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龄孕妇围产期的心理护理干预

高龄孕妇围产期的心理护理干预

高龄孕妇围产期的心理护理干预

孕妇处于围产期是一个特殊的生理状态。由于各种原因,孕妇可出现不同的心理状态。

作为护理人员,应该运用护理程序,与高龄孕妇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详细了解其负

性心理状态及其程度,以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使之顺利度过妊娠期。心

理护理是保证高龄孕产妇顺利分娩的重要环节。

1.围产期孕妇常见的负性心理

1.1 矛盾心理

孕妇在围产期多处于矛盾心态,既抱着期待喜悦的心理迎接新生命的出生,又因对即将

分娩的恐惧、担心分娩不顺利和胎儿安危以及婴儿性别等原因而忧虑和紧张,孕妇承担较大

的心理压力。

1.2 恐惧心理

初次妊娠高龄妇女未经历分娩过程,仅凭亲威、朋友、同事处听到有关分娩的负面诉说,害怕分娩疼痛、难产、出血等现象,出现紧张恐惧心理。

1.3 焦虑急躁心理

初次妊娠高龄妇女往往产程较长,尤其逐渐加强的宫缩可产生剧烈疼痛,产妇较为焦虑

急躁,这能促进体内儿苯酚胺分泌,促进宫缩乏力,延长产程;同时心理过度紧张可扰乱大

脑皮层功能,影响睡眠和饮食质量。不按时进食和休息,精神和体力消耗较大,可能影响宫

缩和产程的进展。

1.4 重男轻女心理

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人存在重男轻女现象。护士应做好这种高龄孕妇及其家属的思想

工作,纠正其不正常心态,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

2.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

2.1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

负性心理状态不利于高龄产妇和胎儿的身心健康,可造成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不正确

的行为,影响产程。高龄产妇从产前检查至入院分娩均应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增加其分娩信心。

护士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产前检查是宣传优生优育知识,消除重男

轻女心态,介绍孕妇营养和母乳喂养知识,讲解临产征象和产程正常生理过程,使之做好待

产和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变化的心理准备,以使之能主动配合助产人员;要告知大部分高

龄产妇能顺产,产后完全有精力和能力,且有足够的乳汁哺育婴儿;即使符合刨宫产指征,

手术也很安全,完全可以母乳喂养,没有必要担忧。

护士以热情和蔼的态度,雪竹孕妇做好各项检查和治疗工作,做到动作娴熟,使之产生

依赖感;要随时耐心回答孕妇提出的各种问题,指导产妇解决待产及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异常

情况;要做好过分重视婴儿性别孕妇的思想工作,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和性别观。

2.2 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干预

规律性宫缩即产生自我感觉阵痛即是产程的开始。但孕妇忍受宫缩痛的程度不同,护理

人员应根据产妇反应程度和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心理护理干预。

护士要鼓励经产妇和忍耐力较强的产妇及时反映自己的不适,同时加强观察,避免意外发生;护士要耐心对待并为情绪紧张的高龄产妇做好解释工作,耐心倾听倾诉,适当予以反馈和引导,为其进行生活护理,以轻柔的动作按摩子宫,缓解宫缩,放松紧张程度,满足心理需求。

同时可与孕妇谈论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分散其注意力。如鼓励孕妇想象婴儿趴在胸前吸吮的感觉,增强母亲感觉,使其明白分娩是否顺利和产妇本身的心理因素和体力状态有密切相关,紧张的情绪会使精神疲乏,宫缩无力而影响分娩。

要尽量满足高龄孕妇渴望亲人陪伴在身边的要求,使之产生亲近感,必须避免大声斥责及表现出厌烦而增加孕妇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第二产程宫缩痛加剧,有些高龄孕妇可出现腿部肌肉痉挛。高龄产妇恐惧、急躁心态尤为突出,迫切希望护士或家属给予支持和鼓励,指导屏气的正确方法和技能;要用毛巾擦拭出汗较多的孕妇以解除其不适感,为保证体力可在宫缩间期协助进食流质食物。

在接生过程中,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的操作要有条不紊、冷静、镇定,避免出现慌乱场面而增加产妇心理负担。

2.3 产后心理护理干预

由于高龄孕妇身体原因尤其是剖宫产孕妇,术后应卧床休息,6h后应多翻身以排出瘀血。术后24h可下床活动,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黏连、便秘及尿潴留的发生,也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女性分娩以后,会增加体内的凝血因子,以促进子宫收缩和恢复。但同时具有止血功能,产后不活动会导致血栓形成。

高龄产妇身体机能下降,产后身体一般较虚弱,这需要滋补身体,可以食用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产妇体质虚弱,过量的营养不能吸收。可吃一些温补之物,饮食宜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吸收,且富有营养及足够的热量和水分,注意均衡摄取营养。

产妇产后患忧郁症机会较大,高龄产妇还会出现焦虑、失落甚至出现精神障碍,影响身体健康。所以高龄产妇产后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态,多看幽默轻松的电视节目或听轻音乐。

婴儿娩出断脐后应及时抱到母亲身边以裸体青蛙式趴其胸前,并协助其尽早吸吮母亲乳汁,使产妇有做母亲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整个过程专人负责、不离开产妇身边,及时拭去婴儿吐出的痰液,做好保暖工作。要尽快缝合切口,使产妇在体验做母亲快乐中顺利完成分娩过程,减少产后出血和缝合疼痛感。

