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新课程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计算题强化专练一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5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B.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C.实验室取用金属钠至少需要3种用品D.钠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NaCl的形式存在【解析】选C。
金属钠在空气中就会发生变化,由于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故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A项正确;金属钠性质活泼,在自然界无游离态,B项正确;实验室取用金属钠时,需要用镊子取钠、用滤纸吸干煤油或液体石蜡、用小刀切割、用玻璃皿盛放,所以所需的用品至少有4种,C项错误;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食盐,钠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NaCl的形式存在,D项正确。
2.(2019·大庆模拟)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CO2气体使Na2O2固体变白,CO2气体被还原B.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可以将固体加热至恒重C.Na2O2吸收CO2产生O2,所以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D.钠与水反应Na+2H2O Na++2OH-+H2↑【解析】选C。
A、CO2与Na2O2固体反应生成白色固体碳酸钠,其中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二氧化碳中化合价没有变化,所以没有被氧化或被还原,故A错误;B、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O3,NaHCO3和Na2CO3混合固体加热至恒重,最终只剩Na2CO3固体,达不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C、Na2O2吸收CO2产生O2,所以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故C正确;D、该选项中的离子反应没有配平,将其配平后为2Na+2H2O2Na++2OH-+H2↑,故D错误。
3.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解析】选D。
铁、铜及其化合物1.玻璃制造行业需要消耗大量硼酸(H 3BO 3)。
工业上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2MgO·B 2O 3·H 2O 和Fe 3O 4,还含有少量Fe 2O 3、FeO 、CaCO 3、Al 2O 3和SiO 2等)为原料生产硼酸的工艺流程如下:资料:(1)H 3BO 3的溶解度在20 ℃、40 ℃、60 ℃、100 ℃时分别为5.0 g 、8.7 g 、14.8 g 、40.2 g ; (2)Fe 3O 4是一种铁氧体磁性物质,不溶于水和酸;(3)Fe 3+、Al 3+、Fe 2+和Mg 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分别为3.2、5.2、9.7和12.4;(4)母液呈酸性。
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浸出渣中只含SiO 2B .热过滤的目的是防止温度降低时H 3BO 3从溶液中析出C .除杂时需向浸出液中依次加入H 2O 2和MgO ,以除去Fe 2+、Fe 3+、Al 3+等杂质离子D .回收母液可以制得硫酸镁晶体2.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用量、浓度或反应条件不同可能对生成物产生影响。
下列反应的生成物不受上述因素影响的是( )A .铜与硝酸反应B .钠与氧气反应C .氢气与氯气反应D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已知下列转化关系中,M 、N 均为单质,则M 可能是( ) M +N ――→点燃 Q ――→溶于水 Q 溶液――――――→惰性电极电解 M +N A .Na B .Al C .FeD .Cu4.下列常见金属的冶炼原理中不合理的是( )532A .Cu ――――→浓HNO 3Cu(NO 3)2 B .Cu ――――→稀HNO 3Cu(NO 3)2C .Cu ――→O 2空气△CuO ――→稀HNO 3△Cu(NO 3)2D .Cu ――→Cl 2△CuCl 2―――――→硝酸银溶液 Cu(NO 3)26.下列关于Fe 3+、Fe 2+性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备Fe(OH)2B .配制FeCl 3溶液时,先将氯化铁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C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此现象不能确定溶液中含有Fe 2+D .向FeCl 2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Fe 2+被氧化7.粗制的CuSO 4·5H 2O 晶体中含有Fe 2+。
非元素及其化合物例题解析例1下列的物质的制备方法正确的是A.AlCl3溶液与Na2S溶液反应制Al2S3B.将硫粉与铝粉共热制Al2S3C.用铝粉和软锰矿(含MnO2)可制得锰D.用镁粉和空气反应可制得Mg3N2【解析】本题以制备物质的形式,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知识运用能力。
A.此法不可。
AlCl3溶液显酸性,Na2S溶液显碱性,两者混合立即发生反应:2Al3++3S2-+6HO2Al(OH)3↓+3H2S↑,得不到Al2S3;也可理解为Al2S3溶于水会发生强烈水解,2致使水解反应变为不可逆,生成Al(OH)3↓和H2S↑:Al2S3+6H2O2Al(OH)3↓+3H2S↑。
B.正确。
在没有水的条件下,Al和S共热可生成Al2S3:2Al+3S Al2S3,此称为干法生成Al2S3。
C.正确。
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O2,将MnO2与Al粉混合,即为铝热剂,高温时发生铝热反应:4Al+3MnO22Al2O3+3Mn。
D.此法不可。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虽然氮气的含量比氧气多,但氧气比氮气的性质活泼得多,因此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MgO,只能生成极少量的Mg3N2,所以不能用来制备Mg3N2。
