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技能大赛理论考试(含标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6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理论卷(绝密)学校姓名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方法。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小学科学涉及的科学知识体系概括为三个领域:生命科学、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人体共有_________、循环、运动、泌尿、_________、消化、内分泌、生殖等八大系统。
4.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行星是_________,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是________。
5.天气预报中常提到高气压中心,在该中心附近一般都是天气。
6.人眼球结构中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_______相当于胶卷。
7.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5大问题是人口、粮食、、、。
8.晴天的上午,在盆栽植物的一分枝叶片上套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凝结而成的,它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下午打开袋口,迅速把一支将熄灭的火柴棍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较丰富,这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
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可能较丰富,这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2.“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众口皆碑的神话传说,牛郎星是属于天琴座。
………()3.蘑菇能够自己合成自身的营养物质,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
…………………()4.数百万年来,我们生活的陆地一直在缓慢地漂移着。
………………………… ( ) 5.裸子植物既不是单子叶植物,也不是双子叶植物……………………………… ( ) 6.GPRS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简称。
……………………………………………… ( ) 7.昆虫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 ( ) 8.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百年罕见的日全食。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_成像、聚光、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利伟。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叶片、叶柄、叶脉_、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温度、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_。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_。
8、沉淀过滤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1、A2、D3、C4、A5、B6、A7、C8、D9、C 10、C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三)简答。
科学教师比赛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计20分)1. 光年是用来度量什么单位?A. 时间B. 速度C. 距离D. 质量答案:C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储存遗传信息B.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C. 进行光合作用D. 合成蛋白质答案:B3. 哪个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A. 氧B. 硅C. 铝D. 铁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物B. 非生物C. 环境D. 人类活动5.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什么?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将改变运动状态答案:C6.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化石燃料?A. 煤B. 天然气C. 石油D. 太阳能答案:D7.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酸?A. 盐酸B. 硫酸C. 氢氧化钠D. 醋酸答案:C9.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B. 1月C. 1天D. 1小时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半导体?A. 铜B. 石墨C. 硅D. 橡胶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计10分)1.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______层。
答案:散逸层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皮肤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4.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氢5. 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吸收水分。
答案:蒸腾作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计20分)1. 简述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
答案: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出,对于每一个作用力,总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技能大赛理论考试(含答案)1.选择题(44分)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蒸发食盐水B。
酒精灯添加酒精C。
取液时挤入空气D。
加热液体答案:B。
酒精灯添加酒精2.下列观察测量和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向试管中加固体B。
稀释浓硫酸C。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D。
测量正方体的边长答案:C。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4.下列实验操作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
液体的取用B。
检查装置气密性C。
用滴管滴加液体D。
过滤答案:C。
用滴管滴加液体5.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克食盐。
A。
26B。
36C。
40D。
56答案:B。
367.下列仪器:①烧杯;②坩埚;③量筒;④表面皿;⑤蒸发皿;⑥烧瓶;⑦燃烧匙。
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
①②⑤B。
①②④C。
②⑤⑥D。
②⑤⑦答案:A。
①②⑤8.下列实验操作时,一般情况下不应该相互接触的是()。
A。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B。
过滤时,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C。
用试剂瓶向量筒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与量筒口D。
用天平称量时,砝码与托盘答案:A。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11.XXX的《再别康桥》脍炙人口,诗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C。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答案:B。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12.用图中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流入空桶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B。
