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适应性训练(九)理综物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71.78 KB
- 文档页数:13
易错点十一电离平衡模拟题训练小题快练1.(2018届江苏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已知:25℃时H2C2O4的pK a1=1.22,pK a2=4.19,CH3COOH 的pK a=4.76 (电离常数K的负对数-1gK=p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浓度均为0.1mol·L-1NH4HC2O4和CH3COONH4溶液中:c(NH4+)前者小于后者B. 0.1 mol·L-1KHC2 O 4溶液滴加氨水至中性: (NH4+)<c(C2O42-)C. 0.1 mol·L-1K2C2O4溶液滴加盐酸至pH=1.22: C(H+)-c(OH-)=c(Cl-)-3c(HC2O4-)D. 0.1 mol·L-1CH3COONa 溶液中滴加KHC2O4溶液至PH=4.76;c(K+)>c(Na+)>c( HC2O4-)>c(C2O42- )>c(CH3COO-)2.(2018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元月调研考试)室温时,配制一组c(H2A)+c(HA-)+c(A2-)=0.10mol·L-1的H2A 和NaOH 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Na+)=0.10mol·L-1 的溶液中,c(A2-)-c(H+)=c(H2A)-c(OH-)B. pH=4 的溶液中,c(HA-)=c(H2A)+c(A2-)C. pH=7的溶液中,c(Na+)=c(A2-)+c(HA-)D. K1(H2A)的数量级为10-53.(20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25℃时,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Na+) >c(CH3COO-)>c(OH-)>c(H+)B. 含等物质的量的CH3COONa溶液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中:c(Na+) >c(CH3COOH)>c(CH3COO-)>c(H+)>c(OH-)C. 0.1mol/LCH3COONa溶液与0.1mol/LHCl溶液混合至pH=7:c(Na+) =c(Cl-)>c(OH-)=c(H+)D. 0.1mol/LNa2CO3溶液与0.1mol/L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2c(Na+) =3[c(CO32-) +c(HCO3-)+ c(H2CO3)]4.(2018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在25℃下,稀释HA、HB 两种酸溶液,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V1表示稀释前酸的体积,V2表示稀释后溶液的体积,a点时,HB溶液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A、HB都是弱酸B. 加水稀释过程中,δ(B )减小C. NaB溶液中,c(Na+)=c(B-)+c(OH-)D. 曲线上b、c两点c(B-)/[c(HB)·c(OH-)]相等5.(2018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25℃时,有下列几种浓度均为0.1mol/L 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mol/L NaHSO3溶液的pH=4,则水电离出的c(H+)=10-4mol/LB.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Na2CO3和NaHCO3的等体积混合溶液中:2c(OH-)-2c(H+)=3c(H2CO3)+c(HCO3-)-c(CO32-)C. pH=a的NaClO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后,溶液pH<aD. 等体积等浓度的稀H2SO4溶液、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pH=76.(2018届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A. 加入少量冰醋酸B. 加水稀释C. 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D. 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7.(2018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常温下,0.1 mol·L -1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3。
河北省宜昌一中2016届高三年级12月月考文综试题命题人:闫明覃西全余志清审题人:龚念李汉林高志龙组卷人:高志龙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
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
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人才向东流动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C.降低生产成本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2.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A.增加劳动力需求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C.制约制造业发展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读“我国110°E 以东地区的月降水量(毫米)分布图”,完成3~4题。
3.据图,如果以月降水量大于100 毫米为进入雨季的重要参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越低雨季越早B.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江淮地区C.8 月江南伏旱,降雨量少于辽河流域D.华南最晚结束雨季4.如果某年夏季风偏弱,那么A 段和B 段的长度最有可能A.A段变大 B段变小B.都变小C.A段变小 B段变大D.都变大右图为某流域管理单位由长年水文数据(1875~1975)所推算的洪水频率曲线。
但如以较近年代(1945—1975)的水文数据推算,则洪水频率有提高的现象。
据此回答5~7题。