答案:B、C。
例2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无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
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据此判断:(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用A、B、C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
(3)单质乙的化学式可能是,则化合物B的化学式是。
【解析】本题不仅考查学生对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综合认识水平,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推理能力的综合检验。
题目中的三问,由易到难,考查层次由低到高,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从抽象思维到具体运用等能力,第(3)问又在前两问的基础上考查了学生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的能力。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盖斯定律 反应热的计算一、选择题1、已知在298K 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 C(s)+12O 2(g)===CO(g) ΔH 1=-110.5kJ·mol -1C(s)+O 2(g)===CO 2(g) ΔH 2=-393.5kJ·mol -1,则C(s)+CO 2(g)===2CO(g)的ΔH 为( ) A .+283.5kJ·mol -1 B .+172.5kJ·mol -1 C .-172.5kJ·mol -1 D .-504kJ·mol -1答案 B2、化学反应过程可视为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H —H 键的键能为436kJ·mol -1,Cl —Cl 键的键能为243kJ·mol -1,H —Cl 键的键能为431kJ·mol -1。
已知H 2(g)+Cl 2(g)===2HCl(g) ΔH =-Q kJ·mol -1,则Q 等于( )A .-183B .183C .-862D .862 答案 B3、已知:①C(s)+H 2O(g)===CO(g)+H 2(g) ΔH 1=a kJ·mol -1②2C(s)+O 2(g)===2CO(g) ΔH 2=-220kJ·mol -1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 某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已知H —H 、O==O 和O —H 键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 -1、496kJ·mol-1和462kJ·mol -1,则a 为( )A .-332B .-118C .+350D .+130 答案 D4.已知丙烷的燃烧热ΔH =-2 215 kJ·mol -1。
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 g 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A .55 kJB .220 kJC .550 kJD .1 108 kJ 答案 A5、氯原子对O 3分解有催化作用: O 3+Cl===ClO +O 2 ΔH 1 ClO +O===Cl +O 2 ΔH 2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 3+O===2O 2 ΔH ,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O 3+O===2O 2的ΔH =E 1-E 3 B .O 3+O===2O 2是吸热反应 C .ΔH =ΔH 1+ΔH 2 D .ΔH =E 3-E 2>0 答案 C 6、已知反应:H 2(g)+12O 2(g)===H 2O(g) ΔH 112N 2(g)+O 2(g)===NO 2(g) ΔH 2 12N 2(g)+32H 2(g)===NH 3(g) ΔH 3 则反应2NH 3(g)+72O 2(g)===2NO 2(g)+3H 2O(g)的ΔH 为( )A .2ΔH 1+2ΔH 2-2ΔH 3B .ΔH 1+ΔH 2-ΔH 3C .3ΔH 1+2ΔH 2+2ΔH 3D .3ΔH 1+2ΔH 2-2ΔH 3答案 D7、已知298K 、101kPa 时: 2H 2O(g)===O 2(g)+2H 2(g) ΔH 1 Cl 2(g)+H 2(g)===2HCl(g) ΔH 22Cl 2(g)+2H 2O(g)===4HCl(g)+O 2(g) ΔH 3 则ΔH 3与ΔH 1和ΔH 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ΔH 3=ΔH 1+2ΔH 2 B .ΔH 3=ΔH 1+ΔH 2 C .ΔH 3=ΔH 1-2ΔH 2 D .ΔH 3=ΔH 1-ΔH 2 答案 A8、肼(N 2H 4)是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燃料,反应时N 2O 4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 2和水蒸气。
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 )A.明矾净化水B.纯碱去油污C.食醋除水垢D.漂白粉漂白织物【解析】选D 。
A 项,明矾净水是利用Al 3+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能力,错误;B 项,纯碱去油污是利用碳酸钠水解,溶液呈碱性,错误;C 项,食醋除水垢是利用醋酸的酸性,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而除去水垢,错误;D 项,因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而用于漂白织物,正确。
2.(2018·北京高考)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解析】选C 。
