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醉芳菲》阅读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67 KB
- 文档页数:2
2020年定州市东南宋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诗代替了古诗,获得了新质,却也失去了很多东西。
撮其大概有:张扬了理性思维,减少了直觉思维,偏重于语法,轻忽了词法,强化了模仿,忽视了表现,等等。
此种得失的造成,与古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有直接关系。
因为新诗的出现,固然与古诗有血脉渊源,但主要是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诗。
这样,新诗与古诗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断裂。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运用于诗歌写作,有着巨大的诗业差距。
(摘编自苗雨时《新诗向古诗学习什么》,2017年8月27日《扬子晚报》)材料二:2017年是中国新诗发展100年,“80后”著名诗人、作家李成恩于2017年7月应邀出访拉美。
她重点谈到了百年中国新诗所取得的成就,首先是诗歌的现代意识的觉醒,从人性的角度确立了诗的现代性,她认为诗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
通过世界不同国家、地域与民族的生活、诗歌语言与诗歌艺术的探索,世界诗歌呈现出不同的样貌。
中国当代诗人与拉美诗人有共同之处,都对日常生活较为关注,多写人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体验。
李成恩说,中国现代诗与世界最好的诗歌处于同一个水准,中国现代诗建立了中国的传统,这是一个现代性的传统,从语言的开放到个体的想象,中国新诗历经百年,出现了一批可与世界对话的重量级诗人,并且正在反过来影响其他国家诗人的写作。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现代诗对外的翻译还要快步跟上,外国诗歌在中国的翻译总是快一步,我们庆幸能够很快读到世界上最好的诗歌,但我们最好的作品却要滞后被外国读者读到。
这;来拉美,她发现拉美对中国优秀诗人了解得并不多,所以这次来得恰逢其时。
(摘编自《李成恩在拉美谈中国百年新诗》,2017年8月29日凤凰网,有改动)材料三:2017年8月2日,第四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在北京颁奖,大赛顾问、著名诗人谢冕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谈到了创意写作,也谈到了诗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2023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测试卷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气质。
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
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A.高雅淡然平静B.高贵淡泊平静C.高贵淡然平和D.高雅淡泊平和2.下列句子填写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少男少女们从我的身边走过,飘动的黑发,,仿佛整个世界都洋溢着他们的歌声和笑语。
A.清澈的眼神,鹿一般轻盈的脚步,腮边的红晕像两朵花B.鹿一般轻盈的脚步,眼神的清澈,花一般清新的红晕C.清澈的眼神,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D.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清澈的眼神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古代的交际用语常有敬辞与谦辞之分,比如“惠顾”“垂问”“见教”是敬辞,“舍弟”“愚见”“拙作”是谦辞。
B.“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等都是对中国戏曲现象生动的描述,这种描述反映出中国戏曲场景虚拟化的主要特点。
C.梅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凌霜自行,不趋炎势”、“筛风弄月,潇洒一生”、“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分别表现的是菊、竹、梅的风骨。
D.成语“温故知新”“一鼓作气”“熟能生巧”分别出自《论语》、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欧阳修的《卖油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
河西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总复习模拟(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29分)注意事项:一、1.每题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填写答案。
2.本大题共11小题,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共29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一)积累运用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的一项是()A.颁.发(bān)畸.形(qí)瞬.息万变(shùn)B.蹒.跚(pán)虔.诚(qián)不折不挠.(náo)C.推崇.(cóng)皎.洁(jiǎo)暴风骤.雨(zhòu)D.旷.野(kuàng)鄙.视(bǐ)锐不可当.(dǎng)2.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文言文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的__________,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扩宽__________,培养自己的文化底蕴。
中华文明是有延续性的,中华文化又是融会贯通的,很多现在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在古代典籍中都能找到,如果对文言文一窍不通,那根本无法深入研究。
从个人修养上来说,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提高自己的__________,深化自己的思想,对个人气质、生活态度都有影响。
A.载体视线素养B.承载视线教养C.载体视野素养D.承载视野教养3.下面一段文字中存在语病的一句是()①文学经典是人类思想所能达到的最高峰。
②它从来不是旧纸堆里的过往云烟,而是宛如长者的谆谆教诲。
③它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可以落脚的现实意义,让人常读常新,获益匪浅。