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C。
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D。
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千克/米³答案:A。
2023年小学科学试验操作技能竞赛试题(一)选手使用时间:月日编号姓名试验名称:对旳使用温度计试验规定:1、根据题目和试验规定选择所需要旳器材2、简介温度计(用途、简朴构造)3、用手感觉两杯温度不一样旳水温,并进行估计温度4、对旳使用温度计测量两杯水旳温度试验环节1、根据书上有关内容,掌握温度计旳使用:(1)手拿温度计旳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旳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度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旳水。
2、测量一杯温水旳温度,并做好记录。
3、测量一杯凉水旳温度,并做好记录。
试验结论:1、水温越高,温度计旳读数约大。
2023年小学科学试验操作技能竞赛试题(一)评委使用时间:月日编号姓名得分阐明:试验环节旳次序可自行调整,但必须符合科学原理。
组长签字:评委签字:2023年小学科学试验操作技能竞赛试题(二)选手使用时间:月日编号姓名试验名称: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旳试验规定:1、根据试验题目和试验规定对旳选择所需器材2、至少能使用三种措施证明声音旳产生3、至少使用一种措施让看到声音旳振动试验器材:小木槌1个、小鼓1面、音叉1个、小豆粒、钢尺、盛水水槽1个。
试验环节:1、用力掰弯钢尺,钢尺并不发声,轻轻拨动却能发出声音,这是为何?2、用力按住鼓面,鼓不发出声音,轻轻敲打它,它却发出声音,这是为何?敲打撒有小豆粒旳鼓面时,发生什么现象?3、打击过旳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发生什么变化?试验结论:1、鼓、钢尺发声旳时候,我们观测到,鼓、钢尺都在震动。
2、打击过旳音叉触及水面,水面会溅起水花,荡起波纹。
阐明音叉也在震动。
3、声音是由物体旳震动产生旳。
2023年小学科学试验操作技能竞赛试题(二)评委使用时间:月日编号姓名得分阐明:试验环节旳次序可自行调整,但必须符合科学原理。
组长签字:评委签字:2023年小学科学试验操作技能竞赛试题(三)选手使用时间:月日编号姓名试验名称:对旳使用测力计试验规定:1、画出不一样类型旳测力计,并写出它们旳名称2、能对旳使用测力计测量力旳大小3、能用记录表分析弹簧旳伸长规律4、根据试验题目和试验规定对旳选择试验器材试验器材:圆筒测力计1个,握力计1个,平板式弹簧测力计1个,钩码1盒试验环节:1、观测并认识不一样旳测力计,把它画下来并写出各自旳名称。
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附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是无机物?A. 纤维素B. 糖类C. 氧气D. 蛋白质答案:C. 氧气2. 下列哪种是常见的细胞器?A. 淀粉颗粒B. 叶绿体C. 细胞壁D. 细胞核答案:B. 叶绿体3. 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循环是最为重要的?A. 氮B. 铁C. 钙D. 钾答案:A. 氮4.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物态变化?A. 冰块融化为水B. 橡皮球弹起C. 钢丝断裂D. 铁钉生锈答案:D. 铁钉生锈5. 下列哪种能量形式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能B. 太阳能C. 核能D. 天然气能答案:B. 太阳能二、填空题1. 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氧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3. 地球的大气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
答案:氮气、氧气、二氧化碳4. 常见的可再生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5. 金属加热后容易变形的温度区间称为______。
答案:延展性三、简答题1. 请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以及例子。
答案:物质的三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以水为例,当水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呈现固态,称为冰;当水温度在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时,水呈现液态;当水温度高于100摄氏度时,水呈现气态,称为水蒸气。
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如何进行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来进行的。
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光,被植物吸收后转化为化学能,再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而流动到其他生物体内。
每个生物体通过食物链获取的能量都会逐渐减少,形成食物链的能量逐层递减。
3. 请简要说明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答案: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类的数量和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在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等。
(留五个空,任意填。
)二、简答题。
1、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答(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论据。
(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问答。
(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2、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 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 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理论笔试题1、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时滴碘酒,这是为了让细胞染色,便于观察。
( )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2、猫咪可以从很高的地方安全地跳下来,这是因为()。
[单选题] *A.猫爪的肉垫坚硬结实B.猫爪的肉垫有利于排汗C.猫爪的肉垫有缓冲作用(正确答案)3、下面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三峡水电站主要是将地热能转化为电能B.可燃冰和干热岩都是可以用来发电的新能源(正确答案)C.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导电线圈缠绕的方向有关4、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更加牢固。
( )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5、绿色植物的( )不属于化学变化。
[单选题] *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正确答案)C.光合作用6、同卵双胞胎(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两个胎儿)姐妹俩,出生时皮肤有黑、白之分,引起这种变异的类型和原因是( )。
[单选题] *A.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B.可遗传的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正确答案)C.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变异现象。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公安机关可以利用( )侦破各种案件。
