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县2019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23.72 KB
- 文档页数:11
2019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客观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中国宋朝以后,( ) 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
A.四书五经B.六艺C.三科D.四学2.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的是( )。
A.《理想国》B.《学记》C.《大教学论》D.《论演说家的教育》3.近年来,部分城市建立了“婴儿安全岛”,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儿童( )。
A.生存的权利B.受教育的权利C.受尊重的权利D.安全的权利4.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思想教育B.教学C.课外活动D.社会实践5.研究者通过查阅、鉴别、整理、分析有关资料,从而探索相关教育问题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问卷法C.实验法D.文献研究法6.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是( )。
A.成熟B.家庭教育C.社会舆论D.教师的榜样作用7.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是属于缺失需要的一种。
A.尊重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审美的需要D.认识的需要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第一步教育基本法是( ) 。
A.1951年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B.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9.一下属于教育行政处分的是( )。
A.记过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拘留10.在《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中( )处于核心的地位。
A.思想教育B.集体主义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劳动教育11.是衡量个体到的修养水平的外在标志,它在品德结构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2.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A.关键B.源泉C.内容D.途径1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B.使学生更快乐地学习C.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与技能D.对传统教育课程的改革14.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安徽2019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版】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平时考查方式的是()。
单项选择题A、单元测验B、口头提问C、考试D、检查书面作业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单项选择题A、勤奋感对自卑感B、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C、主动感对内疚感D、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3:在Word编辑状态,执行“编辑”菜单中“复制”命令后()。
单项选择题A、插入点所在的段落内容被复制到剪贴板B、选择的内容被复制到插入点处C、光标所在的段落内容被复制到剪贴板D、选择的内容被复制到剪贴板4:教师要“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这表示了教师具有()单项选择题A、科研学术活动权B、教育教学权C、管理学生权D、进修培训权5:()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单项选择题A、教师领导风格B、班级C、学校D、年级6:蝴蝶:蟋蟀单项选择题A、桑葚:鲜花B、海棠:海参C、鹦鹉:海鸥D、恒星:太阳7:“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单项选择题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8:下列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
单项选择题A、铜B、铝C、银D、铅9:根据美国学者弗勒和布朗等提出的生涯关注理论,教师关心如何教好每堂课的内容.总是关心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有关的问题时,处于的发展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发展阶段10: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长阶段1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幸,它是()单项选择题A、情感过程B、意志过程C、伴随状态D、意志状态12: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019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答案《综合素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1.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考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我绝不放弃任何学生,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D)。
A.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B.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C.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D.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2.右图教师行为体现的是(B )。
A.评价标准多元化B.评价主体单一化C.评价方法复杂化D.评价方式多样化3.班主任方老师刚上课时发现有人在班长的桌子上用粉笔写了大大的“坏蛋”,对此方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D)。
A.发动学生检举肇事者“B.责令班长自我反省C.严肃批评教育全班学生D.擦掉字迹后再处理4.黄老师经常带学生到学校花池观察荷叶和荷花,为学生讲解莲藕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将有关荷叶、荷花的知识编成小册子,这体现黄老师( D)。
A.教育科学研究者B.行为规范示范者C.专业发展引领者D.课程资源开发者5.依据《教育法》的规定,关于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要求,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 )。
A.有长期发展规划B.有组织机构和章程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济来源D.有符合规定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6.学生张某在高考中,由他人代考,依据《教育法》规定,可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张某停止参加高考( A)。
A.3 年B.4 年C.5 年D.6 年7.教师王某因醉驾发生交通事故,被判有期徒刑 1 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继续执教B.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从事其他职业C.王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需要重新注册认证D.王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不能留在原学校任教8.小学生李某,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到某市上学,为李某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条件的主体应为(C )。
A.其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B.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C.其父母工作地人民政府D.以上三者9.《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未成年是指( D)。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19年招教真题一、判断题(10题,每题分,共8分。
)你认为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1.教育的特殊矛盾表现为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个体之间的矛盾。