对婴儿有异常或性别不符合产妇意愿时,应暂时保密,避免因情绪不佳影响宫缩,增加产后出血等意外的发生,之后再告知实情,这符合心理护理要求。

3.讨论

3.1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使其了解相关分娩知识

护士要做好理解并正确面对高龄孕妇负性心理变化的准备。既要考虑孕妇性格,又要琢磨其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取得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护士要向孕妇及家属详细讲解各产程生理现象,如何配合分娩过程,宫缩原理,羊水和胎心监测情况,使其了解产程进展,关注胎儿安危。第一产程应鼓励孕妇多进食水,及时排大小便并适量活动,连续电子监护胎儿,观看胎动和宫缩;密切观察产程,胎心变化、胎儿头下降,宫口扩张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变化,定时连续观察宫缩持续时间、强度、规律性、间歇时间和胎心,认真画产程图。

3.2 认真倾听心理感受,缓解心理障碍

孕妇对环境的陌生感会产生紧张和惧怕心态,要战胜情绪障碍,护士应与其进行积极有

效的沟通,使其了解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弊,使其认识到剖宫产不是唯一绝对安全分娩方式,找出孕妇对生理现象认识偏差,通过共同分析使其正确认识分娩过程。护士要尽量了解

和满足孕妇心理需要,最大限度减轻痛苦,缩短护患心理距离。

3.3 全面健康教育和合理情绪疗法

护士通过全面健康教育,减轻孕妇焦虑和恐惧感。要充分利用与孕妇接触机会,向产妇

讲解有关内容,使之尽可能调整心态,控制自己行动;护士在围产期要使用劝导、启发,鼓励、支持,并配以表扬、给予希望等支持表达式疗法于高龄孕妇,使之充满希冀,保证顺利

分娩。

3.4 缓解焦虑和急躁感

要选派有经验的护士,结成服务对子,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密切监测胎心及孕妇的生命

体征。引导孕妇正确认识自然分娩,使之感觉到医护人员的关心照顾,在心理上增强对疼痛

的耐受力。

要允许丈夫陪伴分娩,这可以给孕妇以心理安慰和鼓励,生活上的照顾和关心,丈夫的

一言一行都会使其信心百倍,消除产妇的恐惧感。

保持待产环境的安静、整洁、光线柔和,必要时鼓励产妇离床适当活动,以分散注意力,促进产程,消除焦虑和急躁情绪,树立起自然分娩信心。

综上所述,评价住院高龄孕妇的心理状态并给予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稳定其

情绪、缩短总产程、减少产后出血、以最佳的情绪状态顺利完成分娩过程。

【参考文献】

[1]栾丽梅,韩志双,李晓杰.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高龄临产孕妇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

医学杂志,2012,23(3):343-344.

[2]万琳琳.健康教育在高龄孕妇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3):187,189.

[3]黑天梅,宋秀梅.高龄初产妇的心理护理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17):1559-1560.

[4]黄设珍,刘玉梅.高龄产妇的心理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21-22.

