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中学高2016级语文暑假作业十
- 格式:docx
- 大小:18.25 KB
- 文档页数:2
语文与中国文化暑假作业(2016级)
夏日炎炎,高温重重,我们的学习也暂告一段落,此刻的你们恐怕早已心猿意马,有人或许已经计划好了假期的旅程:读一本书,去一座城,认识一个人……
但也请不要忘记学校,忘记我们,忘记作业……这次,没有抄写,没有背诵,有的只是一颗爱你们的真心。
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也
一、阅读经典,感悟人生
1.请自行购买《论语》(杨伯峻版),便于开学系统学习。
2.请自行购买《雷雨》(曹禺),认真阅读并做好批注。
要求:①黑色签字笔,不少于20处;
②在书籍扉页自制旁批目录,标注页码;
③开学当天,由课代表统一收至语文办公室301。
二、抓住瞬间,留住感动
用镜头看世界,既能交流情感,又保持了理性。
暑假,一定会有一些瞬间,让你忍不住想要留念、分享,请用镜头记录,并告诉我们照片背后的故事,分享那一瞬间你的所思所想。
要求:1.
2.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3.
自行设计封皮、名称。
最后,大家别忘了准备下学期教材语文选修(一)、(二),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版。
[键入文字]
高二年级暑假语文作业布置:16年
放暑假了,同学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个暑假呢?高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
暑假这一个月的时间对同学们尤其重要。
下文为大家准备了高二年级暑假语文作业。
一、知识巩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互:交互盖失强援盖:因为
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出,分清终继五国迁灭迁: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B.③④⑤C.①⑤⑦D.④⑥⑧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不能容于远近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4.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④城之破也,妇孺不存
⑤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1。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2016年专题一字音:1.D2.A3.D4.C5.D6.D7.A8.D 9.B 10.A 11.B 12.A 13.C 14.D15.B(A川流不息、蓦mò,C雷阵雨、着zhuó,D相形见绌、栖qī)16.B (guǐ/gǔn,yì/shì,lào/luò。
A.ho,p/bo,luò/lào;C.diàn,chuàng/cāng, wàn /màn:D.hè,kǎi/jì,hè/xià)17. C18.C(A项“着落/着手成春”、B项“闪烁/众口铄金”、D项“给与/供应给养”:相同)19. A(B项“搠”应读shuò;C项“模”,应读mú;“怏”应读yàng D项“讷”应读nè)20.B (A撷xié;C混hùn;D潜qián,涨zhǎnɡ)专题二字形1.A(B 时势造英雄C矢口否认D坐标系)2.B ( 解析 A .震怒 C. 一年之计在于春 D.嫁接)3.D(A.毛骨悚然 B.厉行节俭 C.以逸待劳 )4.A5.B (A.云霄兴高采烈责无旁贷 B.寒暄委曲求全 C.殒身不恤D.走投无路剑拔弩张漫不经心)6.C(A“返朴归真”的“朴”应写作“璞”;B“黄钟毁弃,瓦斧雷鸣”的“斧”应写作“釜”;D“莫衷一事”的“事”应写作“是”,“慌慌不可终日”的“慌”应写作“惶”。
)7.C (“计日成功”应为“计日程功” )8.C(A飘渺/缥缈,“给与”还可写作“给予”,毋庸置疑;B熨帖,鸦雀无声,“狼籍”还可写作“狼藉”; C“蒙昽”应为“蒙眬”或“曚昽”,融会贯通,不落窠臼;D亭亭玉立)9:A.“帐”应为“账” C.“裹”应为“果” D.“泊”应为“舶”10.D(应为“委曲求全”)11A (分析:B随---遂粱---梁 C精---经 D磨---摩犄---掎)12.C13.B(A中应为“希冀”“无憾” C中应为“怖慑” D中应为“靡不有初”)14.没有答案15. D16.B17、B (珠光宝气暗箭难防平心而论)18. C (A. 欢度良宵 B.谴责 D.打瞌睡)19.D(A. 通缉、起讫;B.膨胀、无济于事;C. 怄气、坐标系、兴高采烈。
纯阳中学高2016级语文暑假作业(八)完成时间60分钟命题人:向艳丽班级姓名家长签字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
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
诸将谓汉日:“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
”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
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
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回;“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
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
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
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
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
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帝戒汉日:“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若不敢来。
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疫,乃可击也。
