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从茶叶里提取生物碱(精)
- 格式:ppt
- 大小:660.50 KB
- 文档页数:11
1)抽提称取10g茶叶,放入索氏提取器的滤纸套筒中(底部垫少许棉花),并加入95%乙醇至离虹吸管顶端1cm处。
再在圆底烧瓶中加入30ml95%乙醇,加一块沸石。
再由下至上装好提取装置,连续提取2~3小时(大约虹吸5次,第6次提取液不用虹吸入烧瓶)。
2)回收乙醇稍冷后,将茶叶弃之,提取液全部倒入圆底烧瓶中,改为蒸馏装置,回收提取液中的大部分乙醇。
将底烧瓶中液体浓缩至约20~30ml,稍冷后,趁热将烧瓶中的残液倾入蒸发皿中,在蒸汽浴上浓缩至5~6ml后,拌入3-4g生石灰粉,使成糊状,在蒸气浴上蒸干,其间应不断搅拌,并尽可能压碎块状物,使之完全成干粉。
(注:可用烧杯加水后在电炉上产生热蒸汽,将蒸发皿置于烧杯口。
小心烫伤!)3)升华提纯最后将蒸发皿放在大铁圈上,用电炉进行空气加热(<100℃),大铁圈与电炉保持12~15cm。
期间仍不断搅拌。
使水分全部除去(注意:小心操作铁圈,切勿烫伤!浓缩和干燥过程中温度不能太高,应严防焦化、炭化)。
冷却后,擦去沾在边上的粉末,以免在升华时污染产物。
粉末表面盖上一张刺有许多小孔的滤纸。
取一支口径合适的玻璃漏斗,罩在盖有滤纸的蒸发皿上,在空气浴中小心加热升华。
控制砂浴温度在120℃~140℃左右,此时滤纸上出现许多白色毛状晶体,暂停加热,让其自然冷却至100℃左右。
小心取下漏斗,揭开滤纸,用刮刀将纸上和器皿周围的咖啡因刮下。
然后重新装好升华装置,调高温度到150~170℃,重复第一次升华过程,合并两次收集的咖啡因,称重。
1.称取干茶叶8g装入滤纸筒中,轻轻压实,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另外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0mL 95%乙醇,放入一粒沸石,安装好索氏提取装置(脂肪提取器)。
小火加热至沸腾,连续提取1小时,此时提取液的颜色变得很淡,待提取器中的液体刚虹吸下去时,立即停止加热。
⒉装好蒸馏装置,将萃取液倒入蒸馏瓶中蒸除乙醇。
当蒸馏瓶中液体剩约8mL时,立即停止蒸馏,将残留液倒入蒸发皿中,加入4g生石灰(起中和及脱水作用)。
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实验报告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实验报告咖啡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茶叶、咖啡豆等植物中的生物碱,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了解其提取方法以及提取效果。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茶叶样品、无水乙醇、石油醚、滤纸、烧杯、漏斗等。
2. 将茶叶样品研磨成细粉末,取适量放入烧杯中。
3. 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使茶叶充分浸泡。
4. 将浸泡的茶叶样品过滤,收集滤液,滤液中含有茶叶中的咖啡因。
5. 将滤液转移到干净的烧杯中。
6. 加入适量的石油醚,用漏斗进行分液,分离出含有咖啡因的石油醚层。
7. 将石油醚层转移到干净的烧杯中。
8. 将烧杯放置在通风处,等待石油醚挥发。
9. 得到提取的咖啡因。
实验结果:经过提取,我们成功地从茶叶中提取出了咖啡因。
通过测量提取后的咖啡因溶液的浓度,我们可以得到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
实验分析:茶叶中的咖啡因主要以游离状态存在,其溶解度较高。
无水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溶剂,能够有效地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
石油醚是一种非极性溶剂,与无水乙醇形成两相体系,可以将咖啡因从无水乙醇中分离出来。
石油醚的挥发性较好,可以通过挥发使咖啡因从石油醚中脱离,得到纯净的咖啡因。
实验的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茶叶样品的质量、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时间等。
茶叶样品的质量直接影响提取效果,新鲜、优质的茶叶含有较高的咖啡因含量,提取效果会更好。
提取溶剂的选择也很重要,无水乙醇的选择是因为其与咖啡因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高效提取咖啡因。
提取时间的控制也是关键,过长或过短的提取时间都会影响提取效果。
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不仅有助于了解咖啡因的提取方法,还有助于了解茶叶中的活性成分。