[单选题] *A.人遗传物质的独一无二B.人指纹的独一无二C.两者都可以(正确答案)9、31、地球上的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杭州市)弟弟对地球充满了好奇,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托勒密坚持“地心说”,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B.“日心说”最早的提出者是哥白尼,他认为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正确答案)C.贝塞尔用量日仪的观测结果,证明了地球在围绕着太阳公转11、以下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是( )。
[单选题] *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正确答案)B.白醋浸泡贝壳C.白糖加热变成焦糖12、白糖、碱、明矾、玻璃都是晶体。
(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3、像水那样,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固体。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一、理论部分参考试题试题一: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1.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不包括以下哪项?A. 科学素养的培养B.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C. 强调学科知识的学习D.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2.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不包括以下哪项?A.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B.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C.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D.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领域?A. 生命科学B. 地球与宇宙C. 物理科学D. 数学4. 小学科学课程的评价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过程性评价B. 终结性评价C. 相对性评价D. 绝对性评价试题二:请简述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试题三:请阐述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
试题四:请分析小学科学课程内容领域的特点。
试题五:请谈谈小学科学课程评价的方法及其作用。
二、参考答案答案一:1. C2. D3. D4. C答案二: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下几点:1. 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能够理解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2.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生动有趣的科学现象和问题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科学探究。
4. 强调学科知识的学习: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
答案三: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丰富多样的科学教学内容和活动,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推理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系统的科学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家港市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理论卷学校姓名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方法。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小学科学涉及的科学知识体系概括为三个领域:生命科学、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人体共有_________、循环、运动、泌尿、_________、消化、内分泌、生殖等八大系统。
4.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行星是_________,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是________。
5.天气预报中常提到高气压中心,在该中心附近一般都是天气。
6.人眼球结构中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_______相当于胶卷。
7.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5大问题是人口、粮食、、、。
8.晴天的上午,在盆栽植物的一分枝叶片上套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凝结而成的,它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下午打开袋口,迅速把一支将熄灭的火柴棍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较丰富,这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
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可能较丰富,这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2.“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众口皆碑的神话传说,牛郎星是属于天琴座。
………()3.蘑菇能够自己合成自身的营养物质,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
…………………()4.数百万年来,我们生活的陆地一直在缓慢地漂移着。
………………………… ( ) 5.裸子植物既不是单子叶植物,也不是双子叶植物……………………………… ( ) 6.GPRS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简称。
……………………………………………… ( ) 7.昆虫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 ( ) 8.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百年罕见的日全食。
)A.蒸发食盐水B.酒精灯添加酒精C.取液时挤入空气D.加热液体2.下列观察测量和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加固体B.稀释浓硫酸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D.测量正方体的边长4. 下列实验操作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液体的取用B.检查装置气密性C.用滴管滴加液体D.过滤5. 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克食盐。
A.26 B.36 C.40 D.567. 下列仪器:①烧杯;②坩埚;③量筒;④表面皿;⑤蒸发皿;⑥烧瓶;⑦燃烧匙。
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⑤⑥D.②⑤⑦8.下列实验操作时,一般情况下不应该相互接触的是()。
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B.过滤时,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C.用试剂瓶向量筒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与量筒口 D.用天平称量时,砝码与托盘9. 下列诗句中描述的月相,与右图中的月相相符合的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D.一夜安排梦不成,月堕西窗晓10.今天是农历三月二十四,上午9:00,月亮的位置大约在()。
A. A处B. B处C. C处D. D处11.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脍炙人口,诗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12.用图中装置验证阿基M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流入空桶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千克/M313.为预防禽流感,某同学为养鸡场配制消毒液,在用量筒量取浓的氯胺(NH2C1)消毒液的体积时俯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过程均正确),则所配消毒液的浓度( )。
