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下__三位数的加法2
- 格式:ppt
- 大小:3.87 MB
- 文档页数:24
3.2.1三位数的加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八1---4题,不进位、不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教学提示: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和已有经验,采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自己的探索,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算法。
然后,教师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对这些算法加以对比和甄别,选出最好的或自己最喜欢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和最优化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探索,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
学生准备:口算卡片、演算纸、笔。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开火车”)。
40+20= 70+100= 200+400=300+800= 30+60= 1000+300=400+50= 400+400= 700+200=80+20= 700-200= 70-20=2、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的加法。
(板书课题:不连续进位加。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口算练习一能复习前面学过的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二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三能引入新课,为新课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1(1)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礼物,快来看!(出示例1的主题图。
)(2)仔细看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看图后说出钢笔有220支,铅笔260支。
(3)师问:两种笔一共有多少支?该怎样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4)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和同桌的说一说。
(5)师指名说你是怎样算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板书。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三位数加法—竖式计算︳西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第三章第三节,主题是三位数加法—竖式计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本节课主要学习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加法的概念,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步骤,能够熟练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加法的性质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找零、制作统计表等,让学生们感受到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进行加法计算。
2. 讲解与演示:我在黑板上用粉笔讲解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步骤,并通过PPT展示计算过程,让学生们清晰地看到每一步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在讲解结束后,我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进行计算,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
4. 小组讨论:我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并分享自己的解题经验。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用粉笔设计了一个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模板,包括加数、和、进位等部分,以便于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完成练习本上的第15题。
答案:1. 234 + 56 = 2902. 789 + 32 = 8213. 123 + 45 = 1684. 678 + 21 = 7095. 543 + 89 = 632妈妈给了小红300元,小红买了一本书花了89元,小红还剩多少钱?答案:300 89 = 211小红还剩211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会出现计算错误。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法》活动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2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 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
3. 三位数加法的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竖式计算。
2.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的处理,应用题的解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已学的两位数加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三位数加法的特点,发现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教师示范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并讲解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3)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设计一些变式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 应用拓展(1)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5.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三位数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完成。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三位数加法的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进位错误和计算不准确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计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 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
3. 三位数加法的应用题。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学生能独立完成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较高。
3. 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八、教学资源1. 教材: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课时练习3.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1)1填空。
(1)14个百减5个百是()个百,写作()。
(2)8个百加7个百是()个百,写作()。
2在〇里填上“>”“<”“=”。
300+700〇400+500 70-30〇80-50150+130〇120+200 300-130〇190-203口算。
40+80= 300+460=430+880= 720-270=参考答案1 (1)9 900 (2) 15 15002 >>< =3 120 760 1310 4503.2整十整百数的加减(2)1填空。