”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帝闻大惊。
让汉日:“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诏书未到。
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
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还,让之日:“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日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听:准许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迫:逼近C.大战一日,兵败,走人壁壁:营垒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度:考虑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 )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④敢轻冒进兵者斩⑤汉乘利进逼成都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
作业十Array编写:高一语文备课组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晨曦妊娠赈灾海市蜃楼振奋人心B.凋谢惆怅碉堡风流倜傥稠人广众C.飞镖漂白剽窃膘肥体壮虚无缥缈D.湍急瑞雪喘息不揣冒昧惴惴不安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北京时间11月13日晚,2010年广州亚运会决出体操项目首枚金牌,中国男子体操队以368.500分的巨大优势,轻松获得本届亚运会男团冠军,令人侧目而视。
B.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见贤思齐,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C.跟山寨手机同时出现的山寨MP3,出现在大小电脑卖场的柜台上,与“创新”、“三星”等名牌MP3摆在一起,大有登堂入室之势。
D.上海世博会异彩纷呈,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热情的人们趋之若鹜,纷纷涌入世博园,入园人数屡创新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广州市长在亚运圣火传递活动即将举行之际接受记者专访,希望代表和平.友谊和进步的亚运圣火能传递和促进人类共同的梦想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谊。
B.最近卫生部组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公布了4批43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19种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
C.上海世博会刚刚完美落幕,华特•迪士尼公司又与上海申迪集团签署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正式启动。
D.新年伊始,国家再次出台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政策.调控政策和财政保障政策,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太阳下了,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
①待到月亮升起的时候②把那些开花的不开花的植物全都镀上一层银光③菜园完全是另外的景致了④菜园中还散发着阳光留下的余温⑤只是见月光像泉水一样倾泻下来⑥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菜A.④①②⑥⑤③B.③④①⑤②⑥C.④①③⑥⑤②D.①④②⑤③⑥二、阅读理解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胜。
纯阳中学2016级语文暑假作业(十一)答题时间:60分钟命题人:牟江阳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家长签字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祝福(节选)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
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
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
试望门外,谁也没有。
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
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
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什么时候死的?”“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
——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
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
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
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
他也不很留。
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1、解释“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毕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这句话的意思。