( )2.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正确决策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的一种管理方式是班级平行管理。
( )3.人们在认知活动中,评价认识事物的时候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称为道德感。
( )4.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叫做首因效应。
()5.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这属于注意的维持功能。
( )6.要培养研究者观察的精准性,最关键的是教育者要引导研究者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培养研究者的观察兴趣。
( )7.在新课程改革中,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的角色是学生研究的促进者。
( )8.在态度与品德研究的过程中,认知过程中的各种价值冲突和矛盾的解决是在内化阶段完成的。
( )9.中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初中开始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到高中阶段形成抽象逻辑思维。
( )10.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分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经由过程学校党组织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 )二、不定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最少有一个选项是精确的,所有选对得满分,少选且每选对一个精确答案得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1.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知识和规范的是:( )。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文化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12.古代有个叫方仲永的,少年时聪明伶俐,5岁时就能作诗。
他成名后,其父经常带他游走于当地的名门大户之家,以赚钱取财,不让他继续研究,到20岁左右时“泯然众人矣”。
方仲永的悲剧启发我们:( )。
A.遗传是成功的决定性要素B.接受教育是成功的重要因素C.环境对成功有重要影响D.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定是否能成功某小学四年级一班在一次期末考试后把学生成绩张贴到教室后面的小黑板上,班主任把最后一名成绩的学生叫到了办公室,进行了严厉的训斥:“你这次考这么少,拖了班里的后腿,影响咱们班的进步,真是没有救了,从现在入手下手每节上课站在教室后面听讲。
一、选择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A]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D]3.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A]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B]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C]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D]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D]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D]9.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 C]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C]1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C]1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A]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1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A]1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A]1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2019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真题及答案汇编2019江西教师聘请考试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客观题一、挑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 D )以表现视平线......在画面的下部。
A.平视B.透视C.鸟瞰D.仰视2.马王堆汉墓帛画......思想是( B )。
A.墓主日子B.引魂升天C.仙人出行D.乾坤神话3.( B )是宋代文人画的......的重要阐述者。
A.张择端B.苏轼C.黄公望D.王蒙4.伦勃朗铜版画的代表作有( B )、《基督救治病人》等。
A.《拉比肖像》B.《三棵树》C.《椅中老妇人》D.《夜巡》5.西班牙17世纪最闻名的......,他在意大利完成的闻名肖像作品是( A )。
A.《教皇英诺森十世》B.《画家的一家》C.《王后马丽安娜肖像》D.《买水的人》6.中国现代画家中,......“黑、密、厚、重,虚实有致”特点的是( A )。
A.黄宾虹B.徐悲鸿C.刘海粟D.齐白石7.以下对美术课程总目标描述别正确的是( C )。
A.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办法B.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C.形成专业的美术素质D.学习观赏和评述的办法8.达达主义最值得研究的......,( D )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A.《沉默之眼》B.《和平》C.《格尔尼卡》D.《带胡须的蒙娜丽莎》9.制造“秀骨清像”风格的画家是( C )。
A.曹别兴B.卫协C.陆探微D.张僧繇10.物体在光线照耀下,......,五大调其中五大调是指( C )。
A.物体的明暗层次B.物体的体积C.物体的光影变化D.物体的呈现的调子11.为美术学科教学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C )。
A.美术学B.美学C.教育学D.心理学12.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是( B )文艺复兴阶段最伟大的艺术家。
A. 意大利B.德国C.英国D.法国13.以下体现形式美……法则别正确的是(C)。
A.节奏与韵律B.对照与调和C.肌理与形式D.对称和平衡14.吴门派画家中,由职业……,的画家是(C)。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卷四)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
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3.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
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4.一位新教师当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那么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属于( )。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教学阶段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6.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7.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
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C.自我调节D.自我观察8.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B.教育问题和教育方针C.教育经验和教育问题D.教育方针和教育经验9.属于成长需要的是( )。
A.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归属需要D.认知需要10.“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
这反映了( )。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11.凡年满周( )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 )周岁。
12.下列观点哪个出自王守仁(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题试题及答案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1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洛克的白板说属于典型的外铄论。
2.A【解析】略。
3.C【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4.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于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5.D【解析】群众性活动是一种面向多数或全体学生的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
