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40.50 KB
  • 文档页数:3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说课稿及教案设计

目录

第一组2

1 山中访友2

2* 山雨(无)7

3 草虫的村落7

4* 索溪峪的“野”(无)11 第二组11

5 詹天佑11

6 怀念母亲16

7* 彩色的翅膀(无)22

8* 中华少年(无)22 第三组22

9 穷人22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24

11 唯一的听众28 12* 用心灵去倾听(无)32 第四组32

13、只有一个地球32 14* 大瀑布的葬礼(无)33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33

16* 青山不老(无)35 第五组35

17 少年闰土35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40

19* 一面(无)43

20* 有的人(无)43 第六组43

诗海拾贝43

诗经?采薇(节选)(无)43 春夜喜雨(无)4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无)44 天净沙?秋44 天上的街市(无)

45 白桦(无)45

与诗同行(无)45 我们去看海(无)45 致老鼠(无)45

爸爸的鼾声45

给诗加“腰”(无)45

诗中的“秋”(无)45

第七组45

21 老人与海鸥45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无)49

23 最后一头战象49

24* 金色的脚印词语盘点(无)52

第八组52

25 伯牙绝弦52

26 月光曲57

27* 蒙娜丽莎之约()60

28* 我的舞台无(无)60

六年级上册

第一组

1 山中访友

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构思新奇、想象力丰富、充满童心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不骑车,不邀游伴”、“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着小曲儿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并且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热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相对于前面两个单元的哲理性文章和后面的诗歌、科学说明文、记叙文来说,本文是比较简单、浅显的,所以设计时目标就放在让学生品味和运用语言、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在自我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情感熏陶,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本文讲课的最大难点是对景物的描写过于繁多和零散,逐一分析就会显得凌乱,还会导致学生思路支离破碎。所以我认为在处理本教材时应尽量注意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与课文文字和画面充分接触,在细致地体味课文的同时产生个性化

理解,又保持着课文的整体感和一气呵成的美。

学生分析:

经过小学六年及初一一个多月的学习,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语言的赏析、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以及对散文知识的把握等,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想象联想等能力,还比较欠缺。在上课前,我了解到班级学生与大自然接触少,而且由于生活经验与视野所限,对写景类的文章,学生大多不能有较深的感知、体验。再者由于现在的学生去春游、秋游的机会少得可怜,所以要初一学生感知、理解并体会山中的景物之美及美的内涵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学生想走向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想与大自然对话的愿望却相当迫切。我觉得得找到一个教案的切入口,使学生对自然之美有较深切的感受。

教案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感知,能说出山中之友。

2、通过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美感悟情感美。

教案理念:

依据新课程标准:课堂教案应体现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故采用“感知——交流一一引导——领悟”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自读课文与预习字词,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好投影等仪器设备。

教案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小学学过的古诗《寻隐者不遇》导入,让学生想象进

山情景,激发情趣。(师)有位作家李汉荣也到山中拜访朋友,带回了好心情,好记忆,他拜访了怎样的

朋友?就请我们师生共同欣赏李汉荣的《山中访友》。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找朋友(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

要求:1、圈出疑难字词,通过看注解,查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解决。

2、划出作者所看望的朋友。

(学生回答)

三、品读课文,读出自己(多媒体展示:读出自己:读出自己相似的思

想、情感、熟悉的生活)

(师)在朗读中,哪一样景物深深地打动了你?如果可以,你最希望自

己成为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景物,为什么?让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朋友,带

着自己的体会,仔细品读描写自己最喜欢的朋友的相关句、段,并做好相应

的批注,结合相应的词语或句子陈述理由。可以用“我喜欢自己成为——

------------------------------------- 因为——————”的句式作

答。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己喜欢的景物的语句。

(2)全班交流:你最希望自己成为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景物,为什么?

我希望自己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述,反映他们对于课文语言的理解和领会,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在

学生描述的过程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几句话,着重朗读,深入体会,在朗读

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于重要词语、关键语句的理解)

(3)不知道大家感受到了没有,为作者所赞扬的、被我们所喜爱的

景物都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一种为我们所熟悉的,在我们身边存在着的可贵

的品质,有哪些呢?(无私奉

献、自我牺牲、充满智慧……)

四、赏读课文,品味语言(师)刚才同学们谈得很精彩,老师和大家

有同感,可还有一个疑问,作者带着好心

情,到山里“观景”,为什么却说成是“访友”。从内容到形式,引导学生

体会本文的写法(重点赏析、品味人称变换之美、比喻、拟人之美)

1、放人称改写后的课件,学生将改写后的第3 段与课文作比较,赏

析、品味人称变换之美

2、分角色朗读第5 段,在读中进一步体会比喻拟人之美。

五、联想创作(作业)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在我们

的眼中,山中的朋友是如此的真、善、

美,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亲近。在作者的亲切的呼唤声中,在作者热情的赞美

声中,山中的景物会有怎样的感悟和回应呢?请任选一位你喜欢的自然朋

友,模仿本文的风格,为她写几句赠言。要求:①同桌两位同学互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