A 项,将NaOH 溶液滴入FeSO 4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发生的反应有Fe 2++2OH-Fe(OH)2↓,4Fe(OH)2+O 2+2H 2O 4Fe(OH)3,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 项,将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是因为Cl 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HClO,石蕊溶液遇酸变红,同时HClO 因强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能使溶液迅速褪色,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C 项,Na 2S 溶液滴入 AgCl 浊液中,发生沉淀转化,生成更难溶的Ag 2S 沉淀,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D 项,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发生的反应有3Cu+8HNO 3(稀)2NO ↑+3Cu(NO 3)2+4H 2O,2NO+O 22NO 2,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3.已知二氯化二硫(S 2Cl 2)的结构式为Cl —S —S —Cl,它易与水反应2S 2Cl 2+2H 2O4HCl+SO 2↑+3S ↓。
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S 2Cl 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B.H 2O 作还原剂C.每生成1 mol SO 2转移4 mol 电子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比为3∶1【解析】选A。
只有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S2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正确;水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则水不是还原剂,B错误;硫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为+4,则每生成1 mol SO2转移3 mol电子,C错误;氧化产物为SO2,还原产物为S,由反应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比为1∶3,D错误。
核心素养提升练三十二烃和卤代烃(2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2019·张家口模拟)关于下列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异戊烷和2-甲基丁烷互为同系物B.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C.苯的同系物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D.和C4H10的二氯代物数目相同【解析】选C。
异戊烷和2-甲基丁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属于同一物质,A 错误;丙烯分子中含有甲基,甲基是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错误;苯的同系物燃烧是氧化反应,能够与氢气加成,能够与溴等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的二氯代物有10种,C4H10有2种结构,二氯代物数目有9种,D错误。
【加固训练】从柑橘中可提炼得到结构如图的有机物,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0H16B.其一氯代物有8种C.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解析】选D。
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16,A正确;因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其一氯代物的种类即为该物质中氢原子的种类,共有8种,B、C正确;结合烃类及有机物的性质可知该物质难溶于水,密度应比水的小,D 错误。
2.某气态烃1 mol能与2 mol HCl加成,所得的加成产物每摩尔又能与8 mol Cl2反应,最后得到一种只含碳、氯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则气态烃为( )A.丙烯B.1-丁炔C.丁烯D.2-甲基-1,3-丁二烯【解析】选B。
烃1 mol能与2 mol HCl加成,则含有2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碳碳三键,加成产物每摩尔又能与8 mol Cl2反应,根据加成与取代的定量关系可知气态烃为C4H6。
【方法规律】1mol烷烃分子中含有n mol氢原子,就能与n mol X2(X=F、Cl、Br、I,下同)发生取代反应;1 mol碳碳双键与1 mol X2、HX、H2O等发生加成反应;1 mol 碳碳三键与2 mol X2、HX、H2O等发生加成反应。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动量、冲量、动量定理课时作业1.(冲量)(2017·广东中山西区期中)质量为m的木箱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变为v,则在这段时间内拉力F与重力的冲量大小分别为()A.Ft,0B.Ft cos θ,0C.mv,mgtD.Ft,mgtF的冲量就是F与时间t的乘积,即I F=Ft;重力的冲量就是重力与时间t的乘积,即I G=mgt。
2.(动量、动能的变化量)质量为0.2 kg的球竖直向下以6 m/s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再以4 m/s的速度反向弹回。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小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内,关于球动量变化量Δp和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p=2 kg·m/s W=-2 JB.Δp=-2 kg·m/s W=2 JC.Δp=0.4 kg·m/s W=-2 JD.Δp=-0.4 kg·m/s W=2 J,则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Δp=mv2-mv1=0.2×4 kg·m/s-0.2×(-6) kg·m/s=2 kg·m/s,方向竖直向上。
由动能定理,合外力做的功W=×0.2×42 J-×0.2×62 J=-2 J。
3.(冲量、动能变化量的比较)(2017·北京顺义区统考)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沿倾角不同的两个光滑斜面由静止自由滑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的过程中()A.两小球所受重力做功相同B.两小球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相同C.两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所用时间相同D.两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动能不同,设斜面倾角为θ,高为h,则有加速度a=g sin θ,位移x=,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有x=at2=gt2sin θ,运动时间t=,两个斜面高度相同而倾角不同,所以运动时间不同,选项C错误。
