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79.49 KB
- 文档页数:2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案范例(一)引言概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个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的范例,包括场地选择、景观主题、植物配置、景观元素和可持续设计等五个大点。
正文:一、场地选择:1. 考虑人口密度和交通便利性,选择位于市中心或重要交通节点附近的场地。
2. 确保场地面积足够大,以容纳各种公园功能区域,并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
3. 考虑场地的地理特点,如地形、土壤类型和水体分布等,以便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和融入。
二、景观主题:1. 根据场地的特点和城市的文化氛围,确定一个适合的景观主题,如自然主题、历史文化主题等。
2. 在景观主题的基础上,确定公园的定位和目标人群,以达到更好的观赏效果和使用体验。
三、植物配置:1.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以确保植物能够生长和繁衍。
2. 根据景观主题和季节变化,设计多种植物组合,以保持公园四季景色的美观。
四、景观元素:1. 设计符合公园主题的景观元素,如喷泉、雕塑、亭子等,以增加景观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2. 利用景观元素的布局和分布,引导游客的流线,并划定不同功能区域,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和娱乐空间。
五、可持续设计:1. 考虑到城市公园的可持续发展,采用节水、节能和循环利用等设计原则,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2. 添加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如湿地净化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增加公园的生态功能和环境价值。
总结:通过合理的场地选择、恰当的景观主题、多样化的植物配置、精心设计的景观元素和可持续的设计,这个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案提供了一个模板,以帮助城市规划者和景观设计师打造更美丽、宜人的城市环境,并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浅谈城市小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的方法与原则城市小公园景观改造设计是城市更新和景观提升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浅谈城市小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的方法与原则。
一、方法1. 环境分析:进行城市小公园的景观改造设计前,需对周边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包括地形、气候、植被、周边建筑等因素。
通过对环境的分析,确定景观改造的方向和重点。
2. 用户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居民对小公园的需求和期望。
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意见,合理规划和设计公园的功能和景观。
3. 场地规划: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
包括绿化空间、硬质空间、水体空间等的布局和比例。
同时考虑到空间的通透性和连贯性,使公园具有流线清晰、功能完善的特点。
4. 植物配置:根据场地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
注重景观的多样性和层次感,注重季节景观变化。
根据植物的生态特点,进行合理的植物组合,提高绿化效果。
5. 设施布局:根据用户需求和功能要求,进行合理的设施布局。
包括座椅、垃圾桶、休闲区等的设置,使公园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并提供舒适和便利的环境。
6. 光照设计:根据公园的方位和周边环境,进行合理的光照设计。
考虑到阳光的照射角度和强度,合理配置树木和景观元素,提供适宜的光照环境。
7. 建筑设计:对于有建筑物的公园,进行合理的建筑设计。
考虑到建筑的功能和形式,使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和谐。
二、原则1. 生态原则: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在景观改造设计中,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合理利用和配置植物、水体等自然元素,提高生态效益和环境质量。
2. 功能原则:根据用户需求和功能要求,合理规划和设置公园的功能区。
便于居民的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
注重公园的功能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3. 人性化原则: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和感受,打造舒适和安全的公园环境。
注重细节的处理,提供便利和友好的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休闲空间。
4. 可持续原则:注重公园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社交互动等多种功能,人性化设计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方面。
人性化设计要求从人的需求和感受出发,创造出符合人们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景观环境,使人们在公园中得到舒适和愉悦的体验。
人性化设计应考虑人们的心理需求。
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色休闲场所,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在设计中要营造出积极向上、愉悦舒适的氛围。
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色彩、形状和材料来创造出温馨宜人的场所。
运用绿色植物、鲜花等自然元素,以及柔和的光线和柔和的音乐营造出宁静、放松的环境,让人们心情舒畅。
人性化设计应考虑人们的生理需求。
人们在公园中不仅需要休闲娱乐,还需要地方进行锻炼和活动。
要合理设置健身设施和活动区域,满足人们的生理活动需求。
设置跑步道、健身器材等,以便人们进行运动锻炼;设置室外桌椅、广场等,以便人们进行社交互动。
人性化设计还应关注人们的社交需求。
城市公园是人们日常社交的场所之一,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人们的社交互动需求。
可以设置适合人们聚会的场所,例如露天舞台、户外广场等,方便人们展示才艺、举办活动等。
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息和聊天的场所,如照片墙、休闲座椅等,为人们提供多种社交方式。
人性化设计应注重配套服务的提供。
城市公园作为公共设施,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设施,以方便人们的使用。
设置卫生间、饮水机、垃圾桶等基础设施,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和停车设施,方便人们前来游玩。
还可以设置咖啡厅、休闲小吃等商业设施,以满足人们文化休闲的需求。
