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上第6课《静物之美》课件4
- 格式:ppt
- 大小:5.40 MB
- 文档页数:39
课题《静物之美》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西方绘画的主要题材之一“静物画”,了解表现静物素描美的三个方面。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赏析、启发思考、组织讨论、讲析示范与引导实践的方法让学生理解静物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静物的美感,感受艺术的魅力、丰富艺术体验。
教学重点感受静物之美,学习表现静物之美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表现静物之美的方法来实践操作。
学情分析静物画是以日常生活中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绘画,是西方绘画的主要题材之一,应该说我们学生之前画到的很多画都属于静物画,有些学生培训过素描,画的还很好,对于本课中的静物教学,关键是让学生能从线条、光影、构图上来体会表现静物之美的途径,勾起学生画的兴趣,为下节课做基础。
教学方法与策略引导赏析法:引导学生欣赏《水果篮》《静物》等作品感受素描的总要性。
启发思考法:启发学生观察对比,体会出线条、光影、构图的不同带来的不同美感。
组织讨论法:通过组织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美感的原因。
讲析示范法:精讲部分难点,让学生深刻领悟,示范更能直接的表达。
引导实践法:引导学生摆置静物构图,实物教学,具体指导,并尝试体验巩固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电子白板、衬布静物若干、范画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用时一、课前展示《动漫故事会》之四格漫画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给予建议与鼓励。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给同学们听3分钟二、导入新课提问:西方绘画的三大题材是?课题:《静物之美》回答: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
看课题1分钟本课总结:本课以赏析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静物之美的线条美、光影美、构图美。
学生懂得了美的方法,才能在表现的时候有意识的完成,培养了学生的赏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八年级上册第6课《静物之美》第一课时学案执教:长治市郊区故漳中学张建伟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西方绘画的主要题材之一“静物画”,了解表现静物素描美的三个方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比较、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实践操作的方法来体会静物之美。
静物之美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讲授石膏形体的明暗关系,使学生初步了解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原理和变化规律,掌握在特定的光线下,表现物体的结构、体面、空间调子的质感和基本方法。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写生的意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及重要性。
3、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体会写生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其表面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三、教学难点:五大调子的准确表现。
(解决方法:1、用石膏几何体实物或纸模型,在灯光照射下进行演示,教师分析并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表面所产生的明暗变化有什么特点。
2、分析在改变光源方向或物体的位置之后,明暗变化又有什么特点?从中找出其变化规律。
)四、教学方法:比较、演示、观察、再比较。
五、教学具准备:师:课件、粉笔一支;生:画纸一张,铅笔两支(2B、4B)、橡皮擦一个。
六、教学程序:(一)引入新课1、教师演示数张黑白画让学生观察、分析、议论。
提问:“这些画有什么特点?有几种颜色?物体的光和暗的地方是怎样处理的?”(投影显示)学生可能会这样答:“光的地方是白色的,暗的地方是黑色的。
”又问:“这样的画让我们产生了怎样的感觉?”(投影显示)学生可能这样回答:“黑白对比强烈,但转折生硬。
”2、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指出这些黑白画只有明暗两个色块,黑白之间缺少一个过渡的中间层次,将物体明暗转折的地方生硬地分开了。
3、教师再显示素描范画让学生观察欣赏,引导学生用来与先前出示的黑白画作比较,认识到素描画黑白之间多了一个中间色,使物体明暗黑白之间很自然地转折过去,更好地表现出物体的质感。
有了中间色,使物体黑白之间的层次变化就丰富了。
正如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如果把对比度调得过大,就会产生强烈的黑白对比效果,图像黑白之间转折生硬,画面的人和物就显得不够逼真,也就没有了真实感。
美术学科八年级15 册导学案单元第三单元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内容静物之美课时:第一课时总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静物画的表现手法和造型语言,提高视觉感受能力及欣赏能力2、初步学习素描静物的基本方法,并尝试用简单的素描方法表现静物画3、通过敏锐的观察生活中的事情,体会静物画的美感,丰富艺术体验和感受教学重点感受静物画的美,初步掌握素描的基本要素与技法。