5.原百年—次的洪水位,在1945年-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约为A.70年B.50年C.20年D.10年6.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在1945年-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较1875年至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约缩短了A.1年B.3年C.5年D.7年7.如该流域的降雨量及降雨特性没有变化,那么近年洪水频率提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①河道疏浚②旱田还牧③水田转作旱田④林地转牧⑤都市化⑥地下水禁用A.①②③B.①②⑥C.③④⑤D.①③⑤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适应性训练(八)理综物理试题二、选择题:1. 甲、乙两辆车在同一水平直道上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 乙车在0-10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m/sC. 在0-10s 内,甲乙两车相遇两次D. 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图线上P 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8m/s【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甲先做匀速运动,后静止,故A错误;B、乙车在内的位移,则平均速度,所以乙车在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故B正确;C、图象的交点表示相遇,根据图象可知,两物体相遇两次,故C正确;D、若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所以末的速度等于,所以P点速度一定大于0.8m/s,故D正确;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x-t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速度大小,斜率的方向表示速度的正负,图象的交点表示相遇。
2. 如图所示,等量异种点电荷A、B固定在同一水平线上,竖直固定的光滑绝缘杆与AB的中垂线重合,C、D是绝缘杆上的两点,ACBD构成一个正方形.一带负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套在绝缘杆上自C点无初速度释放,由C运动到D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 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D. 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答案】D【解析】因直杆处于AB的连线的中垂线上,所以此线上的所有点的电场方向都是水平向右的,对带电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向左的电场力和水平向右的弹力,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竖直方向上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重力大小不变,加速度大小始终等于重力加速度,所以带电小球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从C到D,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则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则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该题考查到了静电场中的电场的叠加,要求大家要熟练的掌握几种特殊的电场的电场线的分布和等势面的分布情况,这里有这样的几种电场和等势面要记住: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正负点电荷的电场,平行板电容器内部的电场,点电荷与带电板间的电场等.3. 如图所示,已知带电荷量均为+Q的点电荷M、N固定不动且连线水平,试探电荷P可在M、N连线的中垂面内绕中心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忽略不计.则A. 圆轨道上各点的电势处处不相等B. P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C. P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越小,线速度一定越大D. P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越小,角速度一定越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等量同种电荷电场线和等势面分布的特点及对称性知,圆轨道上各点的电势处处相等,故A错误.检验电荷P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可知P一定带负电,故B 错误.设两个+Q的距离为2L,q的轨道半径为r.由题意可知,q将绕O点在MN的中垂面里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库仑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则有:;解得:,;由数学知识知,r越小,v不一定越大,ω一定越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D.考点:电场强度;电势;圆周运动的规律4. 据报道一颗来自太阳系外的彗星于2014年10月20日擦火星而过.如图所示,假设火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该彗星在穿过太阳系时由于受到太阳的引力,轨道发生弯曲,彗星与火星在圆轨道A点“擦肩而过”.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则A. 可计算出火星的质量B. 可计算出彗星经过A点时受到的引力C. 可计算出彗星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D. 可确定彗星在A点的速度大于火星绕太阳的速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火星绕太阳在圆轨道上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可得出太阳的质量,无法计算出火星的质量,A错误;因为不知彗星的质量,所以无法计算出彗星经过A点时的万有引力,B错误;彗星经过A点做离心运动,万有引力小于向心力,不能根据求出彗星经过A 点速度的大小,C错误;该彗星穿过太阳系由于受到太阳的引力轨道发生了弯曲,彗星与火星在圆轨道A 点“擦肩而过”,可确定彗星在A点的速度大于火星绕太阳的速度,故D正确。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8届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适应性训练(九)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共页,共38题(含选考题)。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或B)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制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