对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研究现代城市公园是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绿化美化城市环境的功能,更承担着提供休闲、健身、社交交流等多重功能的角色。
因此,公园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探讨其关键要素和创新趋势。
一、公园景观设计的关键要素公园景观设计的关键要素可分为空间布局、植被配置和景观元素设计三个方面。
1. 空间布局现代城市公园的空间布局应考虑人流量、功能需求和地理位置等因素。
一个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公园的面积,提供丰富多样的场所和设施,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例如,可以设置开阔的草坪区域供人们休憩和活动,设立专门的儿童游乐区域和运动健身区域,并且合理设置道路和步道,使得人们可以流畅地游览整个公园。
2. 植被配置植被是公园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科学合理的植被配置不仅可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色,还能够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因此,公园中的植被选择和布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环境、四季景观的变化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因素。
例如,那些适应城市环境、具有显著景观效果和观赏价值的植物可以被选择种植,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吸收噪音和污染物。
3. 景观元素设计景观元素设计包括公园中的建筑、雕塑、水体等元素的设计。
这些元素可以为公园增添灵动和艺术感,更好地融合于环境中。
例如,可以设置精美的建筑物作为公园的中心标志,或者设计独特的雕塑作品来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
同时,水体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供视觉和听觉上的愉悦,还可以创造湿地生态和水景效果。
二、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创新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以下是几个当前较为热门的创新趋势:1. 可持续性设计可持续性设计是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
公园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例如通过雨水收集和利用、太阳能利用等方式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探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公园成为了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市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休闲场所,是人们纾解压力、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而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对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美化城市形象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开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面,要追求的首先是与城市环境相和谐的设计风格。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其设计风格应该与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并在创新中寻求突破。
设计的动线和布局应该符合公园设施的使用需要,并留有足够的空间留给人们自由的活动和交流。
公园的设计应该突出自然的风格,尽量少使用人工材料,让人们在享受绿色的同时,能体验到大自然的呼吸和声音,增强人们的感官体验,帮助人们远离紧张的城市生活,放松身心。
其次,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环境保护。
城市公园的建设和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避免破坏城市自然和原有的建筑环境。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生态性、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
在公园内建造绿化区域和生态河流等,保护公园生态环境,避免环境的恶化。
在植被布局的选择上,要根据城市的气候、水土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被,保护并完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再次,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要一体化。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其景观设计应该和周围的城市建筑、城市见面、城市道路以及城市设施等进行一体化设计,达到整体效果。
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城市公园对于周围建筑的影响,保证公园与周围建筑整体的风格和谐统一。
公园的各个元素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在天然的自然环境中保证人的活动、休息、游玩和观赏等需要。
最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该注重文化特色。
城市公园服务于城市居民,应该与城市居民的文化有所涉及。
在景观设计上,应该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将历史文化融入到公园的设计中,凸显当地的特色和文化底蕴。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设计手法、设计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供休闲娱乐、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的重要使命。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作为公园规划建设的重要环节,影响着公园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
那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设计手法和设计途径是怎样的呢?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设计手法1. 结合自然环境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常常会借鉴自然环境的特点,通过绿化、水景、采光等手法,将自然环境融入设计之中。
在设计中利用地形地貌,打造出不同高差的草坡、山地等景观,增加公园的层次感和变化感;在植物选择上,注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树木和花卉,打造出四季皆有景色的公园。
2. 强调人文关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当注重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到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通过座椅、休息亭、游乐设施等设置,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公园环境。