活动的规模常根据活动的目的、内容而定。
群众性活动的方式有集会活动、竞赛活动、参观、访问、游览和调查活动、文体活动、墙报和黑板报活动、社会公益劳动和主题系列活动等。
举办安全教育报告会这一活动形式就属于群众性活动。
6.C【解析】若要从问卷调查资料中得出研究结论,其有效问卷的回收率至少应达到60%。
7.B【解析】儿童缺乏维生素B2容易出现口角炎、唇炎、舌炎、溢脂性皮炎、眼部炎症等。
8.A【解析】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
9.D【解析】内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因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
10.A【解析】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
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
11.C【解析】略。
12.B【解析】略。
13.B【解析】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14.C【解析】“君子之教,喻也”的意思是:教师对人施教,就是启发诱导。
这句话所蕴含的教学原则是启发性原则。
15.A【解析】“知识与技能”目标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
题干所述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目标。
16.B【解析】螺旋式是指在不同单元乃至阶段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加深,层层递进。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B )是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2、对于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 A )A、能力B、运气C、努力D、任务难度3、属于成长需要的是( D )A、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归属需要D、认知需要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 A )A、正相关B、负相关C、倒U关系D、无关系5、MURDER策略中M指的是( A )A、心境B、理解C、回忆D、复习6、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 C )A、皮亚杰B、艾利克森C、柯尔伯格D、罗杰斯7、( D )是美国最早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他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
A、华生B、赫尔C、斯金纳D、桑代克8、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D )A、《爱弥尔》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D、《教育论》9、“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A )A、赞科夫B、皮亚杰C、布鲁纳D、根舍因10、“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B )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11、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 A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1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B )A、国家B、地方C、学校D、家长1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C )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主体性1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检查评定成绩15、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C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6、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1: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单项选择题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C、美国教育家杜威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的年龄约在()单项选择题A、11—15岁B、7—11岁C、2—7岁D、0一2岁3:教学过程也称教学步骤或教学程序,即用于指导和规范教师课堂活动的步骤,教学过程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A、导入环节B、讲授环节C、巩固环节D、设计教学重难点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单项选择题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5:加法的学习影响着乘法的学习,而乘法的学习反过来也促进对加法的重新理解,此现象属于()单项选择题A、正强化B、负强化C、正迁移D、负迁移6:苏霍姆林斯:基说“从儿童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的好的东西”,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应该()。
单项选择题A、严格要求B、热爱学生C、公正平等D、赞赏引导7:下列对世界科技革命的说法不成立的是()。
单项选择题A、16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大致发生了五次革命B、世界科技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C、第五次科技革命包括电子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两个阶段D、目前,五次科技革命均已结束8: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具有明显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理解层次的目标可以表述为()。
多项选择题A、记忆B、解释C、证明D、复述•E、推导9: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是固定不变的。
()判断题对错10:下列选项中,属于元认知策略的实例是()。
单项选择题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11:不属于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的是。
单项选择题A、相似性B、原有认知结构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D、学习动机12: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份是()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3:相对于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判断题对错14: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
单项选择题A、《野草》B、《南腔北调集》C、《彷徨》D、《华盖集》15:《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包括()。
多项选择题A、发展基础教育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C、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D、发展社会主义文化•E、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6: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
单项选择题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17:()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单项选择题A、学习需要B、学习准备C、学习目标D、学习期待18: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
多项选择题A、认知B、情感C、动作技能D、思想目标19: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单项选择题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2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单项选择题A、学习内容B、学习方法C、学习过程D、学习目标21: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单项选择题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22: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单项选择题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2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单项选择题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24:二战以后的世界的教育特征有()。
