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小数的意义》完美版1
- 格式:ppt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18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小数的意义(一)︳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2)能够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长度、质量等;(3)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意义;2. 小数的读写方法;3. 小数的运用;4.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物体长度、质量等。
2. 教学难点: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意义,为学习小数打下基础;(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小数吗?”2. 探究小数的意义(1)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如:1.2米、3.5千克等;(2)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如:0.5=1/2,0.8=4/5等;(3)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数的意义。
3. 学习小数的读写方法(1)教师示范小数的读写方法,如:0.5(零点五)、3.14(三点一四)等;(2)学生跟读,并模仿读写;(3)练习读写小数,巩固所学知识。
4. 小数的运用(1)让学生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长度、质量等;(2)举例说明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计量等;(3)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1)教师讲解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如:1.2 3.5=4.7,5.8-2.3=3.5等;(2)学生练习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3)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小数的意义》︳西师大版一、课题名称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小数的意义》这一章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点、小数位数和计数单位;2.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数点、小数位数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2. 教学重点:小数的读写方法和计数单位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讲解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3. 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如尺子、计数器等);2. 学具:练习纸、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实物教具,如尺子,引导学生观察尺子上的刻度;(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尺子上的刻度表示什么意思吗?2. 讲解小数的意义(1)课本原文内容:小数是表示一个数比1大的分数,小数点将小数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小数点左边的数字表示整数,小数点右边的数字表示小数的位数和计数单位。
(2)分析:通过实例讲解小数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小数位数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 小数读写方法(1)课本原文内容:小数的读写方法与整数相同,读作“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等;(2)分析:通过实例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技巧。
4. 计数单位的应用(1)课本原文内容: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2)分析:通过实例讲解计数单位的应用,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
5. 课堂练习(1)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相关练习题;(2)讲解练习题,纠正学生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小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和计数单位的应用;(2)交流分享: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