(1)90里面有()个十,210里面有()个十。
(2)16个十是( ),260里有()个百()个十。
2选择:小明家里面有100千克大米,已经吃掉了40千克,还剩下()千克?A.70 B. 60 C. 1403计算下列各题。
530+880= 700+500=810-790= 1340-450=参考答案1 (1) 9 21 (2) 1602 62 B3 1410 1200 20 8903.3练习六1在□里面填上适当的数。
□+150=350 400+900=□830-□=140 700-□=4502 二年级的学生乘车去博物馆,二年级共有学生75人,每辆大巴车可以乘坐30人,2辆大巴车能坐的下吗?需要多少辆?3小明家离学校有7千米,小明每小时能步行3千米,小明在家从6:00出发,8:00能到学校吗?参考答案1 200 1300 690 2502不能 33不能4 3.4加减法的简单估算51下面的数分别接近几百?填一填。
6 397() 415() 204() 708()72估一估,填上合适的数。
8一个电磁炉原价507元,现价304元,大约便宜()元。
9一个电视机原价999元,现价698元,大约便宜()元。
103白楼小学的同学共捐出了398本故事书,另外他们还捐赠了596本科技书,11捐出的科技书比故事书大约多了多少本?121314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大约捐了多少本?15161819202122232425参考答案261 400 400 200 700272 200 300283 200 100029 3.5练习七301估一估,把得数填在后面的□里。
(1)(2)参考答案1.10 1002.一千3.10004.十一百一千5.略6.(1)100 (2)1000个个参考答案1.1000 100002.一万能3.(1)略(2)略(3)三百(4)四千(5)五万4.105.一千一万6.10 10参考答案1.(1)十一百一千(2)10 102.会一千3.(1)略(2)9 8 1 5 ①一千一千零一十一千零二十一千零三十一千零四十②9 8 1 54.十百千5.略6.四百、四百零一、四百零二五千零九、五千零一十、五千零一十一六百五十、六百五十一、六百五十二参考答案1.(1)七百八百九百一千(2)七千八千九千一万2.不是,千位写在百位前面,万位写在千位前面3.(1)65 (2)265 (3)32464.十百千万5.高高6.1234 3500 4070 10017.三千一百二十五七千一百七千零一十七千零一1.5 写数读数(2)1.6781 3040 20042.认识3.(1)309 (2)400 (3)80504.左5.1 5 06.5123 1050 9675 8450参考答案1.< > > <2.相同3.>4.大高高大高左大5.高四6.< > <7.> > < < > >参考答案1.> < < > > < > < <2.103.略4.100 2005.200 300参考答案1.6 32.千米3.略4.1 km5.10006.6000 8 5 40007.> = > < > =参考答案1.(1)米(2)千米2.可以3.3000 千 3 2 < < 隧道4.略5.> = > < > =6.6000 8 5 4000 2 3 10 100 1000参考答案1.分米厘米厘米千米2.会,可以用毫米表示3.1 1 4 44.1 mm5.10 10 10 1006.m cm mm dm km cm参考答案1.5 8 4 7 50 80 40 702.5003.400+500 (1)900 (2)4 5 9 900 (3)4+5=9 400+500=9004.几十5.略6.70 30 1000 700 300 1600 250 50 970 520 700 790参考答案1.980 540 280 10002.会391+210=601(元)3.433+418 (1)833 833 843 843 8514.个前一位5.略6.459 892 876 795参考答案1.386 848 5642.365+178=543(只)3.125+378 (1)425 425 495 495 5034.个个十十百5.468+985=1453(个)答:还剩220元。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测试卷-西师大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结果大于70的算式是()。
A.37+16B.29+57C.13+222.一把雨伞23元,一个计算器15元,一共()元。
A.38B.12C.403.比98少29的数是()。
A.69B.79C.684.一台电风扇原来卖539元,现在卖480元。
这台电风扇价格现在比原来便宜()元钱。
A.131B.149C.595.一个加数减少35,另一个加数增加35,它们的和()。
A.减少35B.增加35C.不变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和一定是三位数。
()2.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大899。
()3.笔算万以内的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高位算起。
()4.被减数减少15,减数增加15,差不变。
()5.估算的结果一定比准确值大。
()三.填空题(共7题,共22分)1.一台电风扇185元,一个微波炉412元,电风扇的价格比微波炉大约便宜()元。
2.一个电磁炉298元,一个电热锅68元,妈妈要买这两样物品,一共大约要花()元。
3.比530多10的数是();比40少250的数是()。
4.把下面的式子按得数大小排列起来。
5.比63多17的数是();比71少39的数是()。
6.玲玲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5看成了8,把十位上的4看成了6,结果得到的和是85。
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5看成了8,错误的和比正确的和大8-5=();把十位上的4看成了6,错误的和比正确的和大60-40=();看错后得到的和比正确的和大()+()=();正确的和=85-看错前后两个和的差,即85-()=()。
7.同学们去秋游,男生有190人,女生有150人。
每人一瓶矿泉水,一共需要准备()瓶矿泉水。
四.计算题(共3题,共22分)1.用竖式计算。
38+27= 96-57= 76-35=72+15= 61-33= 25+45=2.估算。
三位数的加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计划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所准备的教案,主题是“三位数的加法”。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三章第二节“三位数的加法”。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三位数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能够熟练地进行三位数的加法计算;3. 能够正确地书写计算过程和结果;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白色板书笔;3. 计算器;4.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让他们理解三位数加法的实际应用。
例如:“小明有358个糖果,小红有267个糖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糖果?”2. 讲解例题:我通过PPT展示一道三位数加法的例题,如“456+237=?”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然后讲解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我在课堂上给出几道三位数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计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一份清晰的三位数加法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我的讲解,一起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5. 作业设计:我布置几道三位数加法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123+567=?”、“789+321=?”等。
六、作业设计1. 123+567=?答案:6902. 789+321=?答案:1110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三位数加法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课后,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数学水平。
