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时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51.00 KB
- 文档页数:3
4.14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换。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1. 学习重点:掌握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2. 学习难点:理解小数转分数时的运算规律。
三、学习过程1. 导入在上课开始,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例如:一块披萨可以平均分成8份,小明吃了其中的一份,那么他吃了这块披萨的多少?如果这块披萨的总重量是1千克,小明吃了多少千克?通过这样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
2. 新课讲解(1)分数转小数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讲解分数转小数的方法,例如:将1/4转换为小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即1除以4,得到0.25。
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分数转小数的方法。
(2)小数转分数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讲解小数转分数的方法,例如:将0.6转换为分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小数点后的数字作为分子,分母为10的幂次方,即0.6=6/10,然后进行约分,得到3/5。
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小数转分数的方法。
3. 练习与讨论在讲解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
例如:(1)将1/3转换为小数。
(2)将0.75转换为分数。
(3)将7/8转换为小数。
(4)将0.45转换为分数。
4. 总结与反思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并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例如:在购物时,如何将价格的小数转换为分数进行计算?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请学生思考并举例说明分数和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第2课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教学内容教科书P78~79“练习十九”中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分数和小数互化方法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观察能力。
关注互化结果,促进学生有意识地记一些常见的分数、小数互化值。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教科书P78“练习十九”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2.教科书P79“练习十九”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二、综合应用1.课件出示教科书P78“练习十九”第4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求猎豹的速度是小汽车速度的多少倍时,有的学生用带分数表示,有的学生用小数表示,教师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渗透倒数的概念,沟通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2.课件出示教科书P79“练习十九”第10题。
师:怎么知道谁家离学校远些?【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谁家离学校的距离长些,谁家离学校就远些。
但是不知道两人的速度,无法求出距离,引导学生推理出,速度相同,谁花的时间长些,谁家离学校就远些。
师:谁回家的时间长一些呢?[板书课题: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学情预设】预设1:统一成以小时为单位的数,再比较。
预设2:统一成以分钟为单位的数,再比较。
板书:当数据形式不一致时,统一成分数或小数均可。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大小的实际问题,实现分数、小数的灵活转化。
三、自主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78~79“练习十九”第5、6、7、9题。
2.完成后集中评价。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这两道题比较简单,学生快速解答后集体反馈,选少数不同答案的学生问问是怎么想的。
【教学提示】学生独立解答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
四、补充练习课件出示习题。
◎教学笔记【设计意图】本课时的内容相对比较少,适当补充不同的内容,进一步落实本次练习的重点,突破难点。
4.14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学生(导学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概念,掌握互化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和小数互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分数和小数互化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互化方法的兴趣。
2. 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
3. 合作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互化方法,加深对互化方法的理解。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具体步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3. 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2. 辅导资料:相关教辅书籍、网络资源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白板等七、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讲解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进行例题讲解;第二课时,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讲解。
八、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互化方法。
根据小数的意义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来完成,为分数和小数之间建立联系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2.能熟练正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一、前情回顾沟通联系1、看图写出分数和小数。
2、想一想、填一填0.3里面有()个十分之一,它表示()分之(),写成分数是()。
0.17里面有()个百分之一,它表示()分之(),写成分数是()。
0.009里面有()个千分之一,它表示()分之(),写成分数是()。
教师:通过上面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揭示板书课题: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二、自主探究1.活动一:算一算。
把一条长3m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多少米?如果平均分成5段呢?(1)用小数表示每段的长度。
3 ÷10= 3÷5=(2)用分数表示每段的长度。
3 ÷10= 3÷5=2.活动二:想一想。
(1)103m和0.3m有什么关系呢?0.6m和53m有什么关系呢?0.3=1030.6=610=()()我发现了:(2)不通过算式能不能较快把小数化成分数呢?0.07=()()0.24=()()=()()0.123=()()小数化分数的方法是:3.练习巩固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0.4 0.05 0.37 0.45 0.013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从得到的两种结果和根据小数的意义来寻找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学习目标小数:()分数:()小数:()分数:()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转化为除法来计算4.活动三:试一试。
小组合作把710、39100、34、940、29、514化成小数。
(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710=()39100=()34=()÷()=()940=()÷()=()29=()÷()≈()514=()÷()≈()我发现: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直接去掉(),看分母后面有几个0,就从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互化。
2、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