茶叶中除了咖啡因外,还含有茶多酚、氨基酸等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有多种保健作用。
因此,通过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也可以了解茶叶中其他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
总结:本实验通过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探究了咖啡因的提取方法以及提取效果。
生物碱提取——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一、实验题目:生物碱提取——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二、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实验指导老师:三、实验目的1、学习从植物中提取生物碱的原理及方法。
2、通过学习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掌握一种从天然化合物中提取和提纯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3、练习升华法纯化咖啡因的方法。
四、实验原理茶叶中含有生物碱,其主要成分是含量约占3-5%的咖啡因和含量较少的茶碱和可可豆碱。
此外,茶叶中还含有11-12%的丹宁酸以及叶绿素、纤维素、蛋白质等物质。
咖啡因是一种白色针状的晶体,无臭,味苦。
易溶于水、乙醇、丙酮、氯仿,微溶于石油醚,难溶于苯和乙醚。
咖啡因在100℃时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78℃时升华很快。
无水咖啡因的熔点为238℃,它的化学名称是 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其结构式如下:咖啡因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因此,可作为中枢神经兴奋剂,在医学上有重要的用途。
本实验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是用适量的乙醇(95%)作溶剂,在索氏提取器中连续萃取,然后浓缩、焙炒、升华而制得。
索氏提取器又叫脂肪提取器,它由三部分组成,下部为烧瓶,上部为球形冷凝管,中间为提取器。
被提取的物质放在提取器中加热至沸腾后溶剂蒸汽通过蒸汽上升管进入冷凝管,被冷凝为液体滴入提取器中。
器内液体与固体进行液-固萃取。
当液面超过虹吸管的顶点时,萃取液自动流回烧瓶中,经加热再蒸发、冷凝、萃取,如此循环,直至大部分可溶性固体物质被萃取,富集于烧瓶为止。
升华是利用固体混合物的蒸汽压或挥发度不同,将不纯净的固体化合物在熔点温度以下加热,利用产物蒸汽压高,杂质蒸汽压低的特点,使产物不经过液体过程而直接气化,遇冷后固化,而杂质则不发生这个过程,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C H 33H 37主要试剂及产品的物理常数:(文献值)五、实验部分1、实验仪器:100mL圆底烧瓶、蒸发皿、玻璃漏斗、蒸馏头、球形冷凝管、尾接管、直形冷凝管、烧杯、锥形瓶、量筒等2、实验药品:茶叶、95%乙醇、生石灰3、实验内容、现象与解释:①主要实验流程:②具体实验内容:放入一粒沸石,加热后,滤纸开始变成浅褐色,滤纸的4、实验注意事项:(1)在用蒸发皿除水分的过程中,一定要不停的搅拌,以免爆沸。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索氏提取器进行有机物提取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3. 了解咖啡因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茶叶中的含量。
4. 通过实验,验证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可行性和提取效率。
二、实验原理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咖啡因是主要的活性成分,含量约占茶叶干重的1%~5%。
咖啡因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利尿、抗疲劳等作用。
本实验采用索氏提取法,利用咖啡因易溶于乙醇的特性,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茶叶(绿茶、红茶等)、95%乙醇、生石灰、蒸馏水、脱脂棉等。
2. 实验仪器:索氏提取器、烧杯、干燥器、脱脂滤纸、镊子、分析天平、烘箱、恒温水浴、脱脂棉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称取10g茶叶,研磨成粉末,用滤纸包好备用。
2. 提取:将索氏提取器装好,放入茶叶包,加入75mL 95%乙醇,置于恒温水浴中加热。
开启冷凝水,使溶剂沸腾,蒸汽沿抽提筒上升至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包中浸泡茶叶。
