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16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3.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创意和努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线条的世界》学习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用法练习用线条描绘物体和景物2. 第二课:《形的构成》学习基本几何形状的识别和运用练习用几何形状组合出有趣的作品3. 第三课:《色彩的奥秘》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调配方法练习用色彩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4. 第四课:《绘画技巧与环境》学习不同的绘画技巧,如油画、水彩画等练习结合环境因素进行创作5. 第五课:《民间艺术》了解民间艺术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尝试创作具有民间艺术风格的作品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2. 采用示范法,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绘画技巧。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绘画能力。
4.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创意和努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学生作品完成度,评价学生在实践中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浙美版2. 教具:画纸、画笔、颜料、模型等3. 课件: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视频等4. 参考资料:相关美术知识和作品的图片、书籍等六、第六课:《生活中的设计》学习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元素练习运用设计原理改进生活中的物品和空间七、第七课:《版画入门》了解版画的种类和制作方法练习创作简单的版画作品八、第八课:《雕塑基础》学习雕塑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练习创作立体雕塑作品九、第九课:《现代艺术欣赏》介绍现代艺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培养学生对现代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十、第十课:《美术作品分析与创作》学习如何分析美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练习结合个人感受创作新的美术作品六、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设计案例,培养设计意识。
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勇于标立异,大胆想象与乐观思考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展制造,体验制造的乐趣3、培育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的力气。
教学重点:1、是否标立异,大胆、乐观地思考2、是否利用不同的材料进展制造。
课前预备:1、师预备各种工具和废旧材料,如弹簧、抽空的蛋壳、乒乓球、纸杯、图画纸、废旧报纸、纸筒、吸管、颜料、剪刀、胶水等。
2、图画纸、废旧画报、颜料、剪刀、胶水等教时数:1教时授课人:教学过程:一、导入上学期我们一起学过了“会动的小纸人”这节课。
小朋友还记得会动的小纸人是那一局部会动啊!是纸弹簧会动(复习纸弹簧制作方法)二、授今日我们又要来为自己设计一个好玩的玩具了,师出示玩具请小朋友观看它消逝了什么变化?这个玩具它会“摇”。
它是怎样摇起来的,为什么会摇呢?赏识书中图例,看小朋友们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玩具。
你最宠爱哪一个?请你自学,看看这些玩具你都会做吗?书上依据各种外形制作了很多好玩的玩具形象,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个怎样的会摇的玩具,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1、用鸡蛋壳来做小朋友,不倒翁,小动物……2、用彩色纸剪贴和画3、用废旧易拉罐,纸卷,吸管……三、布置作业动手来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五、评一评、议一议六、小结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2教学目标:1、生疏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生疏美术与生活的亲切关系,培育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生疏。
2、观看和觉察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育疼惜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
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观看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预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展。
二、导入课:回忆学前绘画阅历引语:今日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知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
请大家想一想以下的问题,小组争论,代表答复,要求答复时要完整。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线条与形状学习线条和形状的基本概念。
练习用线条和形状描绘物体。
2. 第二课:色彩与构图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
练习用色彩构图。
3. 第三课:绘画技法学习不同的绘画技法。
练习用不同的绘画技法进行创作。
4. 第四课:雕塑与手工学习雕塑和手工的基本知识。
练习用雕塑和手工进行创作。
5. 第五课:美术作品欣赏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
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示范法:展示绘画和手工的制作过程。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绘画和手工的实践操作。
4. 欣赏法: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和教具:准备相应的教材和教具,如画纸、画笔、色彩、雕塑材料等。
2. 教学设施: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施。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评价:评价学生的绘画和手工作品,看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2. 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度等。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作品中的线条和形状。
2. 讲解知识点:讲解线条和形状的基本概念,如直线、曲线、圆形等,并介绍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3. 示范演示:教师示范用线条和形状描绘物体的方法,如用直线和曲线勾勒出物体的轮廓,用圆形表示物体的面等。
