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6
综能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义马煤业新能源公司涉及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名称及其危险性类别和主要危险、危害特性分别见表1.1-1、表1.1-2和表1.1-3,分布情况见表1.1-4。
表1.1-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及其特性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涉及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分布情况见表1.1-4。
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2.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定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是指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义为重大危险源:12211≥+⋅⋅⋅⋅⋅⋅++nn Q q Q q Q q 式中:q 1、q 2、……q 3 —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t 。
Q l 、Q 2、……Q n —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t 。
2.2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辨识1. 单元的划分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定义,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2. 需要辨识的物质确定义马煤业综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中,列入或符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的有:●易燃气体:甲烷、丙烯、氢气;●毒性气体:煤气(CO,CO和H2、CH4的混合物)、硫化氢、二氧化硫、氨;●易燃液体:甲醇、二硫化碳、杂醇油、柴油;●氧化性物质:氧。
附件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一、分级指标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 作为分级指标。
二、R 的计算方法⎪⎪⎭⎫ ⎝⎛+⋅⋅⋅++=n n n Q q Q q Q q R βββα222111 式中:q 1,q 2,…,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Q 1,Q 2,…,Q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β1,β2…,βn —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α—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三、校正系数β的取值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
四、校正系数α的取值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表3: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4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附件2可容许风险标准一、可容许个人风险标准个人风险是指因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各种潜在的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事故造成区域内某一固定位置人员的个体死亡概率,即单位时间内(通常为年)的个体死亡率。
通常用个人风险等值线表示。
通过定量风险评价,危险化学品单位周边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承受的个人风险应满足表1中可容许风险标准要求。
;<310-7;<110-6二、可容许社会风险标准社会风险是指能够引起大于等于N 人死亡的事故累积频率(F ),也即单位时间内(通常为年)的死亡人数。
通常用社会风险曲线(F-N 曲线)表示。
可容许社会风险标准采用ALARP (As Low As Reasonable Practice )原则作为可接受原则。
ALARP 原则通过两个风险分界线将风险划分为3个区域,即:不可容许区、尽可能降低区(ALARP )和可容许区。
---------------------------------------------------------------最新资料推荐------------------------------------------------------2、辨识、分级记录一、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1、依据 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过程本次评价区域内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中的危险物质为氧[压缩的或液化的];其临界量为 200t。
涉及氧的场所主要有充装间氧气瓶、液氧储槽及空分设备、管道。
厂区内在用的液氧储槽有 3 座,分别为 10m 3 2 座、1000m 3 低温液氧储槽 1 座,总容积 1020m 3 。
液氧密度取 1.14kg/L,充装系数 0.8。
储量为:1.1410200.8=930.24(t)氧气瓶(重瓶)最大储存量50瓶,氧气钢瓶40L,充装指标为6.25kg/瓶,储量为:6.255010 -3 = 312.5(kg)空分设备及管道内氧相对较少,可忽略不计。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9),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 200(t)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其重大危险源辨识如下:930.24t+0.3125t>200t 2、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的规定进行判断,伊川宏源气体科技有限公司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1 / 3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 号),对该项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级标准如下表:表 3-1 常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 R 值的对应关系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 R 值一级 R = 100 二级 100 > R = 50 三级 50 > R = 10 四级 R < 10 分级过程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采用 R 作为分级指标,如下:式中:q 1 ,q 2 ,,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 1 ,Q 2 ,,Q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1 , 2 ,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附件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一、分级指标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二、R的计算方法式中: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三、校正系数β的取值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
四、校正系数α的取值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表3:表3 校正系数取值表五、分级标准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4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附件2可容许风险标准一、可容许个人风险标准个人风险是指因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各种潜在的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事故造成区域内某一固定位置人员的个体死亡概率,即单位时间内(通常为年)的个体死亡率。
通常用个人风险等值线表示。
通过定量风险评价,危险化学品单位周边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承受的个人风险应满足表1中可容许风险标准要求。
表1 可容许个人风险标准;<310-7;<110-6二、可容许社会风险标准社会风险是指能够引起大于等于N 人死亡的事故累积频率(F ),也即单位时间内(通常为年)的死亡人数。
通常用社会风险曲线(F-N 曲线)表示。
可容许社会风险标准采用ALARP (As Low As Reasonable Practice )原则作为可接受原则。
ALARP 原则通过两个风险分界线将风险划分为3个区域,即:不可容许区、尽可能降低区(ALARP )和可容许区。