也应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通过雕塑、文化墙、文化节庆等手法,彰显公园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
3. 强调生态环境在景观设计中,应当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
通过保护湿地、配置生态湖泊、引进珍稀植物等手法,增加公园的生态价值,吸引鸟类和昆虫栖息繁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增加。
4. 强调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到公园的长期发展和管理。
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节水灌溉系统、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等手法,降低公园的维护成本,提高公园的自给自足能力,实现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设计途径1. 参与式设计参与式设计是指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与他们形成合作关系,共同设计公园的景观规划。
通过公开征集建议、开展社区座谈会、组织公园规划研讨会等活动,让市民参与到公园景观设计中来,提高公园的社会认同度和使用效益。
2. 生态优先设计生态优先设计是指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通过调查和评估自然环境的现状,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公园景观。
浅谈城市小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的方法与原则城市小公园景观改造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需要,也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环。
因此,进行小公园景观改造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方法与原则:一、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设计小公园改造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当地文化特色,将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并适当增加人文底蕴。
例如,在南方城市中,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水景和绿植,打造一个清爽舒适的湿地公园;而在北方城市则可以充分利用冰雪等自然资源,打造一个冰雪主题公园等等。
二、绿化设计小公园的绿化设计是改造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设计应在最大限度地保留现有绿化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植被,并根据不同的区域和功能进行合理搭配。
例如,在休闲区域可以增加花草、小树和草坪等植物;在健身区域则应该增加适合锻炼的大树和花坛等。
三、景观设计小公园的景观设计应与绿化设计紧密结合,充分挖掘景观和绿化元素的潜力,创造出更加舒适、自然的环境。
景观设计应该根据公园的功能和所处地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比如休闲娱乐区域应该设置舒适的休息座椅和遮阳设施;花坛和小桥可以让游客们体验到园林小景;独具特色的景观元素可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四、灯光设计灯光设计是小公园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它可以营造公园的夜间氛围,增加夜景观赏的乐趣,并且更好地展示公园内的优美景观。
设计师可以在公园的建筑物、景观和绿化上安装合理的灯光,让公园有更多的光线和亮度空间,并通过不同颜色和强度的光线营造不同的氛围。
五、可持续性设计在进行小公园改造设计时,应注重可持续性设计,并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选择可持续性的设计方案,从而减少环境的影响,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这一点非常重要,仅靠简单的景点设计和装置美化,并不能真正提升小公园的吸引力和永久性。
小公园的景观改造设计是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生态环境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通过充分考虑绿化设计、景观设计、灯光设计等方面的要素,设计出富有特色和文化氛围的小公园,让它成为城市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人们日常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需求。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空间逐渐被城市建设所充斥,城市化给城市居民带来了方便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而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色生态空间,其景观设计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对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进行探究和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本文将从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概念、特点、意义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概念和特点1. 概念: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是指在城市建设中,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而对城市公园进行的规划与设计活动。
与传统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相比,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更加注重环保、生态、人性化和文化特色的融合。
2. 特点:(1)生态环保: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水体布局、湿地建设等方式,实现城市公园的生态功能,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2)人性化: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在满足自然生态要求的也注重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运动等需求,因此在设计上会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得公园不仅仅是一个生态空间,更是一个具有社交性和文化内涵的场所。
(3)文化特色: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强调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通过对传统文化和当地特色的融合,使城市公园更富有文化内涵,更符合当地的历史变迁和民俗习惯。