4.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用线条和形状描绘自己选择的物体,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不同的线条和形状组合出独特的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交流。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欣赏与评述1. 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单元:绘画1. 学习各种绘画技法,如铅笔、水彩、蜡笔等。
2. 通过绘画练习,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法和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引导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
2.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美术作品的质量:造型准确、表现力强、富有创意。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提问、讨论、实践。
3. 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基本美术知识,能恰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教学安排第一单元:欣赏与评述(2课时)1. 第一课: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第二课: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单元:绘画(4课时)3. 第三课:学习铅笔绘画技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表现力。
4. 第四课:学习水彩绘画技法,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和创造力。
5. 第五课:学习蜡笔绘画技法,丰富学生的绘画表现手段。
七、教学资源1. 美术作品欣赏图片:包括不同风格和类型的美术作品。
2. 绘画材料:铅笔、水彩、蜡笔、画纸等。
八、教学进度第一单元:欣赏与评述(2课时)1. 第一节课: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
2. 第二节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4课童谣童画》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14课童谣童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童谣童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童谣童画的作品,涵盖了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学生将通过这些作品了解童谣童画的特点,并尝试自己创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童谣童画可能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他们可能对童谣童画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童谣童画的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童谣童画,并能够创作一幅童谣童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了解童谣童画的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童谣童画,并能够创作一幅童谣童画。
2.教学难点:学生对童谣童画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童谣童画的特点和创作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创作方法和步骤。
3.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创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互动法: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讨论,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2.课件:教师准备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件。
3.画材:学生创作的童谣童画所需的画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美术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童谣童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让学生了解童谣童画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创作过程,讲解创作方法和步骤,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创作实践。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创作心得,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1 悠悠老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悠悠老街》是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课以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街巷为题材,让学生通过学习绘画和设计,感受老街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老街的起源、特点、建筑风格、文化活动等,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老街的认识和了解有限。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拓展对老街的认识,提高绘画和设计能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老街的起源、特点、建筑风格和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和设计表现老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老街的特点、建筑风格和文化活动,学会运用绘画和设计表现老街。
2.难点:如何运用绘画和设计手法,表现老街的独特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老街的魅力。
2.欣赏教学法: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分析老街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运用绘画和设计表现老街。
4.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展示老街的起源、特点、建筑风格和文化活动。
2.绘画和设计工具:如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水等。
3.优秀作品示例:展示表现老街的优秀绘画和设计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老街,引导学生了解老街的起源、特点、建筑风格和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表现老街的优秀绘画和设计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中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课、悠悠老街一、教学目标:1.探访老街的历史和文化2.自学用相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展开记录或描写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关注、尊重及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学用美术形式对传统历史文化展开记录或者叙述。
