板、热端连接板、扇形板、密封装置、传动装置、吹灰、清洗装置、润滑油系统等。
1#预热器转子从俯视图看为逆时针方向旋转,2#预热器转子从俯视图看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转子名义直径φ11818mm,立式倒置,三分式,一次风开口70°逆转,传热元件总高2450mm。
以防止和减少漏风,空气预热器的径向、周向和轴向均有密封装置,密封片由考登钢制成。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的控制,直接关系到整台机组运行的出力及经济性,漏风不仅增大锅炉排烟热损失,而且加重了因烟温降低所造成的设备低温腐蚀,也增加了风机电耗,漏风问题严重时还会因风量不足直接影响锅炉出力。
根据****热电一厂提出的精细化质量管理的目标:空预器漏风率<5%,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小组对漏风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分析出的原因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漏风率<5%的目标的实现。
二、空气预热器漏风原因分析1、携带漏风:携带漏风是由于预热器自身旋转时,造成空气随传热元件旋转进入烟气侧,形成漏风。
这部分漏风是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本身结构决定的,不可消除。
2、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一次风压比二次风和烟气侧的风压均高很多,加上转子与外壳之间有间隙的存在,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次风向二次风侧和烟气侧的直接泄漏以及二次风向烟气侧的漏风。
分为轴向漏风、周向漏风、径向漏风三部分组成。
3、由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自身变形,引起密封间隙过大。
装满传热元件的空气预热器转子或静子处于冷态时,扇形板与转子端面为一间隙很小的平面。
而当空气预热器运行时,转子和静子处于热态,热端转子径向膨胀大于冷端转子;同时由于中心轴向上膨胀,加上自重下垂,使转子产生蘑菇状变形,扇形板与转子或静子端面密封的外缘间隙,在热态时比冷态时增大很多,形成三角状的漏风区,如图1所示。
【节选】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要求制定。
通过本标准的制定,建立健全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以计量为手段的节能技术监督体系,对影响电网和发电设备经济运行的重要性能参数和指标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及调整。
使能源的消耗率达到最佳水平。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试验分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敏、冷杰、王天、张永兴、戴黎、刘文弘。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屯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统计期排烟含氧量为规定值的±0.5%。
6.2.3.8空气预热器漏风系数及漏风率。
空气预热器漏风系数是指空气预热器烟道出、进口处的过量空气系数之差。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是指漏入空气预热器烟气侧的空气质量占进入空气预热器烟气质量的百分率。
预热器漏风系数或漏风率应每月或每季度测量一次,以测试报告的数据作为监督的依据。
管式预热器漏风系数每级不大于0.05。
热管式预热器漏风系数每级不大于0.01。
回转式预热器漏风率不大于10%。
6.2.3.9除尘器漏风率。
除尘器漏风率是指漏入除尘器的空气质量占进入除尘器的烟气质量的百分率。
漏风率的测试方法一般采用氧量法。
除尘器漏风率至少检修前后测量一次,以测试报告的数据作为监督的依据。
电气除尘器漏风率:小于300MW机组除尘器漏风率不大于5%,大于或等于300MW机组除尘器漏风率不大于3%。
布袋除尘器漏风率不大于3%。
-水膜式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等除尘器漏风率不大于5%。
6.2.3.10吹灰器投入率。
吹灰器投入率是指考核期间内吹灰器正常投入台次与该装置应投入台次之比值的百分数。
吹灰器投入率的监督以报表、现场检查或测试的数据作为依据。
统计期间吹灰器投入率不低于98%。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控制一、空预器概况:****热电一厂2×350MW热电联产机组工程使用的空气预热器为哈尔滨锅炉厂设计制造,型号为30.5-Ⅵ(T)-2450-QMR 的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单台机组配置有两台同型号的空气预热器,布置于锅炉尾部烟道下方。
主要部件有转子、外壳、支承轴承、导向轴承、冷端中心桁架、热端中心桁架、冷一次风中心桁架、热一次风中心桁架、冷端连接板、热端连接板、扇形板、密封装置、传动装置、吹灰、清洗装置、润滑油系统等。
1#预热器转子从俯视图看为逆时针方向旋转,2#预热器转子从俯视图看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转子名义直径φ11818mm,立式倒置,三分式,一次风开口70°逆转,传热元件总高2450mm。
以防止和减少漏风,空气预热器的径向、周向和轴向均有密封装置,密封片由考登钢制成。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的控制,直接关系到整台机组运行的出力及经济性,漏风不仅增大锅炉排烟热损失,而且加重了因烟温降低所造成的设备低温腐蚀,也增加了风机电耗,漏风问题严重时还会因风量不足直接影响锅炉出力。
根据****热电一厂提出的精细化质量管理的目标:空预器漏风率<5%,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小组对漏风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分析出的原因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漏风率<5%的目标的实现。
二、空气预热器漏风原因分析1、携带漏风:携带漏风是由于预热器自身旋转时,造成空气随传热元件旋转进入烟气侧,形成漏风。
这部分漏风是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本身结构决定的,不可消除。
2、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一次风压比二次风和烟气侧的风压均高很多,加上转子与外壳之间有间隙的存在,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次风向二次风侧和烟气侧的直接泄漏以及二次风向烟气侧的漏风。
分为轴向漏风、周向漏风、径向漏风三部分组成。
3、由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自身变形,引起密封间隙过大。
装满传热元件的空气预热器转子或静子处于冷态时,扇形板与转子端面为一间隙很小的平面。
空气预热器接触式密封技术改造技术简介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1.空气预热器情况和漏风原因分析 1.1空预器设备漏风原因回转式空预器漏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转子热态的“蘑菇型”变形造成的转子表面和扇形板表面的泄漏面积加大引起漏风量增加,另外由于转子长期运行产生径向椭圆变形造成轴向漏风增加。
