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二物理运动计算题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完整版)初二物理机械运动计算题及答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计算题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1.一颗子弹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在5m处的人听到了枪声,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为340m/s。
求子弹前进了多少米。
2.一架喷气式飞机以声速的1.5倍速度飞行,高度为2720m,水平方向飞行。
当听到飞机在头顶上方轰鸣时,抬头观看,飞机已经飞到你前方多远水平距离的地方?3.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1m长的导火索来引爆炸药,导火索的燃烧速度为0.5cm/s。
引爆员点着导火索后,至少以每秒多少m的速度才能跑到600m以外(包括600m)的安全区域?4.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76cm长的导火索来引爆钻孔里的炸药,导火索的燃烧速度是0.8cm/s。
点着导火索以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500m以外的安全区?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5.一列长90米的火车以每秒30米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1200米的桥,所需时间为多少秒?6.一列火车途经两个隧道和一座桥梁,第一个隧道长600米,火车通过用时18秒;第二个隧道长480米,火车通过用时15秒;桥梁长800米,火车通过时速度为原来的一半,则火车通过桥梁所需的时间为多少?7.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
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8.一列火车长200米,用20s的时间穿过了一条100m长的隧道。
该火车如果以这样的速度通过长3.4km的大桥,要用多长时间?9.一列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每秒的速度正在行驶。
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10.一列火车长200米,每秒行20米,要经过一座长700米的大桥。
求这列火车通过这座大桥需要多久?三、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11.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行驶0.5小时,接着又以36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5分钟到达目的地。
初二物理物体的运动练习题1. 问题描述:一辆汽车以每秒10米的速度向前行驶,经过5秒后速度突然减至每秒6米,持续5秒后又恢复为10米/秒的匀速行驶。
求这段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以及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2. 解题思路及步骤:自动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速率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将该问题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计算。
首先计算从起始到速度减小的过程,然后计算从速度减小到恢复的过程。
最终将两个阶段得到的结果相加,即可得到问题的答案。
3. 计算第一阶段:初始速度v1 = 10 m/s,行驶时间t1 = 5 s,速度减小后的速度v2 = 6 m/s。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 = 总路程 / 总时间首先计算第一阶段的总路程d1:根据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可以使用速度的平均值与时间的乘积来计算总路程。
速度的平均值 = (v1 + v2) / 2总路程d1 = 速度的平均值 ×时间 = ((v1 + v2) / 2) × t14. 计算第二阶段:第二段的速度恢复为v1 = 10 m/s,行驶时间t2 = 5 s。
同样地,计算第二阶段的总路程d2:总路程d2 = 速度 ×时间 = v1 × t25. 计算总路程:总路程 = d1 + d26. 计算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 总路程 / 总时间7. 计算结果:根据上述步骤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第一阶段的总路程d1 = ((v1 + v2) / 2) × t1 = ((10 + 6) / 2) × 5 = 40 米第二阶段的总路程d2 = v1 × t2 = 10 × 5 = 50 米总路程 = d1 + d2 = 40 + 50 = 90 米总时间 = t1 + t2 = 5 + 5 = 10 秒平均速度 = 总路程 / 总时间 = 90 / 10 = 9 米/秒因此,该段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9米/秒,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90米。
初二物理计算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初二物理计算题专题训练组课备理物:人题命:名姓号)(班)(二初1.某辆汽车的速度如图(甲)所示:(1 )当汽车司机看到图(乙)所示的标记牌后,假如就以速度计指示的速度匀速行驶,经 12min抵达大桥,求标记牌到大桥的距离.(2 )若他在恪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该标记牌到大桥,最少行驶多长时间?2.. 甲、乙、丙从同一地址、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丙从静止开始加快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下图.求:(1 )经过 10s ,甲、乙相距多远?(2 )丙与甲速度相等时,甲运动的行程为多少?○3.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 20 m/s 的速度行驶,其正前面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 2 s 后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 声= 340 m/s )4.下边是对于舰载机着舰的报导:歼-15舰载机飞临“辽宁舰”上空,成立下滑线、调整飞翔速度,对着航母着陆区飞去。
巨大的甲板向我们迎面扑来,给人以极强的压迫感。
歼- 15 战机着舰,与尾钩完整咬合,在短短 2.5s 内使战机速度从 300km /h 减少为零,滑行约 100m ,稳稳停在甲板上。
试解答以下问题:( 1 )歼- 15 舰载机下降时飞翔员为何会感觉“巨大的甲板向我们迎面扑来”?( 2 )“在短短 2.5s 内使战机速度从300km / h 减少为零”中“300km/ h”是指舰载机着舰时的(填“均匀速度”或“刹时速度”),合多少m/s? (写出运算过程)( 3 )舰载机从触舰到静止过程的均匀速度约是多少?5.某人在长铁管一端猛敲击一下,在长铁管另一端人听到两次声音间隔为0.4s ,求长铁管的长度?(声音在空气中、钢铁中流传速度分别是340m/s 、5200m/s )6.利用回声能够丈量声源到阻碍物的距离。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 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流传速度为1530m/s ,请简要回答或计算出以下问题。
初二物理运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关于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正确的是:A.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C. 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D.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答案:A2.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单位是:A. 米/秒B. 米/小时C. 千米/小时D. 千米/秒答案:A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5米/秒,那么在2秒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A. 5米B. 10米C. 20米D. 25米答案:C4. 以下哪种情况物体处于平衡状态: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匀速圆周运动D. 以上都是答案:D5.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3N和4N,方向相反,那么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A. 1NB. 7NC. 3ND. 4N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________状态。