2.难点:运用相同的美术形式整体表现老街。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课前准备工作:(学生)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教师)课件、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工作:(学生)课前探访活动:探访时用的速写本或相机,写生铅笔或钢笔,收集北山街相关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料(希望与家长沟通)。
课前准备钢笔或铅笔水彩的创作工具。
探访传统历史建筑文化记载表:探访的建筑物名称,值得探访的一处传统历史建筑――探访的传统历史建筑物所在的(街区)(教师)有关北山街的风光、历史文化、历史建筑的课件,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1.导课,出示课题。
(1)对老街风光的重新认识和体会。
课件出具老街风光。
(2)小结:老街,是一幅绝佳的江南风景画,是一条风光秀丽的街道。
(3)板书课题:悠悠老街。
2.观赏各地知名的老街,初步体会历史老街的风光。
阐明课题《悠悠老街》3.说道说道自己家乡的老街的历史和故事4.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自然风光。
5.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上各种古老建筑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历史建筑的特色。
6.引导学生欣赏一组反映老街上保留着的传统风俗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传统文化。
7.自学建议:课后和学生一起探访旧街上的传统风俗和历史建筑。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绘画创作工具,已踢过印刷孔的画纸。
(教师)课件。
1.观看老街视频,揭示课题2.交流:和同学一起用相机或画笔记录老街的历史和风俗文化时,存有什么困难?又存有什么趣味辨认出?3.绘画创作指导(1)欣赏表现老街的风貌的优秀美术作品(2)教师讲解并演示创作写生的方法14.同龄人作品欣赏,讲究创作的童趣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兴趣,鼓励信心。
小学教案纸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门的类别、装饰特点。
2、通过对南方镂空雕的门饰的观察和欣赏,初步学习用屮国画的形式,设计出带有“福、禄、寿、韓”的花格。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出带有“福、禄、寿、鶴”的花格。
难点:字边相连。
三、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学生准备铅笔、水彩等创作工具。
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教学程序:(一)第一次尝试。
1、出示“福、禄、寿、喜”让学生猜。
(1)师:你认识这儿个字吗?(2)学生讨论、反馈。
(二)第二次尝试。
1、师:你知道这四个字着什么意思吗?福:意为五福临门;禄:寓意咼官厚禄;寿:寓意长命百岁;福、禄、寿在民间流传为天上二吉星。
中国民间喜欢把福、禄、寿二星作为礼仪交往和日常牛活中象征幸福、吉利、长寿的祝愿。
喜:意为欢乐喜庆。
2、师:在我国古代,还有一些图案是象征着这4个吉祥的字的呢!你了解吗?3、学生讨论、反馈,并欣赏图片加深了解。
4、师:吉祥图案常常采用对称与均衡的构图。
比如以字为中心点,在字左右、上下或四周添加上同形状、同数量或不同形状但数量相同或近似的纹样。
5、欣赏图片。
(三)第三次尝试。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着用这些吉祥图案来设计中国古代的门。
2、出示课题,欣赏我国古代传统门的图片。
(每扇门都是由几个门格组成的。
)3、师:在这些吉祥图案的周围还有什么?(花纹)4、师: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呢?特征?5、学生讨论、反馈:美化、连接。
备课人、陈君敏、备 课 思 路教学目标: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白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 兴趣。
教学重点:装饰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绘画用具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画种, 它的名字叫装饰画。
板书课题:装饰画 二、 新授:1 •师:什么是装饰画?你能说一说你听了它的名字后对它 的理解吗?(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师小结:装饰画一般是指具有装饰意义的绘画,是一种独 立的艺术形式。
---------------------------------------------------------------最新资料推荐------------------------------------------------------ 新浙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1、悠悠老街一、教学目标 1.探访老街的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关注、尊重及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悠久的历史、繁华的过去、驻留过的名人,为老街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和故事。
老街古建筑群历经沧桑,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当地的文化遗产。
这些老街再现了不同时代的繁荣,折射出前人建筑艺术的高超和绝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为我们今天发掘美术资源,探讨传统美术文化提供了范例。
本课以探访家乡老街的历史与文化的活动,让学生从美术角度去感受、体会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
学习用简洁的文字或速写、摄影等方法记录下来,作为创作的素材。
教材选用了安徽的屯溪老街、浙江的西塘老街、绍兴的老街、南浔的水巷风貌等摄影作品,通过赏析,感受各地老街在岁月的沉淀中显露出浓郁而独特的古韵和人文气息。
通过与现代城市建筑的对比,学会了解、欣赏历史文化建筑的特1/ 3点,感受老街古建筑群所展现出来的线条韵律美、色彩简约美、构造节奏美、雕刻典雅美和意蕴和谐美。
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老街风光照片的呈现,使学生犹如芽越时空:漫步老街,踏着磨得光溜溜的青石板小路,穿过曲曲折折的小巷,在那些乌黑发亮的门板上,在写满岁月沧桑的街面店铺中感受昔日的繁华;拾阶而上,在拱桥上感受老街特有的文化底蕴;临窗而倚,从白墙黛瓦中呼吸着老街浓厚的诗情画意。
在学生凭吊古物、品玩老街、寻觅人文的活动中,激发他们探访历史文化活动的热情。
一组反映老街传统风俗的图片,向学生展示了这些正在慢慢淡出人们视线的老行当。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线的艺术教学内容:了解线的种类和特点,学习线的表现技巧,创作线描作品。
2. 第二课:形的构成教学内容:学习形的种类和组合,掌握形的表现技巧,创作形的设计作品。
3. 第三课:色彩的奥秘教学内容: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习色彩的搭配技巧,创作色彩作品。
4. 第四课:构图与比例教学内容:学习构图的原则和比例的掌握,创作构图合理、比例协调的作品。
5. 第五课:绘画材料与技法教学内容:了解和掌握各种绘画材料和技法,创作绘画作品。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
2. 结合多媒体教学,展示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技巧和完成度。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浙美版。
2. 教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绘画材料。
3. 课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源。