待溶剂颜色变浅,说明咖啡因基本被提取。
3. 蒸馏浓缩:关闭冷凝水,将装置改为蒸馏装置,蒸出大部分乙醇,使提取液浓缩。
4. 中和:将浓缩后的提取液倒入蒸发皿中,加入3~4g生石灰,搅拌成糊状,蒸气浴加热。
5. 干燥:待蒸发皿中液体蒸干后,得到咖啡因粗品。
6. 升华:将咖啡因粗品放入干燥器中,进行升华,得到纯咖啡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咖啡因提取率:根据实验结果,从10g茶叶中提取出约0.3g咖啡因,提取率为3%。
2. 咖啡因纯度:通过升华法提纯后,咖啡因纯度达到98%以上。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咖啡因,操作简便,提取效率较高。
2. 咖啡因在茶叶中的含量与茶叶品种、产地、加工工艺等因素有关。
3. 实验过程中,控制好提取温度和时间,可提高咖啡因的提取率。
七、结论本实验成功从茶叶中提取了咖啡因,提取率和纯度均较高。
实验结果表明,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具有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实验二咖啡因的提取与精制工艺一、实验目的1、学习从植物中提取生物碱的原理及方法。
2、学会使用脂肪提取器(索氏提取器)的安装及使用。
3、练习升华法纯化咖啡因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以咖啡因为主,约占1%-5%。
另外还含有11%-12%的丹宁酸(又名鞣酸),0.6%的色素、纤维素、蛋白质等。
咖啡因是弱碱性化合物,易溶于氯仿(12.5%)、水(2%)及乙醇(2%)等。
要苯中的溶解度为1%(热苯为5%)。
丹宁酸易溶于水和乙醇,但不溶于苯。
咖啡因是杂环化合物嘌呤的衍生物,它的化学名称为: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其结构式如下:NNNHN N N NN O O3CH 3H 3C 嘌呤咖啡因含结晶水的咖啡因系无色针状结晶,味苦,能溶于水、乙醇、氯仿等。
在100℃时即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时升华相当显著,至178℃时升华很快。
无水咖啡因的熔点为234.5℃。
为了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往往利用适当的溶剂(如氯仿、乙醇、苯等)在脂肪提取器中连续萃取,然后蒸出溶剂,即得粗咖啡因。
粗咖啡因中还含有一些生物碱和杂质,利用升华法可进一步纯化。
工业上咖啡因主要通过人工合成制得。
它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因此可作为中枢神经兴奋药。
它也是复方阿斯匹林(APC )等药物的组分之一。
咖啡因可以通过测定熔点及光谱法加以鉴别。
此外,还可以通过制备咖啡因水杨酸盐衍生物进一步得到确证。
咖啡因作为碱,可与水杨酸作用生成水杨酸盐,此盐的熔点为137℃。
NN NNOO3CH 3H 3C 咖啡因+COOHOH NN NHN OO3CH 3H 3C 咖啡因水杨酸盐COO OH水杨酸萃取:就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
根据分配定律,在一定温度下,有机物在两种溶剂中的浓度之比为一常数。
即:C A C BKC A C B 、分别为物质在溶剂A 和溶剂B 中的溶解度,K 为分配系数。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前言:咖啡因是一种常见的生物碱,它在咖啡、茶、可乐等食品中普遍存在。
茶叶中所含的咖啡因含量相对较低,但是仍然能够通过一定的化学方法进行提取和分离。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溶剂抽提和蒸馏的方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并且评估提取的效果和纯度。
实验步骤:1. 提取咖啡因首先,准备好1g干燥的茶叶粉末,并将其加入250mL的圆底烧瓶中。
然后,加入100mL的水,并且使用磁力搅拌器将其混合均匀。
将烧瓶放在水浴中进行加热,直到水沸腾,保持沸腾10分钟以上。
让溶液冷却至室温,并且使用滤纸将其过滤得到提取液。
将提取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并加入10 mL的二氯甲烷。
将分液漏斗摇晃均匀,并且等待分层,然后打开分液口,将有机相取出,并且抽取水层。
将有机相转移到干燥的锥形瓶中,并使用浓缩装置将其浓缩至大约5-10 mL。
将浓缩后的有机相转移到蒸馏瓶中,并加入一小撮无水硫酸钠。
连接好蒸馏装置,并使用慢火加热。
当温度达到约100℃时,开始收集以5-10 mL为单位的馏分,直到不再有馏分为止。
将收集到的馏分放入干燥的烧瓶中,并在冰水浴中冷却,然后将其移入干燥器中,使其干燥。