2024年巴彦淖尔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调研卷(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1—7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雪节气,花草虫鸣,早已销声匿迹,白雪追逐着朔风轻舞,风雪载途的仲冬如期到来。
俗谚云,积雪如积粮。
当寒潮来袭,即使气温骤降,被积雪履盖的麦田也只降温几度,积雪为农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为来春作物返青积蓄了能量。
大雪节气,全国各地丰富的习俗,共同绘制了冬日多彩的民俗画卷。
在北方地区,饴糖是这时节常见的小吃。
这种由玉米、大麦小麦、粟等粮食发酵制成的甜食,承载着冬日特有的温馨快乐。
在北京,人们喜食年糕,寓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
南京人也会炖上二碗鸡汤,辅以枸杞、木耳等食材熬煮,带来寒冬里一份沁人心脾的鲜美。
此外,如遇大雪封河,人们便坐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细赏货雪花飞舞,漫天银色”,或滑冰嬉戏、打打雪仗,即便手冻得通红,也难掩内心欢愉。
万物顺应天时而生,人也在昼夜阴阳的流转中参悟生活的真谛。
大雪节气,北风凛冽,屋瓦上白雪安卧。
纷纷扬扬间,春寒料峭的世界也回归静谧。
“夜深知雪重”,寻觅暖灯一盏,照亮行路漫漫。
心中那份归乡情思,亦渐浓渐炽。
1.文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谚(yàn)B.酵(jiào)C.嬉(xī)D.炽(zhì)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销声匿迹B.履盖C.温馨D.沁人心脾3.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风雪载途B.春寒料峭C.静谧D.寻觅4.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这座山因极像骆驼的双峰,所以取名驼峰山。
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第一部分(24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9分)自古以来,浩hàn (▲)的长江在这片土地上流过,从qí(▲)岖的山路到浩渺的东海,它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冲刷出一条引领风骚的诗文之路,多少文人骚客在这里[甲]!这是一条镌.(▲)刻文明、充满灵性的诗歌之江,更是一条滋润人类、养育万物的生命之江。
(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浩 (hàn) ▲ (qí) ▲岖锐不可当.▲镌.刻▲(2)结合语境,填入甲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寻欢作乐纵情歌唱B.寻幽探胜纵情歌唱C.寻幽探胜惆怅徘徊D.寻欢作乐惆怅徘徊(3)语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
(2分)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1) ”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重岩叠嶂,(2) ”是三峡山高谷深的险峻之美;“ (3),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 (4),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
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祯发出了“(5) ?松柏有本性”的赞叹;面对黄鹤楼下的美景,(6) (人名)抒发的是“ (7) (8)”的思乡之情。
3.综合性学习。
(7分)5.杜甫为什么自称“腐儒”,又言“心犹壮”?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5分)观月记(节选)(宋)张孝祥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
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欤 ?中国科学界正举全国之力,缩小与世界科学珠峰的距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四月醉芳菲①正应了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古诗,仿佛在一日之间,那被凛冽的寒风吹得只剩下枯枝和荒芜的小城大地,眨眼之间便在四月的一天桃红柳绿、春色阑珊了。
②四月天,人间芳菲开遍。
所有的日子,都被一种肆无忌惮的明媚所笼罩,仿佛一切都被琥珀了一般,闪着别样的光鲜,润出别样的色泽。
路边的迎春花是一树树开的,黄灿灿的花儿一下压住了树枝的全部,稀疏的地方,也是满枝条的绿芽。
轻风吹来,黄绿相间着一种陶醉,映亮了心灵。
园里的垂柳挥舞着柔软的纤手,似乎在微微地向林荫道上的人们问好致意,草坪也在一夜之间布满了嫩绿色,用恬淡清新诉说着季节的生动。
我站在柏油路上,仰头感受暖暖的春日,一瞬间,如同被什么所击中,或被攫住了似的,只感到流光中的迷离与幻动,令人无可抗拒地几乎融入了和煦的暖风、游离的暗香以及不息的声色中。
③四月的芳菲使人醉呵!④一时间,缤纷的思绪像杏花雨般落下,,⑤想去踏青。
踩着油菜金黄绿草青青的田垄,寻找一些儿时的记忆,让自己从纷杂和困惑里释然,深深地呼吸,大声的呼喊,自在地和自然做个亲密的接触,做最放纵的自我。
然后采一束野花带回家,放在窗台那个已经空了很久的花瓶里,把春天收藏在心里,把芬芳留在属于自己空间里的四月。
⑥想去远行。
想去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江南,感受烟雨霏霏,着一身丝绸的长裙寻一些天上人间的浪漫,和着踏歌的节奏赏大街小巷细致的风情,于亭台楼阁里觅一些让心悸动的情感。
使喧嚣中有些浮躁的心静下来,思索,再思索,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⑦想去耕种。
踏着四月泥土的松软,架一柄木犁,以蹒跚的姿势,把种子播在春梦的端头。
禾一把锄头,擦掉额头的汗水,在古诗平平仄仄中,深谙着粒粒皆辛苦的哲理。
握一把牛鞭,赶一架老车,轧着车轱辘菜的新绿,吱吱扭扭地奏出岁月的向往。
或者穿透四月薄薄的雨雾,听蛙鸣声声,如一首温馨的歌谣,唱响内心深处清脆的乡音。
⑧四月,融融的春光,无处躲藏的明媚饮醉了山水,也酣畅了爱情。
2010年大庆市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用课文原话填空。
(8分)(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2)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4),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6)然后知生于忧患,。
(孟子·告子下)(7),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8)人生难免不称意。
李白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给自己的心灵找一条出路;刘禹锡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给自己的心灵觅一种安慰。
(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