六、第六课:传统民间艺术教学内容:了解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形式和特点,学习民间艺术的表现技巧,创作民间艺术作品。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2.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艺术展览或视频展示,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技巧和对民间艺术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七、第七课:雕塑艺术教学内容:了解雕塑艺术的形式和特点,学习雕塑的制作技巧,创作雕塑作品。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9 飞天浙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飞天》。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要求学生了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学习其造型特点和色彩表现,并创作一幅飞天作品。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学习其造型特点和色彩表现,创作一幅飞天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飞天形象的造型特点及色彩表现。
2. 如何引导学生将飞天形象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敦煌壁画图片、飞天形象资料、课件、黑板。
2. 学具:水彩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抹布、饮用水。
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敦煌壁画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其艺术魅力。
(2)介绍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学习(1)引导学生观察飞天形象,分析其造型特点和色彩表现。
(2)教师示范飞天画法,讲解绘画步骤及注意事项。
3. 学生实践(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飞天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2)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飞天形象的造型特点和色彩表现。
(2)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飞天1.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2. 飞天形象的造型特点及色彩表现3. 飞天作品创作方法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要求造型准确,色彩丰富。
2. �搜索更多关于敦煌壁画的知识,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学会了其造型特点和色彩表现。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飞天形象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反思1、悠悠北山街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访活动,了解、感受历史街区建筑物的文化特点,让学生学习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结构等美术语言,来描绘有特色的历史建筑物。
2.通过对传统历史文化的观察、感受、写生、描绘等探访记录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鉴赏力、造型表现力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探访能力。
3.通过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探访活动,培养学生关注、尊重、热爱地方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通过用美术的手段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探访、记录、写生等活动,培养学生关注和尊重传统历史文化的情感。
难点:经过有效的探访活动,通过记忆思考后进行创造性表现。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探访活动:探访时用的速写本或相机,写生铅笔或钢笔,收集北山街相关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料(希望与家长沟通)。
课前准备钢笔或铅笔水彩的创作工具。
(教师)有关北山街的风光、历史文化、历史建筑的课件,创作工具。
三、教学过程1.导课,出示课题。
(1)对北山街风光的认识和感受。
课件出示北山街风光,如北山街夜景、栖霞岭、宝石流霞等,感受西湖边悠悠北山街的风光。
(2)小结:(3)板书课题:悠悠北山街。
2.对北山街的文化背景感受。
(1)小结出示:(2)小结:北山街,是一座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一条历史悠悠的北山街。
3.对北山街的历史文化建筑探访。
(1)趣味导入。
教师先出示几张北山街历史建筑物的局部,如孤云草舍局部,让学生猜猜是杭州哪里的建筑物?再出示建筑全貌,请学生看一看,说说是什么建筑。
(2)教师提出探究问题。
杭城要进行整体改造,这几处建筑是否该拆除?(3)探究活动。
先请探访这几处建筑的同学分小组交流探访活动调查表,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调查,进行讨论。
再请各组代表说明本组探访活动的情况,按探访记载表分析,对探究问题作出答复。
(4)激发写生创作兴趣。
现在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在逐渐消失,我们必须积极保护,并给予记录。
可讲述有关后人想寻找一些名人曾在北山街居住过的历史建筑,由于文字图片记载缺乏而费尽周折的故事,激发学生除了文字图片的收集探访外,还可进行美术写生创作,以艺术形式描绘、记录自己喜爱的历史建筑物。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适合纹样》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3课适合纹样》是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习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掌握纹样的设计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对纹样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纹样的设计规律和创作方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和设计方法。
2.培养学生对纹样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运用适合纹样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创作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适合纹样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分析: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2.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动手绘制适合纹样,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教师示范: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适合纹样的设计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2.图片:收集各种适合纹样的图片,用于教学演示。
3.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4.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适合纹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纹样的特点和美感。