结果和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操作,我们从1g的茶叶中抽提出了大约40mg的咖啡因,得到的产率约为4%。
最终蒸馏得到白色的结晶状咖啡因,其产率为约70%。
通过红外光谱仪的检测,我们确认了提取的物质为咖啡因,其典型的吸收峰为1640cm^-1和1210cm^-1。
此外,我们还用紫外可见光反射光谱对咖啡因的纯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白色的结晶状咖啡因的纯度高达97%以上。
本次实验使用溶剂抽提和蒸馏的方法,成功地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并且获得了高纯度的产品。
这个方法可以作为生物碱提取的通用方法,可用于提取茶叶、咖啡、可乐和其他含有咖啡因成分的物质。
咖啡因普通命名法:咖啡因、咖啡碱系统命名法:1,3,7-三甲基黄嘌呤分子式:C8H10N4O2相对分子质量:194.19咖啡因的分子结构式性质描述:咖啡因属于甲基黄嘌呤的生物碱。
纯的咖啡因是白色的,强烈苦味的白色粉末或六角棱柱状结晶。
它的化学式是C8H10N4O2。
它的化学名是1,3,7-三甲基黄嘌呤或3,7-二氢-1,3,7三甲基-1H-嘌呤-2,6-二酮。
分子量,194.19。
熔点238°C,178°C 升华。
1g咖啡因溶于46ml水、5.5ml 80°的水、1.5ml沸水、66ml乙醇、22ml 60°的乙醇、50ml 丙酮及5.5ml 氯仿等。
作用与应用:咖啡因是从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适度地使用有祛除疲劳、兴奋神经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和昏迷复苏。
咖啡因有时也与其他药物混合提高它们的功效。
咖啡因能够使减轻头痛的药的功效提高40%,并能使身体更快的吸收这些药品缩短起作用的时间。
因此,很多非处方治疗头痛的药品中包含有咖啡因。
咖啡因也与麦角胺一起使用,治疗偏头痛和集束性头痛,也能克服由抗组胺剂带来的困意。
不良反应:大剂量或长期使用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特别是它也有成瘾性,一旦停用会出现精神萎顿、浑身困乏疲软等各种戒断症状,虽然其成瘾性较弱,戒断症状也不十分严重.但由于药物的耐受性而导致用药量不断增加时,咖啡因就不仅作用于大脑皮层,还能直接兴奋延髓,引起阵发性惊厥和骨骼震颤,损害肝、胃、肾等重要内脏器官,诱发呼吸道炎症、妇女乳腺瘤等疾病,甚至导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
另外,由于咖啡因能使胃酸增多,持续的高剂量摄入会导致消化性溃疡,糜烂性食道炎和胃食管反流病。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一、实验目的1.学习天然物的提取技术和鉴定知识;2.掌握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方法、索氏提取器的原理和操作;3.掌握利用升华方法纯化固体产物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生物碱实验报告生物碱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植物类群的生物碱进行提取和化学试验,研究生物碱的化学性质及其对生命的影响。
实验原理:生物碱是一类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含氮碱性化合物,分为单环生物碱和多环生物碱两类。
单环生物碱有吡咯、吲哚、咔唑等等,多环生物碱有喹啉、赤豆碱等等。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需要用适当的溶剂将植物中的生物碱提取出来,然后再用化学试剂进行鉴定。
实验材料:1. 不同种类的植物实验材料2. 甲醇、氯仿等有机溶剂3. 盐酸、二氧化硫、硝酸纤维素等化学试剂实验方法:1. 取适量的生物样品放入研钵中,加入甲醇、氯仿等有机溶剂,进行提取。
2. 对提取液进行过滤、浓缩,得到干净的生物碱提取物。
3. 将生物碱提取物分别滴入盐酸、二氧化硫、硝酸纤维素等化学试剂,根据颜色和反应方式鉴定生物碱。
实验结果: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不同种类的植物生物病中含有各种各样的生物碱,这些生物碱具有很强的碱性和生物活性。
例如,从印度颈椎草中提取的吡咯生物碱可以被盐酸溶解,形成可溶于水的盐酸盐,而从罗汉果提取的赤豆碱可以和二氧化硫反应,形成暗棕色的物质。
此外,从茶叶中提取的茶碱可以和硝酸纤维素产生化学反应,形成黄色物质。
结论:生物碱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具有很强的碱性和生物活性。
通过生物碱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不同的生物碱及其化学特性,对深入研究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案例:1. 制备马兜铃酸银盐:将马兜铃叶子提取物滴入硝酸银中,发生白色沉淀反应。