教学难点掌握素描画中的构图、透视、明暗。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静物画的资料及相关理论知识(教师)有关静物画的图片、课件教学设计导案学案备注导入西方绘画按照其的内容分为哪几种?人物画、静物画、风景画教师小结:素描静物想可以从线条、光影、构图等美术语言上展开深入教学1、引导欣赏静物画作品,体验静物画之美?问题一:这些静物画表现了哪些静物?画家用怎样的表现方式传达静物之美?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问题二:两幅作品像相似与不同的地方?2、欣赏马蒂斯、莫兰迪、林风眠的静物作品。
讨论:这三位画家运用线条表现静物之美有何不同?3、欣赏布雷沃《衬布》。
寻找里面的光源.4、画面出示随意摆放1、学生带问题观察塞尚的两幅静物作品2、学生对比讨论得出结论:线条美(线条粗旷美、整齐美、疏密美)3、静物的素描美之二:光影美4、学生比较欣赏:随意的静物摆放的与三角形构图、梯形构图、S形构图因此得出结论“构图美”尝试体验1、任意选取几件自己的文具用品,在桌上摆出各种造型,注意构图2、选取其中一件文具,用线描的方法患处他的轮廓3、选取其中3-5件2文具,组合成相应的构图造型,用线描的方式将他们表现出来教师适当的示范,提醒注意事项作品展示教师点评,优秀作品应该汲取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学生交流,分享自己在心得(遇到的困难、没有解决的问题)课后拓展保存好自己的作品,课后手机相关,课后收集相关的素描静物资料、图片,为下一节的学习做准备。
板书设计线条美静物画光影美构图美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美术第六课静物之美(大全)第一篇:八年级上美术第六课静物之美(大全)《静物之美》教学设计课题:静物之美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美好之物的眼光。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发现身边美好之物的闪现。
教学重点:探讨美术作品以及身边静物中何处有美。
教学难点:传授静物绘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静物等。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画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一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师问:哪一张好看的,为什么?生答:略2、导入课题:《静物写生》二.发展阶段:1、什么是静物画静物画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门类。
它指以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也就是说从概念的意义上, 西方的静物画与动物画只在极小的范围内有一定的重合现象。
2、欣赏一组静物写生画师问:哪一幅好看,为什么?生答:略3、学生实践派学生代表(小组组长)选择静物3、观察静物的组成结构高、低、大、小前、后、左、右等(学生讨论)三.拓展阶段:1、写生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师小结:写生对象的真实性2、如何用线条表现静物?(学生讨论)师小结: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师示范)3、制作步骤(1)、用取景框构图(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高和宽)(3)、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描绘(4)、仔细描绘,做到统一有序四.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完成一幅静物写生2、学生练习,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第二篇:静物之美静物之美---素描苹果的画法永和中学冉龙坤课型:新授课(绘画:理论和实践)教材分析:该教材来源于浙江美术出版社,由于我校近几年都使用该教材,本教材注重美术基础知识,符合我校学生对该阶段美术知识的学习。
同时本教材属于九年义务教育课本。
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观察实物,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形象思维能力。
第六课《静物之美》课题:静物之美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静物的写生意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2.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体会写生的乐趣。
教学重点:写生的构图知识教学难点:用线描的表现方法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静物等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画纸等教学过程:1.导入。
西方绘画三大主要题材:人物画、静物画、风景画我们今天主要了解静物画。
导入课题:《静物之美》。
2.深入教学:(1)引导静物画作品,体验静物画之美。
欣赏卡拉瓦乔的作品《水果篮》问题一:这些静物画表现了哪些静物?画家用怎样的表现方式传达静物之美?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出示塞尚的两幅静物作品)问题二:两幅作品相似与不同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从线条、构图等语言来分析作品,突出素描作品独特的美术语言,表达对静物素描的理解因此有句话叫“研究艺术以素描为基础”(2)欣赏马蒂斯的作品《静物》、乔治莫兰迪的作品《静物》、林风眠的作品《静物》讨论这三位画家运用县调皮表现静物之美有何不同?(3)得出静物素描美之一:“线条美”。
(4)欣赏克劳迪奥布雷沃的作品《衬布》,里面的光源。
(5)寻找画面的黑、白、灰整体关系,不断对比明暗、前后、转折关系。
欣赏所形成画面清晰的光影美。
(6)得出静物的素描美之二:“光影美”。
3.尝试体验(1)任意选取几件自己的文具用品,在桌上摆出各种造型,注意构图。
(2)选取其中一件文具,用线描的方法画出它的轮廓。
(3)选取其中3-5件文具,组合成相应的构图造型,用线描的方法将它们表现出来。
4.作品展示,师生点评。
5.课后延伸。
6.保存好你的作业,课后收集相关的素描静物的资料、图片等,为下节课学习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