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28
《金岳霖先生》重点品析《金岳霖先生》重点品析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在文学创作上,是不设喻,不比拟,不烘托,纯用朴质的语言来表现事物的特征,使人感到真切可信的一种描写。
它可以是简笔勾勒,也可以是精心描绘。
它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只有高手能轻巧为之。
本文描写金岳霖先生的“个性”,就是通过精心的细节来展现的,但其语言又相当精练,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鉴赏1:第二段,写他的穿着打扮。
常年戴一顶呢帽,帽檐压得很低,进教室也不脱下,还有一片白、一片黑的眼镜和“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姿,集中笔墨突出了一个“怪”字,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
鉴赏2:第九段,写他在课堂上捉跳蚤一事。
“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哪里有捉跳蚤还要大肆宣扬,并且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的?这种做法,大约只有在魏晋时代的士大夫那里才会有的。
事件、情境本身就很有趣味性,作者并没有过多的精雕细琢,只是照直说来,给人留有阅读品味的余地。
鉴赏3:第十段,写他养斗鸡,并非为了去斗,而是共桌而食。
那鸡头伸到桌上来的场景,令人忍俊不禁;不是正襟危坐的同教授谈天论地,而是搜罗大梨、大石榴去跟教授的孩子比赛,输了,再去买,足见先生童心未泯,童趣盎然。
鉴赏4:第十一段,写金岳霖与朋友的交往:“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
”这些语句中间没有可有可无的文字,而具有感染力的简洁而畅达的文风已经凝聚在字里行间了。
写他在大名鼎鼎的北京饭店请客,而且兴师动众,为的是纪念自己非常欣赏的已故老朋友林徽因女士的生日,在常人眼里,难免有些唐突,而正因有此举,才显出金先生为人的天真、坦荡和重感情。
鉴赏5:第十二段,写他遵照毛主席的话去接触社会,这个平素深居简出的、已经八十多岁的老先生坐着平板三轮车在王府井大街一圈一圈地转,“王府井人挤人,熙熙攘攘,谁也不会知道这位老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这个细节可谓引人想像,意味深长。
浅析汪曾祺散文《金岳霖先生》导语:下面小编整理了汪曾祺先生《金岳霖先生》的散文的“趣”“真”和“苦”的特征,进一步呈现“淡”之言外之味,还原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先生。
汪曾祺曾言:“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
”细品《金岳霖先生》,有三味,本文就此三味,随着汪曾祺的笔触,感悟字里行间浸透的叹惋。
一、三味(一)趣金岳霖为人天真,率性自然,汪曾祺为文更是涉笔成趣。
“哲学教授”穿的是体育教员才穿的夹克;“无儿无女”却自得其乐;“雅士”却好养斗鸡,能和斗鸡一个桌子吃饭;“大人”和小孩比水果;“老人”坐在平板三轮车上在拥挤的王府井东张西望。
汪曾祺巧用对比,以金岳霖之年龄、身份、情态等与旁人比照,生出无穷趣味,在对比中刻画出十分独特而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趣之表,雅之内,不仅使人愉悦,魏晋名士风度乃此趣之精神根基。
冯友兰曾这样评价金岳霖:“我想象中的嵇康,和我记忆中的金先生,相互辉映。
嵇康的风度是中国文化传统所说的‘雅人深致’‘晋人风流’的具体表现。
金先生是嵇康风度在现代的影子。
”何以见得?且看汪曾祺在金岳霖讲课抓虱一节中的叙述:“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
’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
”“小动物”“捏” “看”“甚为得意”,寥寥几笔,生动传神,金岳霖不以为窘,更不以为苦。
一次严肃的演讲,一个庄重的论题,他以“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为结论,以捉虱结束,令人不禁会心一笑。
嵇康天真烂漫、率性而为的性格特点,同样存在于金岳霖身上。
金岳霖在治学上,初看有趣,实乃雅之至。
他有一个学生叫林国达,喜欢问一些很“玄”的问题。
有一次林国达又站起来提了一个怪问题,金岳霖巧妙地回答:“‘林国达同学,我问你一个问题:Mr.林国达is perpenticular to theblackboard(林国达君垂直于黑板),这什么意思?’”“林国达傻了。
林国达当然无法垂直于黑板,但这句话在逻辑上没有错误。
语文高中人教版《金岳霖先生》课文解读高中语文课本人教版《金岳霖先生》一文从金先生的外在、工作、生活以及交友四个方面对金岳霖进行了全面的描述,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语文高中人教版《金岳霖先生》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高中《金岳霖先生》课文解读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点拨:“有趣”的字面义可以理解为“怪”、“好玩”、“风趣”、“幽默”等,是全篇之“眼”,其实质却表现了人物独具魅力的真性情。
作者选择了多件事件,从外到内,由形及神,反反复复,不厌其繁地来突出金岳霖先生的率真。
]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
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
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
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
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