2. 测定酷果碱的含量:使用紫外光谱法对含有酷果碱的植物物质进行鉴定和测定其含量。
3. 研发药物:从生物碱中提取有活性的成分,经化学改造后可以用作药物研发。
例如从马钱子中提取出的马钱子碱可以用作抗胆碱能药物。
4. 研究生物碱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通过对含有生物碱的食品、中药材等进行研究,了解其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并为食品和药品的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5. 研究生物碱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物碱在植物中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可以抵御各种害虫和病菌的侵袭。
一、实验目的1. 确定茶碱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
2. 通过化学实验方法提取茶碱。
3. 学习并掌握茶碱的鉴定和定量分析方法。
4. 探讨茶碱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二、实验原理茶碱(C7H8N4O2)是一种生物碱,广泛存在于茶叶中,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利尿、解痉等作用。
本实验通过酸碱中和反应提取茶碱,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其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三、实验器材1. 茶叶2. 乙醇3. 盐酸4. 氢氧化钠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6. 电子天平7. 烧杯8. 滴定管9. 锥形瓶10. 试管11. 移液管12. 玻璃棒四、实验步骤1. 茶碱提取(1)称取一定量的茶叶,加入适量的乙醇,浸泡过夜。
(2)将浸泡好的茶叶与乙醇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茶碱乙醇溶液。
(3)将茶碱乙醇溶液置于水浴锅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pH值为2。
(4)加热煮沸,使茶碱与盐酸反应生成茶碱盐酸盐。
(5)冷却后,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8,使茶碱盐酸盐转化为茶碱。
(6)过滤,得到茶碱溶液。
2. 茶碱鉴定(1)取一定量的茶碱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光谱扫描。
(2)比较实验光谱与标准光谱,确认茶碱的存在。
3. 茶碱定量分析(1)取一定量的茶碱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2)根据吸光度值和茶碱的摩尔吸光系数,计算茶碱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茶碱提取通过实验,成功提取了茶碱,并得到茶碱溶液。
2. 茶碱鉴定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结果显示,实验光谱与标准光谱具有相似的特征,确认茶碱的存在。
3. 茶碱定量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茶碱的浓度为0.5 mg/mL。
六、讨论与改进1. 茶碱提取过程中,乙醇的选择对茶碱的提取效果有一定影响。
实验中,采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效果较好。
2. 在茶碱鉴定过程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
3. 在茶碱定量分析过程中,吸光度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溶液的浓度、pH值等。
从茶叶中提取生物碱
一实验目的:掌握生物碱提取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回流,虹吸,蒸馏(1-2滴/秒)
三实验操作:
1安装提取装置
2 10g茶叶放入滤纸套中,在圆底烧瓶
中加入95%乙醇
3 用水浴加热,提取
4 待冷凝液刚刚虹吸下去时,立即停
止加热,稍冷,放好蒸馏装置,回
流乙醇(沸点)
注意:1调节冷却水流速及加热温度来控制回流速度,以蒸汽浸入不超过两个球为宜。
2 在蒸馏过程中,注意保持温度计水银球上有一稳定液滴,这是冷凝两相平衡的象征。
装置1:圆底烧瓶虹吸管冷凝柱电热套
装置2:蒸馏装置(圆底烧瓶冷凝管尾接管电热套温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