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估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估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估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各种潜在的危险源无处不在,可能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识别和评估重大危险源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估方法,以及对其重要性的理解。
二、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那些可能导致严重伤害、灾难或环境破坏的物质、设备、工艺、活动或事件。
2. 分类:根据其性质和影响程度,重大危险源可分为自然灾害、人为意外、工业事故等多种类型。
三、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方法1. 预先评估法: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和整理,识别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
2. 现场调查法:走访调查,观察现场情况,与相关人员交流,以获取更为细致和全面的信息。
3. 客观分析法:运用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对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分析和判断,以确定其潜在风险。
四、重大危险源的评估方法1. 定性评估:根据危险源的性质、特征和历史数据,将其分为等级或评分,以确定其危险程度。
2. 定量评估: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危险源的风险进行量化,以便于比较和决策。
3. 风险矩阵法:将危险程度和可能性分别划分为若干等级或区域,并通过交叉分析,确定危险源的整体风险等级。
五、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1.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减少危险源对人员和环境的威胁。
2. 监测与检查:建立监测系统,定期检查危险源的状态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和改进。
六、对重大危险源的认识与观点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估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然而,也需要注意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及决策者对风险的正确把握,避免过度或不足的评估导致的损失。
总结本文深入探讨了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估方法,强调了其在保障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预先评估、现场调查和客观分析等方法,可以准确识别重大危险源,并通过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和风险矩阵法等方法,对其风险进行评估。
危险源辫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减轻事故后果,本文旨在设计一套危险源识别、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该制度将有助于企业对潜在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并通过管理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本文将重点介绍危险源识别、评价方法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具体制度要点。
二、危险源识别方法1. 设备设施检查法通过对企业现有设备设施的检查和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应重点检查设备设施的工作正常性、维护保养情况、使用年限、安全装置等方面,及时发现并记录可能的危险源。
2. 工艺流程分析法通过对企业工艺流程的分析,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应重点关注工艺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中毒、溺水等潜在危险,发现并记录可能的危险源。
3. 工作岗位调查法通过对各个工作岗位的调查和观察,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应重点关注工作岗位的操作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危险,如高处作业、热作业、机械作业等,发现并记录可能的危险源。
三、危险源评价方法1. 风险矩阵评价法将危险程度和可能发生的频率进行相交,得到不同风险级别。
根据不同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例如,高风险级别的危险源应采取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措施,中风险级别的危险源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低风险级别的危险源应进行常规管理。
2. 初步危险性评价法通过对危险源的初步评估,确定其危险性等级。
评估时应充分考虑危险源本身的危害程度、可能的事故后果、事故发生的概率等因素,确定危险源的优先级。
四、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要点1.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范围明确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范围,包括对不同类别的危险源进行分类,根据其风险等级确定管理要求。
2. 重大危险源的标识和记录对已识别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标识,在危险源附近设置警示标志和提醒标识,以提醒相关人员注意。
同时,建立重大危险源台账,记录重大危险源的名称、位置、性质、危险等级等信息。
3. 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针对不同的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施工项目部二〇二二年四月目录1、编制说明 (1)2、工程概况 (2)3、危险源定义 (4)4、管理机构及职责 (4)5、重大危险源评估辨识、评估 (5)6、重大危险源对策措施 (7)1.编制说明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与基础,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是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重要内容。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以安全风险管控为出发点,因此,开展危险源辨识并评价其风险大小,针对评价确定的较大、重大风险,制定、落实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立与持续运行的基础工作,也是核心工作。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在体系建立和持续运行过程中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立与运行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1.1 评价目的为有效识别、管控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及风险,杜绝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工程管理处、代建部组织各科室部门及工程各参建单位组成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工作小组,全面辨识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的危险源,逐项评价其风险值,确定一般危险源、较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形成《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报告》,为工程安全管理奠定基础。