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第一节总领全文。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这是全文的核心句,其中“有趣”二字是“文眼”,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字生发、展开的。
“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这表明了材料的真实性,因为回忆性散文以“真”为其生命。
]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
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
[点拨:“常年”“也”字便让人顿生“怪”感。
]每一学年开始,给新的一班学生上课,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
”[点拨:大师之大,首在修养。
如此尊重学生,品自高也。
]他的眼睛有什么病,我不知道,只知道怕阳光。
因此他的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
他后来配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一只的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
这就更怪了。
[点拨:漫画式。
不仅“怪”,而且滑稽。
]后来在美国讲学期间把眼睛治好了,──好一些,眼镜也换了,但那微微仰着脑袋的姿态一直还没有改变。
[点拨:岂非习惯了这种感觉了?]他身材相当高大,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麋[麋:mí]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的羊绒围巾。
金岳霖先生原文和解析金岳霖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化人物和教育家。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从金岳霖先生的原文和解析两方面来探讨他的思想和文化贡献。
一、金岳霖先生的原文金岳霖先生的原文主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
其中,他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有《春蚕》、《雾》、《故都的秋》等;散文作品有《中国文化与现代世界》、《老师的座右铭》等;诗歌作品有《梦》、《赋得雪》等。
以《春蚕》为例,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家庭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中所遭受的痛苦和困惑。
小说中的主人公周道人是一位传统的丝绸工匠,他的儿子周光华则是一位现代化的学生。
周道人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手艺,但周光华却想要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这种冲突中,周道人感到自己的生活已经失去了意义,而周光华则感到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可能性。
这部小说通过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对比和冲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状。
金岳霖先生通过周道人和周光华两个人物的形象,展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同时也表达了对现代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使得《春蚕》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金岳霖先生的解析金岳霖先生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变革。
他的思想和文化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金岳霖先生在《中国文化与现代世界》等多篇散文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很多缺陷和弊端,如儒家思想的僵化和权威主义、道家思想的迷信和超验主义等。
这些缺陷和弊端不仅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而且也使得中国文化在国际上难以获得认可和尊重。
2.对现代文化的追求和探索金岳霖先生对现代文化的追求和探索也是他思想和文化贡献的重要方面。
他认为,现代文化是一种开放、多元、自由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金岳霖先生课文赏析金岳霖先生课文赏析《金岳霖先生》是汪曾祺在1987年写的一篇记人散文。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金岳霖先生课文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金岳霖先生课文赏析有趣一词,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好玩,天真;还有一种解释是有趣味,有值得研究的内涵。
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先生,给人的感觉是两者兼而有之,既天真,又有内涵。
这“有趣”,是通过金岳霖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
课文第一节就点出文章的主旨──“有趣”。
被称为“老金”的金岳霖教授是西南联大众多有趣的教授中的一位。