答题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次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Ca-40,Co-59第Ⅰ卷(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情况中,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是A. 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体积增大、破裂的现象B.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C. 分布在水绵受极细光束照射部位的好氧细菌D.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2.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或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根细胞膜上存在运输离子的蛋白质B. 植物叶肉细胞中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的蛋白质不同C. 光合作用中,催化A TP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D. 呼吸作用中,催化A TP合成的酶均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3.根据下列四幅图,对a点的叙述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 图甲中两曲线的交点a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B. 图乙中a点对应的时刻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C. 图丙中若环境温度升高,a点将左移D. 图丁中若土壤中镁离子供应不足,a点将左移4.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后期B. 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星射线出现在分裂间期C. 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D. 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5.某种RNA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其遗传物质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点P 为棱长是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内切球O 球面上的动点,点M 为11B C 的中点,若满足DP BM ⊥,则动点P 的轨迹的长度为( ) A .55π B .255πC .455πD .855π2.已知函数()()cos 0,02f x x πωϕωϕ⎛⎫=+><< ⎪⎝⎭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满足()()f x f x ϕϕ+=-,则要得到函数()f x 的图像,可将函数()sin g x x ω=的图像( ) A .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C .向左平移512π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512π个单位长度 3.设,则"是""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设ln3a =,则lg3b =,则( )A .a b a b ab +>->B .a b ab a b +>>-C .a b a b ab ->+>D .a b ab a b ->>+5.双曲线C :2215x y m-=(0m >),左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2,则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250x y ±=B .250x y ±=C .520x y ±=D .50x y ±=6. “纹样”是中国艺术宝库的瑰宝,“火纹”是常见的一种传统纹样.为了测算某火纹纹样(如图阴影部分所示)的面积,作一个边长为3的正方形将其包含在内,并向该正方形内随机投掷200个点,己知恰有80个点落在阴影部分据此可估计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165B .325C .10D .1857.函数()()sin ωϕ=+f x x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A .51,,44k k k Z ππ⎡⎤-+-+⎢⎥⎦∈⎣B .512,2,44k k k Z ππ⎡⎤-+-+∈⎢⎥⎣⎦C .51,,44k k k Z ⎡⎤-+-+∈⎢⎥⎣⎦D .512,2,44k k k Z ⎡⎤-+-+∈⎢⎥⎣⎦8.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举行,为了解奥运会会旗中五环所占面积与单独五个环面积之和的比值P ,某学生做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通过计算机模拟在长为10,宽为6的长方形奥运会旗内随机取N 个点,经统计落入五环内部及其边界上的点数为n 个,已知圆环半径为1,则比值P 的近似值为( )A .8NnπB .12nNπ C .8nNπ D .12Nnπ9.已知抛物线2:8C y x =的焦点为F ,A B 、是抛物线上两个不同的点,若||||8AF BF +=,则线段AB 的中点到y 轴的距离为( ) A .5 B .3C .32D .210.2-31ii =+( ) A .15-22i B .15--22iC .15+22i D .15-+22i 11.双曲线﹣y 2=1的渐近线方程是( )A .x±2y=0B .2x±y=0C .4x±y=0D .x±4y=012.某个命题与自然数n 有关,且已证得“假设()*n k k N =∈时该命题成立,则1n k =+时该命题也成立”.现已知当7n =时,该命题不成立,那么( )A .当8n =时,该命题不成立B .当8n =时,该命题成立C .当6n =时,该命题不成立D .当6n =时,该命题成立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霍尔元件是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的一种元件B.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C.电子秤所使用的传感器是力传感器,是把形变这个力学量转化为电压这个电学量D.电熨斗能够自动控制温度的原因是它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2.常用的计算机键盘就是一种传感器。
如图所示,键盘上每一个键的下面都连一小金属片,与该金属片隔有一定空气间隙的是另一小的固定金属片,这两金属片组成一个小电容器。
当键被按下时,此小电容器的电容发生变化,与之相连的电子线路就能够检测出哪个键被按下,从而给出相应的信号。
这种计算机键盘使用的是()A.温度传感器B.电容式传感器C.磁传感器D.光传感器3.现代生活离不开智能手机,手机中有很多特殊功能需要传感器来实现。
