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关系记录
- 格式:ppt
- 大小:19.42 MB
- 文档页数:59
一、论述题1. 制取无牙颌印模的要求有哪些2. 制取无牙颌印模时,上颌和下颌肌功能整塑的方法三、简答题27. 简述围模灌注法的步骤和方法。
参考答案①在印模的周缘下约2mm处粘着一条约5mm宽的蜡棍,下颌印模的舌侧边缘间用蜡板封闭空隙; (br) ②沿蜡棍外面及印模后缘围绕一层成盒型蜡板,围板上缘至印模最高处的距离不少于10mm。
(br) ③灌注石膏,完成。
(br)28. 简述颌位关系记录的内容29. 简述全口义齿印模分类及特点30. 以藻酸盐印模材料制取一次印模为例,简述制取无牙颌上下颌印模的方法。
参考答案(1)选择大致与上下无牙颌患者牙弓一致的成品托盘。
(br)(2)调拌藻酸盐印模材料,引入口中,作上下颌主动被动肌功能修整。
(br)(3)印模材料凝固后,将托盘从口中取出,检查印模的完整性,完毕。
(br)31. 全口义齿印模分为几类32. 全口义齿印模的要求有哪些33. 简述牙合托组成及特点34. 简述制取个别托盘的步骤和方法。
参考答案(1)个别托盘的边缘线; (br)(2)缓冲; (br)(3)预留空间; (br)(4)自凝树脂的调拌与压制; (br)(5)打磨与完成。
(br)35. 简述二次印模法制作的方法36. 简述无牙颌模型的要求37. 简述确定垂直颌位关系的方法。
38. 简述制取无牙颌印模的要求四、A1型题39. 由患者以主动方式完成印模边缘整塑的是A 一次印模法B 二次印模法C 闭口式印模法D 联合印模法E 粘膜静止式印模法参考答案C40. 据取模的次数分类的是A 一次印模B 粘膜运动式印模C 闭口式印模D 初印模E 终印模参考答案A41. 上下牙列最广泛接触时,下颌所处位置称为()。
A.正中位B.息止颌位C.息止间隙D.颌间距离E.垂直距离参考答案A42. 二次印模法的优点哪项是错误的A印模比较准确B印模边缘完整C印模组织面光滑D操作简单花时间少E需要制作个别托盘参考答案D43. 无牙颌印模是用可塑性材料取得的无牙上、下颌牙槽嵴和周围软组织的()A.阳模B.阴模C.铸模D.蜡型E.代型参考答案B44. 关于取印模时边缘整塑,错误的是( )。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颌位关系记录:用颌托来确定并记录患者面部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位置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以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用全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患者的正中颌关系颌位关系:垂直颌位关系水平颌位关系1垂直颌位关系垂直距离为天然牙列呈正中中颌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也就是面部下1/3的距离。
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1)利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间隙的方法:在天然牙列存在时,当口腔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时,下颌处于休息的静止状态,上下牙列自然分开,无牙合接触,叫作息止颌位,此时上下牙列间存在的间隙叫作息止牙合间隙。
一般息止牙合间隙平均值约2—3mm,因此,测量息止颌位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减去2—3mm,作为确定垂直距离的数据。
(2)瞳孔至口裂的距离等于垂直距离的方法。
(3)面部外形观察法。
垂直距离恢复不正确的临床表现:1 过低2 过高垂直距离过低的影响l患者面下1/3距离减低,唇颊部软组织内陷,颏部向前突出,患者呈衰老面容,看上去没有戴牙似的。
l息止颌间隙大,肌张力减低,咀嚼无力,咀嚼中肌肉因过度收缩而疲劳。
l口腔本部相应变小,舌的活动受限,影响下颌义齿固位。
l下颌髁突向后上方移位压迫鼓索神经和耳颞神经,可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有耳鸣、听力减低、张口时关节弹响。
垂直距离过高的影响l患者面下1/3距离高度增加,上下唇不能自然闭合,表情不自然。
l肌肉长期张力增加,易疲劳或出现酸痛症状,严重时出现TMJ关节紊乱综合征。
l进食时张口度大于正常,影响义齿固位,上下运动过程中上下牙相互撞击出撞击声。
l上下牙休息时生理颌间隙消失,牙槽嵴经常处于受压状态导致牙槽嵴异常吸收。
垂直距离恢复过高垂直距离恢复过低2水平颌位关系确定水平颌位关系即确定正中关系正中关系指下颌髁突位于关节凹居中、而不受限的生理后位。
只有在这个位置,患者才觉得颞下颌关节不紧张、舒适、咀嚼肌力大,咀嚼效能也高。
确定正中关系的方法1.哥特式弓描记法2.直接咬合法3.肌监控仪法哥特式弓描记法直接咬合法⑴可用卷舌后舔法⑵吞咽咬合法⑶后牙咬合法确定颌位关系的操作步骤上颌蜡基托的制作方法:将两层蜡片烤软粘合在一起,轻按蜡片于模型上使蜡基托与模型表面紧密贴合,增力丝埋入舌腭侧基托中,形状与牙槽嵴的舌腭侧的组织面大体一致,上托近后缘也要埋入横行的增力丝。
全口义齿制作流程(精)一、印模全口义齿印模的分类1。
根据取印模的次数一次印模法:用牙合适的成品托盘以及海藻酸盐印模材一次完成二次印模法:由初印模和终印模组成2。