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2. 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使得城市居民能够在公园中享受自然的美景,感受季节的变化,从而减轻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提高生活品质。
3. 促进社会交流与文化传承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绿化,更是一个融合了文化底蕴和社交功能的场所。
公园不仅提供了居民休闲放松的场所,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交流、社交的平台,同时也能够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传统。
1. 生态设计2. 人文设计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需要在保证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探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现代城市公园越来越成为人们休闲、娱乐、运动和社交交流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绿色空间。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是公园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园的使用效果和公园环境的美观程度。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意义在于,通过景观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舒适、美观的休闲娱乐场所,改善城市环境,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交交流。
其中,景观设计需根据公园的功能特点,结合公园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充分体现生态性、文化性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1.景观元素的规划设计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重点是根据公园类型和功能,合理规划景观元素布局,包括花坛、草坪、树木、水池、建筑物等,要保证各种景观元素之间的协调与融合,使公园景色美丽、自然。
2.人性化设计公园景观设计也要考虑人性化,即在景观设计中加入休息、游乐等公园设施,例如长椅、健身器材、游泳池等,让公园成为儿童、青少年、家庭和老年人等各个群体的娱乐、健身、社交交流的好地方。
3.环保理念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也要结合环保理念,选择环保材料,注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用好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
4.文化元素的体现公园景观设计也应体现当地文化特色,例如,在布局和装饰中加入当地的建筑风格、传统文化、民俗以及人文历史等元素,让游客在公园中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氛围、历史文脉和人文风情。
例一:上海外滩滨江绿地上海外滩滨江绿地是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服务为一体的城市公园,其景观设计力求打造出富有人文感和现代风格相结合的公园环境,在江畔和建筑区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形象。
公园的设计包括花园、喷泉、会展中心、露台、休闲区等,并沿江长廊而建,步行休闲路线曲折。
例二: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之一,其景观设计方案是由浙江工业大学景观设计研究所主持的研究团队完成的。
公园包括了奥运主场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上公园、鸟巢广场、华丽的山水竞技等,结合中华文化与自然风光,突出生态和人文因素,营造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和观众都能感受到北京城市形象和中国文化底蕴的优美环境。
浅析现代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摘要: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开放空间,现代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首先研究了景观设计的原则,然后以梅州马鞍山公园的景观设计实践为例,详细研究了其项目概况、设计定位、景观分区与路线规划、分区景观设计技术。
关键词: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梅州马鞍山公园现代城市公园作为一种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城市化进程的肆意蔓延以及对商业和货币利益的追求已经抹去了城市公园原有的文化和情感吸引力。
与此同时,全球化导致了机械化“带来主义”的盛行,它抹去了原本美丽的事物,最终导致了高层建筑遮天蔽日、拥挤狭窄、人们害怕。
结合梅州马鞍山公园的景观设计实践,分析了具体的景观设计手法。
1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原则1.1文化原则现代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充分延续公园所在区域的区域文化特色,与当地气候条件和地形相匹配,分析和整合该区域的历史文化元素,从而增强公园景观的地域感,创造具有内涵的公园景观空间,继承地域文脉,提升历史延续性,创造具有灵魂和理念的公园景观空间。
1.2区域原则现代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因地制宜,适应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周围地貌特征,充分考虑与周围自然资源和地质条件的呼应,充分发挥“穿透景观”的作用,适应其自然气候,充分利用良好的环境资源景观。
1.3人性原则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以人为本,力求创造出合适的空间尺度,符合“环境心理”的相关特征。
设计应充分考虑动态分区和静态分区。
相对动态的景观空间应布置在相对开阔的区域,相对安静的景观空间宜布置在相对私密的区域。
同时,公园景观空间的功能分区应与流线划分相匹配,公园的水景、绿化和小品应结合原地貌进一步合理安排,以满足公园游客的休息放松、交通过渡的需要,传达休闲的功能要求。
1.4可持续性原则现代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避免在建设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减少能源消耗,实现适度消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区域原有地形,维护其生态条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碳排放。
浅谈当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法
发表时间:2018-11-13T16:58:16.8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作者:杨斯琪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公园建设逐渐地发展起来。
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公园建设逐渐地发展起来。