广东省高2020届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计算强化精练1.(2019·天津西青区模拟)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B.若1 mol NF3被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C.若生成0.4 mol HNO3,则转移0.4 mol电子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解析:选D 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5价,其他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错误;该反应中N元素被还原时化合价由+3价降为+2价,所以若1 mol NF3被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B错误;该反应中部分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5价,氧化产物为HNO3,若生成0.4 mol HNO3,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 mol×(5-3)=0.8 mol,C错误;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其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5价,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正确。
2.(2019·郴州一模)某离子反应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粒子,其中c(NH+4)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的还原产物是N2B.消耗1 mol氧化剂,转移电子3 mol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解析:选D c(NH+4)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NH+4为反应物,N2为生成物,氮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则离子方程式为3ClO-+2NH+4===3H2O+2H++N2↑+3Cl-。
A项,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Cl-;B项,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到-1价,作氧化剂,消耗1 mol氧化剂,转移电子2 mol;C项,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D项,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判断,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难点1 反应热的相关计算【命题规律】本专题的考查点主要是运用盖斯定律进行△H的计算,而且考查频率较高;利用键能进行△H的计算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有关概念考察频率较低。
本考点往往结合化学平衡移动综合考察:利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推出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结合新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平衡状态的相关设问。
题型以填空题为主,选择题较少,难度中等。
考查的核心素养以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为主。
【备考建议】2020年高考备考的重点仍以盖斯定律的应用、△H的相关计算及△H的大小比较为主。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19·江苏卷)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反应是氢能源应用的重要途径。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g)+O2(g) 2H2O(g)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A. 一定温度下,反应2HB. 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O 2+2H2O+4e−4OH−C. 常温常压下,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消耗11.2 L H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3(g)+O2(g) 2H2O(g)的ΔH可通过下式估算:∆H=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D. 反应2H断裂旧共价键的键能之和【答案】A【详解】A.体系能量降低和混乱度增大都有促使反应自发进行的倾向,该反应属于混乱度减小的反应,能自发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0,故A正确;B.氢氧燃料电池,氢气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中性条件的电极反应式为:2H2 − 4e− =4H+,故B错误;C.常温常压下,V m≠22.L/mol,无法根据气体体积进行微粒数目的计算,故C错误;D.反应中,应该如下估算:∆H=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故D错误。
2.(2018·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模拟)由H、C、N、O、S等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