我还将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四位数加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5678=?”让学生尝试解决这类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3.1.1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一)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书的读写、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注意了以下两点:1、结合单元主题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以小朋友喜欢旅游吗?如果要到中国东方最大的城市上海去旅游,你们知道怎么去的吗?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并结合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让生明白,要解决这些问题都要运用三位数的加减法,从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整十、整百数的加减,2、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我结合例1的情境写出信息,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让学生在小组中写出算式并讨论计算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在课堂讨论中,孩子得出了很多方法,无论哪种方法我都结合实际给予肯定。
在这些方法中我重点讲解的是利用数位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
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思想,让学生初步感知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与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一样。
把所有的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全部转化为20以内、10以内、100以内数的加减。
并归纳出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方法。
3.1.2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二)教学反思:计算一直可以说是孩子错误率最高的地方。
所以在计算课上,不仅要讲清算理,更加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把计算的错误率降到最低。
而验算能力和验算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为突出这一点教学中我注重了:一、创设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本节课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上学内容入手,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会验算的价值,同时受到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由于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有兴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算理构建方法在整个研究过程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做为合作者,深入学生的合作活动中,参与学生的同桌活动和四人小组活动,使学生在通过合作取长补短;老师做为组织者,组织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让学生在讨论中经历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过程,理解算法,构建方法,完善思路,升华想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2三位数的加法一、单选题1.请估算:下列得数比700小的算式是()A. 333+377B. 900-258C. 800-892.一根彩带长280米,第一次用去156米,第二次用去44米,总共用去多少米?列式正确的是()A. 280-156+44B. 156+44C. 280-(156+44)3.水果店上午卖出橘子276个,下午卖出158个,那么这一天共卖出()个。
A. 424B. 434C. 3344.一百一百地数,3800后面第二个数是()A. 3600B. 4000C. 4100二、判断题5.6.179+204=179+200+47.478加上357,它们的和肯定不到800.8.482+99=482+100+1=582+1=583三、填空题9.在进位加法中,不管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________,都要向________进________。
10.比106多714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比975少223。
11.做一做①360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②710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12.用简便方法计算.738+94=________13.由0,3,6组成的最大的三位数是________,最小的三位数是________,它们的差是________,它们的和是________。
四、计算题14.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83-46(2)760+150(3)380-290(4)※800-67015.口算。
52+35= 47+33= 160-90= 76+14=86-34= 70-26= 500+700= 89-16=23+69= 65+29= 320+400= 35+48=62-18= 87-38= 1500-800= 47+25=五、解答题16.600与800的和是多少?17.582和234的各是多少?六、综合题18.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1)3.5÷8÷0.125(2)12.07﹣4.4﹣5.6(3)428+395(4)(+ )×七、应用题19.妈妈有500元钱,想买这两样商品,够吗?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解:A项中333+377=710,710>700;B项中900-258=642,624<700;C项中800-89=711,711>700。
教案:三位数的加法(不进位)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不进位加法计算。
2.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 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 不进位加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中不进位加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两位数加法,复习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提问:我们之前学习了两位数的加法,那么三位数的加法又是怎样的呢?二、探究1. 出示三位数加法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让学生尝试计算,并分享计算方法。
3. 引导学生总结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不进位加法的特点。
三、讲解1. 讲解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不进位加法的规则。
2. 强调在进行不进位加法时,只需要将对应位的数字相加,不需要考虑进位。
3. 通过例题示范,让学生跟随计算,加深理解。
四、练习1. 发给学生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指导和纠正,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巩固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不进位加法进行计算。
2. 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总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不进位加法的特点。
2. 强调不进位加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延伸:1. 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不进位加法进行解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两位数加法的复习,引导学生探究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不进位加法的特点。
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