其实,就公园本身而言,其主要是为了城市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休憩空间,增加城市功能,给城市设计增添一些亮点。
但是城市公园的建设又要讲究一些文化色彩,可以体现所在城市的内涵与文化,这就是城市公园设计所遵循的理念。
关键词:城市工程;景观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1 城市公园景观的意义
城市公园以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城市景观、丰富市民生活为目标,在组建城市公共生态生活空间的同时,兼具人文意义,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使城市重新换发文化活力;此外,城市公园担当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功能,为城市的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生物多样性场所。
城市公园的建设还可以提升城市经济价值。
城市与公园的结合能使城市拥有更为丰富多元的土地价值,改良城市投资环境,良好的城市公园景观可以使城市富有魅力和综合竞争力。
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2.1、以人为本原则
基于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打造城市公园景观,时刻关注人本身在公园设计中的核心地位,重视人与环境间的彼此互动关系,确保人与大自然健康发展,协调人与环境间的关系,将人始终作为公园的主体。
在该前提下,所有的景观设计均以人的需求为标准,展现出对人的关怀,切实满足人类的心理与审美观,打造适宜的景观环境。
2.2 因地制宜原则
城市公园是城市文化的载体,设计中应尊重当地传统文化。
深度挖掘当地历史、风俗等,吸取当地人的经验,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达到与地方建设的协调。
设计应就地取材,当地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2.3 安全实用原则
公园作为公共活动场地,景观设计在实用基础上,应尽量规避公共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危险。
对于集散、赏景以及休闲等场所周边的绿化,不得种植对人身体有害或者威胁生命的毒害性作物,要严格挑选。
前期设计时,优先考虑公园对外开放的特性,在其与城市交接处要设置相应的过渡带,确保其直接连接其他空间,拓宽城市的空间,以此来提升公园的实用性。
2.4 生态保护原则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脸谱之一,城市生态保护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
景观设计中应尊重大自然、彰显大自然。
对于人类来说,自然环境为赖以生存的基础与根本,而植被绿化、河流湖泊以及地形地貌等共同组成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资源。
在设计过程中,要将自然景观特征彰显出来,保证人工环境能够与自然环境和平共处,进而打造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3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法
3.1 利用植物制造景色
设计与建设城市公园时,很关键的步骤就是利用植物进行造景。
那么在设计与搭配环节,必须将人的需求放到首位,而城市公园本身具备艺术特征,植物本身缺乏足够的时代代表性,所以通过植物造景能够显著的辨别现代园林与古代园林,打造独具特色景观,并且将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彰显出来。
在配置植物时,其形式非常多样化,比如:草坪、树林、花坛等等,不过要切实坚守以功能为基础、因地制宜等原则,将植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发挥出来,打造现代化城市公园,给城市带来更多的魅力。
3.2 地域空间
设计地域空间至关重要,要最大化的利用其历史、自然风貌、地理特性等等,另外也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确保空间和谐统一。
在建设中,可利用地形、假山、动植物、建筑等来作入口或者是隔景的设施,可设计婉转的通道,通过后可到达一个开阔的空间。
如果存在小空间同时它们无法给公园带来相应的景观或者无法发挥以小衬大功效时,就必须适当考虑缩减闭塞空间。
与此同时还要提倡发展绿化程度,增加绿化量,创造新空间。
做到对不同功能区域的管理和划分如停车场、公共休息处、服务区、住宿等等,要充分的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配合游览的线路进行规划。
要求每一个区域要各有各的特色,使人们流连忘返。
3.3 纪念景观
结合地区或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在公园中彰显极具纪念价值的景观,如此不仅能增加游览的乐趣,还可以让人在精神层面上具有寄托。
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建设的过程中应重点打造纪念性的景观。
在处理长期使用的纪念建筑的过程中,要结合人的心理作出相应的处理。
3.4 设计地标
现阶段,大多数公园并不会给游客或者是休闲来的人们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这与公园内缺乏地标式的设计有一定的关系。
公园要想让人有深刻的印象对其流连忘返就一定要有其特有的标志,如别具一格的建筑或者吉祥物。
一般情况下,对地标的设计大多是体积和高度惊人,或是拥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其作用是要能够表现公园的主题,具有可识别的特性,对人们可以起到一种导视的作用。
3.5 设计节点
节点其实指的是公园的道路交叉口、出入口、景观道路等等。
那么在设计环节,优先关注其能不能符合公园景观的特性,并且要设计其他功能,例如:给游客指路或者识别方位等等。
另外,确保节点和周边环境彼此协调,发挥出点缀与引导等功效。
3.6 路线规划设计
做到人车分流,方便游览休息的同时做好步行与车行的交接。
考虑到一些专用车辆的设置如:消防车、商品供应车、工程车、垃圾车等。
对于地形和坡度的设计要首先考虑其是否有利于排水。
同时在游园的路线上设置好休息的地点。
4 结语
身为城市具有地标建筑,城市公园始终都受到城市居民的广泛重视。
不管是从实际功能上看还是从象征意义上看,城市公园具有相当显著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水平在逐步提高,在未来的十余年时间内将实现大跨步发展,涌入城市的人将不断增多,尤其是我国这种情况更加显著。
由于城市景观规划会受到城市公园建设的影响,因此务必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地开展,相关规划与园林建设部门的研究人员、施工人员一定要拿出热情,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强化力度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规划,不断推动城市化地发展,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谢凌妹.罗靖.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规划的研究与实践[J].四川建筑,2006.
[2](加)艾伦.泰特着,周玉鹏.肖季川.朱青模译.城市公尉发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刘桂林.赵强.章淑辉.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和生态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4]周媛媛.现代城市公园景观空间设计研究[J].中华建设,2008.
[5]江俊浩,邱建.国外城市公园建设及其启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