I.化工生产中用甲烷和水蒸气反应得到以CO和H2为主的混合气体,这种混合气体可用于生产甲醇,回答下列问题:(1)对甲烷而言,有如下两个主要反应:①CH4(g) +1/2O2(g) =CO(g) +2H2(g) △H1=−36kJ·mol−12CH4(g) +H2O(g) =CO(g) +3H2(g) △H2=+216kJ·mol−1若不考虑热量耗散,物料转化率均为100%,最终炉中出来的气体只有CO、H2,为维持热平衡,年生产lmolCO,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计算题强化专练一1、(8分)某仅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
取该有机化合物样品4.6g ,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将产物先后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8.8g和5.4g。
(1)试求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若该有机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谱图如右图所示,请写出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2、(8分)NaHCO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Na2CO3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Na2CO3+n H2O=Na2CO3·n H2O(n为平均值,n≤10)。
取没有妥善保管的NaHCO3样品A9.16g,溶于水配成溶液,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停地搅拌,加入盐酸的体积与生成的CO2的体积(标准气体)盐酸体积(mL) 8 15 20 50 x 120 150生成CO2体积(mL) 0 112 224 896 2240 2240 2240(1)x的最小值为。
(2)原样品中NaHCO3的质量。
(3)样品A中的成分及各成分的物质的量。
2.(8分)(1)110 (2分)(2)滴加盐酸15 mL至20 mL时,NaHCO3+HCl=NaCl+H2O +CO2↑c (HCl)=(224 mL -112 mL)/22400 mL/mol (20 mL -15 mL)/1000 mL/L= 1.0mol/L原样品中n (NaHCO 3)= n (HCl)= 1.0mol/L ×110 mL/1000 mL/L=0.11 mol 原样品中NaHCO 3的质量:0.11 mo l ×84 g/mol=9.24 g (2分) (3)依据题意,样品A 中含有NaHCO 3和Na 2CO 3·n H 2O设样品A 中NaHCO 3和Na 2CO 3·n H 2O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和b则a +b=2240 ml/22400 mL/mol 2a+b=0.11 mola=0.090mol b=0.010moln (H 2O)=(9.16 g -0.090mol ×84 g/mol -0.010mo l ×106 g/mol)/18 g/mol =0.03 molNa 2CO 3·n H 2O 为Na 2CO 3·3H 2O ,物质的量为为0.010mol(2分) NaHCO 3为0.090mol (2分)3.(共7分)铜合金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铜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有+l 、+2。
已知Cu 2O 与稀硫酸反应,溶液呈蓝色。
现向Cu 、Cu 2O 和CuO 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 L 0.6 mol/L HNO 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时收集到2240 mL NO 气体(标准状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u 2O 跟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若将上述混合物用足量的H 2加热还原,所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
(3)若混合物中含0.1 mol Cu ,将该混合物与稀硫酸充分反应,至少消耗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 。
(4)若混合物中Cu 的物质的量为n mol ,则n 的取值范围为 。
3.(共7分) (1)3 Cu 2O +14 H + + 2 NO 3- = 6 Cu 2+ + 2 NO ↑ + 7 H 2O (1分) (2)16 g (2分) (没单位扣1分) (3)0.1 mol (2分)(没单位扣1分) (4)0.05<n <0.15(2分) 4.(9分)河水中NaCl 的质量分数大于0.3 % 时,则不能用来灌溉田地。
取河水50mL ,恰与10mL 0.2 mol·L -1的AgNO 3溶液完全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已知:0.3 % 的NaCl (aq )的密度为1.05g·cm -3 (1)计算该河水中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
(2)通过计算说明该地河水是否可用于灌溉。
4.解:AgNO 3 + NaCl == AgCl ↓ + NaNO 3溶质质量分数为0.3%的河水中对应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该河水中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4mol·L -1小于0.054mol·L -1,可用于灌溉。
5.(5分)在250mL 某混合溶液中,HNO 3和H 2SO 4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mol ·L -1-和0.1mol ·L -1。
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1.92g 铜粉,加热充分反应。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所得溶液中Cu 2+的物质的量浓度。
5.(1)3Cu +8H + + 2NO 3- =3Cu 2+ +2NO ↑+4H 2O(2)、0.12mol ·L -1(2分))6. (4分)在500mLCuSO 4和Fe 2(SO 4)3的混和溶液中加入21.7g 铁粉,待反应完全后, 得到16.8g 残留固体。
在滤液中加入400mL4mol / L 的BaCl 2溶液,恰好使 溶液中的SO 42-完全沉淀。
原混合物中CuSO 4和Fe 2(SO 4)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 为 、 。