临产前孕妇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的语言、态度、行为来完成的,护士良好的语言信息可以改善孕产妇内脏的调节功能,提高孕产妇疼痛阈值,消除紧张、恐惧、不安的心理,稳定情绪减轻痛苦。 临产孕妇进入产程的特点是阵发性腹痛伴子宫颈口的扩张。分娩前恐惧和焦虑常常困扰她们,恐惧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又会影响生产产程的进展和母婴安全,并加重分娩时的疼痛和不适。孕妇对疼痛的恐惧、自我控制能力的丧失以及各种所没有预料到的反应及治疗,是妇女分娩压力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了分娩的进程,并对产妇心理产生影响。正确指导临产妇对疼痛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并做出适宜的应激,关键在于护士做好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 疼痛是一个跨越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概念。它既是一种生理反应,也是一种心理反应。分娩时的疼痛是机体对刺激的一种心理反应,引起反应的刺激是子宫收缩。对于正常宫缩引起的阵发性疼痛临产妇不能忍受,不同程度地存在紧张、焦虑和烦躁不安。由于对分娩不正确认识,致使普遍存在对分娩所产生疼痛的恐惧—恐惧则会导致紧张,紧张更加剧了疼痛,即疼痛—恐惧—紧张综合征。这种精神心理状态可明显的影响产力,导致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变化,如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活性增加,使血中皮质醇和儿茶酚水平增高,从而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焦虑时去甲肾上腺素的减少可使子宫收缩力减弱而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等均可干扰产程进展,导致难产发生。如果产妇能够很好地应付3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即能阻断三者联系,从而减轻分娩所引起的压力和不适。 有些产妇对疼痛特别敏感,加之精神紧张,在宫缩时发生躁动、害怕及呼喊,因此会消耗很大体力,影响正常产程进展。有些产妇对疼痛无充分心理准备,因而出现恐惧、烦躁。有些产妇娇气、过分依赖,加上家属特殊照顾,导致产妇极度不合作、乱用力。护理人员应做好产妇思想工作,加强其精神鼓励与支持,使其掌握好放松的技巧、呼吸控制的技巧和转移注意力的技巧,有效地缓解分娩过程中的不适。 (1)分散注意力的技巧是选择一个实际的或想象中的事物作为注意点,指导产妇将注意力集中于此点,使其注意力从宫缩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上转移开,增加对疼痛的耐受力。因为大脑高度注意某一刺激时可以抑制对其他刺激的反应。 (2)呼吸的频率和节律会受到身体运动和精神状态的影响。当运动或精神紧张时,呼吸频率就会加剧,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所致。分娩时随着宫缩强度和频率的增加,产妇的呼吸会受到影响而变得不规则。呼吸控制的技巧是指在分娩过程中,根据宫缩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主动地调整呼吸频率和节律方法,缓解由于分娩所产生的压力;增强产妇的自我控制意识。当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已不能帮助产妇缓解分娩的不适时,则可选择“慢—胸式呼吸”,其频率为正常呼吸的1/2,随着宫缩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则可选择“浅式呼吸”,其频率约为正常呼吸的2倍,当进入第一产程过渡期,一般选用喘—吹式呼吸,4次短浅的呼吸后吹一口气,此比率也可上升至6:1或8:1,但注意预防过度通气。在使用每种呼吸方式时,都是以一次深呼吸开始并以深呼吸结束。在第二产程中,当胎先露达到盆底压迫提肛肌时,产妇会不自主地屏气向下用力,并主动增加腹压。这时如宫口已开全,产妇应尽量屏气6~8s后,深吸一口气再屏气,如此重复,每阵宫缩约4~5次。宫缩时控制呼吸的频率与节律还可以使产妇感受到对自身的控制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分娩时使用控制呼吸的技巧,并不是因为这种方法比自然呼吸方法好,而是在产妇不能继续保持自然呼吸时,这种方法比其他可能加剧紧张的呼吸方式更有利于产妇。 (3)放松是消除肌肉和精神紧张、缓解疲劳使身心恢复平静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仅适合于在分娩过程中使用,也被作为一种生活技巧而广泛应用,分娩过程中放松的技巧有多种多样。如:①有意识的放松:通过有意识地身体某一部分或某几部分肌肉进行收缩—放松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新的科技和观念已经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妇女的生 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虽然妇女和家庭对新生儿的关注度相对较高,但新 妈妈们仍难以避免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本文将进行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并 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 一、原因分析 1.身体激素变化:妊娠期间,产妇体内激素分泌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同时促进产妇注 意力和记忆力的增强,这会使得新妈妈们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新生儿的需求更加敏感,从 而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焦虑和抑郁。 2.自我形象的改变:产妇自我形象的改变是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如体重变化、妊娠纹等生理上的变化、乳房变大等,这些改变会使新妈妈们对自己的身体 和美丽的自我形象感到不安和担忧。 3.社会与家庭环境的压力:产后很多新妈妈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例如,生活的改 变和财务需求,社交现象的变化,家庭责任的分配,父母和岳父母的忙碌等。 4.孩子的责任:与孩子的责任也是新妈妈们产生僵虑抑郁情绪的原因之一。如母乳喂养、喂奶须时刻注意,每时每刻都要照顾新生儿的健康和成长,这样的压力会使许多新婚 妻子感到困惑和无力感。 二、护理干预 1.心理护理:为了降低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况,首先需要为她们提供正面的心理支持。医护人员或其他家庭成员需要积极倾听和理解产妇的情感和愿望,亲切地鼓励和安慰,并 导入他们改变负面的思想和态度。 2.生理监控:在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况时,医学人员需要对产妇的生理情况进行监控。对于有紧张和焦虑情况的妇女,需要盐饮食、多泡浴保持清洁,并保持精神放松状态。 3.家庭成员的支持:除了医务人员的支持和照顾,家庭成员也应该提供产妇正面的支持,积极参与孩子的抚养工作。家庭内的成员可以通过大量参与孩子的照料活动,帮助新 妈妈减轻日常的负担,使之摆脱孤独感和尴尬感。 总之,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会对新妈妈和新生儿的健康和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为了 预防和治疗这种焦虑抑郁情绪,医生、家庭和社会成员应该共同努力,为产妇提供全方位 的支持和关爱。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 预 一、前言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现代文明社 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了晚婚晚育,患上 产后焦虑抑郁的风险也随之增加。面对这一问题,医务工作者需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帮助产妇尽快恢复身心健康。 二、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 2.1 生理方面的原因 产妇在产后身体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势必会产生许多不适和疼痛,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从而导致情绪的不稳定。而且,产后情 绪波动还有可能与分泌荷尔蒙水平的变化有关,孕期、生产和哺乳都 会影响荷尔蒙的分泌,影响产妇情绪。 2.2 环境压力的原因 现代城市化的生活方式,让许多女性在狭小家庭空间内承受着更 大的心理压力。同时,社会上对孕妇、产妇的关注和管制,会造成产 妇内心的不舒服和抵触。 2.3 家庭、社会因素 家庭环境是影响产妇情绪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现代家庭中, 随着夫妻双方职业压力的增大,孩子成长教育等家庭问题,往往容易 让家庭气氛变得紧张,家庭内部失去了照顾产妇的帮助和支持,过度 的家庭责任也容易让产妇感到不安全,没有安全感。社会的评判和期 待也会让许多产妇担心自己是否符合社会的期望。 三、护理干预 3.1 心理护理 在产后护理中,医生和护士应当关注产妇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 情绪沟通和疏导,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产妇更好地适应新角色

的转变,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 3.2 体育锻炼 提供适量的体育锻炼,提高产妇的身体素质和产后恢复能力,缓解身体不适和疼痛,并促进快乐、放松、减轻焦虑情绪。 3.3 以及外部支持的重要性 身体不适和婴儿的需求巨大容易让产妇感到压力和疲劳,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照顾对缓解产妇的焦虑抑郁有着很大的作用。医护人员在护理产妇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家属的参与,给予家庭成员有关产后护理的指导和建议,共同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恢复和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四、结论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原因非常复杂,生理、环境、家庭、社会等因素都不容忽视。在护理中,医护人员必须注重产妇的心理健康,及时进行疏导和关注,规律的锻炼和良好的环境支持也是产后护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医疗机构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给产妇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更完善的服务,帮助产妇度过产后的危机期,减轻产后忧郁情绪的不良影响。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 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产褥期抑郁症(postparturm depression,PPD)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从这一定义引申出: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认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护理人员也是人,是一个自然人,工作中的护患关系,医护关系,护护关系都需要协调,对待病人,保持好心态,不要生气,,尽量微笑耐心 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研发,人类的医学文明也越来越发达,无论对于何种病患来讲,亦是越来越依赖医生,从而延生了许多的专业类服务,比如护理.护理是接触病人最多的,他们甚至比医生更了解病人,护理人员对每一位病患都需要知根知底,方能更加迅速的了解的病人之所需,满足病人的需要.随着计划生育倡导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许多年青人都选择了晚婚,加上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生活条件的优越性也将晚育的时间慢慢往后延迟,虽然这非常透彻的响应着政策,但是由于是大龄晚育,每位孕妇对自己的健康状态都很关注,家人过度的关注加