作者把金岳霖放在一个大的环境中写出来,使得“有趣”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让人好奇心顿生,忍不住往下读。
金岳霖的“有趣”首先体现在他的外貌上。
他的帽子,眼镜,脑袋,衣服无一不怪。
“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
”“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
”“眼镜一只的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
这就更怪了。
”这样一个人是不是很怪?读着读着我们发现,原来他的怪是由于眼睛不好,怪中有不怪。
外表是第一面,并不能决定人物形象。
人物的活动,人物的内心世界才是最关键的。
因此,接下去作者选用的第二个素材是他的教学方式。
作者用这样几句话描写他上课,“金先生很注意地听着”“Yes!请坐!”“有问必答,很耐心”学生林国达死了,“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
”这些话表现出金先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负责,爱护学生的高尚品德,不奇不怪。
不过,一开始作者就说金岳霖是一个“有趣”的人,他的上课怎么可能没有一些精彩的令人回味的情节呢?于是,我们不难找到作者精心选择的一些细节。
不知道学生的名字,就叫她们衣服的颜色;对付学生的怪问题,就给他怪答案;上“符号逻辑”选修课,他会停下来问自己的得意门生,这堂课就成了他们师生二人的对话。
你看,是不是很有趣?这是行为上的有趣。
这样的行为背后,有着精神上的原因,当学生问他为什么要学枯燥的逻辑学,他回答说:“我觉得它很好玩。
”好玩这两个字,正对应了“有趣”。
《金岳霖先生》文本内涵的文化解读《金岳霖先生》文本内涵的文化解读「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独具魅力的真性情,努力做一个自然真实的人。
2.学习本文抓特征、用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汪曾祺( 1920---1997 ),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1939 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等。
散文集有《蒲桥集》、《塔上随笔》等。
文学批评集有《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
其代表作也是其获奖小说是:短篇《受戒》、《大淖记事》,这些小说都是以散文笔调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属于民俗风情小说。
其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精致。
兼作小考证,亦可喜。
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
”文中始终贯注着互融相济的儒道文化思想,因此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后位士大夫”。
(二)金岳霖(1895-1984)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
字龙荪,浙江诸暨人士,生于湖南长沙。
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
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
现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
著有:《逻辑》、《论道》和《知识论》。
其中《论道》,其原创性思想之丰富,在中国现代哲学中罕见其匹,被贺麟称为“一本最有独创性的玄学著作”。
而《知识论》更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构建了完整的知识论体系。
2、基础知识:1汜水演绎脖颈呢帽不肖甘霖逻辑接触跳蚤兴奋麂皮夹克熙熙攘攘鳏寡孤独2、根据字音写出汉字:枯zào jiàn赏xiàng貌深居jiǎn出nài心细jūn 屋yán 一fù镜片3、理解词语谈吐深居简出熙熙攘攘一时无二4、自主学习,整体把握文本,感知人物形象(1)请用一个词概括金岳霖先生给你的印象。
《金岳霖先生》:几处闲笔有深意—、别有深意的闲笔文本研读的规律告诉我们,文本表层仅仅呈现“是什么”和“怎么样”,而常常把“为什么”隐藏在文本背后。
要想真正理解《金岳霖先生》,就不能忽略西南联大“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以及金岳霖等人体现出来的西南联大诸多自由知识分子的“刚健有为”的精神魅力。
细读原文,我们发现文末“金先生治学精深,而著作不多。
除了一本大学丛书里的《逻辑》,我所知道的,还有一本《论道》。
其余还有什么,我不清楚,须问王浩。
我对金先生所知甚少。
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这段话不仅与文章开头“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
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遥相呼应,首尾圆合,而且大有言外之意。
文本是意义有待确定、有待实现的对话构成品,它在理解中存在,尤其是文学文本,其结构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点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和创新的空间。
写作叙事学认为,空白往往会由闲笔来设色。
“闲笔” 一词,最早出自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之口。
通常,金圣叹所说的“闲笔”指的是小说中关于非情节因素的描写。
金圣叹认为“闲笔”能“向闲处设色”,即丰富小说的审美情趣,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能写出真实中的“真实”。