6. (4分) (各2分)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45mol/L 硫酸铁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mol/L 7、(5分)将两个铂电极插入500 mL CuSO 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定时间后,某一电极增重0.064 g (设电解时该电极无氢气析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体积变化)。
计算此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多少? 7、(5分)( 4×l0-3 mol / L)8、 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用途的新型氧系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a Na 2CO 3·b H 2O 2。
现将一定质量的过碳酸钠粉末溶于水配成稀溶液,再向其中加入适量MnO 2粉末,充分反应后生成672mL 气体(标准状况)。
反应后的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后,将滤液和洗涤液混合并加水配成100mL 溶液A 。
现向三份体积为10mL 、浓度为c mol/L 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滴滴入溶液A ,边滴边振荡,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 下表所示:⑴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 。
⑵通过计算确定过碳酸钠的化学式。
⑶工业上常以所含活性氧的质量分数[w (活性氧)=%100)()O H (1622⨯样品m n ]来衡量过碳酸钠产品的优劣,13%以上者为优等品。
现将0.2g 某厂家生产的过碳酸钠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后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15.0mL 1mol/L 硫酸,再加入足量KI ,摇匀后置于暗处,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淀粉试液,用0.1mol/L Na 2S 2O 3溶液滴定到蓝色恰好消失时,共消耗33.00mL ,试计算判断该样品是否为优等品。
(已知:2Na 2S 2O 3+I 2=Na 2S 4O 6+2NaI) 8. ⑴0.5 ⑵n (O 2)=0.03mol 22.4L/mol0.672L= n (H 2O 2)=0.06mol由实验Ⅰ中数据可知,5mLA 溶液中:n (Na 2CO 3)=n (CO 2)=mol 10222.4L/mol0.0448L3-⨯=所以100mLA中含有04.0102203=⨯⨯-mol n (Na 2CO 3) ∶n (H 2O 2)=0.04:0.06=2:3所以化学式为2Na 2CO 3·3H 2O 2) ⑶据题意可得:n (H 2O 2)= n (Na 2S 2O 3) /2=0.1mol/L ×0.033L/2=1.65×10-3mol 该过碳酸钠的活性氧的质量分数为:%2.13%1002.03221065.13=⨯⨯⨯->13% 所以该过碳酸钠样品为优等品。
9.(共12分)将32.64g 铜与140mL 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 和NO 2 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
请回答: (1)NO 的体积为________L ,NO 2的体积为________L 。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mL amol/L 的NaOH 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 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 mol/L 。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 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 3,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________g 。
9. (1)5.8 5.4 (2)14.05.0103+⨯-aV (3)57.810.(13分)将mmolNa 2O 2和NaHCO 3的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250℃,使其充分反应,混合物中Na 2O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 。
(1)当X=1/2时,容器中固体产物 (写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为 。
(2)若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为O 2和H 2O ,则X 的取值范围 。
(3)当0<X<1/3时,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n 的数字表达式(用m 、x 表示) 。
10.(1)Na 2CO 3 NaOH ;(2分) 0.5mol 0.5m mol (2分) (2)1/3≤x ≤12(3分) (3)n=mcl -3x/27(4分)11.(8分)在一定条件下,NO 跟NH 3可以发生反应生成N 2和H 2O 。
现有NO 和NH 3的混合物1mol ,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中,若经还原得到的N 2比经氧化得到的N 2多1.4g 。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若以上反应进行完全,试计算原反应混合物中NO 与NH 3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11.(8分)(1)略(2)NO 与NH 3的物质的量0.8mol 0.2mol; 0.3mol 0.7mol12.小苏打、胃舒平都是常用的中和胃酸的药物。
(1)小苏打每片含0.504g NaHCO 3,2片小苏打片和胃酸完全中和,被中和的H +的物质的量是多少?(2)胃舒平每片含0.234g Al(OH)3。
中和胃酸时,6片小苏打片相当于多少片胃舒平?(写出计算过程)12.(1)2片小苏打所含NaHCO3的质量为1.008g,其物质的量为1.008g÷84g/mol=0.012mol,由HCO3-+H+=== CO2↑+H2O,可知n(H+)=0.012mol。
(2)6片小苏打的物质的量为:0.036mol,即中和的H+为0.036mol,而每片的Al(OH)3的物质的量为0.234g÷78g/mol =0.003mol,由Al(OH)3+3H+===Al3++3H2O,中和的H+为0.009mol,所以Al(OH)3的片数为:0.036÷0.009 = 4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