上生活的上疑神疑鬼,从而加大了思想上的负能量,更多的孕妇就会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则就会变成病理上的病变。而产后抑郁症则会在产后的6周内发生,病人会表现了情绪不稳,并常伴有严重焦虑、惊恐和脾气暴躁。故加强对产后抑郁症的认识和防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 产后抑郁症产生的原因 1.物理上的病因: 在妊娠为娩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黄体酮显著增高,皮质类固醇、甲状腺素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这些激素突然迅速撤退,黄体酮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的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高级脑活动。也有研究表明,产后抑郁与尿中去甲上腺素减少有明显关系,与垂体、甲状腺功能低下密切相关,忧郁的产妇血清中游离的三碘甲状腺素比正常的低,当然,有关激素与产后忧郁、产后抑郁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的证实。 2.遗传: 产后抑郁症是否遗传得来,心理专家表示,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说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并且家中若有精神病史的,特别是家族中有过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忧郁症的发病率会比正常人高,文献还报道:双生自家习研究均证实,产后抑郁

围产期保健教育及其对孕产妇心理状况影响

围产期保健教育及其对孕产妇心理状况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围产期保健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围产期保健教育是指在孕产妇怀孕期间以及产后提供相关保健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旨在帮助孕妇和产妇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身体变化和应对方法,保障母婴健康。 围产期保健教育对孕产妇的心理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围产期保健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还可以有效缓解孕产妇的心理压力,促进孕产妇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加强围产期保健教育对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具有积极的意义。 围产期保健教育有助于缓解孕产妇的焦虑情绪。怀孕和分娩是每个女性生命中的重要时刻,但也是充满未知和焦虑的时刻。孕妇由于对未来生活和生产过程的担心,常常会出现焦虑情绪,严重影响孕产妇的身心健康。通过围产期保健教育,孕产妇可以充分了解孕期的生理变化和分娩的过程,获得科学的怀孕和分娩知识,增强应对能力,从而减少焦虑情绪的发生。 围产期保健教育还可以增强孕产妇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利于促进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孕产妇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情绪波动、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围产期保健教育,孕产妇可以学习到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如放松训练、呼吸训练、心理疏导等,有助于孕产妇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围产期保健教育还可以增加孕产妇对待产的了解和准备,提高孕产妇对待产过程的信心和安全感。通过围产期保健教育,孕产妇可以了解到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增强对分娩过程的了解和信心,减少对待产的恐惧和紧张,有利于顺利完成分娩过程,保障母婴平安。 在实施围产期保健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向孕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围产期保健教育知识,帮助孕产妇全面了解孕期和产后的生理变化和保健知识。二是要注重个性化和针对性,根据每个孕产妇的不同情况和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围产期保健教育方案,确保教育内容和方式符合孕产妇的实际需求。三是要注重时效性和连续性,在怀孕期间和产后持续不断地进行围产期保健教育,保障孕产妇对围产期保健知识的持续和充分了解。