多项选择题A、古典化B、终身化C、多元化D、民主化•E、全民化25: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单项选择题A、惟一选择B、内容C、途径D、基础26: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关注学生阶段。
()判断题对错2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的方针。
单项选择题A、教育、感化、挽救B、批评、教育、惩罚C、说理、劝服、感化D、教育、劝服、挽救28: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效果较好,这个程度经研究为()。
单项选择题A、100%B、80%C、150%D、200%29:在对创造性个性进行塑造的过程中,可采取的建议有()。
多项选择题A、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B、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C、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D、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E、保护好奇心30: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是()单项选择题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3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表达的是人才培养的()单项选择题A、间接性B、长期性C、复杂性D、主体性32:儿童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和“菠菜”这类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
单项选择题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组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33:我国对学生的义务作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法律是()。
单项选择题A、《宪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教师法》D、《教育法》34:北京南丁格尔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告诉员工:“不要光看到钱,那只是一种有形的东西。
企业形象的扩大、信誉的提高,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
”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单项选择题A、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B、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唯一决定因素C、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就一定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D、盈利不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目的35:小学数学课上,教师张某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可讲了两遍,小明仍然不明白如何得出内角和为180度,张某不耐烦地说:“你怎么那么笨呢!”同学们都笑了,小明再也不敢说话了。
张某的做法()。
单项选择题A、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C、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D、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36:如果通过局域网连接Internet,需要设置TCP/IP协议的属性,当指定IP 地址时,需要指定3个IP地址,即本机地址、默认网关和()。
单项选择题A、交换机B、Web服务器C、邮件服务器D、DNS服务器37: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包括()。
多项选择题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相对功利水平•E、普通伦理取向水平38: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单项选择题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39: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
单项选择题A、殷周时期B、秦代C、唐代D、明代40: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反映了德育的()。
单项选择题A、因材施教原则B、疏导原则C、导向性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41: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反映。
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42:男女学生智力发展速度存在着年龄倾向和年龄差异,因此,从总体上讲男女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很大的。
()判断题对错43:学校作业越难,学习就越有效。
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受益无穷。
这体现的是()的基本观点。
单项选择题A、形式训练说B、概括化理论C、奥苏伯尔的认知观D、相同要素说44:提出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的是( )。
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加里培林C、加涅D、巴甫洛夫45:教师考核应注意遵循下列哪些原则以利于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调动,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多项选择题A、科学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公正性原则D、准确性原则•E、激励性原则46: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
利用()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单项选择题A、直接发生途径B、直接转化途径C、间接发生途径D、间接转化途径47: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由()决定的。
单项选择题A、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B、人们的认识活动规律C、教育自身的性质D、教育自身的活动48:下列不是朱自清的散文作品的是( )。
单项选择题A、《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B、《绿》C、《正义》D、《风景谈》49:诉讼可分为几种()。
多项选择题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C、行政诉讼D、复议50: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51: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单项选择题A、焦虑症B、强迫行为C、强迫观念D、强迫恐惧52:下列作者、作品、朝代对应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诸葛亮——《诫子书》——汉B、贾谊——《过秦论》——汉C、韩愈——《秋声赋》——宋D、王安石——《捕蛇者说》——宋53: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多项选择题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E、个别差异性54: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 )是首要环节。
单项选择题A、理解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55: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单项选择题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56: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作用。
()判断题对错57: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A、保罗·朗格朗B、罗杰斯C、索尔蒂斯D、布鲁纳更多资料尽在17河北文老师yiqikjs1758: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单项选择题A、漫无目的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59: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应该是()。
单项选择题A、神学和哲学B、哲学和心理学C、哲学和伦理学D、伦理学和心理学6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单项选择题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