高二语文假期作业10一、语言文字运用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l~3题。
巍巍祁连横贯甘、青两省交界,蜿蜒如卧龙。
它是那样的挺拔,_______________;它是那样深邃,______________;它又是那样美丽,______________。
大自然又是(变换/变幻)莫测的:早晨过沟时还是涓涓细流,清澈见底,让人情不自禁地捧起清凉的水洗把脸;下午归来时,因上游冰雪融化或突降暴雨,沟内洪水下泄,波涛汹涌。
祁连山的美妙和神奇吸引着地质工作者前往探索。
尽管在野外(考察/考查)充满了神奇和乐趣,却也是单调枯躁和艰难危险的。
有时浓雾迷漫,辨不清方向;有时突遇大雨,山洪(爆发/暴发)。
但是艰难困苦阻挡不了地质工作者的脚步:山越高,意志愈坚;岭越远,胸怀愈宽。
1.中文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蜿蜒涓涓细流 B.深邃浓雾迷漫C.清澈洪水下泄 D.枯躁情不自禁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变换考查暴发 B.变幻考察暴发C.变换考察爆发 D.变幻考查爆发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层峦叠嶂,山重水复,气象万千②山峰陡峭,棱角分明,直刺蓝天③白雪皑皑,银光闪闪,朝晖夕阴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河西走廊还留存着大量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B.明清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C.很多地方政府在财政上捉襟见肘,资金有限又面临政府大量投资的需求,如何确保民生投入成为考验政府的难题。
D.“互联网+预防接种”绝不是一挥而就的,这是一个缓慢改造的过程,目前,国外并没有非常成熟的同类应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疆,还有众多的内陆水域,水下文化遗产丰富,这些遗产在整个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2016级高三语文暑假作业2.请以练字的标准默写《师说》,并用红笔订正。
一、课文背诵巩固与预习。
准备资料:第一~五册语文课本(预计10天)1.请以练字的标准默写《劝学》,并用红笔订正。
3.请以练字的标准默写《琵琶行》,并用红笔订正。
4.请以练字的标准默写《赤壁赋》,并用红笔订正。
5.请以练字的态度默写《氓》,并用红笔订正。
6.请以练字的态度默写《阿房宫赋》并用红笔订正。
7.请以练字的标准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8.请以练字的标准默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9.请以练字的标准默写《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10.请以练字的标准默写《逍遥游》11.请以练字的标准默写《蜀道难》12.请以练字的标准默写《登高》13.请以练字的标准默写《锦瑟》14.请以练字的标准默写《虞美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第一册课本文言文复习资料准备:第一册课本(预计作业量:8天)高三文言文复习学案1 《劝学》一、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实虚词2、掌握虚词“而”用法3、掌握定语后置句二、自我翻译文本,解释加点字。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
纯阳中学高2016级语文暑假作业(十三)完成时间:60分钟命题人——谢春霞班级姓名家长签字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8分)无土的兰花天依然阴沉沉,云一块块堆积,像是沙场上弃置的堡垒。
风扯着牛声,拍打涡水上边的天空,还拍打天空下面的涡水。
涡水汤汤,卷了残秋往东南去。
水汛还没有过,高高低低的水声敲击堤岸,敲击郑思肖的无眠之夜。
大宋子民郑思肖已经面河而居三年了,一顶草屋将他和尘世远远隔开,郑思肖的面前就只有水声风声了。
看残阳如血,或者冷月似铁;听河流低吟,或者劲风长号。
郑思肖站在河边,让日子慢慢从面前逝去。
郑思肖面前还有他的兰。
郑思肖是大宋画兰名家。
兰本柔弱之物,有叶无茎。
画兰者或写其飘逸或状其洒脱,如此而已。
郑氏画兰却迥异他人。
郑氏画兰时,其笔或斜走,或直行,从不画弧状。
他的兰就仿佛有骨有节,或植根厚土,或临崖垂挂,兰的铮铮傲骨和耿耿劲节就如天地间奏起的绝响。
郑思肖一大早就起来了,面对滔滔的河水站着。
风吹动头上的方巾,灰白的丝绦像飘摇的纸幡。
他在等待施子雨,施子雨要来看他的画。
施子雨是陈州府尹。
郑思肖没有办法像拒绝其他为官者一样拒绝施子雨,施子雨是他的莫逆之交,两人已睽隔三载;施子雨远在吴越做官,郑思肖却孤守长堤默默度日。
近日施子雨移官陈州,做了府尹。
施子雨上任之后便打探郑思肖的下落,僚属终于在涡河岸边找到了郑思肖。
一顶青纱小轿飘然而至,身着便服的施子雨走下来。
老友重逢,施子雨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激动,郑思肖却一脸淡然。
施子雨要去抱住老友,郑思肖却退开了,然后朝施手雨深深一揖说,草民恭迎府尹大人,弄得施子雨呆愣良久。
后来,施子雨提议看郑思肖的兰。
每次见面,施子雨是一定要看兰的。
郑思肖说,怕是要污了府尹大人之目。
进了屋,都是兰,四壁挂满了。
看了半日,施子雨击掌而呼,还是那样骨气清奇,还是那样傲然不群,只是又添了几分沧桑了。
郑思肖淡然一笑说,我的兰没有变,却有人晚节不保了。
纯阳中学高2016级语文暑假作业(六)完成时间60分钟命题人:邓家根班级——姓名——家长签字————现代古诗文课内阅读基础知识特殊文言句式一、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3、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4、我为赵将。
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6、设九宾于廷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0、、大王见臣(于)列观。
1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12、为降虏于蛮夷。