例如当人将手机靠近耳朵附近接听电话时,手机会自动关闭屏幕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实现这一功能可能用到的传感器为()A.光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B.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C.磁传感器和声传感器D.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4.关于发光二极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光二极管能发光,不具有单向导电性B.发光二极管能直接把光能转化为电能C.发光二极管只要在两端加有正向电压,就可以发光D.发光二极管只有加正向电压时,才有可能发光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这个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B.只要导体相对磁场运动,导体中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C.话筒是一种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传感器D.热敏电阻能把热量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6.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距离为d,用导线、开关S与一个n匝的线圈连接,线圈置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变化磁场B中。
两板间放一台小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表面静止放置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
S 断开时传感器上有示数,S 闭合时传感器上恰好无示数。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数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点M 在曲线:3ln G y x =上,过M 作x 轴垂线l ,设l 与曲线1y x =交于点N ,3OM ON OP +=,且P 点的纵坐标始终为0,则称M 点为曲线G 上的“水平黄金点”,则曲线G 上的“水平黄金点”的个数为( ) A .0B .1C .2D .32.复数z 满足()11z z i -=+ (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值是( ) A .1i +B .1i -C .iD .i -3.已知函数()()()1sin,13222,3100x x f x f x x π⎧-≤≤⎪=⎨⎪-<≤⎩,若函数()f x 的极大值点从小到大依次记为12,?··n a a a ,并记相应的极大值为12,,?··n b b b ,则()1niii a b =+∑的值为( )A .5022449+B .5022549+C .4922449+D .4922549+4.已知(1)2i ai bi -=+(i 为虚数单位,,a b ∈R ),则ab 等于( ) A .2B .-2C .12D .12-5.若直线2y x =-的倾斜角为α,则sin 2α的值为( ) A .45B .45-C .45±D .356.以()3,1A -,()2,2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A .2280x y x y +---= B .2290x y x y +---= C .2280x y x y +++-=D .2290x y x y +++-=7.已知α,β是两平面,l ,m ,n 是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不正确命题是( ) A .若m ⊥α,n //α,则m ⊥n B .若m //α,n //α,则m //n C .若l ⊥α,l //β,则α⊥βD .若α//β,l ⊄β,且l //α,则l //β8.已知双曲线()222:10y C x b b-=>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22y x =,1F ,2F 分别是双曲线C 的左、右焦点,点P在双曲线C 上,且13PF =,则2PF =( ) A .9 B .5C .2或9D .1或59.已知函数在上的值域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10.设22(1)1z i i=+++(i 是虚数单位),则||z =( ) A .2B .1C .2D .511.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A .23B .43C .2D .8312.已知六棱锥P ABCDEF -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记为球O )的球面上,且底面ABCDEF 为正六边形,顶点P 在底面上的射影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G ,若6PA 2AB =,则球O 的表面积为( )A .163πB .94π C .6πD .9π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嫦娥四号登陆月球前,在环月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与月球中心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为S ,已知月球的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不考虑月球的自转,则环月轨道的半径大小为( )A .24S GMB .23S GMC .22S GMD .2S GM2、正在海上行驶的--艘帆船,行驶方向如图所示,海风吹来的方向与船行驶的方向夹角为53︒,升起风帆,调整风帆的角度,使海风垂直吹在帆面上,若海风吹在帆面上的风力大小为500 N ,则沿船行驶方向获得的推力大小为()sin530.8,cos530.6︒︒==A .300 NB .375 NC .400 ND .450 N3、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等间距布置三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就可以让地球赤道上任意两位置间实现无线电通讯,现在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1倍。