答案: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大小、方向、作用点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米/秒²,那么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________米/秒。
答案:64.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千克,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牛顿。
答案:19.6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牛顿的推力,同时受到5牛顿的摩擦力,那么物体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牛顿。
答案:5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辆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刹车后速度减为0,用时5秒。
求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
答案:-4米/秒²2. 一个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从10米高的平台上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答案:v = √(2gh) = √(2 × 9.8 × 10) ≈ 14.1米/秒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描述如何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20道人教版初二物理计算题一、速度计算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速度是72km/h,行驶了30 分钟,求汽车行驶的路程。
-解析:先将速度单位换算,72km/h = 20m/s。
时间t = 30 分钟= 1800s。
根据路程s = vt,可得路程s = 20×1800 = 36000m = 36km。
2.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5m/s,他骑了2000 米,求他所用的时间。
-解析:根据时间t = s/v,可得时间t = 2000÷5 = 400s。
二、密度计算3.一个金属块的质量是810g,体积是300cm³,求该金属块的密度。
-解析:密度ρ = m/v,其中m = 810g,v = 300cm³。
则密度ρ = 810÷300 = 2.7g/cm³。
4.有一质量为5.4kg 的铝球,体积是3000cm³,判断此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铝的密度是 2.7×10³kg/m³)-解析:先求铝球实心部分的体积,V 实= m/ρ铝= 5.4kg÷(2.7×10³kg/m³)=2×10⁻³m³ = 2000cm³。
因为实际体积3000cm³大于实心体积2000cm³,所以此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V 空= V 总- V 实= 3000 -2000 = 1000cm³。
三、重力计算5.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0kg,求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 = 9.8N/kg)-解析:重力G = mg,m = 50kg,g = 9.8N/kg,则重力G = 50×9.8 = 490N。
6.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49N,求它的质量是多少?(g = 9.8N/kg)-解析:根据m = G/g,可得质量m = 49÷9.8 = 5kg。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计算题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1.子弹在离人5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前进了几米?2.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声速(声速为340米/秒)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水平方向飞行.当你听到飞机在头顶上方轰鸣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水平距离的地方?3.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1m长的导火索来引爆炸药,导火索的燃烧速度为0.5cm/s,引爆员点着导火索后,至少以每秒多少m的速度才能跑到600m以外(包括600m)的安全区域?4.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76cm长的导火索来引爆钻孔里的炸药,导火索的燃烧速度是0.8cm/s,点着导火索以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500m以外的安全区?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5.一列长90米的火车以每秒30米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1200米的桥,所需时间为()秒。
6.一列火车途经两个隧道和一座桥梁,第一个隧道长600米,火车通过用时18 秒;第二个隧道长480 米,火车通过用时15 秒;桥梁长800 米,火车通过时速度为原来的一半,则火车通过桥梁所需的时间()7.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8.一列火车长200米,用20s的时间穿过了一条100m长的隧道,该火车如果以这样的速度通过长3.4km的大桥,要用多长时间?9.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每秒的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10.一列火车长200米,每秒行20米,要经过一座长700米的大桥,求这列火车通过这座大桥需要多久?三大基础公式:(1)路程=速度*时间;(2)速度=路程÷时间;(3)时间=路程÷速度。
火车过桥问题中,你一定要注意到火车的自身长度,即:总路程=火车车身长度+桥长=火车速度*过桥时间。
初二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在初二物理课程中,力学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部分。
以下是一些力学练习题及答案,帮助学生巩固和检验学习效果。
# 初二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一:力的合成某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分别为F1 = 5N,F2 = 8N,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求合力的大小。
答案:合力F = F1 + F2 = 5N + 8N = 13N。
练习题二:摩擦力的计算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10N的力被推着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答案: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推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摩擦力f = 10N。
练习题三:重力的计算一个质量为60kg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答案:重力G = mg,其中m = 60kg,g = 9.8m/s²(地球的重力加速度)。
G = 60kg × 9.8m/s² = 588N。
练习题四:浮力的计算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0.8N,物体的重力是1.2N。
求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状态。
答案:由于浮力小于重力(0.8N < 1.2N),物体将会下沉。
练习题五: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一个杠杆,支点到力臂的距离(力臂)分别为L1 = 0.5m,L2 = 1.5m,力F1 = 30N,求另一端的力F2。
答案: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 × L1 = F2 × L2。
代入数值得:30N ×0.5m = F2 × 1.5m。
解得F2 = 10N。
练习题六: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
代入数值得:5N = 2kg × a。
解得加速度a = 2.5m/s²。
这些练习题涵盖了力的合成、摩擦力、重力、浮力、杠杆平衡以及牛顿第二定律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力学的基本原理,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运动题目及解析题目 1: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 4s 内通过了 20m 的路程,则它的速度是多少?解析: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 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已知路程s = 20m,时间t = 4s,则速度v = 20m÷4s = 5m/s题目 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0km/h,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0km/h,则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析:设全程的路程为s,则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_1 = (s/2)/(60),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_2 = (s/2)/(40)。