安监总局令 ( 第 40 号令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15 年修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 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已经 2011 年7 月 22 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 年 12月1日起施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骆琳二○一一年八月五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2011 年 8 月 5 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 号公布根据2015年5月27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79 号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的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核销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城镇燃气、用于国防科研生产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及港区内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标准辨识确定,生产、储存、使用或者搬运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第四条危险化学品单位是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并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安全投入。
第五条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实行属地监管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对本辖区内的重大危险源实施安全监督管理。
第六条国家鼓励危险化学品单位采用有利于提高重大危险源安全保障水平的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设备以及自动控制系统,推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的信息化建设。
附件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合成氨单元R值=2.0(α){1.5(β1) ×2(台)×100m3×0.85(充装系数)×0.612(t/ m3密度)/10 t(临界量)+ 1.5(β2) ×1(台)×5000m3×0.85(充装系数)×0.893(kg/m3密度) /20 t(临界量)}=31.78 属三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附件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年月日(盖章)注:如纸面不敷,可另增页。
主要安全监测监控措施安全评价基本情况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及应急管理情况表填表说明: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由重大危险源填报单位填写。
危险化学品单位厂区内存在多个(套)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并且相互之间的边缘距离小于500m时,都应按一个单元来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当危险化学品单位存在两个以上重大危险源时,应分别填写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2.填报单位为重大危险源生产运行所在的产业活动单位或法人单位。
3.重大危险源投用时间为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场所正式投入生产使用的日期。
当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场所进行了改建或扩建,也应填写改建或扩建后的投用时间。
4.生产工艺流程简介中应写明是否含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中危险化工工艺。
5.工业(化工)园区为重大危险源所在的化工园区、工业园区或主导产业包含化工(包括危险化学品仓储)的开发区。
6.重大危险源距周边重点防护目标最近距离情况,应填写重大危险源四周最近的重点防护目标(标明方位)及最近距离。
重大危险源与周边重点防护目标最近距离为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装置、设施的边缘到周边重点防护目标边缘的最近距离。
周边重点防护目标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40号令)附件2表1中所列出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周边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依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来确定的。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时,其数量等于或超过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即定为重大危险源。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3-1)式进行计算,若满足式(3-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 n/Q N≥1 式(3-1)式中q1、q2、…、q n为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量(t),Q1、Q2、…Q n为与各种危险物相对应的临界量(t)。
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确认储罐区储存的甲醇列入标准中表1的易燃物质甲醇,属重大危险源物质。
(1)生产装置区生产装置区布置1个60m3的甲醇溶液中间储罐,按充装系数80%,甲醇密度按0.79kg/m3计,中间储罐贮存量为37.92t。
高位槽及装置管道内甲醇液体的最大储量约为5t,甲醇过滤器、气化器内甲醇以气态存在,相对高位槽储量可忽略不计。
故生产装置甲醇总贮存量为42.92t。
(2)储罐区储罐区共设有4个400m3甲醇储罐,充装系数按0.8,甲醇密度按0.79kg/m3计。
甲醇的最大可能储量为:4×400×0.79×0.8=1011.2t辨识结果见表1.1.表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单元危险物质临界量Q(t)最大可能存量q(t) 结果是否重大危险源生产场所甲醇500 37.92 q/Q<1 否储罐区甲醇500 1011.2 q/Q>1 是备注: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为一个单元。
按(3-1)式计算得:∑qi/Qi =2.09>1因此,福州市闽侯县宏业化工有限公司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一、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是指对人员、设备、环境或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物质、设备、设施、工艺等。
在工业生产和其他活动中,为了防范和控制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确定潜在的风险和危险因素,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或控制这些危险源。
1.收集信息:收集与工艺、设备、环境、人员和管理等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工艺流程图、设备列表、安全规程等。
2.辨识危险源: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辨识,确定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如化学品泄漏、设备故障、火灾等。
3.评估风险:对每个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风险评估,确定其对人员、设备、环境和社会安全的风险等级。
4.制定控制措施: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管理和应急措施等。
5.实施监管:对制定的控制措施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其有效实施,并及时调整和完善。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记录1.高风险危险源:对人员、设备、环境和社会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危险源,如高压容器、易燃易爆物品等。
2.中风险危险源:对人员、设备、环境和社会安全造成一定危害的危险源,如有毒化学品、危险机械等。
3.低风险危险源:对人员、设备、环境和社会安全造成较小危害的危险源,如电器设备、办公室设施等。
在记录重大危险源分级时,需要包括以下内容:1.危险源名称:对每个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准确的命名和标识。
2.风险等级: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每个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3.控制措施: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管理和应急措施等。
通过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分级记录,可以全面了解企业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确保人员、设备、环境和社会安全。
同时,通过监督和管理,不断完善和提升危险源的管理水平,降低事故风险,保障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重大危险源确认的标准及范围一、重大危险源确认标准(一)《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二)《化学品安全标监编写规定》(GB15258-1999)(三)《职业性接触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四)《石油化工企业设计规范》(GB50160-92)(五)《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六)《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二、重大危险源确认的范围根据上述重大危险源确认标准及国家安监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安全生产监管实际,本次确认的重大危险源是指:一是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二是存在重特大事故隐患、容易造成群死群伤或财产重特大损失,给社会带来重特大影响的单位、场所、路段、水域等;三是一年内发生过二次工伤死亡事故或一次3人以上死亡事故的单位。