假设将来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但仍要仅用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的最小周期约为A .5小时B .4小时C .1小时D .3小时4、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FAST )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通过FAST 可以测量地球与木星之间的距离.当FAST 接收到来自木星的光线传播方向恰好与地球公转线速度方向相同时,测得地球与木星的距离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k 倍.若地球和木星绕太阳的运动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且轨道共面,则可知木星的公转周期为( )A .()3241k+年 B .()3221k +年 C .()321k +年 D .32k年 5、下列现象中属于分子斥力的宏观表现的是A .镜子破碎后再对接无法接起B .液体体积很难压缩C .打气筒打气,若干次后难再打进D .橡皮筋拉伸后放开会自动缩回6、甲、乙两列完全相同的横波分别从波源A 、B 两点沿x 轴相向传播,0t =时的波形图像如图所示,若两列波的波速都是1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列波的频率都是4HzB .1s t =时,甲乙两波相遇C .3s t =时,6m x =处质点的位移为负方向最大D .0s t =时,2m x =处质点与10m x =处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反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一、单选题二、多选题1. 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
如图甲所示,通过A 点和曲线上紧邻A 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叫作A 点的曲率圆,其半径叫做A 点的曲率半径。
如图乙所示,行星绕太阳作椭圆运动,太阳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近日点B 和远日点C 到太阳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 B 和r C ,已知太阳质量为M ,行星质量为m ,万有引力常量为G ,行星通过B 点处的速率为v B ,则椭圆轨道在B 点的曲率半径和行星通过C点处的速率分别为( )A .,B .,C .,D .,2. 两个可看成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 ,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3倍,它们的质量也都变为原来的3倍时,则两个物体现在的万有引力是( )A .FB .3FC .9FD .81F3. 电动平衡车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小强驾驶电动平衡车以恒定的功率从静止开始启动至匀速前进的过程中,牵引力的变化情况为( )A .牵引力增大B .牵引力减小C .牵引力不变D .无法判断4. 如图,在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中,将两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分别置于A 、B两点,虚线为等势线.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若将移动到无穷远的过程中外力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电势大于B 点电势B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C .的电荷量小于的电荷量D.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 点的电势能5. 将小球从距地面一定高度处以3.0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3.0m 。
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A .3.0sB .1.5sC .1.0sD .0.6s6. 已知两个共点力F 1和F 2不共线,若F 1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F 2的方向也保持不变,仅增大F 2的大小.在F 2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关于合力F 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F 1和F 2的夹角为锐角,F 一定不断变大B .若F 1和F 2的夹角为锐角,F 有可能先变小后变大C .若F 1和F 2的夹角为钝角,F 有可能先变小后变大2024届湖北省高考适应性训练物理试题(二)(新课标新高考)专项训练版三、实验题四、解答题D .若F 1和F 2的夹角为钝角,F 有可能一直变大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质量及合外力无关B .根据可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 .根据可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无关D .根据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由它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的电流决定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海边,海浪一阵阵推向海滩,说明机械波的能量是量子化的B .在电磁波的发射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越容易发射出去C .不同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时,波速相同D .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增透膜,可以减弱反射光的影响9.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 和下落高度h .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A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并测出下落时间t ,通过v =gt 计算出瞬时速度v .B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并通过计算出瞬时速度v .C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计算出高度h .D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10.某课外小组利用竖直上抛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某同学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读数如图甲所示,小球的直径d =_____cm .(2)如图乙所示的弹射装置将小球竖直上抛,先后经过光电门A 、B ,计时装置测出通过A 和B 的时间分别为t A 和t B ,用刻度尺测出光电门A 、B 间距离h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只需要验证等量关系式___________成立,就可说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小球机械能守恒(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11. 