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成分改病句2
- 格式:ppt
- 大小:768.00 KB
- 文档页数:52
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修改病句有的同学对病句之“病”,茫然无知:也有的同学虽知道“病”之所在,但不明白发“病”的原因,因此,对改正病句往往不能对症下药。
为了帮助同学们在改正病句上掌握一些规律,改变那种茫然不解,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我想介绍一下利用句子成分分析来改正语法方面的病句的方法。
掌握这个方法,有助于看准句病,了解病因,从而为医治句病提供了可靠的根据。
(一)句子成分1.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常常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
谓语性词语和主谓短语也可以作主语。
例如:冰雪..原来是一座老宅。
..来了。
这儿..绿了,春天..融化了,草儿一米..等于一百厘米。
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是当今社会的两大主题。
........都不相同。
和平与发展吃的.......非常成功。
....是奶。
与你的这次合作..是草,挤出来的河底下...就更危险了。
...真不容易啊! 人多了...全是淤泥。
学开车2.谓语谓语是表明主语是什么,怎么样,有什么性质,处在什么状态中等等,是用来陈述主语的。
常常由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名词、名词性短语,主谓短语充当谓语。
例如:他正在排练..节目呢。
夏天到.了。
鱼儿在河里畅游.....。
山上的树又绿.了。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外头热.,别中暑了。
今天星期二..了。
...。
明天就立春你是干什么的?”“我教师...。
”..。
”“他呢?”“他工程师高晓声江苏人...。
...。
这件衬衣新买的他心地善良.......呀?....。
这些钱您捐给地震灾区3.宾语宾语是放在谓语后,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是谁或是什么。
名词、名词性短语,谓词性词语,主谓短语等都可以充当宾语。
有时候一个句子有两个宾语,即带双宾语。
例如:我们要经常锻炼身体..。
参加比赛的人真不少,有跳高的....。
...,还有扔铅球的...,有跳远的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
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第一篇: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及修改方法2015一、常见病句六种类型1、语序不当(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
(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2、搭配不当(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2)她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
(动宾搭配不当,“生涯”不能“退出”)(3)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
(关联词搭配不当,“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3、成分残缺或赘余(1)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
(缺主语,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2)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4)其余这是过虑的想法。
(多余,“虑”就是想,可删去“的想法”)4、结构混乱(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或选用一个)(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5、表意不明(1)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
(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的领导,不明确)(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一、病句目录一、病句 (1)(一)语序不当 (1)(二)搭配不当 (2)(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3)(四)结构混乱 (4)(五)表意不明 (4)(六)不合逻辑 (5)(七)歧义 (6)(八)句式杂糅 (7)(九)分类不当 (7)(十)单面性对多面性 (9)(十一)语义重复 (9)病句是指在语法修辞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
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
常见的病句种类有:(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5)表意不明(6)不合逻辑(7)歧义(8)句式杂糅(9)分类不当(10)单面性对多面性(两面对一面/一面对两面)(11)语意重复等。
(一)语序不当1、定语位置不当。
如:●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社会主义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的”放至“热情”之前)2、状语位置不当。
如:●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3、虚词位置不当:(1)副词“不”的位置不对。
例如:●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不”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应移至“趁”字前)(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例如:●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
(“他”应移至“不但”前)(3)介词位置不当●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把”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如:●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句子成分区分和病句改正一、导入病句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可是好多同学做这种题时常常随着感觉走。
只有从语法的角度来审察病句才能完全剖析出病句的本源,把辨析病句从感性认识上涨到理性认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句子成分区分和病句改正。
二、句子成分所谓句子成分:是句子构造的构成成分。
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之间有必定的语法关系,依据不一样的语法关系可分为六种句子成分,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1.第一来看句子的骨干成分: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一般是谓语陈说的对象,指出要说明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
主要出名词和代词来充任,举个例子:“狗啃骨头”,在这句话中名词“狗”作主语。
谓语是用来陈说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来充任。
比如:在“狗啃骨头”中动词“啃”作谓语。
一般而言,主语与谓语是被陈说与陈说的关系,所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多为名词或代词。
在“狗啃骨头”中名词“骨头”作宾语。
区分主语、谓语和宾语的符号分别为分别划在他们的下边即可。
2.句子的枝叶成分有定状补。
定语是句子里名词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说明事物的领属、数目、状态、性质等。
多由数目词、形容词、名词等来充任。
定语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
比如:形容词“小” 修饰主语“狗”,数目词“一个” 修饰宾语“骨头”作定语。
状语是句子里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修饰成分。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时间、地方、程度等。
状语一般由副词、形容词来充任,用在谓语的前面。
比如:狗快乐地啃骨头。
形容词“快乐地”作“啃”的状语。
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成分,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状态。
由动词、形容词、副词来充任。
多用在谓语后边。
如:狗啃完了骨头。
动词“完”作“啃”的补语。
在区分句子成分的时候,定语、状语和补语分别用()[] <>来标示,把它们相应的内容括起来即可。
此外,定语、状语和补语经常借助“的”“地”和“得” 来帮助。
修改病句的8种基本方法
1、句子成分残缺。
例如:我们必须遵守纪律的习惯。
改:我们必须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2、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要坚持革命的光荣传统。
改:我们要继承革命的光荣传统。