重大危险源确认的类别如下:1、贮罐区(贮罐);贮罐区(贮罐)重大危险源是指贮存表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贮罐区或单个贮罐。
贮存量超过其临界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贮罐区(贮罐)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2)贮罐区内贮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贮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q Q q Q q Q n n11221++⋅⋅⋅+≥ 式中,q q q n 12,,, ——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贮存量。
Q Q Q n 12,,, ——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表1 贮罐区(贮罐)临界量表*注:毒性物质分级见表2。
表2 毒性物质分级(GB15258-1999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2、库区(库);库区(库)重大危险源是指储存表3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库区或单个库房。
重大危险源档案应当包括下列文件、资料: (一)辨识、分级记录;1)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记录: (1) 基本概念1、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2) 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取决于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依据国家现行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辨识如下: 项目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可分为两种情况:1、项目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项目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项目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的规定,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1......2211≥+++nn Q q Q q Q q式中:q 1……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tQ 1、Q 2……Q n 与各种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
(3) 辨识过程本项目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物质为甲醇、液氨,本项目对以上物质均储存。
因此计算如下表:因此,本项目中危险化学品存量构成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记录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本工程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介质为甲醇、氨等,分级计算如下:(1) β取值:危险化学品为甲醇、氨,因此β取值:甲醇β1为1,氨β2为2。
(2) 校正系数α的取值:由于工程建成后厂外人数在30人以内,α取值。
(3) 计算半径RR = α(β1q1/Q1+β2q2/Q2)=1×(1×500+2×10) =(4) 确定级别根据表4,确定本工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为三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依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来确定的。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时,其数量等于或超过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即定为重大危险源。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3-1 )式进行计算,若满足式(3-1 ),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 i/Q i+q』Q2+…+Q I/Q N》1 式(3-1)式中q i、q2、…、q n为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量(t), Q、Q、…Q为与各种危险物相对应的临界量(t )。
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确认储罐区储存的甲醇列入标准中表 1 的易燃物质甲醇,属重大危险源物质。
( 1 )生产装置区生产装置区布置1个60m的甲醇溶液中间储罐,按充装系数80%甲醇密度按0.79kg/m 3计,中间储罐贮存量为37.92t 。
高位槽及装置管道内甲醇液体的最大储量约为5t,甲醇过滤器、气化器内甲醇以气态存在,相对高位槽储量可忽略不计。
故生产装置甲醇总贮存量为42.92t 。
(2)储罐区储罐区共设有4个400用甲醇储罐,充装系数按0.8,甲醇密度按0.79kg/m 3计。
甲醇的最大可能储量为:4 X 400X 0.79 x 0.8=1011.2t辨识结果见表 1.1.表 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按(3-1 )式计算得:刀qi/Qi =2.09 > 1因此,福州市闽侯县宏业化工有限公司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2.1分级方法(1)分级指标米用单兀内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法L +屈鱼十…+ A Q(3-2)式中:q1,q2,…,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Q1,Q2,…,Q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B 1, p2…,B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a—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化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对**化工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根据**化工的生产实际化分为烧碱装置区和PVC装置区两个单元。
对本公司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的氯、氢气、氯化氢、乙炔、氯乙烯等危险物品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1、烧碱装置区重大危险源辨识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 q2/Q2 + ... + qn/Qn ≥1 (1)
式中: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计算结果:151.15/5+0.3/5+0.5/20=30.315≥1
辨识结果:烧碱装置区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2、PVC装置区重大危险源辨识
计算结果:396.3/50+1.54/20+2.95/1+1000/100=12.95≥1
辨识结果:PVC装置区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最终辨识结果**化工烧碱装置区和PVC装置区两个单元已经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1)、分级原则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法
式中:
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
系数。
(3)、校正系数β及R值分级区间的确定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准确定。
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
(4)、校正系数α的取值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表3:表3 校正系数α取值表
(5)、分级标准
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4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表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
2、重大危险源分级
1、碱烧装置区重大危险源分级
计算结果:R=120.92+0.09+0.075=121.085>100…一级
烧碱装置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为一级
2、PVC装置区重大危险源分级
计算结果:R=11.928+0.231+4.425+10=42.609 50>42.609≥10…………………………………三级PVC装置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为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