根据具体情况,保持原有分仓和原有普通密封片,在格仓板部位加装接触式密封组件(“U”型弹簧片与特种非金属材料制成)来解决现有空预器径向漏风严重及密封件易腐蚀变形的问题。
施工范围为热端径向密封和轴向密封。
1.2转子变形量及漏风量计算转子热变形量主要取决于转子的半径和高度以及空气和烟气的进出口温度。
下面图形示出转子热变形的各个几何形状和变形量。
图1转子的冷态和热态情况图2转子热变形冷态热态冷空气热空气热烟气冷烟气δ下H0δ上D H x1.2.2漏风量计算国际上习惯于用单位时间内泄漏的气体质量G来表示漏风量,则这就是空气预热器漏风量的基本计算公式,式中△P为空气侧与烟气侧的压力差,公式中气体密度ρ是基本不变的,因此,影响漏风的主要因素是:漏风系数K;间隙面积F;空气侧与烟气侧之间的压力差△P。
根据达拉特电厂空预器的实际情况主要影响漏风率的因素是转子热变形以后将加大与密封框架的泄漏面积,所以有效减小泄漏面积将极好的控制回转空预器的漏风率。
2.空预器密封改造技术方案2.1改造前的准备工作转子找正是调整密封间隙的前提,是降低漏风率的基本条件之一。
如果转子垂直度差,就不能保证扇形板、弧形板在同一密封面上,三向(径向、轴向、旁路)密封间隙的调整更无从谈起。
测量转子垂直度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径向隔板测量,二是通过导向轴端测量。
如果转子垂直度达不到要求,通过调整导向轴承箱上部的四个调节螺栓,使转子垂直度≤0.4mm/m,调定后,固定导向轴承箱。
通过调整扇形板吊杆或加减垫片,使扇形板外侧水平度两侧偏差小于0.5mm。
2.2密封改造实施方法采用接触式密封技术:扇形板位置固定。
受热面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分析及控制发表时间:2017-08-10T16:08:02.0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作者:张英涛[导读] 摘要:本文对回转式空预器漏风点进行了分析,并从安装角度对漏风控制进行阐述,提出在现场安装时有效控制其安装工艺的必要性及安装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减小空预器的漏风率,提高机组的效率。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北京电力建设公司北京市 100024摘要:本文对回转式空预器漏风点进行了分析,并从安装角度对漏风控制进行阐述,提出在现场安装时有效控制其安装工艺的必要性及安装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减小空预器的漏风率,提高机组的效率。
关键词:空预器漏风率分析安装引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火力发电机组正向着大容量、高参数的方向发展。
机组容量增大、参数提高,对机组的经济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设备安装企业的安装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机组投产后的经济、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1.空气预热器漏风原因分析及分类1.1空气预热器漏风原因1.1.1动静件间的间隙漏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一种转动装置,因此动静部件之间总要留有一定的间隙。
流经预热器的烟气是负压,一次风及二次风是正压,其间存在一定的压差。
空气在压差的作用下,会通过这些间隙进行泄漏。
1.1.2转子热态的蘑菇变形造成密封间增大,加大漏风量因预热器在热态时,转子因受热后产生蘑菇变形;转子中心筒因受热膨胀,而支承轴承位移小,造成中心筒向上移位;转子扇形仓受热后,在重力作用下四周向下产生移位,形成转子的蘑菇变形。
转子产生蘑菇变形后造成各部位密封间隙产生变化,径向密封外侧、轴向密封下部分及热端旁路密封间隙增大,从而使漏风量增大。
1.1.3空预器外壳及大梁热态变形,造成密封间增大,加大漏风量空预器外壳、冷热端连接板、冷热端大梁在热态时膨胀变形,造成与之固定的密封片产生移位,造成密封间增大,加大漏风量。
1.1.4转子携带漏风转子扇形仓在转动过程中把一部分空气带到烟气中。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标准
空气预热器在锅炉系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影响着锅炉的热效率,而且关系到整个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控制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的计算方法、标准以及如何提高空气预热器的密封性能。
一、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的计算方法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漏风率= (入口氧量-出口氧量)/入口氧量×100%
其中,入口氧量指的是空气预热器进口处的氧含量,出口氧量指的是空气预热器出口处的氧含量。
通过测量这两个氧含量,可以计算出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
二、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标准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的标准因锅炉类型、燃料种类和燃烧方式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漏风率越低,锅炉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越高。
对于燃煤锅炉,漏风率控制在5%以下是比较理想的。
三、提高空气预热器密封性能的方法
1.设计优化:在空气预热器的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密封性能,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2.加工质量:提高空气预热器零部件的加工精度,确保密封部位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3.安装调试:在空气预热器的安装过程中,严格执行安装规程,
确保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和密封效果。
4.密封材料:选用性能优良的密封材料,提高密封部位的耐磨性和抗老化性能。
5.定期检查与维护:对空气预热器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密封性能良好。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总之,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的控制是锅炉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从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维护等多个环节入手,实现空气预热器的优质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