1.2评价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修订)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3)《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水利部今第26号)4)《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安监[2013]189号)5)《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试行)》6)《危险化品目录(2015版)》及使用指南7)《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9)《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 2012)10)《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1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12)《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政府令第347号)13)《山东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政府令第177号)1.3评价范围本次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范围:工程的管道引水工程标段、取水泵站、橡胶坝等主体工程及配套的土方开挖、混凝土拌合、管道安装、施工道路、施工营地等生产生活设施,辨识、评价工程施工作业、物料材料运输、现场设备设施、人员活动及周边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一、背景知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然而,危险化学品的不当使用和管理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和灾难。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辨识和管理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辨识记录为了全面辨识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下面是我们的记录结果:1. 辨识对象:某公司生产车间2. 辨识时间:2022年6月15日3. 辨识人员:安全生产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等4. 辨识方法:a) 查阅相关资料和技术文献,了解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及其特性;b) 召开辨识会议,邀请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讨论,充分了解车间的生产流程和使用的化学品;c) 实地勘察,观察生产现场,并与工人和操作人员进行沟通。
5. 辨识结果:a) 危险化学品名称:二甲基甲酰胺危险源:易燃物质、腐蚀性物质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火灾、爆炸、中毒b) 危险化学品名称:苯危险源:易燃物质、毒性物质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火灾、中毒、严重污染环境c) 危险化学品名称:氯化钠危险源:腐蚀性物质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腐蚀伤害、中毒d) 危险化学品名称:硫酸危险源:腐蚀性物质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腐蚀伤害、爆炸e) 危险化学品名称:氢氟酸危险源:腐蚀性物质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腐蚀伤害、中毒、爆炸6. 辨识结论:以上列举的危险化学品及其重大危险源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为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我们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a) 建立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和管理制度;b) 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c)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d) 建立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e) 加强现场监控和风险评估。
三、结论通过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准确辨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作场所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
只有高度重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我们才能有效地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范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1环境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1.1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等级确定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对照附录A中相关物质辨识标准以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物质,拟建项目涉及的浓硫酸属于危险化学品,但是浓硫酸储罐长 2.6m、直径2m,储存量为10t,浓硫酸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考虑到项目原料浓硫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本次环评以浓硫酸作为环境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该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以危险装置为中心半径3km圆形范围内。
风险评价范围内村庄分布情况见表1-2,风险评价范围及敏感目标分布见图1-1。
1.2物质危险性识别硫酸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能与水以任何比例混合放岀大量热。
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脱水性。
硫酸的腐蚀性极强,其酸雾刺激和灼烧上呼吸道粘膜,损害肺脏,溅到皮肤、眼内引起严重的灼伤。
其理化性质见下表。
124风险单元识别生产过程中设备管道、弯曲连接、阀门、泵、储罐等均有可能导致物质的释放与泄漏,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根据对环境风险物质的筛选和工艺流程确定风险单元主要为:(1)原料运输过程;(2)液体输送过程;(3)原料储存过程;本项目风险类型主要为泄漏。
不考虑自然灾害引起的风险事故。
1.3源项分析1.3.1 事故风险源分析本项目碳化硅刃料生产过程中使用少量的硫酸,原料和产品除了浓硫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外,其他原材料均为无毒物质。
碳化硅切割刃料为新兴行业,全国类似的企业不多,建厂时间均较短,根据类似生产企业的调查,如平顶山易成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和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厂之后均未发生过硫酸泄漏事故。
硫酸泄漏事故发生在贮存区及生产区设备、管道等,主要造成厂区局部污染。