13、何以汝为见?14、子卿尚复谁为乎。
15、何以复加。
16、信义安所见乎?17、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18、见犯乃死,重负国1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20、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21、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22、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
二、阅读理解。
(一)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日:“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缶。
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蔺相如亦日:“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请”字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句是()A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B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C 、因跪请秦王D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窃,偷偷地。
B 、秦王不怿,为一击击怿,高兴。
C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为,演奏。
[来源:学§科§网Z§X§X§K]D、相如顾召赵御史顾.回头。
纯阳中学2016级语文暑假作业(十)
答题时间:60分钟命题人:牟江阳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家长签字
一、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她?”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
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
宝玉又问表字。
黛玉道:“无字。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
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探春便问何出。
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
’况这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
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些须:_______________ 蹙:_______________
杜撰:_______________
2.宝玉初见黛玉,便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而作者在此前写黛玉初见宝玉,说的是“(黛玉)便吃一大惊,心下想想:“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虽都感觉似曾相识,但表现不同,黛玉一“惊”,宝玉一“笑”。
试对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作一简要分析。
答:。
3.宝玉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而此前黛玉在回答贾母的类似问题时曾说“念了《四书》”。
请简要分析黛玉这一变化的原因。
答:。
4.作者描写宝玉“摔玉”行为的一段文字,意在表现什么?
答:。
二、赏析《脂砚斋和“红学”》,筛选重要信息作答
脂砚斋和“红学”
对《红楼梦》的评论和研究是从脂砚斋开始的。
《红楼梦》早期抄本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其实这些抄本上的批语不尽出自脂砚斋,署名还有:畸笏叟、棠村、梅溪、松斋等等。
但是以脂砚斋批语为多。
脂视斋生平不详,据他的批语的口吻和内容,大抵可以知道他很熟悉《红楼梦》创作的情形,参与过作品修改,与曹雪芹极亲近。
脂砚斋的思想比曹雪芹落后,他的批评有不尽确当之处,然而脂批的重要价值仍不可抹煞。
它证明《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并且提供了曹雪芹生平家世的重要线索;它提供了《红楼梦》生活原型的一些材料和创作过程的一些情况;它对《红楼梦》的艺术分析有独到之见;它还透露了曹雪芹原稿八十回以后的一些情节要点。
脂砚斋以后,评论和研究《红楼梦》者越来越多,人称“红学”。
五四运动以前,影响最大的是评点派和索隐派。
评点派以脂砚斋为代表,其后还有“护花主人”王雪香、“太平闲人”张新之等。
索隐派的代表性著作出现在清末民初,有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邓狂言的《红楼
梦释真》等。
他们认为《红楼梦》的人物情节只是作品主旨的幕障,人物情节影射着历史真事,只有考察出作品影射的真事才能明了《红楼梦》的真意。
这种方法几近于猜谜。
五四运动以后,以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为代表的“新红学派”崛起,扫除了索隐派的梦呓,但由于观点、方法的限制,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仍旧没有能够正确解释《红楼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红楼梦》研究得到蓬勃发展,逐渐深入,领域逐渐扩大到《红楼梦》的版本、《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红楼梦》后40回、《红楼梦》的历史地位,《红楼梦》的续书和改编、《红楼梦》批评史等等。
科学意义的“红学”正在形成。
1.第一段对脂砚斋的介绍可概括为三点,它们是:。
2.第一段还对脂砚斋批语的价值给予充分肯定,这个价值可归纳为4点,它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