美国蒙特里海湾的沿岸,一棵柏树,历经cāng()桑,独自守候了百年;浩浩戈壁,茫茫沙漠,胡杨将根深深扎进地下20多米,挺拔的身姿顽强撑起一片生命的绿洲;奇寒无比的雪山上,雪莲花傲然绽.()放……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却有如许震hàn()人心的生命奇迹在上演。
大自然就是以其神奇来导演一幕幕神话和传奇。
请怀着一份敬畏之心去看待大自然,请珍惜、呵.()护每一个生命。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母亲常常把所看的小说的内容讲给妹仔听。
她讲的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B.我们登上汽船(等于城市公共汽车),观赏两岸风光,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
C.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可理喻....的。
D.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写的是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八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第一次学情调查命题:朱金庚校对:夏友新总分:12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31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拼音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
(4分)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liàn的语言的精华。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dǐ。
(《白杨礼赞》)2.默写:(11分)①.《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②.故园渺何处?。
③.?怅望青田云水遥。
④.,。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⑤.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⑦.,欲上青天揽明月。
⑧.《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情的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交管部门首次在长安街上使用交通疏导流动提示牌,以缓解“两会”期间会务交通对社会交通造成的压力。
B.由于一至四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
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据资料记载,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一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八至十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七米。
5.口语交际:(4分)下面是两位同学在专题讨论会上就“中学生上网利弊谈”话题所作的发言,请对这两位同学的发言作一简要评论并阐明你的观点。
宿迁市崇文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30分)1.(5分)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阅读美文,能让我们享受美的熏陶。
读朱自清的《春》,耳畔仿佛听到鸟儿在卖弄清脆的hóu 咙;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眼前仿佛看到太阳下暖和.舒适的济南城,和那给蓝天xiāng 上一道银边的全白的山尖:读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心灵仿佛受到雨的滋rùn ,变得半盈透亮,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
2.(12分)完成填空。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3)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4),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5),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6)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时序更替自然理趣的诗句:“,。
”(7)请你完成四季诗编辑。
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夏:,;秋:,;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要求:与前面默写诗句不要重复)3.(3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听到这不幸的消息,小明伤心极了,眼泪淅淅沥沥....,连饭也吃不下。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面对记者们咄咄逼人....的追问,北约发言人先是闪烁其辞,继而哑口无言。
D.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
4.(3分)下面的句子排序正确的是()①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②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
③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
④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
⑤一个不想打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的徘徊。
A.①②③④⑤B.④②①③⑤C.④①③②⑤D.②①④③⑤5.(3分)下列各句朗读处理最不合适的一项是()(˅表示停顿,•表示重音)A.风˅轻悄悄...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四月醉芳菲
①正应了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古诗,仿佛在一日之间,那被凛冽的寒风吹得只剩下枯枝和荒芜的小城大地,眨眼之间便在四月的一天桃红柳绿、春色阑珊了。
②四月天,人间芳菲开遍。
所有的日子,都被一种肆无忌惮的明媚所笼罩,仿佛一切都被琥珀了一般,闪着别样的光鲜,润出别样的色泽。
路边的迎春花是一树树开的,黄灿灿的花儿一下压住了树枝的全部,稀疏的地方,也是满枝条的绿芽。
轻风吹来,黄绿相间着一种陶醉,映亮了心灵。
园里的垂柳挥舞着柔软的纤手,似乎在微微地向林荫道上的人们问好致意,草坪也在一夜之间布满了嫩绿色,用恬淡清新诉说着季节的生动。
我站在柏油路上,仰头感受暖暖的春日,一瞬间,如同被什么所击中,或被攫住了似的,只感到流光中的迷离与幻动,令人无可抗拒地几乎融入了和煦的暖风、游离的暗香以及不息的声色中。
③四月的芳菲使人醉呵!