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孕产妇在分娩前后和分娩时十分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可导致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大出血 等不良后果,本文对孕产妇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办法。现实生活中的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鉴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大部分产妇为初产 妇,无经验。加之社会家庭对分娩的重视程度提高,更增加了对分娩的精神紧张程度,孕产 妇的心情更是十分复杂,因急躁,紧张,惊恐常可引起宫缩乏力,致产程延长,造成滞产, 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及产后泌乳减少,因此应该注意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使其在最佳状态下分娩。大部分孕妇临产前的共同心理活动是紧张,焦虑,恐惧,希望得到 医护人员的指导,帮助,关心,怕分娩时疼痛。怕出血,怕难产,担心胎儿不正常,一旦出 现产兆常表现出心慌意乱,吃睡不宁,高度紧张的心理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致造 成原发性宫缩乏力,使分娩不能按正常进行,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熟 练的专业技术,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善于掌握孕产妇的不同心理,以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孕产妇的保健逐渐完善,孕产妇在怀孕期间、临产时的心理监护越来越被 医务人员所重视。做好这一时期的心理护理,不仅关系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产妇克服 分娩时的障碍及产后康复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以至今后的健康。 1孕期妇女的心理护理 1.1初产妇由于对生育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怀孕了就不免产生紧张的心理,应向其说明妊 娠早孕反应的有关知识,保持心情舒畅,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少量多餐,顺利渡过早孕时期。 1.2随着早孕反应的减轻,随之而来的中、晚孕期间,腹部逐渐隆起,孕妇对婴儿期望较高 并存在各种顾虑,担心胎儿不正常或畸形,是否漂亮,少数人考虑性别,应加强宣传教育, 及时向孕妇宣传优生优育、有关妊娠、分娩及产前定期检查等各种科普知识,使她们对妊娠 这一生理过程有所了解,认识到孕期的具体特点和可能出现的现象,学会自我保健和监护胎 儿情况,并指导其丈夫关心体贴孕妇,稳定情绪,树立信心,从而解除孕妇的恐惧焦虑心理。 2临产妇的心理护理 2.1有些产妇由于没有做好思想上重视,一有产兆就惊慌失措地到医院待产,加之对医院环境生疏,医务人员陌生的面孔,心情难免紧张,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耐心听取她们的主诉,认真做好入院检查,使其对医务人员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 2.2临产前出现的不规则宫缩感到难以忍受,不能进食,睡眠差,这些常导致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而使产妇疲劳,易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对产妇应予 精神安慰,耐心讲解分娩过程,使其应尽量克服生理上的暂时性痛苦,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多 陪伴产妇,使其感觉到工作人员对她的关注,对提高顺产率有很重要的意义。 2.3产程由潜伏期进入活跃期最后到宫口开全,产妇觉得这一时期是最漫长的,易产生焦虑情绪,盼望尽快结束分娩,以减轻这一大痛苦。此时护理人员要向产妇讲解宫口开全需要一 定的过程,这期间要注意休息,正常饮食,保持体力。教会产妇在宫缩时作张口呼吸,并提 醒产妇及时小便,以免影响胎头下降,鼓励产妇取自觉舒适体位,因为宫缩间歇期能使肌肉 松弛。 2.4产妇宫口开全后有便意感,即可教会产妇掌握正确的憋气用力方法,鼓励产妇用力,宫缩间歇时学会放松自己,护理人员应站在产妇两旁给予鼓励,勤听胎心,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帮助她们顺利渡过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浅谈孕产妇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浅谈孕产妇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摘要】本文通过对孕产妇在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和对策,使孕产妇保持良好的心 目前,绝大部分妇女终生只分娩一次,对妊娠、分娩均感到陌生,甚至感到恐惧,因此,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何解决孕产妇在整个妊娠、分娩过程中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是每个医务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现就本人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孕产妇心理问题及其护理提出探讨。 1 做好孕产妇心理护理应具备的素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发展,需要我们医护人员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关注孕产妇,不但要求护理人员有事业心、责任感、同情心,有良好的护患关系,还应有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作为心理护理基础。更需要有广泛的临床知识,熟炼的技术操作,沉着冷静细心机智地处理紧急而复杂病情的独立工作能力。同时,护理人员还要有极强的责任心,擅长交流沟通,对待每一位产妇要视同亲人般的护理与照顾,细致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情绪的变化,及时交流思想,做好她们的孕期保健指导工作,必要时,进行电话沟通,保证整个围产期的保健工作连续不间断。 2 孕产妇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2.1 分娩前的心理护理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大,孕产妇心中既有一份将要做母亲的自豪感,又感到忧虑和惶惶不安。 2.1.1 担心胎儿畸形。孕妇来院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我们除了进行常规的检查外,应注重宣传优生、优育的知识,告诉孕妇在孕早期既妊娠12周内是胎儿器官发育形成期,也是胎儿致畸的敏感期,因此,要预防感冒和病毒感染,避免接触X线和有毒物质,要注意卫生。帮助孕妇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满足孕妇和胎儿的双方需要。妊娠7月以后,应避免值夜班及重体力劳动,积极预防和治疗传染病,要及时耐心回答孕妇提出的各种问题,应该轻松愉快地度过妊娠期。 2.1.2 担心流产、早产及发生意外。告知孕妇妊娠期3个月内及妊娠晚期均应避免性生活,以防流产、早产或逆行感染。孕期凡属有毒或有助于子宫收缩及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最好不用或慎用,做好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积极预防和治疗产科的并发症、合并症。 2.2 分娩时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由于环境的改变,又失去亲人陪伴,疼痛的加剧,使孕妇对分娩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 2.2.1 担心医护人员不负责任。孕妇有病房进入产房,医务人员都是陌生面

浅论围产期心理护理

浅论围产期心理护理 我国规定:围产期包括从妊娠第28周至产后28天这段时间。围产期的保健工作是降低新生 儿死亡率的重要方面。受孕、妊娠、分娩、产褥、哺乳对于妇女是一种应激,都能引起复杂 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特别在围产期,心理变化十分剧烈,如护理不当将会影响两代人的健康。搞好围产期心理护理是医务工作者不容忽视的工作。 1 心理变化 1.1期待性心理:胎儿在腹中成长,面对将发生的,但难以预料的问题,心情难以平静,不安、失眠、烦躁、精神难以集中、注意力减退、情绪不稳、反应迟钝。 1.2恐惧心理:由于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和过去对分娩的一些误解,特别是初产妇更 是紧张恐惧,忐忑不安的担心难产及婴儿的情况。 1.3忧虑性心理:由于个人观念的影响,害怕产下婴儿性别问题受到歧视;或孕期服用一些 药物或听信传说,担心畸胎或怪胎;或一些过分爱惜自己身材的女士,担心将来自己产后体态。 1.4孤独心理:入院后由于目前医院的制度及条件,一般不允许亲属陪伴,由此容易产生孤 独无助的心理。 1.5依赖型心理:过分地依赖医院,缺乏对分娩常识的了解和自信心。不主动配合,认为进 入医院后就万无一失,毫无思想准备,即便有问题发生也是医院的事。 1.6矛盾性心理:顺利分娩后的欣慰感、幸福感,产后的疲劳感,孩子性别与想象中不同的 沮丧性,以及家庭的原因,形成心理的矛盾,感到无所适从。 1.7羞涩心理:由于产前检查及分娩的特殊性,个别受旧思想影响较深或特别敏感的妇女, 由于羞涩的心理,而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2 心理护理 2.1对于焦虑期孕妇,要主动热情地与她们进行思想交流,通俗易懂地讲解妊娠期、分娩期 以及产褥期生理变化,尽量满足产妇提出的合理要求,做好解释工作。 2.2对于恐惧心理的孕妇: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介绍科学接生的优越性和安全性,以及医 院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设备,以消除其恐惧心理。 2.3对于孤独心理孕妇:要主动认真地介绍病房环境,尊重孕产妇,使其感受到关心和爱护,以取得信任,主动配合治疗及分娩的到来。 2.4对于忧虑性孕妇:要分析出原因,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讲解优生优育的科学道理,使 她们解除思想顾虑,准备迎接分娩的到来。 2.5对于过分依赖心理的孕妇:要主动及时进行科学生育卫生知识教育,适时讲明分娩是一 个特殊的生理现象,也有一定的危险因素,使其有充分的准备,为安全分娩及孕育婴儿做好 准备。 2.6产后要保证充足休息,合理饮食,良好的心情。如家庭关系紧张,要尽量帮助找出解决 途径。 2.7对于羞涩心理孕妇:医务人员要主动热情,护士应注意在检查治疗等操作中,应减少操 作次数,注意遮挡,同时要尽量回避异性,必要时指派资深女性医护工作者。