3、语意重复罗嗦。
例如: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改:我不禁笑出声来。
4、词序不对。
例如:我们必须认真改正,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改:我们必须仔细检查,认真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5、前后矛盾。
例如: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
改:昨天傍晚刮了一阵风。
或:昨天刮了一夜的风。
6、句意含混或错误。
例如: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改: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
7、不合逻辑。
例如: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水果和梨。
改: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和梨。
8、乱用关联词语。
例如:他为了体弱,锻炼得特别积极。
改:他因为体弱,锻炼得特别积极。
改病句,成分残缺举例如下:
1. 我在教室里学习。
改为:我在教室里认真地学习。
2. 老师讲了我们应该认真听讲。
改为:老师讲了上课应该认真听讲。
以上句子中的成分残缺,主要表现在主语和宾语的不完整上。
通过添加必要的成分,可以使句子表达更加清晰,避免歧义和误解。
再如:我们的朋友都爱听音乐会。
这句中缺少宾语,可以改为“我们的朋友都爱听贝多芬的交响乐。
”这样的句子就不再残缺了。
除了上述例子,还有很多其他的病句类型,比如搭配不当、成分赘余、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例如:
1. 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城市。
改为: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2. 妈妈十分喜爱那些玩具。
句中成分赘余,去掉“那些”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修改病句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不改变原句的意思,同时要尽可能保持句子的流畅和原意。
在修改过程中,可以使用增、删、调等方法,如增加成分、删除冗余信息、调整语序等。
此外,还可以借助语法规则和语境知识进行修改。
总的来说,修改病句需要细心和耐心,需要多读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和语感。
通过不断实践,我们可以逐渐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流畅和有说服力。
学会用分析句子的成分诊断及修改病句一、句子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概念: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谓语用来说明、陈述主语,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宾语在谓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2、符号:主语 =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 补语 < >3、位置排列: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4、重要绕口令: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还有助词来区分,“的”定“地”状“得”后补。
5、例句:①[有一天],(守信用的)他[果真]带来了(那本)(让我梦寐以求的)书。
②(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
③ [每当有外地人来],(好客的)天津人[总是][眉飞色舞地]谈<起了>(天津的)小吃<有多么地道>。
6、练习:请用符号表示出句子成分①.我们是一列树。
②.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③.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
④.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⑤.他生动感人的演讲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⑥现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都相信,他虽然落下了不少课程,但是,只要他坚持不懈奋起直追,就一定不会比别人差!二.诊断及修改病句:(1)成分搭配是否妥当(成分搭配不当)A主谓不当:现在,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预期的任务已经完成。
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句子成分重复导致的累赘表达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句子成分重复导致的累赘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病句,其中之一就是句子成分重复导致的累赘表达。
这种表达方式使得句子冗长、笨重,影响了整篇文章的流畅度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句子成分重复错误及修改方法,帮助我们写出地道、简洁、流畅的文章。
一、主语重复主语重复是一种常见的句子成分重复错误。
当我们连续使用同一个主语来引导多个动词时,就会导致表达的累赘。
例如:1. 我喜欢读书,我喜欢听音乐。
2. 她喜欢跳舞,她喜欢唱歌。
针对这种错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修改:1. 我喜欢读书和听音乐。
2. 她喜欢跳舞和唱歌。
二、动词重复动词重复也是一种常见的句子成分重复错误。
当我们在表达中重复使用相同的动词,会使句子显得累赘。
1. 他去了北京,他参观了长城。
2. 她做了早饭,她吃了早饭。
为了修正这种错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他去了北京,参观了长城。
2. 她做了早饭,并且吃了。
三、副词重复副词重复也是造成句子冗长累赘的原因之一。
当我们在句子中多次使用相同的副词时,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
例如:1. 他快速地跑进了房间,快速地关上了门。
2. 她慢慢地走出了教室,慢慢地走向操场。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这样修改:1. 他迅速地跑进了房间,然后关上了门。
2. 她缓慢地走出了教室,接着朝操场走去。
四、形容词重复形容词重复也会导致句子累赘。
当我们在表达中多次使用相同的形容词时,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
1. 这个房间非常大,非常漂亮。
2. 她穿着一件红色的红色连衣裙。
为了改善这种错误,我们可以进行如下修改:1. 这个房间非常大,十分漂亮。
2. 她穿着一件红色的连衣裙。
五、介词重复介词重复也是造成句子累赘的因素之一。
当我们在表达中多次使用相同的介词时,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
例如:1. 他站在桌子上,从桌子上拿起了书。
2. 我走进了房间,在房间里看到了她。
句子成分及病句修改句子组成部分: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宾语补足语和同位语主语定义:主语是句子陈述或说明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
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语序不当1.多层定语语序不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3.定语与中心词语序不当4.定语、状语位置错乱5.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6.主语与关联词语语序不当1、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3、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4、对于自己的路。
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搭配不当1.关联词搭配不当2.定语与中心词(主宾)搭配不当3.动宾搭配不当4.主谓搭配不当5.主宾搭配不当6.动补搭配不当7.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8.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1、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2、战士们冒着滂沱的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速前进。
3、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4、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件。
成分多余或残缺1 成分多余1.主语同谓语的一部分相重复2.谓语同宾语重复3.谓语和它前后的修饰成分相重复4.定语同中心语相重复5.状语同中心语相重复1、应聘的外国专家正式工资一般应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而不能低于试用期工资。
2、从他微弱的呼吸,他没有死,还有一息尚存。
3、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4、老舍的写作风格总是和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