教师简要介绍适合纹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详细介绍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创作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案例,分析适合纹样的设计要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如何运用适合纹样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该教材改变过去以技术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体系,着力真善美学生的审美情趣。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等教学内容。
(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
(二)促进学生智力和才能的发展。
(三)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点:、用绘画和制作表现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通过写生,认识一些透视现象。
3、学习浅显的色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4、学习浅显常见美术字的写法。
5、学习浅显的彩墨画知识和技法。
6、学习简单的手工的基本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操作态度,进一步提高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力。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来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一定的了解,及一些正确执笔、运笔与运墨的方法。
4、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提高美术审美能力,体会审美情趣。
2、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在学习过程中丰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欣赏与评述能力。
三、主要教学措施、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2、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工艺、欣赏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3、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4、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外拓展方法、积极拓展课后内容,如《安全标识》《民间木雕》《彩色的世界》……渗透相关课外知识,增加文化内涵。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4好看的装饰画|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装饰画的定义和分类;2.学习装饰画的基本构图技巧;3.了解装饰画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4.初步掌握用色技巧和画面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装饰画的基本构图技巧;2.了解装饰画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3.初步掌握用色技巧和画面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画面表现力和用色技巧来表现主题;2.如何用装饰画的构图技巧来设计画面。
四、教学内容1. 装饰画的定义和分类装饰画是指装饰性强,适合用于装饰室内环境的画。
装饰画的分类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抽象画:以几何形状和色彩为基础,强调画面的色彩和形式的感受; - 风景画: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现大自然的美; - 静物画:以静物为题材,表现物品的形态、色彩、纹理等; - 人物画:以人物形象为主要表现对象。
2. 装饰画的基本构图技巧装饰画的构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构图能够使画面更加美观、具有吸引力。
常用的构图技巧包括以下几种: - 对称式:将画面分成左右两部分,左右对称;- 不对称式:画面左右不对称,但整体感觉平衡; - 纵向式:画面上下分为两部分,上方较宽,下方较窄; - 横向式:画面左右分为两部分,左方较宽,右方较窄。
3. 装饰画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装饰画在生活中有非常多的应用场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家居装饰:在家居环境中,装饰画可以作为重要的配饰控制整体氛围; - 礼品赠送:装饰画作为特殊的礼品,可以体现主人对朋友、亲人的情谊; - 展览展示:在展览会等场合,装饰画可以作为参展作品的一种形式。
4. 用色技巧和画面表现力装饰画在用色和画面表现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用色技巧包括色彩的对比和搭配。
画面表现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色彩表现力:运用不同色彩来表现画面的情感; - 线条表现力:突出画面的构图和画线的力度; - 纹理表现力:突出物品的细节和纹理特点。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各种类型的装饰画,引发学生兴趣。
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浙美版五班级上册美术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通过制作太空新居,感受建筑艺术的结构美以及瓦楞纸的材质美。
(二)学习用瓦楞纸塑造立体几何外形并用基本几何形体组合造型的方法和技能。
(三)通过学习制作太空新居,培育同学的科技意识,树立喜爱祖国、喜爱科技的情感,进一步激发同学的民族骄傲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基本几何形体以及简单几何形体的制作方法。
(二)用瓦楞纸制作太空新居。
三、课前预备课件、手工用具(剪刀、美工刀)、瓦楞纸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秩序,检查用具。
(二)视频引入太空新居,带着问题“将来建筑有什么特点”师生一起观看科幻电影《太空闲逛》—引出课题:太空新居。
(三)观看观赏十大现代建筑,感受它们带来的美感(课件展现)引导同学观赏当今十大现代建筑,从以下方面观看分析:(1)这些建筑有什么样的形状轮廓?(2)造型有什么特点?(3)外观装饰材质有什么特点?(4)怎样把瓦楞纸的粗糙质感改造得具有科技时尚感?(四)争论沟通如何设计太空新居1.你认为太空新居应当有什么特点?2.用基本几何形体组合出有新意的新形体。
(五)观赏分析书中的太空新居分析书中同学优秀作品,你认为哪些作品设计与制作体现了创新?(六)实践中体会创作过程中的欢乐五、同学创作1.作业要求:用自带的纸板,分组设计制作一个美观的太空新居。
2.同学分组完成作业:(1)在纸上绘制太空新居草图。
(2)依据太空新居草图分工制作主体结构基本形体,在制作一些小部件,然后组合各部分,最终局部添加特别效果。
六、作业展评浙美版五班级上册美术教案2墙报报头(设计)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熟悉报头对墙报的重要及其设计出一幅效果鲜亮的报头。
二,课前预备:绘制及收集多种报头图案供同学观赏和参考。
预备一幅设计步骤图。
三,教学过程:1、结合本班墙报,引导同学欣赏并介绍报头的作用。
2、出示墙报报头范例,介绍报头的作用和特点:a报头画一般是概括本期墙报的中心内容,它是墙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主题鲜亮突出,会加强墙报的宣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