孕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孕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不断改革,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逐渐得到大众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孕产妇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孕产妇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浅谈加强孕产妇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的语言、态度、行为来完成的,护士良好的语言信息可以改善孕产妇内脏的调节功能,提高孕产妇疼痛阈值,消除紧张、恐惧、不安的心理,稳定情绪减轻痛苦。 一、孕期的心理护理 (一) 心理准备当孕妇来医院进行第1次产前检查时,孕期的心理护理就随之开始。除进行常规检查、宣传优生知识外,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如咨询、录像、宣传手册等,向孕产妇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使其对母乳喂养产生大的兴趣和信心。 (二)纠正错误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母乳代用品多样化,尤其是推销商的广告宣传,致使人们认为母乳喂养是过时的,而错误地认为人工喂养现代化、科学化,加之现代青年追求形体美,误认为母乳喂养有损体形等。应针对其心理活动给予纠正,告诉孕妇母乳喂养是最原始的,也是最科学、最有效、最方便的喂养方法。 二、临产前的心理护理 妇女临产前多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变化,此时加强产妇的心理

护理非常重要,产妇产前心理变化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一) 心理状态的变化 1、紧张与害怕孕妇预产期临近的时侯,她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看着医生、助产师严肃的面孔及看到临产妇疼痛的表情,常产生紧张害怕的心理。 2、烦躁与不安一般临产妇对宫缩疼痛不能忍受,特别是宫缩较强的产妇,常大喊大叫,用乞求的目光看着助产人员,希望淘气的宝宝快快来到人间,尽早结束分娩。 3、担心与盼望一对夫妇一个孩子,产妇躺在床上时,她们担心分娩是否顺利,孩子是否健康,助产人员技术上是否过硬,态度对自己亲近一点,更希望有丈夫和熟人陪伴在身边。 (二) 护理方法 1、要热情接待每一位临产妇,一举一动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照顾她们,关心和爱护她们,使她们对陌生的地方不感到陌生,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医务人员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2、对临产妇进行全面检查,认真观察产程、宫缩持续时间及问隔时间、胎头下降情况及胎心是否正常、临产妇的精神状态、大小便情况,都要一丝不苟,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她们提出的要求,要尽量、耐心地去满足,使其懂得只有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持体力,才能保证胎儿的安全娩出。 3、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值班大夫,针对情况及时处理,有分寸地向产妇说明情况,不要惊慌失措,要有条不紊地去处理,避免

高龄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

高龄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推迟怀孕,导致高龄孕妇的比 例逐渐增加。然而,高龄孕妇面临着更多的身体和心理挑战。本文将重点讨论高龄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可采取的干预措施。 一、高龄孕妇面临的心理压力 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生育能力逐渐下降,许多人意识到自己有可能无法如愿以 偿地生育。这种担忧和焦虑感可能会给高龄孕妇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此外,社会对于高龄孕妇存在的质疑和歧视也增加了她们内心的紧张感。 二、高龄孕妇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1.焦虑与担忧 由于顾虑自身怀孕风险较大、胎儿健康问题等因素,高龄孕妇容易出现焦虑和 担忧。这种心理状况一旦持续存在,可能会影响到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发育。 2.抑郁与情绪波动 面对生活态度上的改变、身体产生的变化,高龄孕妇容易出现抑郁和情绪波动。她们可能感觉自己已经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带来了对未来自我的不确定感。 3.社会压力与歧视 在某些文化中,晚婚晚育仍然被视为不正常。因此,高龄孕妇可能会承受着来 自家庭、朋友甚至陌生人的质疑和批评。这种社会压力和歧视对于高龄孕妇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三、干预措施 1.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持

医务人员应该及时向高龄孕妇提供相关的产前指导和知识,告知她们关于怀孕风险和如何减轻这些风险的方法等信息。良好的信息支持可以帮助减轻她们心理上的困扰。 2.建立支持网络 通过建立孕妇之间的支持群体或组织,为高龄孕妇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在这个群体中,她们可以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分享感受和经验,得到彼此的鼓励和帮助。 3.积极开展心理干预 针对高龄孕妇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心理干预措施,如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改善高龄孕妇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并提升其自我调节能力。 4.倡导公众教育 宣传晚婚晚育不是不正常的生活选择,减少社会对高龄孕妇的歧视和压力。通过开展公众教育活动,提升大众对高龄孕妇生育权益的认知和尊重。 5.家庭支持 亲密关系以及家庭成员间的支持对于高龄孕妇来说至关重要。作为家庭成员,在相关问题上充分表达理解和支持,并主动参与到产前产后护理和家务劳动中,能够有效减轻高龄妈妈的心理负担。 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高龄孕妇数量不断增加,她们在怀孕期间面临与其他年轻孕妇不同的心理压力。通过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持、建立支持网络、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倡导公众教育和家庭支持等综合措施,可以改善高龄孕妇的心理健