如图所示,矩形abcd 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的电子,从a 点以某一速度沿ab 方向射入磁场,恰好从c 点离开磁场;若将磁场换成沿da 方向的匀强电场,让电子以同样的速度、同样从a 点射入,电子从dc 边射出时的运动方向恰好与从磁场射出时相同,已知ab =L ,bc = L ,求∶(1)电子进入abcd 区域时的速度;(2)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8届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适应性训练(九)理科综合试题 命题:周攀、廖家辉,曾芳本试卷共 页,共38题(含选考题)。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根据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B. 我国发射的同步卫星可以定位在首都北京的正上方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大于7.9km/sD.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行星在近日点的速度小于在远日点的速度15.欧姆不仅发现了欧姆定律,还研究了电阻定律.有一个长方体金属电阻,材料分布均匀,边长分别为a 、b 、c ,且a >b >c.电流沿以下方向流过该金属电阻,其中电阻阻值最小的是A.B.C.D.16. 如下图所示,铜质导电板(单位体积的电荷数为n)置于匀强磁场中,用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可以测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将电路接通,串联在AB 线中的电流表读数为I ,电流方向从A 到B ,并联在CD 两端的电压表的读数为U CD =U>0,已知铜质导电板厚h 、横截面积为S ,电子电荷量为e.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可能是A. neSU Ih 、垂直纸面向外B. neSUIh、垂直纸面向里C.nSU Ih 、垂直纸面向外D. nSU Ih 、垂直纸面向里17. 如图所示,在纸面内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中充满了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一点电荷从图中A 点以速度v 0垂直磁场射入,当该电荷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刚好改变了180°,不计电荷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点电荷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通过O 点B. 该点电荷的比荷为2v q m BR= C. 该点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3Rv πD. 该点电荷带正电18. 在一个点电荷的电场中有一质量为m 、带正电q 的粒子甲从O 点以速率0v 射出,运动到A 点时速率为30v .另一质量为m 、带等量负电荷的粒子乙以速率40v 仍从O 点射出,运动到B 点时速率为50v .若取O 点电势为零,忽略重力的影响.则 A. 在O ,A ,B 三点中,A 点电势最高B. O ,A 间的电势差比B 、O 间的电势差大C. 甲电荷从O 到A 电场力所做的功比乙电荷从O 到B 电场力所做的功多D. 甲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比乙电荷在B 点的电势能大19. 杂技演员站在一块儿被他踩成斜面状的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关于斜面对演员的作用力,下面说法正确的( )A. 木板对演员可能有摩擦力作用,也可能没有摩擦力作用B. 木板对演员一定有摩擦力作用C. 木板对演员的弹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D. 木板对演员的作用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20. 如下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M 点与P 点的连线垂直于电场线,M 点与N 在同一电场线上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等量正电荷的粒子,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0v 分别从M 点和N 点沿竖直平面进入电场,M 点的粒子与电场线成一定的夹角进入,N点的粒子垂直电场线进入,两粒子恰好都能经过P 点,重力不计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力对两粒子做功一定不相同B. 两粒子到达P 点的速度大小可能相等C. 两粒子到达P 点时的电势能都比进入电场时小D. 两粒子到达P 点所需时间一定不相等21. 如图甲所示,绝缘轻质细绳一端固定在方向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的O 点,另一端连接带正电的小球,小球电荷量q =6×10-7C ,在图示坐标中,电场方向沿竖直方向,坐标原点O 的电势为零。
当小球以2 m/s 的速率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细绳上的拉力刚好为零。
在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轨迹上每点的电势φ随纵坐标y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3.2×106V/mB. 小球重力势能增加最多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了2.4 JC. 小球做顺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D. 小球所受的洛伦兹力的大小为3 N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小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 如图甲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装置,开始时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附有刻度尺),纸带上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s .从纸带上记录的点迹情况可知,A 、E 两点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cm ,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m/s ,小车在布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m/s 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3. 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一个定值电阻R x的阻值。