由此可见,“闲笔写人”也就是在非情节因素的背景中描写人物。
《金岳霖先生》一文“闲笔”不断:描写金岳霖奇怪穿着之后,展开联想,写到了闻一多和朱自清的穿着、闻一多大骂蒋介石的情景;其后,写金岳霖的得意门生王浩,并联想到王浩“现在成了洋人——美籍华人,国际知名的学者”,与作者仍有来往;再后,写金先生为林徽因冥寿请客,老朋友们唏嘘不已…… 这些描写,都是由“本事”言及“他事”,与金岳霖不甚相关,但又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些闲笔一方面创造了联大校园生活和金先生生平事迹的实感氛围;另一个重要方面,这些闲笔又无时无刻不在隐现着“有趣”之外另一个真实的金先生。
“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
细读《金岳霖先生》导读:本文细读《金岳霖先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趣味,真性情,大孤独——细读《金岳霖先生》浙江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董华翱教师上公开课选《金岳霖先生》一文,在教学设计中大致有三种处理路数:一是紧抓“有趣”,整堂课就在找金岳霖先生有趣的外貌情状、言行举止,最后得出“金先生是一个天真、活泼、幽默的人”的结论;二是抓住“有趣的细节”,从细节在刻画人物形象上的重大作用的角度上生成一堂作文指导课;三是抓住“细节”,给一个细节赏析的范例,指导学生进行细节赏析,并名之日“文本细读”。
我以为,《金岳霖先生》是不简单的,平平淡淡的文字背后大有深意。
本文略作探讨。
一、先生往事知多少“有趣”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怪”、“好玩”、“风趣”、“特别”、“有意思”等。
金岳霖先生确有不少有趣之处。
他的样子有点怪:讲课时戴着一顶呢帽,帽檐压得很低:戴一副一片白一片黑的眼镜;一米八零的大个子,穿一件其他教授都不穿的夹克。
他的行为举止也很好玩:走路深一脚浅一脚,一直微仰着头:课讲着讲着,在后脖颈里抓跳蚤;养一只大斗鸡,还一个桌子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子比赛;坐平板三轮在王府井转圈,算是接触社会。
他的课堂也很有意思:有时一上课就宣布回答问题的人,“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弄得女生紧张又兴奋;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好坏,回应都是固定的土洋结合“Yes!请坐!”:用更怪的问题回答林国达的怪问题;整堂课就和王浩对话,旁若无人。
他对自己的学问更是常常语出惊人,弄得别人啼笑皆非:学生觉得逻辑枯燥无比,他却说“很好玩”:沈从文要他讲“小说和哲学”,意在讲明二者关系,他讲了半天,结论是没关系。
他对情感的祭奠方式也很特别:林国达死了,他一堂课没有笑容;林徽因逝世了多年,他在北京饭店请客纪念她的生日,弄得老朋友既忍俊不禁,又唏嘘不已。
二、率性而为真性情金先生有诸多趣事的原因,无外乎三个字:真性情!这些趣事大都是由于他的真性情。
【精品作文】金岳霖先生赏析【精品作文】金岳霖先生赏析版权所有:【碧意之时】篇一:金岳霖先生《浙派语文名师经典课例解析》【背景介绍】2008年11月27-28日,“第二届语文教育硕士暨浙派名师教学研讨会”在浙师大人文学院和师大附中举行。
28日上午陈益林老师在师大附中行政楼一楼报告厅执教《金岳霖先生》教学展示课。
《金岳霖先生》一文出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作为省推出的四位开课教师之一,陈益林老师紧紧把握“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要求,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品”字上做足文章,让《金岳霖先生》一文的教学真正呈现出语文课应有的“玩味”“涵泳”等品性和风骨。
涵泳功夫兴味长——《金岳霖先生》课例解析【基本原理】沉静生明慧,慢功出细活。
在快餐文学盛行,速食主义泛滥的文化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保持头脑的高度清醒。
真正的读书不应是“流寇”式的攻城略地,而应学会建立立足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基础之上的学力和学养的“根据地”。
德国诗人海涅曾言:“跟养孩子一样,书,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所有那些在仓促之间,在短短的几星期里写出来的书往往使我在心里对这样的作者产生一定的反感。
一个正派的女人决不会不到九个月就养出孩子来的。
”(《海涅文钞》)海涅虽是说写书,但他的这段话却也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大启示。
华裔美国学者林毓生教授一再呼吁的“比慢”精神照样可以运用到我们的语文学习上。
宋·陆九渊在《读书》一诗中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这诗句的意思就是读书的时候千万不要急急忙忙地读,只求读得快,走马观花,只有慢慢地品味才能领略到书中蕴涵的意味。
正是根据以上这些读书原理,陈益林老师在《金岳霖先生》的教学中确立“品”字为课堂的中心和灵魂,以咀嚼文本细节描写中所潜藏的内涵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作者所传达的金岳霖先生的特有形象。
【教材简析】《金岳霖先生》一文收录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之第四专题,专题名称叫“慢慢走,欣赏啊”,教学方式为“活动体验”。
金岳霖先生内容概括金岳霖先生阅读题附答案《金岳霖先生》金岳霖先生是一个纯粹的人,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
他本是湖南人。
自从出了曾文正公之后,湖南人的雄心壮志就空前的膨胀了起来。
比如他读书时就跟着师兄们齐声高唱:“中国若是古希拉,湖南定是斯巴答;中国若是德意志,湖南定是普鲁士;若谓中国即将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可是到最后他只知道埋头念形式逻辑,一点没有湖南人“舍我其谁”的霸气和“战天斗地”的尚武精神。