围产期心理干预预防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围产期心理干预预防产后抑郁症的研究 进展 [关键词] 产后抑郁;围产期;心理干预;预防 产后抑郁是孕产妇分娩后出现的心理障碍,包括睡眠障碍、心神不宁、悲观消极、自杀倾向等[1、2],严重危害产妇和婴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家庭、婚姻的稳定,是产科临床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现本文对心理干预可预防产后抑郁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期待能为临床认识、研究、预防产后抑郁提供新的思路。 1.产后抑郁症的现状及危险因素 1.1 抑郁症的现状妊娠和分娩是女性经历的一种特殊生理过程,刺激人体产生各种反应,持续性情感或心境的低落可产生抑郁严重影响机体健康。产后抑郁症(Postparturm depression,PPD)是孕妇在分娩后出现的一种产褥期精神综合征[3],多发生在产后3个月,影响产妇康复、婴儿生长发育、家庭、社会的稳定。对产后抑郁症高危人群的筛查、早期发现、预防并治疗、有针对性的对孕产妇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能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研究表明孕产妇围产期抑郁症状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4]。特别是80、90后独生女已成为我国生育人员领域主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独特的双面个性,难以承受孕产的应激事件,全面开放二胎、三胎政策的实施高龄产妇增多,不育不孕通过治疗而怀孕的产妇,家族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影响等的诸多因素,促使孕产妇更易出现情绪的波动产生PPD,对产妇、婴幼儿、家庭和社会都具有负面的影响[5-17]。PPD的发病率高已达成共识,最近的研究发现PPD高达38.75% [18],并且治疗不当PPD可持续存在或者复发风险[19],严重者影响婚姻家庭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1.2 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PPD的发生与生理结构改变、心境变化、生活环境、病理损伤均密切相关,影响产褥期恢复、心血管、运动等多个系统的功能与腺体

孕产妇的心理分析及其护理

孕产妇的心理分析及其护理 孕产妇的心理分析及其护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改变孕产妇心理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心理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已有研究表明孕产期的不良因素可以引发身心疾病或者加重已有的临床问题不利于胎儿的临床护理与分娩。为了保障孕产妇和胎儿健康掌握孕产妇的心理特征认真做好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是很重要的。 孕产妇女一般经历三个时期: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每个时期孕妇的心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都不大相同。下面我们简单地分析一下孕妇的每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影响因素和护理措施。 (一)对妊娠期妇女的分析及护理妊娠期的妇女对周围的事物感觉敏锐反应比较强烈情绪往往不太稳定对自己怀孕这件事又惊又喜往往对自己即将要成为一名母亲有着莫名的欣喜之情但同时又对自己怀孕身材的走样胎儿的发育情况宝宝的性别等原因有着一定的担忧甚至更严重的会产生对怀孕的恐惧之感。妊娠期妇女的情绪和心理都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干扰甚至导致新生儿天生畸形。因此对于妊娠期的妇女我们应该对其提供心理支持通过主动安慰积极倾听分散其注意力

等方法引导其保持平和恬静的心态。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地与患者的家属沟通做到对孕妇的多重呵护为孕妇和胎儿创造温馨的孕育环境。 (二)对分娩期妇女的分析及护理进入分娩期的妇女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和喜悦的心情。一方面对即将出生的小生命抱有期待喜悦的心情;另一方面又因为对分娩过程痛苦的恐惧担心分娩不顺利等各种原因而感到忧虑和紧张。并且许多初产妇在分娩前心情紧张提心吊胆。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来到十分陌生的待产室对环境十分不熟悉医护人员又都是陌生的面孔。在看到待产室的其他孕妇宫缩时阵痛的样子后担心自己撑不下去不能忍受生产的剧痛担心自己难产影响胎儿的健康和成长。临产前孕妇对安全感的这种缺乏的增加会导致孕妇请求医务人员帮助自己尽快解除痛苦甚至要求医务人员进行剖腹产等行为的产生。为了减轻分娩期孕妇的心理压力医务工作人员务必要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护理。因此医务人员在与产妇的接触中应该额外注意自己的言行用友善亲切温和的语言向产妇传递信心与关怀。在分娩的过程当中护士应该认真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动态帮助产妇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放松。 (三)对产褥期妇女的分析及护理经历了艰难与痛苦分娩后的产褥期妇女产生了生完孩子后的欣慰感做妈妈的

高龄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对策

高龄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对策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高龄初产妇也逐年增多。高龄初产妇中妊娠期糖尿病、巨大胎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剖宫产的危险性增加,是产科工作中重点关注的对象,其生理心理变化与产妇自身及新生儿健康有密切的关系。高龄初产妇如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或高度的紧张状态,会间接影响其对新生儿的照顾,直接影响其日后的健康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本文简要分析了高龄初产妇的心理状况和行为表现,并根据其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帮助高龄初产妇减少或消除生产的焦虑、恐惧心理,使高龄初产妇保持身心健康,促进产后恢复。 标签:高龄初产妇产后心理产后抑郁症护理对策 1. 高龄初产妇的定义与年龄界限 年龄在35岁以上才怀孕、分娩,在医学上,我们称之为高龄初(孕)产妇。高龄孕妇软产道弹性、骨骼灵活性和体力都相对变差,会使分娩时间延长,难产率也明显高于适龄孕妇,自然分娩变得困难,多数需要进行剖腹产或产钳助产。由于高龄初产妇阴道弹性下降,分娩时容易造成产道撕裂,出现大出血。高龄孕妇在怀孕晚期容易患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高龄孕妇的产后恢复也比较慢,容易出现并发症。 2. 我国城市中高龄初产妇增多 医学研究表明,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为24~28岁。然而,随着城市中婚育年龄的普遍推迟,高龄产妇也越来越多。在有些城市的医院,30岁以上的初产妇占了50%,而35岁以上高龄初产的孕妇竟高达10%以上! 3. 导致高龄初产增加的因素 生育年龄延后,主要是由于生育观念的改变和工作压力等情况造成的。选择在29岁以后生育的女性中,大多数知识层次较高,考虑到自身发展,不愿早生孩子。而一些用人单位也明确规定,在工作最初几年内不允许结婚或生孩子,这也是高龄产妇增多的一个原因。 4. 高龄妊娠的优缺点 4.1 高龄初产的缺点[1] 4.11高龄初产会增加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等的风险。 研究发现,35岁以上的孕妇母子围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高龄初产妇是新生儿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专家指出,高龄孕妇骨盆和韧带功能