(1)该同学先用多用电表“×10”欧姆挡估测其电阻示数如图,则其阻值为______Ω;(2)为了较准确测量该电阻的阻值,现有电源(12V,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200 Ω,额定电流1 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A.电流表(0~100mA,内阻约15.0Ω)B.电流表(0~500mA,内阻约25.0Ω)C.电压表(0~3 V,内阻约3 kΩ)D.电压表(0~15 V,内阻约15 kΩ)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实验电路应采用图中的______(选填“甲”或“乙”)。
这样测量的阻值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图是测量R x 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
请根据在(2)问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中实物间的连线。
24. 如图所示为三维直角坐标系,xoy 平面为水平面,质量为1g 310C -的物体以速度10m/s 与y 轴正方向成300从O 点进入zoy 平面,并在电场力、洛伦兹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在 zoy 平面内做直线运动,已知电场沿y 轴负方向,磁场沿x 轴正方向,重力加速度为10m/s 2,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和电场强度大小?(最后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5. 如图所示,斜边长L=18m 的固定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θ=37°,质量为m A =1kg 的小物块A 以0v =12 m/s 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同时质量也为m B =2kg 的小物块B 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物块发生碰撞,碰后两物块粘在一起运动。
若两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0.25.求:(g取10m/s2,sin 37°=0.6,cos 37°=0.8)(1) A 速度减为0时与B 相聚多远? (2)两物块碰撞前运动的时间;(3)两物块碰撞后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两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 【物理——选修3-3】(1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B .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气体的密度,可以估算出理想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C .分子平均速率大的物体的温度比分子平均速率小的物体的温度高D .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以转化成机械能E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2)如图所示的气缸距底部0h 处连接一U 形管(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两边管足够长),气缸内用一质量和体积均可忽略的“T ”型活塞密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封闭气体温度为0T ,活塞距离气缸底部为01.5,h U 型管内两边水银面齐平。
已知水银的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0P ,活塞竖直长柄长为01.2h ,重力加速度为g ,现缓慢降低气体的温度,试求:①当T 型活塞竖直长柄下端刚与气缸底部接触时,气体的温度1T ②温度降为00.4T 时,U 形管内两水银面的高度差h .34. 【物理——选修3-4】(15分)(1)如图甲所示,在某介质中波源A 、B 相距20,0d m t ==时两者开始上下振动,A 只振动了半个周期,B 连续振动,所形成的波的传播速度都为 1.0/v m s =,开始阶段两波源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发出的波波长为2 mB. 在t=0到t=1 s 内波源A 处的质点传播的距离为1米C. A 发出的波传播到距A 点1米处时,质点A 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上D. 距A 点1米处的质点,在t=0到t=22s 内所经过的路程为128cmE. 在t=0到t=16s 内从A 发出的半个波前进过程中所遇到的波峰个数为10(2)如图,在真空中有一平行玻璃砖,一束单色光从光源P 发出与界面成30θ=︒角从ab 面中点射入,测得折射角45α=︒,在玻璃砖的某个侧面射出,假设光源P 到ab 面上O 的传播时间和它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相等,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83.010/,C m s ab =⨯长为10cm 求:①玻璃砖的折射率n 和光线从玻璃砖射出时的折射角. ②点光源P 到O 的距离.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8届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适应性训练(九)理科综合试题答案22. 7.20;0.925;5.0解: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出AE 之间的距离为:x AE =13.20-6.00cm=7.20cm 由图可知匀速运动时,0.02s 内的位移为:x=13.30-11.45=1.85cm 所以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0.01850.9250.02x v t ===m/s 小车做匀减速运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x=1.6-1.4cm=0.2cm2220.002/ 5.00.2x m s T α===m/s 2 故答案为:7.20;0.925;5.0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出AE 之间的距离,匀速运动的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解加速度.本题主要考查了匀速运动的速度公式,匀变速运动的基本推论(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个定值),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3. (1)140 (2)A D 甲 偏小 (3)【分析】欧姆表读数方法:表盘读数×倍率;进行欧姆表读数时一定要乘以倍率;合理选择实验器材,先选必要器材,再根据要求满足安全性,准确性,方便操作的原则选择待选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