根据取印模时,患者张闭口开口式印模闭口式印模3.根据取印模时是否对黏膜造成压力黏膜静止式印模黏膜运动式印模4。
制作个别托盘室温固化塑料制作的个别托盘画边缘线,适当添倒凹,涂分离剂,调拌自凝塑料材料,均匀涂布,个别托盘2——3mm就可以然后用修改初印模的方法制作个别托盘在初印模组织面均匀刮去一层,四周边缘刮去1-2mm。
5。
边缘整塑6.取终印模印模取出时候要注重让患者含漱或鼓气,从唇侧边缘滴水,使印模取下。
取印模的步骤1.取印模前的预备2。
取初印模槽嵴外形的凹形,医生要站在患者的右后方,用右手持托盘,左手示指拉开患者的左口角,将托盘旋转进入患者口内,托盘柄对准面部中线,拉开上唇,托盘对向无牙颌,向上后方加压,以右手中指和示指稳定托盘,左手拇指置于颊的外侧,示指在颊的内侧,向下前内运动数次,另一侧同理,换手.唇侧,两手中指稳定托盘,拇指在唇的外侧,示指在唇的内侧,牵动上唇向下内运动多次.二、模型1。
围模灌注法2。
一般灌注法:a。
注重后堤区的制作b.硬石膏硬固时间大约一个小时c。
普通石膏硬固时间大约半个小时三、颌位关系记录颌位记录是指用牙牙合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部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后位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
包括垂直和水平关系记录两部分区分下列几个位置:正中关系位;正中牙合位;前伸牙合位和侧方牙合位。
确定垂直距离垂直距离:为天然牙列成正中牙合时,鼻底到颏底的距离,也就是面下1/3的距离。
1。
方法利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牙合间隙瞳孔到口裂的距离等于垂直距离的方法面部外形观察法垂直距离恢复不正确:恢复过大,面下1/3增大;恢复过小,面下1/3减小水平颌位关系记录1.哥特式弓描记法2.直接咬合法:卷舌后舔法吞咽咬牙合法后牙咬牙合法3。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全口义齿工艺技术课程类别:职业技能课程开设学时:总计114学时,其中理论70学时,实验实训44学时开设学期:第四学期考试/查:考试适用专业(群):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承担任务教研室:口腔教研室1.课程性质1.1《全口义齿工艺技术》课程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目标是培养学生能运用全口义齿修复工艺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全口义齿修复的基本技能,具备制作全口义齿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能较熟练的制作各种全口义齿,具有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同时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以适应于岗位需求。
1.2《全口义齿工艺技术》课程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课程以雕牙技巧、口腔解剖生理学及口腔材料学为基础,为后续的顶岗实习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训支持。
2.课程的设计思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教学做一体化”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以此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职业能力。
本课程内容的选取按照满足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原则,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了专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是针对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和实际岗位任务需求,以能力体系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观念,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在课程教学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交替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化实训和实际操作,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教学形式。
建立“综合评价”考核方案,重点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本课程课时数:总学时114,理论学时70,实训学时44。
3.课程总体目标●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政治素质。