3、通过教学,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化分数、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分数的特点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把分数化小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填空:0.3里面有()个十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0.17里面有()个百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0.009里面有()个千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二、探索新知1、小数和分数的联系出示例1:把1条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
问题:每段长多少米?(要求分别用小数和分数表示结果)学生思考,在练习本上写出答案。
提问学生,教师板书。
出示例题:把1条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
问题:每段长多少米?(要求分别用小数和分数表示结果)学生思考,在练习本上写出答案。
提问学生,教师板书。
全班集体观察两位同学的算式和答案,提出问题:在前面两个算式的计算中,你有什么发现吗?提问学生回答,给予引导和纠正。
并引导全班总结: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既可以用小数表示,也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就是说小数和分数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小数化分数的方法思考:怎样能较快地把小数化成分数?请你自己试着把 0.3 和 0.6 转化成分数。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指导。
)指名学生上讲台演板。
得出结论: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所以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
思考:小数化成分数要注意什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练习,试一试把0.07、0.24、0.123化成分数。
(学生练习并提问回答想法)3、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出示例2:怎样能较快地把分数化成小数?把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两位有效小数)。
五年级数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案五年级数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数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数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把分数与小数进行互化的心理需求,并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2、培养学生培养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教学流程:一、理解4分之3米:1、问:“4分之3米”有多长?你能用线段图来表示吗?画法一:把1米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3份就是4分之3米画法二:把3个1米的线段对齐后,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有3个4分之1米也就是4分之3米。
理解:4分之3米可以是1米的4分之3,也可以是3米的4分之1。
2、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的4分之3个苹果,可以是1个苹果的4分之3,也可以是3个苹果的4分之1......二、比较4分之3和0.5:1、出示情境图:看懂图意,讨论“怎么比两条彩带的长短?”方法一:估算的方法。
4分之3大于一半,所以比0.5大。
方法二:4分之3=3÷4=0.75,0.75大于0.52、揭示课题:分数和小数有时都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有时就需要互化后进行有关的比大小或是计算等。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3、学习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方法一:可以用除法,分子除以分母方法二: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改写成10、100、1000后再转化成小数。
三、掌握并记忆常见的分数与小数的转化:1、要求学生拿出自备本,有条理的记一记,算一算。
分母是2的真分数:2分之1=0.5分母是4的真分数:4分之1=100分之25=0.254分之2=2分之1=0.5;4分之3=0.25×3=0.75分母是5的真分数:5分之1=0.2;5分之2=0.45分之3=0.6;5分之4=0.8(依次加0.2)分母是8的真分数:8分之1=0.125;8分之2=4分之1=0.25 8分之3=0.375;8分之4=4分之1=0.25;8分之5=0.6258分之6=4分之3=0.75;8分之7=0.875分母是9的真分数:(略)2、记一记:上面这些分数转化为小数,你觉得哪些特别好记?你是怎么记的?依次说一说,尝试背一背。
分数和小数互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洪江市安江镇第一完全小学 蒋志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运用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掌握分数化小数时,哪些分数能化为有限小数,哪些分数不能化为无限小数。
2.过程与方法能熟练的将分数和小数互化;能找到分数化小数时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找规律时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找到分数化小数时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引导学生说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母分子 8383÷=8383=÷ 2.参照例子,将下列各数分别表示成几个质数的积:21=3×7 …………被除数 …………除号 …………除数40、54、28、121、45、120教师小结:①教师以“42”为例,如何用短除法对一个合数进行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然后学生利用短除法分组完成以上各题。
②归纳什么叫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3.把下列小数化为分数:0.6 0.03 0.45 3.25 0.18先指名归纳小数化为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分数时,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
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课件展示)然后完成以上各题。
二、探究新知:1.把下列分数化为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小数):先让学生练习,集体订正答案,然后小结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①分母是10、100、100……的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1后面有几个0,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12143415253545183858710720910011251337722415上小数点。
②分母不是10、100、100……的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2)能力目标:在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总结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化小数的基本方法以及小数化成分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小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最近,和我们同一学年的明明和欢欢,遇到了一些关于分数和小数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助解决吗?(愿意)同学们非常乐于助人,要想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老师先来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复习旧知,引出新知1. 说出下列各分数的意义。
(出示灯片)2、填空。
(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5=(2)0.9 表示()分之()。
0.07 表示()分之()。
0.013表示()分之()。
4.27 表示()又()分之()(设计意图:巩固旧知,为新课做铺垫。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二、自主探究,孕显活力探索发现,理解题意1.同学们对分数和小数的这些知识掌握的真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和欢欢,遇到了什么难题?(出示灯片)学校手工课上教同学们编中国结,欢欢编的中国结用了0.6米红绳,明明编的中国结用了3/5 米的红绳,谁用得红绳多?为什么?(指名读题)师:要想知道谁用得红绳多,实际就是求什么?生:比较分数和小数大小怎样比较分数和小数大小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探讨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以问题入手,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态度。
]师: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用智慧解决问题,有没有信心?让我们一起看合作要求。
探究要求: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先独立思考,把方法记录下来,再和小组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