产妇临产时的心理护理

产妇临产时的心理护理 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围产期保健的完善及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分娩过程的管理日趋完善,对分娩过程的监护日臻科学,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产生着重要影响。临产妇受人为、心理、社会等因素影响尤为显著,如惊恐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致使活动功能超过付交感神经的正常抑制能力,而处于分娩时的产妇心情十分复杂,常可引起宫缩乏力,致使产程过长,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后乳汁分泌减少。 标签:围产期保健;惊恐;交感神经;宫缩乏力 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围产期保健的完善及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分娩过程的管理日趋完善,对分娩过程的监护日臻科学,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产生着重要影响。临产妇受人为、心理、社会等因素影响尤为显著,如惊恐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致使活动功能超过付交感神经的正常抑制能力,而处于分娩时的产妇心情十分复杂,常可引起宫缩乏力,致使产程过长,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后乳汁分泌减少等等。 1产程中的产妇心理 产妇临产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紧张心情,这种紧张和恐惧的心情极易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一些有碍于产程进展的不利因素。而助产人员的言语举止不注意,使产妇的紧张和恐惧感加剧,这就要求助产人员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必须言行谨慎,以免对产妇心理有不良影响。 2产妇护理 做好产妇护理,一是要提高助产人员基本素质,助产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和护德,精湛的专业技术和娴熟的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二是要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忠于职责,态度和蔼,主动给予她们温暖热情关怀,关心体贴照顾她们,使她们理解我们的工作性质和心情。做到互相信任、互相理解。 2.1产前心理教育使孕妇了解正常妊娠分娩生理过程,解除紧张心理,产妇入院后,医护人员采取多种形式或者个别讲解,使产妇了解产程中几个阶段正常和异常情况,以及产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妊高症产妇要注意异常情况的发生,如头昏,眼花要及时报告。给产妇讲解宫缩与分娩的关系,以及分娩时如何配合等。使她们知道分娩是正常生理现象,宫缩好可促进产程顺利进展,消除产妇对分娩的忧虑和产痛的恐惧,增强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使分娩过程能按照正常生理顺利进行,减少难产机会,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因此,我们认为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在产科是非常必要的。 2.2详细介绍正常妊娠分娩生理及分娩过程可能出现的症状,同时鼓励安慰

高龄孕妇围产期的心理护理干预

高龄孕妇围产期的心理护理干预 孕妇处于围产期是一个特殊的生理状态。由于各种原因,孕妇可出现不同的心理状态。 作为护理人员,应该运用护理程序,与高龄孕妇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详细了解其负 性心理状态及其程度,以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使之顺利度过妊娠期。心 理护理是保证高龄孕产妇顺利分娩的重要环节。 1.围产期孕妇常见的负性心理 1.1 矛盾心理 孕妇在围产期多处于矛盾心态,既抱着期待喜悦的心理迎接新生命的出生,又因对即将 分娩的恐惧、担心分娩不顺利和胎儿安危以及婴儿性别等原因而忧虑和紧张,孕妇承担较大 的心理压力。 1.2 恐惧心理 初次妊娠高龄妇女未经历分娩过程,仅凭亲威、朋友、同事处听到有关分娩的负面诉说,害怕分娩疼痛、难产、出血等现象,出现紧张恐惧心理。 1.3 焦虑急躁心理 初次妊娠高龄妇女往往产程较长,尤其逐渐加强的宫缩可产生剧烈疼痛,产妇较为焦虑 急躁,这能促进体内儿苯酚胺分泌,促进宫缩乏力,延长产程;同时心理过度紧张可扰乱大 脑皮层功能,影响睡眠和饮食质量。不按时进食和休息,精神和体力消耗较大,可能影响宫 缩和产程的进展。 1.4 重男轻女心理 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人存在重男轻女现象。护士应做好这种高龄孕妇及其家属的思想 工作,纠正其不正常心态,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 2.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 2.1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 负性心理状态不利于高龄产妇和胎儿的身心健康,可造成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不正确 的行为,影响产程。高龄产妇从产前检查至入院分娩均应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增加其分娩信心。 护士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产前检查是宣传优生优育知识,消除重男 轻女心态,介绍孕妇营养和母乳喂养知识,讲解临产征象和产程正常生理过程,使之做好待 产和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变化的心理准备,以使之能主动配合助产人员;要告知大部分高 龄产妇能顺产,产后完全有精力和能力,且有足够的乳汁哺育婴儿;即使符合刨宫产指征, 手术也很安全,完全可以母乳喂养,没有必要担忧。 护士以热情和蔼的态度,雪竹孕妇做好各项检查和治疗工作,做到动作娴熟,使之产生 依赖感;要随时耐心回答孕妇提出的各种问题,指导产妇解决待产及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异常 情况;要做好过分重视婴儿性别孕妇的思想工作,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和性别观。 2.2 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干预 规律性宫缩即产生自我感觉阵痛即是产程的开始。但孕妇忍受宫缩痛的程度不同,护理 人员应根据产妇反应程度和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心理护理干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