序号活动/人员/设施危险源可能的风险风险评价D≥160分为重大危险源,用√标识L事故的可能性E频繁程度C事故后果D=L×E×C风险程度办公区1无消防通道或消防通道阻塞无法逃生人员伤亡 1 3 40 1202汽车司机酒后驾车交通事故 3 1 40 1203车速过快交通事故 3 1 40 120生产区1安全管理经济承包中无安全生产指标不重视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投入较少3 3 15 1352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措施不全面、无针对性或未落实不能具体指导安全施工3 3 15 1353未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班前安全活动制度没有制度约束,管理不到位3 3 15 1354未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出事故隐患未定人、定时间、定措施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进行整改3 3 15 1355新入厂工人变换工种时未进行安全教育工人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导致事故3 3 15 135 6特种作业人员未持有效证件上岗因缺乏操作技能而导致事故3 3 15 1457现场无安全标志总平面图(消防疏散图),未按安全标志总平面图设置安全标志思想麻痹,易发生安全事故,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发生时,急救人员找不到工具,人员找不到疏散通道3 3 15 1358临时设施搭建无消防通道,消防设施配置不全发生火灾时人员无法逃生,火灾扩大1 3 40 1209围墙无设计、基础不符合要求倒塌、伤亡、财产损失 1 10 15 15010材料堆放、存放材料堆放过高,不稳定,未采取防护措施材料倒塌伤人,材料损毁6 37 12611现场防火无消防措施,制度,未成立消防领导小组,未配备兼职消防员,无应急措施或应急措施不完善,未成立应急急救小组消防管理失控,火灾发生时得不到及时控制,人员得不到及时救治1 3 40 12012宿舍内的电线老化严重,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
临时用电不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火灾、触电 1 3 40 12013化学品、油品存放不符合消防要求火灾、人员伤亡、财产损失3 3 15 13514现场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失效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扑灭火源,使得火灾扩大、蔓延2 2 30 12015动火无预防隔离措施或动火无审批火灾 3 3 15 13516兼职消防员、急救人员能力不足火灾得不到有效控制,伤员得不到有效救治6 37 12617后勤卫生携带传染病员工得不到及时识别和有效隔离、治疗得病员工病情恶化,并传染其他员工3 6 7 12618后勤卫生有毒、粉尘、噪声、振动作业无防护用品,未进行含毒化学元素监测,无防尘防噪防振装置职业病 3 6 7 12619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未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 2 2 35 14020临时用电未采用TN-S系统,PE线设置不符合要求触电0.5 6 40 12021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未使用安全电压供电触电 1 3 40 120 22电线老化、破皮、拖地、浸水触电 1 6 20 12023线路过道无保护或保护措施不符合要求;线路架设或埋设不符合要求触电 3 3 15 135 24维修时未切断电源,带电作业触电 3 3 15 13525季节施工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为不合格产品,或在投入使用前未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性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引发各类事故3 6 7 12626高处作业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未安装临时护栏,顶层楼梯口未随工程结构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高处坠落 3 6 7 12627高处作业(临边、洞口)梯子加长使用时连接不可靠,有1处以上接头梯子不牢固,人员坠落 3 6 7 12628折梯使用时铰链不牢固,无可靠拉撑措施,上部夹角过大或过小折梯滑趴,人员高处坠落3 6 7 12629钢柱安装时未按规定合理使用爬梯,或操作平台,爬梯或平台不符合要求无可靠平台,易发生人员坠落3 6 7 12630登高安装钢梁时,未在两端设置挂梯或钢管脚手架,梁面上行走时未设置钢索扶手或扶手绳高处坠落 3 6 7 12631悬空安装大模板、大、中型预制构件、管道时,未站在操作平台上,吊装中的大模板、预制构件、管道等上面站人或有人行走高处坠落 3 6 7 12632支模、粉刷、砌墙等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
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汇报年月日评估人员目录一、评估旳重要根据二、重大危险源旳基本状况三、事故发生旳也许性及危害程度四、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仅合用定量风险评价措施)五、也许受事故影响旳周围场所、人员状况六、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旳符合性分析七、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八、事故应急措施九、评估结论与提议编制阐明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防止为主、综合治理”旳安全生产方针,加强重大危险源旳管理,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有关人员在紧急状况下应当采用旳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旳部门和有关部门立案。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是以辨识旳重大旳重大危险源为目旳旳安全评估过程,它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旳措施对重大危险源存在旳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该重大危险源发生危险旳也许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旳过程,是寻找用至少旳安全投资,最具有效旳控制重大危险源旳途径,使过程存在旳风险程度控制在可接受范围旳全过程。
为做好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企业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构成安全评估组,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23),评估组认真对企业所辨识出旳重大危险源进行了全面旳研究,查阅了有关资料。
对现场进行了实地勘察、征询调研,对这些重大危险源在生产运行中也许存在旳危险、有害原因及其危害程度进行了全面旳识别与分析。
进行重大危险源等级划分。
在此基础上,根据评估需要,选择科学、合理旳评估模型对也许发生旳事故种类极其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估。
对照有关规范和原则规定,提出防备事故旳安全对策措施和提议;最终得出评估结论。
在本次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中难免存在疏漏旳局限性之处,请予以指正。
评估组一、评估旳重要根据(一)根据(或参照)旳国家及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60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第28号);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6、《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7、《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国务院有关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旳决定》(国务院令第549号);9、《国务院有关深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旳告知》(国发[2023]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