A.无影响 B.偏大 C.偏小 D.无法确定14.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
她看到某种鸟在吃蓟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她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若干)进行实验研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B.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C.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15.观察自己制作的标本临时装片时,偶尔会看到黑色的圆圈,这种结构最可能是( )A.特殊的细胞B.气泡C.食物的残渣D.液泡16.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撕下的洋葱表皮已经展平在清水中,箭头表示盖上盖玻片的方向,椭圆表示载玻片中央的清水)( )。
17.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B.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亮C.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D.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液泡等细胞结构 18.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
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 .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B .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 .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 .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19.剪取一段带有叶的大叶黄杨的茎,插入红墨水中。
一段时间后,取出用刀片把茎纵切开,用放大镜观察,被染成红色的是( )。
A.树皮 B.木质部C.髓D.木质部和髓 20.下列星座适合在冬季观察的是( )。
A . B. C. D.21.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刀刃很薄可以增大压力B .该铡刀实质上是一种费力杠杆C .甘蔗放在a 点比b 点更易被切断D .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22.如图,箭头代表线圈缠绕方向,小磁针红色端为N 极,通电后,出现的现象为( )。
A .小磁针顺时针转动90度B .小磁针逆时针转动90度C .小磁针转动180度D .小磁针不会转动A B C D二、填空题:(32分)23.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用蒸发皿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_________;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能超过容积的_________。
2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标准状况下,甲烷密度比空气密度小,难溶于水。
现有下列实验装置:(1)A、B两个装置中,用来加热固体,正确的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以用来收集甲烷的装置是(选填装置图编号)。
25.在明亮实验室里做“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实验时,由于操作上的一些失误,造成实验效果不明显。
请分析产生下列后果的可能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1)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发现无论怎样转动反光镜视野都很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把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有一支温度计,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2℃,把它放在沸水中时读数为98℃。
把这支温度计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它的读数是32℃,则此时的室内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_____。
29.图甲是清代的救火工具“水龙”。
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向下压,水箱中的水从输水管中喷出,水柱可高达10M 。
用汽水瓶和吸管模拟“水龙”的工作原理,往瓶中吹气,瓶中的水就从吸管中喷出,如图乙。
(1)水能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瓶中吹气,水能从吸管喷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15分)30.画出下列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 、动力F 1、动力臂l 1、阻力F 2、阻力臂l 2)(1)动滑轮 (2)轮轴 (3)用最小的力将球推上台阶四、简答题:(9分)31.有一只标有220V 40W 的白炽灯和一只标有2.5V 0.3A 的小灯泡,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电压为220V 的家庭电路上,会发生什么现象?请说明理由。
32.学生在学习了《空气有重量吗?》一课后,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取下盖子的可乐瓶压扁后与瓶盖一起放在天平上称,比较其在盖紧瓶盖没压扁时是否变轻。
结果是塑料瓶的轻重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感到迷惑,问老师为什么气球充气后会比没充气前重一些,而装了空气的塑料瓶和没装空气的瘪瓶子一样重?老师想了想回答说:“这是因为瓶子里面的空气比较好少,重量变化不明显的缘故,你用大一点的瓶子做实验就可以看出变化了。
”你认为这位老师的解答正确吗?为什么?图甲 图乙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技能大赛理论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23. 1/3 2/3 2/324.(1)B 防止加热时药品中的水分蒸发后在试管口凝结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2)D、F 25.(1)光圈太小(使用了高倍物镜、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等)(2)表皮没有充分展开有折叠或表皮撕得太厚。
26.(1)1.0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3)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7.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28. 31.25℃29.(1)把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2)增大瓶内气压,使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三、作图题30.画出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每要素1分,共15分)(1)(2)(3)四、简答题:(9分)31.两个灯泡都能发光。
白炽灯的电阻远大于小灯泡,串联接在220V的电路上时,电压大部分分配在白炽灯上,小灯泡上分配的电压很小,两个灯泡都能发光。
(附计算:白炽灯的电阻R1 = U12/P1 = 220伏2/40瓦 = 1210欧小灯泡的电阻R2 = U2/I2 = 2.5伏/0.3安 = 8.3欧白炽灯两端的电压 = 220伏×(1210欧 / (1210欧 + 8.3欧)) = 218.5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 220伏×(8.3欧 / (1210欧 + 8.3欧)) = 1.5伏)32.这位老师的解答不正确。
瓶子重量没有变化是因为瓶子里空气的重量与瓶子受到空气的浮力相等。
教材中采用气球进行实验,气球中的空气被压缩后密度变大,所以能看出重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