全程的平均速度v = s÷(t_1 + t_2) = s÷((s/2)/(60) + (s/2)/(40)) = 48km/h 题目 3: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在前5min内行驶了1500m,则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析:时间t = 5min = 300s,路程s = 1500m平均速度v = s÷t = 1500m÷300s = 5m/s题目 4:一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00m的大桥,求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
解析:火车完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为火车的长度加上大桥的长度,即s = 200m + 1000m = 1200m速度v = 20m/s时间t = s÷v = 1200m÷20m/s = 60s题目 5: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m/s,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析:设全程的路程为2s,则前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_1 = s÷4,后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_2 = s÷6。
全程的平均速度v = 2s÷(t_1 + t_2) = 2s÷(s÷4 + s÷6) = 4.8m/s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通过的路程是甲的(1)/(4),则甲运动的时间是乙的多少倍?解析:设乙的速度为v,甲的速度为2v;甲通过的路程为s,乙通过的路程为(1)/(4)s。
初二物理计算题题目一: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5m/s,运动时间是10s,求物体通过的路程。
解析:根据路程公式s = vt(s 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可得路程s = 5m/s×10s = 50m。
题目二:有一个质量为2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5N 的拉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解析: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上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即摩擦力 f = 拉力= 5N。
题目三:一金属块的体积是10cm³,质量是78g,求这种金属的密度。
解析:密度公式为ρ = m/v(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先把质量单位换算成kg,78g = 0.078kg,体积换算成立方米,10cm³ = 10×10⁻⁻m³。
则密度ρ = 0.078kg÷(10×10⁻⁻m³)=7.8×10³kg/m³。
题目四:一个定滑轮,把重1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5m,不计摩擦,求拉力做的功。
解析: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所以拉力 F = 重力G = 100N。
根据功的公式W = Fs(W 表示功,F 表示力,s 表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可得W = 100N×5m = 500J。
题目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 4.2×10³J/(kg·⁻),质量为2kg 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80⁻,求水吸收的热量。
解析:根据热量公式Q = cmΔt(Q 表示热量,c 表示比热容,m 表示质量,Δt 表示温度变化量)。
Δt = 80⁻ - 20⁻ = 60⁻。
则Q = 4.2×10³J/(kg·⁻)×2kg×60⁻ = 5.04×10⁻J。
题目六:一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6V,额定功率是3W,求小灯泡的额定电流。
物理运动类计算题典型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一、相遇问题
(基本思路,找出物理量与物理关系式,关系式一,二者路程之和。关系式二,
时间关系。)
1.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50千米,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平均每小时行40千
米,辆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甲乙两地相距225千米,经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2.甲、乙两车从相距20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20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骑车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乙每小时行18千米,
两人相遇时距中点3千米。问全程有多少千米?
二、追击问题
(基本思路,找出物理量与物理关系式,关系式一,二者路程相等。关系式二,
时间关系。)
4.某人在商店里购买商品后,骑上自行车以5米/秒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骑行,5分钟后店主
发现顾客忘了物品,就开摩托车开始追赶该顾客,如果摩托车行驶速度为54千米/时,摩托车
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顾客?追上时离店多远?
5.甲乙二人进行短跑训练如果甲让乙先跑40米则甲需要跑20秒追上乙,如果甲让乙先跑6
秒,则甲仅用9秒就能追上乙,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6.野兔在草地上以20米/秒的速度向前方50米处的树洞奔逃,秃鹰在野兔后方95米处以
45米/秒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问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
三、列车(队伍)过桥问题
( 基本思路,总路程=车长+桥长 )
7.长130米的列车, 正在以16米/秒的速度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
米?
8.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
用多少时间?
9.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
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四、回声问题
(基本思路,画出运动草图,列出速度时间路程方程,如果涉及两个物体,分别
列出二者速度时间路程方程,再找二者之间的联系,即路程,时间有什么关系。)
10.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
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11. 人对着山崖喊话,喊话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340米,喊话人经多长时间听到回声?
12.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问: (1)鸣笛处距山崖多远? (2)
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13.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5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2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
的回声,求汽车的速度
五、平均速度问题
(基本思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中途的时间要计算到里面。)
14.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
路程为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再
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
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15.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
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
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