他有一句名言,说“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
”他有时居然会把自己的名字忘记。
有一回他给陶孟和打电话,陶家的佣人问:“您哪位?”他张口结舌答不出来,又不好意思说忘记了,只好说:“你不要管,请陶先生接电话就行了。
”但那个佣人说不行。
他便又请求了两三次,还是不行。
于是他跑去问给他拉洋车的王喜。
谁想王喜也说不知道。
他急了,问:“你有没有听别人说过?”王喜这才想起:“我听见人家都叫金博士。
”阿弥托佛,原来姓“金”!他非常受学生欢迎,因为他最“好玩”。
在西南联大,有一回学生请他讲小说与哲学的关系,他就去讲。
讲完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小说与哲学没有关系。
吴宓是他的好朋友。
有一回吴在报纸上发表了自己的情诗,其中有“吴宓苦爱毛彦文,三洲人士共惊闻”的句子。
别人让他去劝劝吴,于是他就去对吴说:“你的诗好不好我们不懂。
但其中涉及到毛彦文,这就不是公开发表的事情。
这是私事情,不应该拿到报纸上宣传。
我们天天早晨上厕所,可我们并不为此宣传。
”这一下吴宓勃然大怒,拍着桌子说:“我的爱情不是上厕所!”金先生不知道怎么回答,就站着听吴骂了半天。
其实真正懂得爱情的是金先生,他对林徽因的痴恋才叫“三洲人士共惊闻”。
五十年代后期,他突然把老朋友都请到一起吃饭,也没讲什么理由,饭吃到一半,他站起来说,今天是徽因多少多少岁冥诞,要和大家一起纪念。
在座的一些人看看这位终身不娶的老先生,偷偷的掉了眼泪。
而此时梁思诚已经再娶了。
《金岳霖先生》课文解析
《金岳霖先生》课文解析
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其中有个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这核心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请读第一段找出来?
明确:
“西南联大有很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文眼是:有趣。
2、金岳霖先生是如何有趣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体现先生有趣之处!
明确:
*样子有点怪——让人莞尔
*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希奇古怪的问题回答希奇古怪的提问
*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讲座时停下来捉跳蚤把玩——不拘小节大有六朝名士扪虱而谈的饿遗风。
*他和云南斗鸡同桌用餐和教授的孩子比试水果的大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童心未泯。
小结:这个学术上聪明过人,在现实生活中,确是个让人发笑,率真可爱,不拘小节,自由随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的有趣的金先生正是因为特别的率真。
3、“有趣”是金先生的主要特色,在其身上,还有重情的一面,试。
︽金岳霖先生︾文本分析学科教学(英语)学号:214403099王婵娟摘要《金岳霖先生》没有激情飞扬的文字,也没有华丽辞藻的渲染,而就是在非常自然的叙述中将金岳霖先生在教学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再现出来。
本文从写作背景、内容结构、写作特点三个方面来分析汪曾祺的这篇文章,从中体会到了金岳霖先生的小趣味、真性情、大孤独,让人对金岳霖先生的敬意油然而生。
【关键词】金岳霖先生趣事特别引言金岳霖(1896~1984) ,字龙荪。
浙江诸暨人士,生于湖南。
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
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与从事研究工作。
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
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与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与系主任、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与副所长。
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
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央委员、中央常委。
1984年10月19日,在北京寓所逝世,享年90岁。
金岳霖就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与逻辑学家,杰出的教育家,为中国第一批院士。
著有:《逻辑》、《论道》与《知识论》。
其中《论道》,其原创性思想之丰富,在中国现代哲学中罕见其匹,被贺麟称为“一本最有独创性的玄学著作”。
而《知识论》更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构建了完整的知识论体系。
一、写作背景我们要考察文本所记述的人物所处的特定的时代环境,就必然要了解西南联大。
西南联合大学就是在我国抗日战争期间,由北平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与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南迁联合而成的学校。
西南联大存在的时间不满 9 年,就读学生不过8000,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条件简陋,生活艰苦,但却培养出了一大批拔尖人才,不少人后来都成为蜚声中外的学术大师。
在联大的师生名录里,陈寅恪、陈省身、华罗庚、周培源、冯友兰、费孝通、吴大猷、沈从文、朱自清、闻一多、金岳霖、杨振宁、李政道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