④一时间,缤纷的思绪像杏花雨般落下……
⑤想去踏青。
踩着油菜金黄绿草青青的田垄,寻找一些儿时的记忆,让自己从纷杂和困惑里释然,深深地呼吸,大声的呼喊,自在地和自然做个亲密的接触,做最放纵的自我。
然后采一束野花带回家,放在窗台那个已经空了很久的花瓶里,把春天收藏在心里,把芬芳留在属于自己空间里的四月。
⑥想去远行。
想去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江南,感受烟雨霏霏,着一身丝绸的长裙寻一些天上人间的浪漫,和着踏歌的节奏赏大街小巷细致的风情,于亭台楼阁里觅一些让心悸动的情感。
使喧嚣中有些浮躁的心静下来,思索,再思索,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⑦想去耕种。
踏着四月泥土的松软,架一柄木犁,以蹒跚的姿势,把种子播在春梦的端头。
禾一把锄头,擦掉额头的汗水,在古诗平平仄仄中,深谙着粒粒皆辛苦的哲理。
握一把牛鞭,赶一架老车,轧着车轱辘菜的新绿,吱吱扭扭地奏出岁月的向往。
或者穿透四月薄薄的雨雾,听蛙鸣声声,如一首温馨的歌谣,唱响内心深处清脆的乡音。
……
⑧四月,融融的春光,无处躲藏的明媚饮醉了山水,也酣畅了爱情。
人间四月天,在林微因笔下是一曲爱的礼赞,“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以几近阳光的心情去听这首美妙的抒情诗吧,你会感觉那一树花开就是一片林的爱,那一声燕呢就是一首爱的乐章。
你会不经意间想起某个人,曾经擦肩而过,却成为永远的风景,永远的记忆。
⑨四月,多少缱绻的情怀,摩挲着春光流溢的感触。
将思绪放飞,随影而行,随风遁远。
四月,一半是醉人的芳菲,一半是疯长的憧憬。
(本文由改动)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抒发了作者那些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中加粗的“黄绿相间”和“被攫住”分别指什么?
黄绿相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攫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味文中两处划线句,按要求答题。
(1)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草坪也在一夜之间布满了嫩绿色,用恬淡清新诉说着季节的生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四月,一半是醉人的芳菲,一半是疯长的憧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说“缤纷的思绪像杏花雨般落下”,作者有哪些思绪呢?请根据⑤-⑧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思念过去,让自己从纷杂和困惑里释然;
向往远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播种梦想,畅想奋斗的乐章;
________,真爱的呢喃。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描写了四月明媚的春光,表达了自己的真切的感受。
B.文章综合运用了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生动地传递了作者的情感.
C.全文按照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D.文章语言清新明快,在细腻的描述中渗透着热烈的情感.
参考答案:
1.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抒发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憧憬。
(意对即可)2.(1)指路边的迎春花的花儿与绿枝相映的情景。
(2)指(心)被深深陶醉。
3.(1)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一夜之间”、“嫩绿”、“诉说”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坪的春意盎然和恬淡清新,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动,表达了作者的陶醉之情。
(2)美丽的春天既使人陶醉又使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
(意对即可)
4.让浮躁的心情宁静;饮醉爱情。
(意对即可)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